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3 毫秒
1.
图书编校质量的保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奇 《中国编辑》2003,(4):16-19
二十年来,图书的差错率一直居高不下,成了困扰我国图书出版的老大难问题。新闻出版署先后颁布了《图书质量管理规定》和《图书质量保障体系》,并从1993年开始,不间断地对全国图书的编校质量进行检查。但是,从总体上讲,“无错不成书”的问题却未能得到根本性的解决。最近,新闻出版总署再次敦促全国各出版社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编校工作,提高编校质量。编校质量保障问题,又一次成为我国出版界的重要话题。  相似文献   

2.
《中国编辑》2011,(6):25
为了帮助出版社编辑、校对人员提高政治思想素质、编校业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图书的编校质量,出版更多的优秀图书,2011年9月14日—22日,中国版协编校工作委员会在京举办了第四期全国出版社编辑校对人员业务培训班。来自全国19个省市区71家出版社的196名学员参加了培训。新闻出版总署人事司培训处徐胜帝处长、中国版协副秘书长张振启、中国版协编校工作委员会主任张增顺及副主任吴瑰琦、潘正安、魏运华、张小平、杜维东出席了开班式。徐胜帝处长在讲话中强调:编校工作很重要;做好编校工作不容易,不仅人员素质要过硬,还要通过大  相似文献   

3.
李芳 《出版参考》2015,(4):57-58
2002年,国务院颁布《出版管理条例》;2004年,新闻出版总署颁布《图书质量管理规定》;2005年3月1日《图书质量管理规定》开始执行,明确了图书编辑出版的责任机制,并细化为图书的前期保障机制、中期保障机制和后期保障机制,在每一阶段,都有关于图书质量保障的具体要求.可见,国家对图书的编校质量非常重视,出版社在严格执行国家相关规定的基础上,应构建完善的图书编校质量保障体系,将精品战略落到实处.如何提高教育理论图书的编校质量,笔者认为应严把选题关、编校关和质量关.  相似文献   

4.
为了帮助出版社校对人员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和校对业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图书编校质量,出版更多优秀图书、精品图书.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校对工作委员会按照新闻出版总署人事司“2009年新闻出版专项业务培训计划”的安排,于2009年4月6日-17日在京举办了第一期全国出版社校对人员业务培训班。来自17家中央部委出版社的33位学员和江苏、广东、海南、辽宁、浙江、云南等10省市25家出版社的39位学员参加了培训学习。  相似文献   

5.
期刊的编校质量是衡量期刊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然而,随着期刊版面的增多和出版周期的缩短,却带来了期刊编校质量的下降。2001年新闻出版总署对全国139家良好出版社进行的图书编校质量的检查情况显示:在自查阶段,共检查图书1750种,合格率为87.5%,不合格率为12.5%;在抽查阶段,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 (原新闻出版署 )制定实施的《图书质量管理规定》对图书编校质量差错率的计算方法作了具体规定 ,它是所有出版社共同遵循的图书编校质量差错率的计错依据。有些图书出版单位或图书评奖组织鉴于严格执行《图书质量管理规定》将导致大批量的图书编校质量不合格 ,便自行放宽质量分级标准或自行制订计错方法。无疑 ,这种做法有碍于图书编校质量检查的公平性和严肃性 ,不利于图书编校质量的提高。但可以讨论的问题是 ,根据图书印前审读和成品检查的不同特点 ,在执行《图书质量管理规定》时如何适度把握计错标准的宽严…  相似文献   

7.
为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氛围,努力为未成年人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根据新闻出版总署《关于开展2005年全国少年儿童图书质量专项检查的通知》的精神,重庆市新闻出版局开展了重庆市2005年少年儿童图书编校质量的专项检查工作。  相似文献   

8.
曹巍 《现代出版》2006,(3):57-59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新闻出版总署《图书质量管理规定》,进一步建立健全图书质量管理机制,规范图书出版秩序,提高大学出版社图书质量管理水平,增强质量意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由大学版协主办、北京时代圣典科技有限公司协办的2006年全国大学出版社图书质量管理工作研讨会于7月27日在北京召开。7月的北京,骄阳似火,来自全国60多所出版社的90多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新闻出版总署图书司副司长王英利、质检处处长于青,教育部社科司出版管理处处长魏小波出席会议并发表了讲话。会议由大学版协理事长、清华大学出版社社长李家强主持。  相似文献   

9.
《今传媒》2002,(4)
期刊的编校质量是衡量期刊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然而,随着期刊版面的增多和出版周期的缩短,却带来了期刊编校质量的下降。2001年新闻出版总署对全国139家良好出版社进行的图书编校质量的检查情况显示:在自查阶段,共检查图书1750种,合格率为87.5%,不合格率为12.5%;在抽查阶段,对33家  相似文献   

10.
据《中国新闻出版报》8月11日报道,由新闻出版总署组织的全国都市报编校质量抽查评比活动结果揭晓。本届评委会由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国家语委等单位的专家学者组成,评比严格以《报纸质量管理标准》和《报纸质量差错认定  相似文献   

