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师范教育思想是陶行知先生教育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认为师范教育是“兴邦”、“立国”之大事。据此他提出了“广义的师范教育”思想 ,并且认为从改革乡村师范教育入手 ,推动全民族的教育发展是发展生产师范教育的重要立足点。  相似文献   

2.
陶行知师范教育思想是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符合中国国情的教育理论。本文从师范教育的地位作用、培养目标、办学模式、教育途径等方面分析了陶行知师范教育思想对建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师范教育体系 ,推进师范教育现代化的借鉴、发展和创新意义  相似文献   

3.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一直影响和启迪着师范教育的完善与改革,特别是"教学做合一"注重实践的教育方法,对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秉承陶行知教育思想,知陶学陶师陶研陶,结合体育教育专业特点,提出"品学练教统一,培养合格体育师资"的思路,逐步形成了以品德为先,学练结合,教艺提高,统一于培养合格体育师资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4.
陶行知师范教育是陶行知创造的一整套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教育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我国师范生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师范教育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陶行知师范教育思想对代师范生的培养目标、培养方法、师范生教师观和培养方向的扩展等方面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5.
陶行知师范教育思想是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符合中国国情的教育理论。陶行知先生立足于当时中国国情,吸取中外有益的经验,从师范教育的作用到培养目标,从教育内容到教学方法以及教育途径,从普通师范到幼儿师范、职业师范,都作了全面而丰富的阐述。这些思想对建构当前我国教师教育体系,推进教师教育现代化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6.
重视乡村师范教育、改造乡村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与实践的一个重要方面.自1917年从美国留学归国后长期从事乡村师范教育,对乡村师范教育问题颇多论述,并且进行了具体的实践.当前,政府对于乡村教师这一群体给予高度关注,而本文对于陶行知的乡村师范教育思想渊源的探究,对推动我国乡村师范教育模式的完善和发展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陶行知艺友制教育思想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南 《文教资料》2008,(23):173-174
陶行知艺友制教育思想强调学前教育专业师资的培养要将理论与实践并举,在"做中学".这一师范教育思想对于解决当前高师学前专业教法课中存在的问题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于朝 《生活教育》2014,(19):110-111
陶行知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其儿童科学教育思想对当前幼教仍有深远的指导作用。本文从幼儿教师培养、幼儿教师的科学教学以及幼儿园的科学教学态度等方面结合陶行知教育思想进行了分析,以期引起当前社会对幼教科学教育的重视与思考。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村幼教师资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8  
农村幼儿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师资问题。当前我国农村幼教师资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学历、职称和社会待遇等方面。从其产生背景来看,农村社会的二元结构、脱离农村教育实际的教师政策、城乡有别的社会待遇以及断档的师资培训是其根源所在。政府应从确立农村幼教师资身份、修订教师编制标准、建构城乡幼教师资流动机制等方面促进我国农村幼教师资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基于对师范教育重要的认识,基于对乡村教育弊端的深恶痛绝,陶行知彻底改造乡村教育的伟大实践,势必要从改造旧乡村师范教育和建设全新意义上的乡村师范教育入手,这是完全合乎逻辑的。正是在这一点上,陶行知的乡村师范教育思想发射出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任何教育家都无法比拟的奇异光辉。陶行知先生清楚地看到:“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现在已经到了山穷水尽,不得  相似文献   

11.
经济不发达地区农村幼师应注重面向农村学前班办学齐易以培养农村幼教师资力量为目标的农村幼儿师范学校、中师附设幼师班和幼师职业高中应该怎样针对农村学前班实际需要来培养合格的幼教师资呢?1、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和劳动教育,培养学生不畏艰苦、乐于献身农村幼教事业...  相似文献   

