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军 《体育世界》2011,(10):49-51
借鉴俱乐部教学模式优秀的管理方式和组织方法,构建高校课内外一体化俱乐部制体育课程。包含体育教学俱乐部、课余体育锻炼俱乐部、体育训练俱乐部、综合体育俱乐部四种类型。俱乐部制体育课程的构建符合高校体育思想发展趋势和时代对高校体育的改革要求,是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2.
北方高校冬季体育俱乐部是北方高校体育的重要补充,是高校的一种体育文化现象,有利于学生素质教育的顺利开展。通过对北方高校冬季体育俱乐部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发展冬季体育俱乐部具有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营造校园冬季体育文化氛围和有助于学生完成学校与社会的顺利过渡等对校园体育文化多方面的促进作用;提出建立健全俱乐部的规章制度,完善组织机构;多方筹措资金,改善俱乐部场地设施;加大重视程度,加强师资力量建设等发展策略,为北方高校冬季体育俱乐部的可持续发展体育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对中美两国高校课余体育目标设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美国高校课余体育目标注重于学生个体社会化的发展,如生活幸福感、公平竞争与合作意识、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而我国高校课余体育目标则仅仅局限于身体素质的提高、终身体育思想的培养、营造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研究认为:我国高校课余体育目标局限于学生个体的生物存在性;美国高校课余体育目标设置在兼顾学生个体的生物存在性更关注学生个体的社会存在性。  相似文献   

4.
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高校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大学生业余文化生活,促进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分析高校体育俱乐部组织吸引力构成要素,衡量俱乐部组织吸引力发展水平,进而对高校体育俱乐部管理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为高校体育俱乐部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人类进入21世纪,高校体育改革热点纷呈,目前课外体育已逐渐成为高校体育改革的又一个热点课题,而建立专项俱乐部体育课是发展高校体育课最好方式,在未来的高校体育课中,专项体育俱乐部将占主导地位,从而带动校园体育化发展。高校俱乐部体育课有如下特点:1)形式多样,可供自由选择的机会多,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不同个性、不同爱好、不同的身体条件来实现自己的体育目标和理想。  相似文献   

6.
<正> 中小学课余体育训练是我国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小学课余体育训练原来的体制和模式已远不能满足新形势发展的要求。为此,本文从考察上海市闸北区23个中小学体育俱乐部的形成、发展、成果和特点,研究俱乐部这一学校体育社会化的模式着手,来探讨当前中小学课余体育训练的改革问题。 一、闸北区中小学体育俱乐部的形成和发展 闸北区中小学体育俱乐部始于  相似文献   

7.
采用访谈登记调查、访问调查等方法,对韩山师范学院校级体育社团本年度组织发展及锻炼情况,各院、系自组体育项目团队及参与人数情况,非体育专业大学本科二年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次数、时间和锻炼项目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分析发现:校级体育社团锻炼情况稳定,初具体育俱乐部形式;各院、系自组体育项目团队组建稳定,对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次数和时间明显不足;男女生选择课余体育锻炼项目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8.
高校课余体育活动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过去高校传统的课余体育活动组织形式和活动方法进行分析和总结,并结合《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精神,着重以人才培养作为出发点,结合学生的个性、兴趣等特征,提出了崭新的课余体育活动组织形式和方法,为求更好地开展高校校园课余体育活动提出较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高校实施俱乐部型体育教学模式研究   总被引:74,自引:0,他引:74  
当前我国高校较为典型的体育教学模式,大致有俱乐部型、三基型、一体化型、并列型和三段型等5种体育教学模式,由于实施俱乐部型体育教学模式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体育意识,有利于保持体育教学和课余锻炼的连贯性和统一性,有利于把大学生的体育教育过程延伸到高等教育的全过程,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等诸多优越性,它必将成为21世纪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主要模式。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调查法、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在分析国内体育俱乐部教学开展现状、国内高校校园网络教学学习平台建设以及网络教育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学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改革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从而建设校园体育网络教学系统开发。通过对体育俱乐部网络平台开发运用的实践案例进行研究。发现教学中运用网络教学系统对提高体育俱乐部教学水平有显著的效果。能够提高学生活动自主性、增强学生锻炼兴趣,同时体育俱乐部与网络教学系统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可为各高校的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借鉴与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