11.
《中国编辑》2011,(5):96
为了把新闻出版总署出版物质量管理年活动落到实处,探讨在图书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后的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图书编校工作,加强图书编校质量管理,中国版协于2011年8月4日至6日在吉林省长春市召开了全国图书编校质量工作研讨会,来自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的131家出版单位280余位编校质量管理人员和编校业务骨干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2.
为确保图书出版质量,新闻出版总署2005年修订、颁布了新的《图书质量管理规定》,“图书质量”再度成为业界高度关注的议题。图书质量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编校质量,编校质量的高低,取决于编校差错的多少;编校差错的多少一取决于编辑的加工质量,二取决于校对的校对质量。众所共识,校对工作是编辑工作的组成部分以及延  相似文献   

13.
图书质量管理营销项的评价问题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7年 ,新闻出版署颁布了《图书质量管理规定》(新出图 [1 997]79号 ) (以下简称《规定》) ,将图书质量管理分为内容质量、编校质量、装帧设计质量、印装质量等不同管理环节 ,在《规定》的第二章第三条更明确指出 :“为了便于管理 ,本规定将有连带关系的选题和内容 ,合并为内容项 ;将编辑加工和校对 ,合并为编校项。”《规定》还具体规定了内容项和编校项质量管理的分级和标准 (在附则中附有《图书编校质量差错率的计算方法》) ,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图书质检国家标准” ,这一标准为各出版社和新闻出版管理部门进行图书质量监控提供了科学依…  相似文献   

14.
2003年3月4日至26日,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与新闻出版总署人事教育司在北京联合举办了第七期全国大学出版社社长、总编辑岗位培训班。来自全国35家大学图书出版社、音像出版社及教育部直属出版单位的44位社级领导参加了培训学习。培训期间,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柳斌杰、教育部原副部长周远清、新闻出版总署人事教育司司长李敉力、图书出版管理司司长阎晓宏、教育部社政司司长靳诺、副司长黄百炼等同志到培训班指导工作并为学员作了报告。教育部、新闻出版总署、中央政策研究室宏观司、国务院政策研究室文化研究局等部门的领导及…  相似文献   

15.
李芳 《出版参考》2015,(Z1):57-58
国家历来对图书编校质量非常重视,《出版管理条例》《图书质量管理规定》等的出台,均是有关图书质量保障的具体要求。教育理论图书如何在国家规定的基础上构建完善的编校质量体系,本文将进行深入探讨。2002年,国务院颁布《出版管理条例》;2004年,新闻出版总署颁布《图书质量管理规定》;2005年3月1日《图书质量管理规定》开始执行,明确了图书编辑出版的责任机制,并细化为图书的前期保障机制、中期保障机制和后期保障机  相似文献   

16.
图书编校质量常见差错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出版总署发布的<图书编校质量差错率计算方法>中指出:"差错率不超过万分之一的图书,其编校质量属合格.差错率超过万分之一的图书,其编校质量属不合格."就是说,连续检查10万字,其中有10个差错,箅合格,如果再多0.1个差错就算不合格了.我在参加图书编校质量检查活动中体会到:对于出版社来说,打造一本编校质量合格的图书并非易事,需要责任编辑、编辑室主任、总编辑和校对人员,付出艰辛的劳动,进行严肃、认真、细致的工作,才能取得.  相似文献   

17.
日前,新闻出版总署图书出版管理司公布了2007年启动的全国教辅图书大检查,对华文出版社、崇文书局、岭南美术出版社等19家出版编校质量不合格教辅读物的出版社下发了行政处罚决定书。对出版质量差错率在万分之五以上问题图书收回,开出1万元罚单。从抽查的138种图书统计,教辅图书的合格率为84.7%。近年来,教辅图书一直是编校质量不合格"重灾区",也是历年检查的重点,但质量并不容乐观。教辅图书市场岂是一个"乱"字了得。本文作者身为教育研究者,为根治教辅图书市场乱象开出了一剂良方。  相似文献   

18.
作为大学出版社行业奖项的第七届全国高校出版社优秀畅销书评奖,在教育部社科司的指导下,按照新闻出版总署《图书质量管理规定》和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全国高校出版社优秀畅销书评奖办法》,经过近一年的评选,已经圆满完成。本届评奖参评出版社97家。比第六届的87家又有增加;各出版社报送参评图书499种,也比第六届的377种有大幅度提高,反映了各出版社的高度重视,也映射出我们这个奖项影响力的提升。最终328种图书荣获“优秀畅销书”奖,其中一等奖167种,二等奖161种。  相似文献   

19.
一、关于评估体系的说明依据新闻出版总署计划财务司公布的年度《中国新闻出版统计资料汇编》和其他公开发表的、专项和专题调研获得出版者基本信息,我们初步建成了《中国图书出版资源基础数据库》,目前的数据库规模包括1000余份表单,涉及基础数据和关系数据超过100万个。本报告作为基于该数据库的系列研究报告之一。《中国图书出版资源基础数据库》分六个板块60余项评测指标(各出版社的同类指标与全国当期平均水平的比较),即根据每个出版社年度的统计数据与当期全国出版社统计数据的平均值的比较,用以生成同期的评测数,对…  相似文献   

20.
图书是人类文化与知识的传承者,完美而正确的信息传播是出版者苦心追求的结果,提高图书的编校质量一直是出版工作的中心之一。目前,我们图书的编校质量并不尽如人意。从新闻出版总署最近对33家良好出版社33种图书的质量检查结果看,仍有11种为不合格产品。从图书错误率分析,原稿留错的约占全书错误率的90%;校对和排版错误的各占5%。由此不难发现,消灭原稿错误是提高图书编校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