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海教育》2012,(Z2):50-51
和田路小学的创造教育研究始于1980年。从"五小"科技活动、"和田十二技法"、创造教育特色课程建设到逐渐形成学校创造教育文化建设的发展之路是一条坚定的实践改革之路。进入21世纪,随着课程教材改革的不断推进,学校更关注创造教育发展的深层问题,对创造教育课程进行了整体优化和设计,在此基础上完善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过程,并建立了创造教育特色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青海已先后20次召开青海省科技奖励大会.本次大会是在胜利完成"十一五"规划、朝着"十二五"宏伟目标奋力前行的新阶段召开的,充分体现着青海省省委、省政府对科技工作的重视,对科技工作者的敬重,对科技发展的期望.这对于不断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更好发挥科技创新在青海省发展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有着十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高等代数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对于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有重要意义.文章讨论了"高等代数"课程探究性学习意义,学习模式,实施步骤,最后用三个探究例子说明了如何对"高等代数"课程进行探究性学习.  相似文献   

4.
"意义创生说"——教师理解课程文本的新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文平 《教育导刊》2007,(6):15-16,25
"复原说"取向下教师理解课程文本带来了以下问题:课程缺乏动态性和生成性,教学失去创造生成的活力;教师主体的生命价值湮没在课程文本中,学生被灌输静态客观知识而缺乏创造力."意义创生说"认为,教师理解课程文本是教师与课程文本之间理解对话的过程,是教师和课程文本视界融合、课程意义再生和教师自身成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创造"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更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社会呼唤"创造型"人才,培养大量的"创造型"人才是科技发展的要求,是国家富强的必备条件.如何培养"创造型"人才则是当今高校教育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
无锡市市北高中传承"原道"校训精神,围绕"科技教育特色"办学目标,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营造科技教育氛围,以课程为平台,以科技教育为突破口,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将科技教育与学校资源文化、教师文化、学生学习文化建设等有机融合起来,弘扬个性特征,强化创造意识,使学生成为创新型后备人才。学校科技教育融科技创新教育于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一、科技教育"课程化"通用技术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课程,为让通用技术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学会亲历科学、探究科学,我们在教学中精心设计活动环节,注重过程探究,  相似文献   

7.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依据课程特点、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善于通过"审丑"引导教育学生正确识别真善美和假丑恶,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培养他们高尚的审美情趣,从而提高审美素养,能够准确地辨识美丑,抑浊扬清,追求美,创造美.  相似文献   

8.
说起创造,许多现在的中国教师或许马上就会认为,那主要是科技工作者的事,他们才是创造的"主攻手",作为教师,当好知识的"二传手"就可以了.况且,即使自己想创造,也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真是谈何容易,更不用说走在前列了.  相似文献   

9.
关注理由 在课程语境下,好学校与一般学校的区别,就在于好学校主动创造课程,而且是适宜学生的课程,一般学校被动执行课程.这是记者亲历了成都西川中学一年一度的"初中生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后的强烈感受.  相似文献   

10.
无边界教育强调为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创造广阔空间和发展的可能性,主张课程即发展资源、学习即成长过程.让每一个孩子自由地舒展成长,是洪山实验小学"无边界课程"追求的效果和境界."无边界课程"倡导回归小学教育的基础性、广域性、生成性和教养性,打破物理、资源、学科和技术等多重边界,积极建构广域课程体系.学校对无边界教育的探索,不...  相似文献   

11.
针对中学教师科技和创造能力较差的现象,本阐述了师范院校物理系开设“科技和创造”课程的重要性以及此课程的内容框架。  相似文献   

12.
"问题解决"与中学数学课程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问题解决"在国际数学界受到普遍的重视,并被引入一些国家的数学课程中."问题解决"和数学课程有紧密的联系,是当前我国数学教育的发展趋势,它所强调的创造能力和应用意识是中学数学课程中要体现的思想精髓.  相似文献   

13.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国家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原理工大学"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国家精品课程构建了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的新机制,形成了课程教学系统的新方法和新手段,建成了高水平的网络课程教学平台,开展了持续有效的大学生课外活动科技活动,为创新性人才培养提供了广阔的知识摄取和能力强化空间.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教研员的课程指导力、提高教研活动的有效性,我们积极研究、探索、推进以创造"关键教育事件"为内容的,以有栽体、有聚焦、参与式、开放式为特点的教研模式.本文阐释了"关键教育事件"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创造"关键教育事件"需要考虑的四个问题,以及基于"关键教育事件"的教研流程.  相似文献   

15.
成人教育课程开发与普通教育的课程开发在逻辑起点上有着较大的差别,成人教育的教育对象和性质与学校教育存在较大差异,在课程开发中所关注的基本问题也有其特殊性,尝试以"职业发展"的理念指导成人教育的课程开发,起到直接或间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对学习者知识和技能等方面给予指导,最终起到传承科学、创造科学的作用,不仅具有较好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陶行知先生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在他的教育思想中,特别重视对孩子创造性的培养,非常崇尚创造精神.其"创造的儿童教育"理论认为每个儿童都具有巨大的创造潜力,儿童的创造力需要解放和培养.结合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创造作为音乐新课程的重要领域,更需要"创造性"的音乐教学.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呢?我们不妨学一学陶行知先生的"解放小孩子的头脑,解放小孩子的双手,解放小孩子的嘴,解放小孩子的空间,解放小孩子的时间."  相似文献   

17.
高压电器是高校电气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等角度对高校"高压电器"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全面的研究,提出采用多媒体技术和引入专业实训等一些实用并且有效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路基路面工程"课程的教学效果,基于辽宁科技学院应用型本科教学实践的特点,从课堂结合实践出发,深刻挖掘该课程的特点,针对现有课程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改革创新,构建新的教学体系,强化学生对该课程体系的建立,为国家培养出适应社会要求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9.
针对基础教育改革的现实和高师"初等几何研究"课程存在的问题,就本课程的改革进行了探索.具体从课程体系方面:突出学生利用几何知识进行问题解决和几何建模的能力等;从教学内容方面:强调高初结合和对中学几何知识缺陷的补充等;从教学模式方面:高师数学课堂的"自主·合作·创造"模式三方面对改革的实践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20.
"现代分析测试技术"是化工及相关专业研究生的一门重要的课程,在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培养研究生现代分析测试能力的综合素质出发,针对目前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优化整合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增设实践环节和加强教师团队建设等对课程进行改革和实践.通过改革,充分调动了研究生学习"现代分析测试技术"课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教学质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