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运用文献法,概述近百年来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历程.以科塞的社会冲突理论为依据,对高校体育课程演进中国家(政府)、学校、教师及学生的权力与利益进行界定;以课程理论为标准,分析改革开放以来3次课程改革中课程目标、课程结构与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4个方面演变所折射出的冲突主体的权益变化;最后,从新媒体环境、转变政府职能、权力保障及问责3个角度提出高校体育课程演进中冲突发展的态势,并提出以冲突理论指导高校体育课程权力结构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2.
近来 ,学生的行为问题成了社会关注的焦点 ,体育课更由于其组织形式的特殊性 ,使得在体育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冲突行为也相应地增加。一、体育教学中师生冲突的危害1、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这是显而易见的。教师和个别学生发生冲突时 ,往往把其他学生搁置一边 ,耽误了多数学生的学习时间 ,严重干扰了其他学生的练习 ;教师因冲突而产生的不良情绪很不利于继续教学 ;师生冲突若处理不当也必将影响以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2、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师生冲突很容易造成师生双方的对立情绪 ,会影响到学生智力发展以及体育兴趣 ;冲…  相似文献   

3.
<正>一、要冷静,切忌冲动当师生发生冲突时,教师一定要冷静,不能冲动,如果说学生冲动是无知,那么,教师冲动就是不理智。教师的冲动会造成师生冲突升级,不利于教育的进行。应对办法:当冲突发生时,教师可先用眼睛看学生3秒钟,再在心中默数3秒钟;然后,在脑海中以放电影的形式回放刚才的片断,然后采用最佳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4.
<正>"师生冲突"的妥善处理,关系着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也影响着整堂体育课的教学成败。正确、合理、灵活、快速地处理冲突,是教师轻松驾驭课堂能力的体现,更是防止教学事故发生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从体育教师、学生、教材三个方面深入剖析,从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材、学生与教材、学生与学生四个方面讨论体育课堂冲突产生的原因。同时根据体育课堂教学冲突存在的状态和作用将其分为显性正向、显性负向、隐性正向和隐性负向四大类。最后,分析体育课堂教学冲突的利弊,并针对如何预防负向冲突以及怎样发挥冲突的正向作用,提出课堂冲突管理的正确策略。  相似文献   

6.
一、师生隐形冲突的概念 隐形冲突是相对于显形冲突,就是师生在教学互动的过程中,因为主客观因素而引发的非表现在语言及肢体上的冲突,它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潜在性和渗透性.如我们经常碰到的,教师在前面讲解示范,学生在下面做小动作、说悄悄话,当老师注意到他的时候,他又恢复常态.再有,有些学生上自己不喜欢的项目时,便消极怠工,在一旁看着同伴练习,一旦老师过来,装着很认真地去做两个动作.上述两个事例中,学生的消极抵抗做得很隐蔽,不是与教师进行语言的争吵或肢体摩擦,但这个影响却是长期的.  相似文献   

7.
<正>一、迅速、准确判断"冲突"造成的影响当发生师生冲突时,教师要迅速、准确地判断冲突对课堂教学造成的影响:学生故意捣乱,对其他学生将会造成人身伤害,或刻意发挥,对自己将会造成人身伤害;打乱课堂教学秩序,对课堂教学造成严重影响;拉拢部分学生"另立山头",影响其他学生的正常练习;我行我素,对课堂的整体性造成影响等。  相似文献   

8.
<正>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基本交往过程,在双方情绪不稳定、某些意见不合或交流方式不和谐的情况下,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师生间或大或小的冲突,从而影响正常的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9.
<正>处理"师生冲突"既要遏制局势持续恶化,又要保证全班学生的学习利益,必要时还要做一些后续补救措施,以充分化解冲突。一、教师介入生生冲突引发的师生冲突案例:在篮球课5对5教学比赛中,学生A不小心撞到了学生B,于是两人争执起来,厮打在一起。为了不影响其他学生练习,我把他俩叫过来准备化解一下,但是,学生B转身就径自走到休息椅旁坐下,对我的话不予理睬。当时,我的火"腾"地一下就上来了,觉得他这是在其他学生面前公开向我挑衅……(刘新军提供)  相似文献   

10.
运用社会冲突理论,从权力机构角度,研究了西方殖民体育管理价值体系和香港体育行政职能部门及分支机构之间的冲突。认为冲突应归因于西方体育制度、价值观念与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相异,以及英国在推行殖民统治过程中的强制态度。  相似文献   

