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比喻是世界各民族语言中广泛运用的一种修辞方式,但受民族文化的影响,汉英语言在比喻上承载了不同的文化信息,体现了不同的文化差异,使得同一喻义选择使用了不同的喻体,相同的喻体表述了不同的喻义,从而显示出了鲜明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2.
英汉语言中比喻性表达与文化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晓楠 《文教资料》2006,(26):178-179
比喻是语言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富有独特的文化色彩。英汉两种语言中存在大量的比喻性表达。本文拟从喻体和喻义的对应关系入手,分析两种表达的差异,并着重探讨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3.
英汉语中都有大量比喻性词语,但由于各自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在比喻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选择也不尽相同,从英汉两种语言的比喻性词语的喻体与喻义间的对应关系着手,可探讨其内在的文化内涵,比喻性词语可通过成语、俗语、谚语、惯用语、典故格言等诸多形式表现出来,英汉两种语言在对同一本体设喻时,采用的喻体却有同有异,喻体与喻义之间的对应关系也不同.  相似文献   

4.
英汉习语比喻中的喻体比较与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汉两种语言习用性比喻中喻体比较的目的在于进一步了解人类文化的共性和民族文化的个性。比喻中所采用的喻体有同有异、甚至貌合神离,值得我们对比研究,以探讨其翻译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英汉语中都有大量比喻性词语,但由于各自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在比喻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选择也不尽相同,从英汉两种语言的比喻性词语的喻体与喻义问的对应关系着手,可探讨其内在的文化内涵,比喻性词语可通过成语、俗语、谚语、惯用语、典故格言等诸多形式表现出来,英汉两种语言在对同一本体设喻时,采用的喻体却有同有异,喻体与喻义之间的对应关系也不同。  相似文献   

6.
由于任何两种不同民族都有文化重叠之处,加之人类理性思维的共性,往往导致喻体与喻义在英汉文化中有完全一致的时候。而又因各民族都有其文化个性,喻体和喻义在这两种文化中就会出现完全不一致的现象,本文试图通过实例,对比分析动物喻体、喻义在英汉两种文化中的异同。  相似文献   

7.
中英文中以动物设喻的习语俯拾皆是。对中英文动物比喻进行了分类比较,其一,喻体相同喻义也相同;其二,喻体相同而喻义不同;其三,喻体不同但喻义相同;其四,汉英各自所特有的喻体。在比较中探讨两种语言折射出的文化内涵的不同,并从生存环境、传统文化以及社会经济生活的差异方面分析动物词意义上差异的原因,从而帮助我们正确理解和使用动物比喻。  相似文献   

8.
动物比喻在汉英语中使用频繁。由于社会文化和人类思维模式的共性,动物喻体与喻义在汉英文化中有一致或相似的时候;由于各个社会又都有其文化个性,同一动物词所承载的喻义也不尽相同。本文试图通过实例,对比分析动物喻体、喻义在汉英两种文化中的异同,并试就动物词的翻译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9.
以汉民族为主体的儒家文化和古维吾尔族的文化有两千多年的文化交流史,无论在表层语言方面,还是深层次的对客观世界的感知、联想及把握方面,都有一些相似点。但是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必然受制于各自民族的文化特色,因此,体现在比喻辞格中,在喻体选择和喻义理解方面总有交叉的部分。本文主要以维译本《红楼梦》为参照对象,对汉、维比喻中一些常见的喻体和喻义进行梳理比较,以对汉、维设喻的共性和个性作以简要总结。  相似文献   

10.
语言作为人类创造发明的工具之一,记录了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人与动物相依共存,因此在人类的语言中存在许多反映动物名称的词汇。英汉两种语言中都存着大量以动物为喻体的比喻,依据动物的外貌、颜色、习性、动作等,人们赋予它们特定的情感和喻义。但由于英汉民族风情和思维方式等的不同,便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文化的差异导致人们对同一动物赋予不同的情感和喻义,产生不同的联想意义;有时又为表达同一情感或喻义而采用不同的动物做喻体。中国人把虎看做是“百兽之王”,而英美人则把狮子看做是“百兽之王”。汉…  相似文献   