12.
民国时期,仁人志士抱着教育救国的教育理想,期望通过教育改造社会。陶行知通过创办乡村师范学校,培养知行合一的推动乡村社会变革的领袖教师。陶行知的乡村师范之主旨是造就有农夫身手、科学头脑、改造社会精神的教师。陶行知开展乡村师范教育的途径包括三个方面,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在劳力上劳心。陶行知寄希望于通过从活的乡村师范产生活的乡村教师,从活的乡村教师产生活的乡村学生和未来活的国民,从而实现教育救国的梦想。陶行知的乡村师范教育实践与思想对当今乡村师范教育乃至乡村社会改造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包括国家在制定师范教育宏观政策方面应加强对乡村师范教育的支持;师范院校需要推动师范教育课程变革,为乡村教育乃至乡村社会发展培养高质量教师;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文化氛围,培育师范生浓厚的教育忠诚。  相似文献   

13.
由省教委和省陶研会联合召开的省中等师范教育改革工作会议最近在天长县召开。全省59所中等师范学校和17个地、市分管师范教育的教委(局)负责人参加了会议。省教委副主任沈培新、省陶研会副会长丁丁出席了会议并讲了话。会议期间,代表们听取了省社科院莫增荣同志作的《陶行知师范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的学术报告,参观了实验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天长师范,听取了84级教改班实验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汇报。天长师范根据陶行知师范教育的理论和实践,针对当前乡村小学教育的需要,在师资不足、设备较差的条件下,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做了大量的实验和教改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使代表们受到了有益的启示。会议根据全国中等师范学校培养目标研讨会的精神,讨论修订了  相似文献   

14.
师专要培养具有改造农村能力的教师唐文生徐学华张宝臣一、借鉴陶行知的师范教育思想,明确师专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并随着时代的步伐不断前进和发展的。在中国教育史上,陶行知是最早关注乡村教育的人民教育家,他提出了一整套乡村教育...  相似文献   

15.
牡丹江幼儿师范学校于1992年开始实施“实践陶行知师范教育思想研究”实验活动,历时八年,学校在教育、教学和校园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好成绩。一、实验的指导思想及目的  (一)陶行知师范教育思想彻底的革命性  陶先生把师范教育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结合起来,主张彻底改革师范教育,为当时正在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服务。今天我们改革师范教育,就要以陶先生这种彻底的革命精神为动力,从推进素质教育着眼,探求师范教育规律,“分析过去,把握现在,创造未来”,使幼儿师范教育能适应21世纪的要求。  (二)陶行知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6.
陶行知的师范教育思想是其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这一思想,对推动当前的师范教育改革具有积极意义。一、陶行知师范教育思想的主要组成部分陶行知的师范教育思想,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学校要与社会结合、教育要与生活结合,教学做三为一体。学校要与社会结合,是陶行知师范教育思想的方向性原则。他指出:“人民贫,非教育莫与富之;人民愚,非教育莫与智之……”,“教育实建设共和最要之手续……”。由此可见,他主张学校与社会结合的办学方向,其目的就是为了使人民富有、智慧,实质是人民需要怎样的学校,就要办怎样的学校;学校要与社会上最伟大的力量携手,为社会上最伟大的阶层服务。他认为“不运用社会的力量,便是无能的教  相似文献   

17.
论陶行知的“艺友制教育”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行知先生的艺友制教育思想,产生于中国教育现代化初期师资极度匮乏之时,是对传统师范教育观念的一种根本性推翻,是一种本土化的中国师范教育改革探索,它有自身的理论基础.艺友制教育强调"以朋友之道教人艺术或手艺",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师培养等方面均有独到之处,对当今教师教育教育改革颇有启发.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终身教育思想的普及,幼教师资的在职教育与培训日益受到重视。然而,目前幼教师资在职教育与培训的效果却不尽人意,那么,究竟采取什么样的在职教育与培训模式才是比较合适的呢?本文从分析现有幼教师资在职教育与培训的现状和问题入手,提出一种“园本基地,能力本位”的幼教师资在职教育与培训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索深化农村师范教育改革,构建适应农村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师范教育模式,培养合格的农村小学教师,肥西、徽州两所师范分别于1984年和1985年开始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实行师范教育改革,已积累了不少行之有效的新鲜经验。这些经验对于加快和深化师范教育改革有借鉴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陶行知在改革中国教育的初中2事非常重视师范教育这一重要环节,其师范教育思想对当今师范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