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8 毫秒
1.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类进入了全新的网络时代,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原有的法律制度在应对上则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互联网技术与传统仲裁制度结合而产生的网上仲裁给我们提供了新的问题解决方式。本文拟从网上仲裁的兴起、必要性和优势以及网上仲裁的基础入手,对网上仲裁发展面临的法律问题进行探讨,进而提出完善我国网上仲裁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电子商务在全球范围内的蓬勃发展,网上仲裁已经成为网络经济时代国际商事仲裁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制约网上仲裁发展的除了技术方面的因素之外,更主要的是法律上的因素.从分析网上仲裁的概念及特征入手,对网上仲裁发展面临的法律问题进行探讨,进而提出完善我国网上仲裁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结合因特网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指出了网上解决争议的可能性和必要性,阐述了网上仲裁的基本概念和法律特征,以及网上仲裁所涉及的法律问题,包括网上订立的仲裁协议的效力,仲裁地点和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问题,以及网上仲裁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法院对仲裁裁决的撤销制度是司法监督仲裁的一种形式。我国现有的仲裁裁决撤销制度仍需要从撤销理由、当事人要求撤销的方式、当事人要求撤销的期限和当事人申请撤销的效果以及法院对仲裁裁决撤销以后的法律效果等方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5.
仲裁协议是仲裁的基石。仲裁协议效力是仲裁法律制度中的重要内容。本文根据我国仲裁法的规定,结合仲裁实践中关于仲裁协议效力易发生的争议,对于仲裁协议的形式、无效仲裁协议、有瑕疵的仲裁协议效力的认定、仲裁协议效力异议的提出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环境纠纷日趋增多,而我国现行的环境纠纷解决机制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和缺陷,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同时,作为一种民事纠纷,环境纠纷在理论上具有可仲裁性,但我国法律并没有使其明确化。与一般仲裁制度相比,环境纠纷仲裁制度在基本原则、仲裁协议、仲裁程度、仲裁管辖等方面是有一定的特殊性,需要进行制度构建以满足高效解决环境纠纷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环境纠纷日趋增多,而我国现行的环境纠纷解决机制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和缺陷,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同时,作为一种民事纠纷,环境纠纷在理论上具有可仲裁性,但我国法律并没有使其明确化。与一般仲裁制度相比,环境纠纷仲裁制度在基本原则、仲裁协议、仲裁程度、仲裁管辖等方面是有一定的特殊性,需要进行制度构建以满足高效解决环境纠纷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经济全球化带动着各个领域的全球化,仲裁程序的全球化也在仲裁的国际立法和国内法律制度中表现出来。本文从仲裁程序适用的法律、仲裁地的拟制特性以及仲裁程序中的具体内容出发,对仲裁程序的全球化趋势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教育仲裁制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仲裁制度是指根据教育法律、法规的规定,当学生、教师与学校间(包括学生与教师间)发生纠纷时,依法向专门设置的教育仲裁机构申请,由该机构依据法律规定进行调解、裁决的一系列活动。把教育仲裁制度作为解决教育纠纷的一种方式,在国外不少国家有成功的先例。我国现行教育法律、法规所确立的教育申诉制度和教育诉讼制度,作为教育纠纷解决机制的途径,虽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我国需要建构自己的教育仲裁制度以妥善疏导、化解和处理各种教育纠纷。  相似文献   

10.
现代社会经济交往日趋深入,争议也越来越复杂。仲裁第三人问题不仅是理论研究的热点,也是仲裁实务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适当引入仲裁第三人制度是仲裁发展的必然趋势.仲裁实践已经对仲裁第三人制度提出了立法要求,建立仲裁第三人制度在理论上也有其合理性。一些国家、仲裁机构已有关于仲裁第三人制度的立法规定,我国可以适当借鉴已有立法的有关规定,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我国实践需要的仲裁第三人制度。  相似文献   

