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王文静 《上海教育》2001,(19):32-33
2001年6月4日,上海市杨浦区六一小学举行了“聪明学习,学习聪明——小学生探索性学习”研讨活动,同时向参加研讨会的代表展示了5节独具特色的公开课。笔有幸观摩了张老师的小学五年级哲学活动课《过程和结果的争执》,从中领略了“六一”人所独有的风采。“哲学就是爱智慧”似乎是大学生才明白的道理,而在小学开哲学课,本身就是一种挑战与创新,六一小学“爱智慧”的教师们敢于选择儿童哲学作为研究的突破口,使“六一”的孩子们从小就生活在“充满智  相似文献   

2.
从“爱智慧”理解教育哲学及其事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育哲学是热爱教育智慧的 ,它的具体样态是 :惊异、怀疑 ,感受、体悟 ,博览、沉思 ,说出、倾听 ,激情、执着。然而 ,爱与智慧的危机已成为当代教育的症结 ,“爱智慧”、“复兴智慧”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需要的文化行动之一”,是哲学和教育的事业  相似文献   

3.
哲学的本意是“爱智慧”,“爱智慧”不等于“智慧”和“有智慧”,也不等于“有知识”。然而由于智慧自身自我否定的特性使得哲学在后来的发展中由“爱智慧”滑落为“追求知识”。哲学的这种滑落既有其理论上的逻辑必然.又有其现实原因。欲拯救哲学于“追求知识”的危地,恢复其“爱智”本意,必须转变当下哲学视角,把其从日常性的具体问题和专门性领域的科学问题中“凸现”出来,重点审视事关人生和存在的总体性、根本性的问题,同时要“永葆惊异感”和“善于反思”。  相似文献   

4.
儿童哲学教育既是必要的,又是可能的.断定儿童哲学教育之可能性的判据起码包括三个方面:其一,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而儿童具有似乎是与生俱来的“爱智慧”的天性;其二,儿童在其成长过程中的“哥白尼式的革命”发生之后,就已经开始了无休止的哲学探索;其三,如果说“儿童可以学哲学”是一个假设,那么它就是一个越来越被证实而非证伪的假设.  相似文献   

5.
哲学源于遥远的古希腊,其词源是philosophia(拉丁语化的希腊语),philo意为喜爱,sophia意为智慧,philosophia即为“对智慧之爱”,这也正是哲学的内涵。哲学没有任何外在的目的,它以它自身为最高目的。古希腊时代,城邦往往对有成就的运动员予以重金赏赐,而对于诗人、智者等有哲学成就的人则分文不予,亚里士多德对此做出了解释:  相似文献   

6.
孔子的“爱”的思想有两个特征:一是博爱,二是有差等的爱。前者就其对象而言,后者就其程度而言。从其对象看:既是对人的爱又是对物的爱,其中对人类的爱涉及家庭、君臣、朋友之间。有差等的爱源于人类的爱自己和“同感”。孔子之“爱”与墨子之“爱”相比:前者强调爱有差等,后者强调爱无差等;前者比后者更符合人性,更具生活的艺术性;二者的精神实质是相同的。与基督教之“爱”相比:前者温和,后者极端;前者表面提倡爱有差等,实际主张博爱,后者表面主张博爱,实质却是爱有差等。  相似文献   

7.
如何爱智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哲学的本意是爱智慧.爱智慧就是对智慧的追求和规定,这种规定是用理性的、逻辑的形式进行的.爱智慧也是爱的智慧.这智慧没有离开爱.但当我们去聆听哲学时,听到的总是一些陈词滥调或不知所云而毫无智慧的感觉.哲学的智慧哪去了?问题在于我们的"哲学"和哲学教育有许多是非哲学的,没有智慧可言的.问题在于我们没有系统学习那些伟大的思想家们的智慧,没有倾听真理的声音,没有在道中沉默.  相似文献   

8.
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教育而言,爱更是其核心,其灵魂。西方教育家罗素说:“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是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我国名教育家林崇德教授说得更直白:“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一名教师,爱学生是其教育教学工作的根本,是其教育艺术的核心。但是,要做到真正爱学生是很难的。台湾教育学家高震东就说过:“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其实,在我看来,爱学生之难,主要难在对“爱”的理解,对“爱”的解读。很多老师自以为自己很爱学生,结果未能起到好的效果,未能得到学生的喜爱和尊重,有时甚至是事与愿违。那么,何为爱学生呢?我认为爱学生就得走进学生的心里,做到关注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宽容学生、激励学生、赏识学生、感动学生。[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李润森 《班主任》2004,(10):35-36
“爱”无处不在。大至社会,小至家庭:广至一切社会活动,狭至具体的穿衣吃饭,都受“爱”的左右与制约。“爱”能产生巨大的力量。父母爱子女,他便会为子女辛勤劳作而无怨无悔,才有了这息息繁衍、芸芸众生的世界;学生爱学习,他就能以苦为乐、废寝忘食,由此而演绎了囊萤、映雪、悬梁、刺骨的故事;志士仁人爱祖国,为了祖国的利益,他们能赴汤蹈火、视死如归,所以才出现了董存瑞、黄继光、江竹筠等许许多多的英雄人物——这就是“爱”的神奇的力量。  相似文献   

