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于丹 《科教文汇》2012,(2):94-95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教师要解放思想,抛弃庸俗的实用主义阅读;要实现角色转变,诚恳地做一名"首席学生";要引入个性化的评价手段。  相似文献   

2.
杜敏 《知识窗》2011,(6X):15-15
<正>培养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要重视阅读教学中学生对文本的不同认识和感受,并营造与之相应的教学环境,把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引入正确的轨道,在纠偏、匡误的过程中,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那么,如何让学生在阅读活动中演绎自己的个性化行为呢?下面谈谈笔者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认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而从“引导学生个性选择,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尊重学生个性解读,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鼓励学生个性质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这三个方面则能培养学生个性化的阅读能力,使其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全面完善自我。  相似文献   

4.
王文清 《科学中国人》2014,(4S):194-194
初中阶段语文教学的根本要求就是教会学生怎样阅读一篇文章,使学生在具体阅读过程中,发展基础学力,形成创新思维,培养健全人格。阅读作为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不应以自己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它需要我们在阅读教学中使学生形成一定的阅读技能,促进其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自己进行阅读,自己与文本进行对话。如何进行?本文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王秀贵 《科教文汇》2008,(17):69-69
探究性阅读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的阅读方式:“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相似文献   

8.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个性化阅读教学就是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个性的教学.在新课改的理念指导下,理解和辩证把握个性化阅读的内涵,如何进行个性化阅读的指导,让学生自主的参与到阅读教学中,成为教师的重要责任.结合在实际的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我浅谈对个性阅读的教学的一些看法,以便于在今后长期阅读教学中更好的对待个性阅读,提高阅读质量.  相似文献   

9.
潘建兰 《知识窗》2014,(24):50-5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维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这个理念下,教师应大力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郭同吉 《科学中国人》2014,(1S):144-144
结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我们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见解。因此,在教学中,作为教师要重视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与心灵沟通,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引导他们感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个性化阅读,这样才能使阅读教学成为学生获得人生感悟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1.
面对新课程,面对当前的语文教学改革,教师要对自己的角色有一个全新的认识。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语文教师必须尽快地完成从解析者、传声筒、训导师到参与者、指导者、组织者的角色转化。同时,必须针对角色定位采取相应的行为策略。  相似文献   

12.
探究性阅读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的阅读方式:"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  相似文献   

13.
在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阅读教学必须要充分得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要将阅渎活动变为学生自我体验、自我探索的过程,让学生在充满个性的阅读活动中培养阅读能力,强化阅读体验,感悟阅读方法,提升阅读水平。  相似文献   

14.
李雪盈 《科教文汇》2009,(36):115-115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个性化阅读教学要求我们对教师的角色、学生的地位进行反思,策略上坚持尊重学生个性,视学生的兴趣爱好为阅读教学的内在动力并加以引领,以求达到最终的育人功效。本文在分析个性化阅读的基本内涵的基础上,结合三年级学生的阅读状况和教材特点,探索了小学三年级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若干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5.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素质教育也要求我们在英语教学中更加重视听、说、读、写的训练。如何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因此本文主要从激发和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方面提出几点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16.
李王香 《科教文汇》2011,(14):88-8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讲解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而我们应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在平等和谐中营造学习氛围,在学生与文本对话中丰厚感悟,主动质疑释疑,提高探究性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7.
新课标修改稿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该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个性化的阅读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伴随着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体验。语文个性化阅读的探索带给我们惊喜,让我们感受到教语文、学语文的乐趣。  相似文献   

18.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研究性阅读为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研究性阅读就是在教师指导下,以研究探索的方式自主地进行阅读,以获取知识,发展能力,陶冶情操,提高语言综合素养的一种个性化的课堂教学模式。本人从发挥研读的自主性、尊重体验的独特性、体现交流的真实性、提倡学习的选择性四个方面来具体阐述在研究性阅读中发展学生个性的策略,旨在使每位学生的个性获得最优发展。  相似文献   

20.
阅读作为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开展个性化阅读教学,帮助学生构建个性化的思维体系,让学生在个性化阅读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领悟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