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唐建军  胡永全 《体育与科学》2002,23(1):28-30,66
日本综合型社区体育俱乐部是日本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它以体育活动的生活化和交流化为特征,由政府行政、财政的积极支持和民间参与形成了其发展的模式,综合型社区体育俱乐部如何进行自主经营,以及其法人资格如何确定成为俱乐部必须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统计分析等方法对社区体育俱乐部市场化运作必要性、基本模式进行理论剖析,通过对上海市社区体育俱乐部市场化运作理念、模式、发展瓶颈3个方面的现状调研分析,进而从俱乐部自身、政府、社会3个方面提出社区体育俱乐部市场化运作未来发展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日本综合性社区体育俱乐部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文谦  韩伟  王乐 《体育学刊》2007,14(7):43-45
综合性社区体育俱乐部是2000年以后日本社区体育发展的重要模式。综合性社区体育俱乐部通过多方协调运作、经营资源的整合,赢得了本国社会的认可和信誉,被视为日本“终生体育”得以实现的最基层组织和关键所在。但在运营上依然是“政府依存型”,以及对“终身体育”的误解及各团体组织协作不畅等问题,影响着旧本综合性社区体育俱乐部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4.
美、德、日三国社区体育俱乐部是大众体育开展最基本、最有效的组织单位,三者俱乐部的存在和发展有赖于政府的财政支援。相比较而言,美、德两国社区体育俱乐部发展比较稳定,会员人数多,而日本的综合型社区体育俱乐部与前两者相比还有差距,处于摸索阶段。  相似文献   

5.
为了构建和谐社区,整合社区体育资源,培育民间体育组织,我国政府推动了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的试点工作。本文就以上海市新华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为例,探讨和分析其运行机制,为社区体育俱乐部运行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不断的向前发展和进步,人们生活水准的提高和余暇的时间大大增加,社区活动成为一种人们善度余暇的重要内容,成立综合型社区体育运动俱乐部,对我们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人民的身心健康是大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7.
我国城乡社区社会体育组织调研报告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调研了全国范围内城乡社区社会体育组织后,提出社区体育是“在一定规模的辖区生活共同体内开展的群众体育”。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城乡社区以开展体育活动为目的的各种社会体育组织并存,但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新型社区体育组织还很薄弱,没有形成一个较完善的体系。今后一段时期,我国新的社区体育组织体系的建立,应大力培育和发展为社区开展体育活动提供非营利性服务的社区体育协会、社区体育俱乐部(青少年俱乐部)等组织,其性质应属于在我国具有法律地位的民间组织,即从事非营利性社会体育服务的组织。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收集、分析、研究认为,日本综合型体育俱乐部是日本社区体育的进一步发展,它对大众体育的稳定和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它由政府行政、财政的积极支持和民间参与形成了其发展的模式,它的存在和发展有赖于政府的财政支援和政策、法律的保证。  相似文献   

9.
我国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公共服务绩效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等研究方法,分析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公共服务绩效评估的内涵及现状。结果显示: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公共服务绩效评估主体以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为主,评估内容包括服务项目、数量、质量和社会影响;政府获取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服务信息的途径包括考核材料、活动总结等;评估结果突出激励与约束、引导与示范、竞争与发展的作用。应加强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绩效评估理论研究,实施服务绩效分类评估,重视评估结果的反馈与运用,建立必要的服务问责机制,培育并发挥第三方评估机构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英、德、日社区体育俱乐部基本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通过文献资料的收集和分析,研究认为,英、德、日三国社区体育俱乐部是大众体育开展最基本最有效的组织单位,它对体育人口稳定和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英、德、日三国社区体育俱乐部的存在和发展有赖于政府的财政支援、政策和法律德国社区体育俱乐部比较稳定,日本的综合型的社区体育俱乐部与德国相比还有差距,处于摸索阶段。  相似文献   