10.
欧燕娟 《广西教育》2007,(7B):80-81
教育不能没有爱,就像池塘不能没有水一样,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领导者、管理者和教育者,自然应该爱学生。但许多班主任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往往把握不准对学生“爱”与“严”的尺度,不是对学生爱得太过份,爱得太随便,失去师之尊严,就是束得太紧、管得太死,以致学生“谈师色变”。那么什么是严?什么是爱?怎样把握好对学生恰当的“爱”和适度的“严”,做到爱中有严、严中渗爱,我想是我们教育者,尤其是班主任值得研究的问题。下面本文将对此展开论述。[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有人说,作为这个世界上最具智慧的动物——人,有爱的能力,爱的本能。任何事情只要建立在爱的基础上,就有幸福感,有快乐。教师要在教育的岗位上感受到快乐,同样离不开“爱”字。  相似文献   

12.
冰心在漫长的创作生涯中,致力于以“爱的哲学”培养人们的胸怀、爱的能力,造就人们至真、至善、至美的人格,进而塑造民族的伟大性格。她的作品充溢着的爱是人间最神圣的、最伟大的爱,其中母爱、童真、大自然是她“爱的哲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爱”是这个世界存在和发展的灵魂,但“爱”的灵魂和精髓又是什么,微观研究很难得出正确的答案。相反,对“爱”的宏观研究、哲学研究或许更容易接近和触及这个答案。一直以来,对“爱”的哲学研究相对匮乏,想深化困难更大。然而对“爱”的哲学思考相对容易得多,为此,对爱的哲学思考只能算是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4.
教育是一项爱的事业,应该对教育爱有更为宏观的哲学式的关注。教育爱不仅仅是教师之爱,更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爱,是他们在整个教育事业中表现出来的爱,是具有精神性、智慧性、文化性等教育品性的爱。教育爱在实现人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发挥教育潜能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的价值。我们可以从教育决策、教育的组织实施、教育评价等层面实现教育爱。  相似文献   

15.
《班主任》2012年第3期刊登了一个讨论专题:“学生总是感受不到老师的爱,怎么办?”陕西的何建老师提出:一项调查显示,95%的教师都说自己爱学生,但90%的学生却认为教师不爱他们。的确有一些老师不是真心爱学生,甚至不尊重学生,然而,大多数老师认为自己是爱学生的,所做的一切也都是为了学生好,但就是想不通为什么学生感受不到老师的爱,反而常常把这一切看成是老师在“为难”甚至“刁难”自己,是在和自己过不去。那么,作为老师,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呢?笔者认为,问题的根本在于:究竟什么是“爱”?我们如何理解“爱”?  相似文献   

16.
伍红春 《课外阅读》2011,(8):102-102
教师爱生,老生常谈。教师爱生,理所当然,不少的文章和书籍,乃至不少人物的先进事迹都是“爱生”的最好阐述,把“爱生”的主题推向了极致。当然,也出现了“爱”与“严”的讨论,“宽严相济”,“严是爱,松是害”等“如何爱”的问题似乎也得到了证明。但实际工作中,有不少的老师施以“博爱”或“软硬兼施”或“严就是爱”过,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或折中,往往效果不佳。究竟如何“爱生”看来并不简单!  相似文献   

17.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一个好的老师,首先应该热爱孩子,接近孩子,善于和孩子交朋友。”在我从事幼教工作十多年后,我叉寸这句话的含义感受越来越深。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渴望把爱心献给每个孩子,让他们都生活在充满爱的世界里。  相似文献   

18.
爱本体论,就是把爱当成了哲学本体论概念,看作是世界的本源和存在依据.爱本体论的提出,不是为了单纯的理论构造,而是意在为哲学本体论找到一种具有普遍解释力并能够对当今世界产生重要影响的"世界通用语言".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刻,我们特别需要在精神上树立一个绝对的东西,构建本体论、价值论、伦理学的"绝对命令".我们倡导爱...  相似文献   

19.
阅读导航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爱的世界中。在这个世界上.即使是最寂寞的角落.也有爱的阳光。生命原本孤单、艰辛,但只要有爱在心与心之间流转.生命的花园就会芬芳绚烂。有爱的地方.就有幸福的天堂.有爱的地方,就有美好的回忆……  相似文献   

20.
《哲学通论》的应运而生,承载着一个意义重大的哲学史使命,即,它在摒弃传统形而上学“占有智”幻想的同时,又创造性地坚守了一种作为后形而上学“爱智”追求的前提批判哲学。其中,“爱智”中的“智慧”并非传统形而上学所占有的、阉割掉内在否定性的绝对真理,而是隐匿在思想之中的使思想得以构成其自身的前提或根据。所以,“爱智”就是在实践基础之上对思想的内在前提或根据追求不已的“思想的前提批判”。同时,最重要的是,作为以思想的前提批判为“爱智”原则的《哲学通论》,很好地实现了由其纯粹“学术”转向人民“学养”和“现代教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