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9 毫秒
1.
薪酬水平是教师作为人力资本在劳动力市场上最重要的价值体现,教师的薪酬满意度情况会直接影响其留任意愿。使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数据分析发现:教师学历和职称越高,教龄越长,对薪酬满意度越高;教师周工作时间越长且工作压力越大薪酬满意度越低。中学教师薪酬满意度对留任意愿影响显著,且这种影响在乡村教师群体中更大。教师薪酬满意度与留任意愿均在城乡与学校办学水平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同时,在个体特征层面和工作特征层面差异也较为明显。基于此,应进一步完善教师薪酬分配制度,增强教师职业吸引力;营造良好教学工作环境,减轻教师额外负担;加强职业发展规划指导,提高教师留任意愿。  相似文献   

2.
社会支持是影响乡村教师留任意愿的重要因素。专业支持、情感支持与经济支持等策略可以缓解和降低教师在乡村学校任教时面对的专业资本不足、文化不适应等问题导致的压力与焦虑,在提升乡村教师留任意愿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研究发现,乡村教师留任意愿与专业支持、情感支持、经济支持显著正相关;作为独立因素,情感支持与专业支持对乡村教师留任意愿的影响力较大,而经济支持的影响力相对较小;在不同教育背景下,情感支持都是影响力最大的因素。因此,可以通过提供强有力的专业支持,为教师在乡村学校任教积累有效的专业资本;加强情感支持力度,提升教师在乡村学校任教的舒适度;制定恰当合理的经济支持政策,弥补城乡空间差异产生的乡村教师利益损失,以此来增强乡村教师留任意愿。  相似文献   

3.
为了了解河北省义务教育阶段教师队伍现状及其专业化发展需求,通过自编问卷进行了大范围抽样调查,发现教师队伍存在着素质待加强、职称结构欠合理、流动失衡、专业研究水平待提高等问题.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应:把好教师队伍进口关,及时为教师队伍补充高质量的新鲜血液;推进教师合理流动,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开展多种方式的教师专业培训;确保学校必要的编制需求.  相似文献   

4.
乡村青年教师的留任意愿基本决定着乡村教师队伍的相对稳定性。本研究利用18省35县15048份乡村青年教师调查问卷,对乡村青年教师留任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年工资、社会地位、学校内部工作环境、学校周边环境对乡村青年教师留任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工作量、学校距县城距离、工作压力、教学效能、职业倦怠对其有显著负向影响;配偶跨县工作、男性、毕业于省属普通本科及以上层次院校、参加过市级及以上级别培训的乡村青年教师留任意愿更低。为增强乡村青年教师留任意愿,稳定乡村教师队伍,需提升乡村教师工资收入水平及合理性,改善乡村青年教师生活条件与便利性,创设积极且温馨的学校内部工作环境,并关注高能力青年教师职业预期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对昭通市昭阳区461位教师进行调查,分析了农村教师流动及流失意愿与人口学变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昭阳区农村教师的流动及流失意愿比较强烈,不同年龄、职称、工资以及距离县城远近等变量上农村教师的流动及流失意愿存在显著差异。要稳定农村教师队伍,应特别关注年轻教师,尤其是30岁以下的教师;提升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根据距离县城的远近和交通条件实行差别化的生活补助。  相似文献   

6.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传统的教师任命制的弊端日益凸显,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教育改革发展要求,公开招考已经成为诸多学校选拔聘任教师的主要途径之一。该举措能够有效促进教师岗位的合理、公平分配,对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起到积极作用。然而在这一制度的具体实行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一、现阶段我国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考的现状分析  相似文献   

7.
陈志标 《中国教工》2008,(12):37-37
2008年11月24日上午,重庆市人民政府举行中小学教师代表座谈会,中共重庆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黄奇帆宣布,重庆市在全国率先解决了农村代课教师问题。从去年8月起,重庆市依据“积极稳妥、定向招聘、统筹兼顾”的工作原则,建立健全了农村教师公开招聘和公平选拔的补充机制,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代课教师中招聘公办教师。  相似文献   

8.
特岗教师留任意愿是衡量特岗教师队伍稳定程度的重要指标,保持特岗教师队伍的稳定发展是当前农村教育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为探究少数民族聚居区特岗教师从教的现状问题,研究以G省为例,从教师待遇、职业适应、工作满意度、从教压力等多个方面对少数民族聚居区的特岗教师展开问卷调查及访谈,针对从教现状反映出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策略,增强特岗教师留任意愿,助力其扎根乡村教育。  相似文献   

9.
代课教师是教师队伍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它存在于广大的农村地区。文章主要论述代课教师的现状,分析代课教师形成和存在的原因,提出解决代课教师的对策,逐步解决代课教师问题,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0.
提升教师留任意愿是当前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难题。基于积极主义视角,采用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以教育生活史方法纵向、动态地挖掘乡村留任教师——T老师的心路历程,发现情感能量是支撑T老师成为“心甘情愿留任者”的内在动力,实质是乡村学校营造互动仪式的质量。提升乡村教师留任意愿需重视情感纬度,情感留人可以从改善教师人际生态、构筑成才通道等路径入手。  相似文献   