11.
社区体育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论述了社区体育的特点与和谐社会的特点,从社区体育与居民体育需求,和谐社会对社区体育发展的要求,社区体育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3个方面研究了社区体育与和谐社会的关系,分析了和谐社会中社区体育的发展趋势,为社区体育提供了正确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2.
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构建和谐社会对其自身的发展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如何使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在现代社会中得以继承和发扬,并将其融入到世界体育文化之中,使其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提升民族传统体育在世界体育中的地位,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化,是维持现代体育生态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角度谈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所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同时也给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带来了活力和机遇。本文就民族传统体育的现状及其在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以期为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文化视野中的体育艺术化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侯典云 《体育与科学》2011,32(2):74-76,80
以文化进程为脉络考察体育的发展,宏观上,体育实现了两次跨越:第一次跨越是在科技革命后,科学文化悄然形成,科学标准的建立促成了各项体育运动规则的统一,并产生了一批新兴运动项目,形成了当前的体育竞赛形式;第二次跨越是西方进入"后现代社会",工具意识受到冲击,人性开始回归,科学文化向艺术文化转移,体育超越了以往的价值内涵,审美价值得到重视,艺术化成为必然。微观上,体育的艺术化不是使体育变成艺术,而是实现体育的价值多元化。体育的艺术化不仅丰富了体育的表现形式,而且充实了体育的审美内涵,是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5.
学校社区一体化体育的和谐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促进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互动发展,通过文献资料法对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进行研究,发现“学校社区一体化体育”模式能够有效促进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和谐发展,并阐述了学校社区一体化体育和谐发展的意义和优势。为此,提出培养一体化体育的中介载体,建设高素质的体育指导员队伍,建立一体化体育信息服务网络,促进学校与社区体育资源的互动,开发运动项目,成立各种体育俱乐部和培训班等学校社区一体化体育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6.
当代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在这一背景下,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职工体育逐渐演化为当今的企业体育。对企业体育战略地位的正确认识是企业体育发展的重要前提,其于此,本文在描述我国企业体育发展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企业体育在企业、体育、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17.
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与社区体育的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是高等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体育改革具有标志性的课题,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有课外体育俱乐部、课内体育俱乐部、课内外结合的俱乐部,本文通过对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与社区体育互动作用,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与社区体育互动的必要性分析,指出高校体育俱乐部从长远的发展思路上对社区体育活动的影响都是巨大。  相似文献   

18.
Community sport organizations (CSOs) provide valuable contexts for promoting community development. These initiatives are most effective when they involve local stakeholders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A key first step to achieving this objective is building community capacity, defined as local stakeholders’ skills, knowledge, and resources that may be leveraged for change. Interestingly, despite this conceptual importance, few researchers have focused on capacity building in the sport context. This has limited the theoretical advancement of community capacity theory as it relates to CSOs and community development. Using a qualitative case study approach, the authors analyze the outcomes and challenges of implementing community capacity building strategies in an American CSO, and draw on the empirical data to contribute to this theoretical conversation. Interviews,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and document analysis were used to generate data, and deductive techniques were used for thematic analysis. The results highlight the outcomes of the capacity building strategies and challenges associated with implementation. In addition, the conclusion focuses on theoretical contributions to community capacity theory, namely the role of sport in facilitating inter-community relations across social groups and the link with process models of organizational capacity.  相似文献   

19.
Population health promotion and preventing disease remain important global policy goals. Because of the complex nature of health, and the recognition of the limits of individual-oriented health promotion strategies, recent decades have seen increased interest by public health researchers and practitioners in community-level approaches to health promotion. Increasingly, community-level approaches have been based upon the theoretical concept of community capacity. Community capacity is seen as a critical mechanism for supporting and promoting community-level health and through the sport for development (SFD) model, there is evidence of sport being an important practice for community development. However,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potential role of sport as a mechanism for building community capacity. Therefore, the purpose of this review is to examine the efficacy of sport to contribute to the process of community capacity building. Using seven established dimensions of community capacity, there is evidence that many SFD practices can effectively facilitate dimensions of community capacity when conducted in intentional, culturally relevant ways. Specifically, sport has demonstrated efficacy in building local skills, knowledge, and resources, increasing social cohesion, facilitating structures and mechanisms for community dialog, leadership development, and encouraging civic participation. More research is needed to understand sport's ability to promote capacity building through collective action, developing value systems that support democracy and inclusion, and encouraging critical reflection. To increase the usefulness of sport to support community health development, SFD principles should be included as part of sport management university curricula. Additionally, practitioners need grounding in community and human development research to support non-sport components of programs. Finally, participatory action research techniques should be used by researchers and practitioners. Sport-based development often generates high interest from residents, funders, and policy makers. By applying principles of community capacity building, sport may be uniquely positioned to enhance sustainable community health development initiatives.  相似文献   

20.
公民体育权利是人权的基本组成部分,<国家人权行动计划>的实施将进一步推动我国公民体育权利的实现和人权事业的发展.当前.我国政府是实现公民体育权利主要推进者,但存在政府行为"失范"等问题.亟需改革;快速发展的生产力为我国公民体育权利实现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但公民可利用的体育物质资源不充分,亟需丰富;不断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是实现公民体育权利坚实的法律基础,但存在诸多问题亟待完善.而随着<国家人权行动计划>的实施和社会的进步,公民体育权利势必逐步得到充分的实现.从而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和人权事业的发展,加快我国迈向体育强国的步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