11.
教育仲裁作为一种具有公正性、专业性和效益性的纠纷解决机制,以其所具有的成本低廉、程序简便、专业性强等优势顺应了教育纠纷解决的需要,是建立和完善我国多元化教育法律救济体系的重要内容。通过对教育仲裁制度进行价值分析和国外仲裁性教育纠纷解决机制进行比较研究,对我国实践中教育仲裁制度的构建和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保障将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结合体育行为的专业特点和中国已有的法律制度,建立一种较司法机关制裁更具有弹性的体育法律仲裁制度,并且与专职体育裁判现场判罚和赛后专业体育仲裁组织仲裁相结合来解决体育行为所引发的纠纷,不失为一种合理的方式。  相似文献   

13.
仲裁程序中的第三人是客观存在、不可避免的法律问题,它应当是指不受仲裁协议效力约束却参与仲裁程序成为有独立地位的仲裁参与人。但是,经过正反两面的分析和对域外的考察,本文认为不应当设立仲裁第三人制度,合并仲裁制度能够更好地解决多方法律主体之间的争议,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存在也在一定程度上抵销了在仲裁程序中保护第三人利益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国际商事仲裁协议是双方当事人自愿把合同或财产权争议通过仲裁方式解决的一种协议,具有契约性质,是仲裁机构对涉外民商事法律纠纷行使管辖权,排斥法院管辖权的意思表示。仲裁协议是否合法有效,受到当事人的行为能力、案件的可仲裁性和仲裁协议的形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仲裁机构或法院审查仲裁协议的有效性时应适用何种法律显得非常重要。国际商事仲裁协议的法律适用问题直接关系到仲裁协议的有效性。本文主要从国际商事仲裁协议概述、国际商事仲裁协议法律适用原则以及我国现行立法及实践有关国际商事仲裁协议法律适用现状及对其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默示仲裁协议作为仲裁协议的扩张解释,其具体涵义和效力在不同的国家各有不同的规制。由于我国对此并无明文规定,但仲裁实践却不乏对该制度的适用,因此,对默示仲裁协议的深入探讨刻不容缓,其不仅关乎仲裁协议的有效性与否,而且关系到仲裁程序能否合法有序进行等诸多事项。本文在此对其基本涵义作简要分析,并就默示仲裁协议下的仲裁程序进行区分,进而提出所涉及的相关问题,以期对我国仲裁体制的不断完善、仲裁实践的日益进步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6.
管辖权、成本、效率等因素导致传统的法院不能适应电子商务B2C模式下消费纠纷的解决,网上消费者仲裁作为ODR的一种形式,正逐步替代法院成为主要的争议解决方式。在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背景下,应当采用与传统的商事仲裁不同的模式,建立政府支持和监督下的以市场自治为主体的网上消费者仲裁机制。  相似文献   

17.
中国建立临时仲裁制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学界和实务界的主流观点。具体到立法苎面,寰卑不但应在法律上赋予其明确的地位,也应在临时仲裁的各环节给予支持,真正实现司法对仲裁的支持,限制对仲裁的过度干预,以开放的态度发展中国的仲裁业。  相似文献   

18.
第三人制度的产生是社会经济、司法实践和法学理论探索的共同产物。民事诉讼第三人制度的设立有利于简化诉讼程序,减少诉讼成本,彻底解决与案件有联系的利害关系人之间的争议。仲裁制度作为一项维护民事实体权利的程序法律制度,只有引进“第三人”程序,才能更好的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民事权利,彻底地解决多方当事人之间的纠纷,节省时间、金钱和提高效率。第三人加入仲裁程序可采用仲裁协议当事人申请第三人加入仲裁或第三人主动申请加入仲裁等方式。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运用,由此导致的电子商务纠纷的数量也在不断上升。在对"网上产生的争议应在网上解决"的呼吁中,网上仲裁应运而生,并以其与生俱来的方便、快捷等优点,自问世之初就受到了广泛关注。但是在现实中,这种新生的争议解决方式又面临着一系列通过传统理论难以解决的问题,成为阻碍其向前发展的障碍。其中仲裁地的确定,便是近年来学者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