11.
习语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语言中的精华。本文从文化语境的角度对英汉比喻性习语中喻体和喻义的文化异同进行比较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其翻译的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12.
英汉不少习语都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但由于来源的不同、文化背景各异,使得相同的喻体常引起不同的喻义;对同一个概念又用不同事物作比喻。本文拟就英汉习语中几种不同的动、植物喻体,从风俗习惯、历史典故及文学作品三个方面来探讨中西民族文化的差异,从而使语言更成功地服务于交际。  相似文献   

13.
比喻乃语言精粹,民族风雅之遗产,因而比喻往往都打上了民族文化的烙印,翻译时很难驾驭。本文拟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中比喻喻体所承载的民族文化特色及文化信息差异的比较,探讨其翻译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习语是语言的精髓。习语中的喻体保持了语言中具体意象和抽象概念的平衡。英汉习语中的喻体选择受不同因素的影响 ,其喻体的选择也各具文化特色。本文将就英汉习语中对事物设喻的异同作一比较 ,并就引起喻体选择的因素做一分析 ,以探讨其翻译的途径。一、喻体比较比喻通过“相似联想”对“本体”进行描述 ,借以构成比喻的相似事物即为“喻体”。英汉习语对同一物体设喻 ,喻体有同有异。1.喻体相同 ,喻义相同。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活动。在翻译过程中 ,尽管会遇到文化的不同所带来的…  相似文献   

15.
由于文化传统、生产方式、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差异 ,操不同语言的人们运用比喻时在喻体的选择及喻义联想上不尽相同。我国英语学习旨在写作、翻译及交际中 ,对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比喻及联想在运用时应考虑到它们的异同 ,以便成功有效地进行交际  相似文献   

16.
比喻是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极为常见的修辞方式,喻体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又是由地域环境和民族文化所决定的。文章主要从地域环境(地域分布、种植农作物的差别、气候特征)与民族文化(传统文化影响、宗教神话、生产劳作)两方面探究英汉比喻中喻体的选择,从而让人们准确地接受、传达语言和文化信息,进行有效的交流。  相似文献   

17.
英汉两种语言中都存在着大量的比喻修辞,但由于各自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两种语言在喻体的选择及对喻体所赋予的联想意义上也不尽相同。本文从文化和认知的二维视角探讨了英汉两种语言体系中喻体及其联想意义的相异性,并讨论了汉英互译中喻体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8.
赵秀沂 《考试周刊》2010,(16):36-37
在英汉两种语言中以动物形象作为喻体的成语非常丰富,是跨文化交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中西方地域、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对动物形象所产生的联想和使用的喻义也有着相似和相异之处,本文从归化与异化角度结合具体的英汉成语实例探析了如何正确使用和翻译英汉成语,做到既能保留源语的民族文化特色,又符合译语的表达习惯,忠实地传达原成语实际运用的比喻意义,使译文传神达意。  相似文献   

19.
在英汉成语中有大量含有动物形象的成语.这些动物形象往往具有固定的喻义。英汉成语中动物喻义的对应关系大致可分为四类:完全对应,部分对应,完全不对应和无法对应。同一种动物在英汉成语中喻义相同,是由于人们对这种动物产生的直观感受相同;喻义不同,则是由民族心理、传统习俗和成语典故引起的。英汉成语中动物喻义的对比,反映了两种语言间的共性和个性,进而反映出两种文化间的共性和个性.  相似文献   

20.
语言是最明显的承载文化信息、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工具。比喻又是语言上很重要的一道色彩,体现着每个民族自己的思维方式、语言心理、生活习惯、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由于地理、历史、社会、宗教等各方面所存在的异同,汉语言和英语言在词语的比喻义上体现了一种对应、不完全对应或非对应。本文就是从文化内涵异同的角度来探讨与解读这种在设喻时喻体和喻义上的对应或不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