11.
在速滑课教学实践中,师生间的矛盾、冲突、并通过互动合理地解决所产生矛盾与冲突,是冰上教学中经常发生的问题。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从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角度分析速滑课堂所发生的常见的师生矛盾冲突及其所产生的根源,探讨避免和尽量降低这些因素,加强师生间、同学之间相互理解和沟通,并在教学过程进行良好的互动,以便对教学产生积极影响,进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结合教学实践,从教学论、学习论和社会心理学角度分析体育教学中师生间常见的“冲突”和产生的根源,并进一步探讨避免和减少冲突,加强师生间心理沟通和教学过程中互动的有效途径,有效的提高体育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问卷调查与实地考察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江苏省江宁区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实施"三自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发现很多高校存在一些共性问题,特别是一些学生兴趣比较集中的项目,与现有场地设施明显不足、师资力量匮乏、学生选择上课时间与其他课程冲突、教务排课等的矛盾突出,如何缓解这些矛盾是目前普通高校实施选项课教学要共同面对的问题,通过对选课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分析,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旨在为高校体育开展"三自主"教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辽宁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在高校开设滑雪课前景较为乐观。对滑雪课在辽宁省高校开展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认为安全问题、经济因素和时间安排上的冲突是开展滑雪课的制约因素;自然条件及滑雪场地、师资基础和学生兴趣等是辽宁省高校开设滑雪课的优势条件,为滑雪课在辽宁省的开设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少体校的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文献资料及调查访问法,对我国少体校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学训矛盾严峻、管理不到位、师资水平低、招生困难、场馆设施差、竞赛制度不合理是其制约瓶颈;以人为本、体教结合、加强软硬件建设、改革竞赛制度是少体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6.
师生心理距离是师生关系的核心要素,是反应师生关系亲疏的重要表现。师生之间恰当的心理距离对提高体育教学效果具有积极作用。采取社会测量法,以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2005~2008级本科生为调查对象,研究高校体育专业师生间的心理距离状况。研究表明:高校体育专业不同类型课程的师生心理距离存在差异。学生与技术专修课任课教师的心理距离最近,一年级学生对任课教师的喜欢程度高于其他三个年级,二年级最低。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了解了山西省高校体育教师对其角色扮演现状的自我评价。结果表明:师生普遍认为高校体育教师较好的扮演了教师的角色,其中"学生的榜样"这一角色的评价最高,"心理的治疗者"角色评价最低。除了"知识传授者"角色,学生的评价好于教师外,体育教师的自我评价均高于学生群体的评价,而且体育教师与学生的评价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8.
中学体育教学中师生关系的协调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中学体育教学中师生关系协调发展的意义及影响师生关系协调发展的一些因素,提出了促进师生关系协调发展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9.
在长期的高校体育教学中,对部分教学内容尝试运用师生角色互换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这种教学方式所产生的主要教学效应是:可以调动师生两方面积极性;为大学生创造体育实践的条件和机会,并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与创造和谐的学习气氛;增进大学生之间的友谊和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  相似文献   

20.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重要、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教育活动能否顺利完成及教育质量的高低,对师生的发展都有着重大的影响。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推动教育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因素。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改革,师生之间的关系也相应地发生一些改变。比如师生感情淡漠、师生关系不够民主、平等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拟以我校大一大二学生和所有公体课体育教师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综述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等方法,了解目前我校公共体育课的"师生关系"现状,并对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为我校更好进行公共体育教学提供第一手材料。通过调查分析得出:1.当前高校体育师生关系在整体上还是比较和谐的,但是在"师生关系和谐"的广度和深度上体育教师和学生认识不同。通过双样本T检验男女生之间和不同院系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2.体育教师和学生对沟通程度的回答差异较大,这既反映了师生之间对师生关系认识上的差异,也反映出师生间缺乏沟通与交流的现实。3.体育教学中师生关系对体育课教学效果有比较强的影响。4.体育教师应具备的品质在学生心目中列前三位的分别是:第一、对学生热情、耐心、理解;第二、灵活安排教学;第三、公正、公平。在体育教师心目中列前三位的分别是:第一、对学生热情、耐心、理解;第二、学识渊博,技术水平高超;第三、关心学生、善于与学生交往。5.体育教师认为影响高校体育师生关系的主要因素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体育教师、社会环境和学生,而学生则认为是体育教师、学生和场地器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