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对于加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增强文化自信、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当积极渗透传统文化,实现良好的语文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20,(35):41-4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教育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文化素养,并将其视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为了能够让学生可以全面发展,提高教学的效率,需要加强渗透传统文化,不断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增强学生的整体素质,使学生在未来能够有更好的发展。本文对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进行探讨,并提出具体的措施,使传统文化能够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高等语文教育中如何渗透传统文化作为分析对象,首先介绍高等语文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接着阐述当前高等语文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现状,最后论述了高等语文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实践路径,以便可以更好地使我国高等语文教育渗透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树立起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4.
语文作为我国教育必修科目,在中学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学习语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素质教育和修养,能显著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因此语文教育受到我国高中院校的普遍重视。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促进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本文旨在对高中语文教学中文化在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深入探索,发挥传统文化在教学中的意义,进而通过合理的措施将传统文化渗透到教学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5.
中华文化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新课标也提倡,小学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注重中华文化的渗透,只有这样才能展现出教育价值,促使学生语文素质、综合素养的提升。因此,在实践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对此方面加以注重,以此实现传统文化的渗透和传播,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助力。基于此,本文将以此为话题,对传统文化的渗透路径进行研究,希望对相关工作的展开发挥出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6.
<正>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元素。而传统文化则是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关键。因此为了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高中语文教师应当将传统文化契合到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当中,从而能够在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一、高中语文传统文化教学现状一直以来,语文这门学科都是学生从小学到大的  相似文献   

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发挥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体现语文教学的文化自觉,实现语文课程的价值担当。以往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渗透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教学目标注重语言文字训练,教学内容以教材选文为主,教学方式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教学评价注重语文知识获得。教师要解决这些问题,优化路径,在语文训练中浸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思想,充分发挥传统文化题材文本的育人价值;结合现实生活与地方资源补文本之空白,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由历史转为现实;立足单元整体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构建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综合素质发展。  相似文献   

8.
提高初中生的综合素质和文化素养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将其视为教育的重点。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在进行教学时应该适当地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不但能够达到提升文化素质的目的,而且还能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将根据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进行浅要分析,并提出相关的意见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伴随新课改和教育体系创新改革的深化展开,小学阶段的语文教育也需要解决全新的问题和挑战,作为小学教育的关键内容,语文教育在对学生展开传统文化的渲染方面具有关键的意义和价值,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基本语文素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当中,传统文化教育有很大的占比,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因此,根据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路径展开了一系列的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10.
杭强圣 《陕西教育》2011,(12):46-46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有必要让学生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吸收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以此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1.
高师学生数学观的意义及教学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师学生的数学观是数学观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师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观是高师数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目标,是高师学生主动和高效学习的需要,是提高他们数学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适应未来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需要。因此,高师数学教育应确立多元的教学目标;调整课程、修订教材;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渗透和强化数学观教育;提高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数学素养;探索有利于数学观教育的评价标准,以促进高师生正确数学观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教师应把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传统文化渗透存在教师传统文化教育观念知行不一、传统文化教育方式缺少有效性问题。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有:以传统风俗为基础,传递传统文化内涵;发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优化教学方式,提升传统文化教学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我国正在实施的新课程改革是一项重大的综合性教育改革。要实现培养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这一重要的教育目标,就应着力深化新课程改革,转变课程观和教材观,树立全面发展教学目标观,提升学生掌握知识的质量,建构参与、合作、探索、快乐、活动与交流相结合的综合性教学新模式,优化教育环境与学校设施,促进教学手段现代化。  相似文献   

14.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思维工具,模拟大脑功能,有利于促进学习,因此被引入教育教学领域,成为众多国家教育改革的策略之一。目前,思维导图已被引入中医学课程教育教学改革之中。“中医学基础”是中医学必修课程,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应用思维导图建构“中医学基础”知识体系,符合该课程特色及人才培养目标,也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助于学生理解中医理论,也能为其以后学习其他医学知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姜楠 《成才之路》2021,(14):44-45
将中国传统文化应用在美术教学中,能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想象力,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渗透,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及弘扬。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应用传统文化时,要注意对美术教材的选择和挖掘,提高学生对民俗体验活动的参与度,正确处理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进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美术人才。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处在由产业型社会向服务型社会转变的重大转型期的大背景下,职业院校的语文教学的生存和发展令人堪忧,引人思考。语文不仅仅是传统的识字组文的工具,更担负着指导学生世界观和人生观,深化学生审美情趣的任务。语文课还要与学生的职业化道路想适应,发展人文理念,发扬传统道德,扮演好教化学生,服务社会的大角色。语文课的改革也势在必行,从教材入手,我们应当想学生所想,应社会之便。  相似文献   

17.
梁千昭 《天津教育》2021,(6):121-122
语文教学必须逐渐渗透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达到全面教育的目的。对于新时期的教育来说,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渗透,要保证学生的接受和吸收,而不能只是纸上谈兵。因此,在渗透的策略上,要联系实际的教学内容,以保证学生在获取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充分吸取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观念,提高教学效果。本文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基础教育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与传播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关于荣辱观的理论和实践,有着丰富的思想资源。中国古代学者,特别是儒家思想家认为,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即所谓“知耻”,无论是对治国还是育人,无论是对改善社会风气,还是提高人的品格,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特别在“立人”、“治教”与“治世”上发挥出“大节”、“大端”的作用。中国传统荣辱观,可以为今天的道德教育和社会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语文课程”的提法内涵丰富,厘清其内涵,澄清相关认知误区,有利于落实国家教育政策,提高语文课程的实施质量。第一,“传统”强调文化贯通古今的特征,“古代”则是时间维度的分类结果,把传统文化等同于古代文化,有可能造成育人目标的偏颇并使教学材料和教学内容的选择受到局限。第二,“优秀”是传统文化的成分而非标签,传统文化教育要关注文化的整体性和复杂性,提高学生独立自主进行正确价值判断的能力。第三,“进语文课程”兼具增量、提质两种意思,当务之急是找准语文课程与传统文化的重要交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推进中高考相关命题的改革。  相似文献   

20.
对语文教材的价值反思,不能仅仅局限于其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的作用,而且应关注其对整个基础教育价值的影响,在认识其在语文学科、学习认知、个体发展、教育促进中的价值的同时,更应关注和探究其对学生综合能力发展有重要意义的价值。语文教材所提供给学生的包括语文特征和非语文特征的涵养,不仅承担着促进其他学科发展、提升其发展水平的重任,还担负着传承民族优秀文化这一重要而艰巨的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