11.
教师培训是促进教师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方式。贫困地区农村中职教师在参与培训机会、选择培训内容以及接受培训方式方面都存在不足。农村中职教师精准培训模式在理念上,体现公平第一,为最需要培训的教师提供服务;在培训过程上,变“课程中心”为“学习者为中心”,提高受训者的获得感;在实施机制上,实现优质培训资源的最大程度扩散。基于H省“送培到校,精准培训”的案例研究发现,突出对象精准、内容精准和方式精准是实践精准培训理念,改进教师培训效率,全方位提升职教师资队伍水平的重要途径。同时,对“精准送培”项目提出了激发教师内在发展动机、推动优质培训内容建设以及实现培训机制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进一步思考,以期更好地推进职教师资培训。  相似文献   

12.
The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supply of teachers has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student academic performance. Based on the samples collected from four provinces and municipalities in China for the 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PISA) 2018,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effects of the supply of teachers on the academic performance of 15-year-old students through a hierarchical linear model (HLM) as well as a quantile regression model. The study has found that the shortage of teachers and the proportion of teachers with a master’s degree significantly affect student academic performance, and the supply of teachers with higher degrees has a decreasing marginal benefit on student academic performance; its best marginal benefit on student academic performance is achieved when the proportion of teachers with a master’s degree reaches about 75%. For students in different academic performance subgroups, the marginal benefit of an increase in the proportion of teachers with a master’s degree in schools is higher for “top students” than for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fficulties.” In terms of the difference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the shortage of teachers in rural schools is more prominent than that in urban schools, and teachers with higher degrees tend to cluster in core cities. The marginal benefit of an increase in the proportion of teachers with a master’s degree is higher for improving student academic performance in rural areas. Therefore, it is recommended to design a policy of differentiated compensatory earnings for rural teachers, and efforts should be enhanced to promote programs for supporting high-quality teachers. In addition, the allocation of teachers should follow the principle of “differentiated equity,” and more differentiated teaching strategies should be adopted for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academic abilities.  相似文献   

13.
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概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专业发展是目前我国教育理论界关注的焦点,专家学者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价值、结构特征、实施策略等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许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不足之处在于:理论研究水平还有待从整体上加以提高,研究亦有待进行整合;实践上应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克服教师专业发展收效低,城乡教师专业发展不均衡性等问题,特别是应关注农村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4.
农村小学青年教师在现实中处于“流”与“留”的张力与矛盾之中,表现出较为强烈的职业焦虑和纠结状态。教师离职意向诱因多样,主要有不满意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繁、难、怨的工作常态,现实与理想的落差,不乐观的职业发展前景,使得农村小学青年教师不安心、不专心、不舒心、不甘心和低动力从教;离职意向的阻因主要有家庭的牵绊、对职业的留恋、合适的教师职业和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得农村小学青年教师不得不顾虑离职后的工作稳定性、职业幸福感、工作适合性和再就业机会的风险。当前,需要通过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的落地,降低农村小学青年教师的离职意向,让他们能够安心、专心、舒心、甘心地在农村从教。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吉林省某地区的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的调查,显示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偏低。为此我们必须设立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化优先发展的专项经费,通过各种途径构筑畅通的交流渠道和平等的合作平台,推进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优先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主要对广西农村小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探讨其教学自主性的现状。研究发现,农村小学教师教学自主性处于中等水平,大部分教师拥有自主教学的能力;农村小学教师教学自主性在学历、教龄、婚育状况等因素上存在显著差异。对此,国家、学校应该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收入水平,完善教师责任标准;教师应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学校应开展多样的创新教学教研活动,消除教师的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17.
针对实地调查和实证研究显现的中小学教师阅读平面化、狭窄化、功利化"三化"现象,青岛市实施了持续5年、以科研课题拉动、全市城乡10万中小学教师广泛参与的"十一五"人文科学经典阅读工程。5年来,青岛市中小学教师"十一五阅读工程"实现了理论产出与实践运行同步并进,走出了一条"读书—成长"为特征的教师职后教育之路,所提出的"教师文化知识"丰富了教师知识体系,对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宜兴外国语学校、万石中学、范道中学组建了为期三年的“学校发展共同体”,其目的是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充分整合、交流及共享,促进城乡教育的高位均衡发展。三校发挥各自优势,在办学条件、管理策略、队伍建设等方面,积极开展多形式、多渠道、有特色的联动研究,为城乡中小学实现优势互补,均衡发展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9.
调查发现农村教师现状令人堪忧,严重地制约了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培养全科型小学教师对改善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学科结构,提高基础教育尤其是农村基础教育质量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20.
教师队伍建设是关乎国家未来的重要任务,因此教师的招聘与留用极其重要。针对当前英国基础教育领域中存在的教师供需失衡问题,英国采取了一系列教师招聘与留用策略,包括创造良好的学校文化氛围,提高对新入职教师的支持,提高教师职业吸引力,并进一步拓宽教师入职的渠道。英国开发专门的教师供应模型预测教师需求,从政策层面营造校园文化,加大投资吸引转行教师等举措都颇具新意,然而具体策略的投资回报率等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