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近代以来,中日之间发生了两次大规模战争,一次是1894-1895年间的甲午战争,另一次即我们普遍称作的抗日战争:始自1931年日本入侵东北,1937年中国全面抗战,直至1945年中国抗战胜利。中日之间的这两次战争,对日本来说是帝国主义侵略战争,对中国来说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两次中日战争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灾难,影响了中国的近代化路程,改变了中国的命运。战争虽早已结束,但因日本的侵略及罪行而遗留下来的诸多问题延续至  相似文献   

2.
近代中国的历史,是处于上升阶段的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对农耕文明强有力的冲击,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反抗侵略、捍卫主权、争取民族独立的历史。1840—1900年,帝国主义列强先后对中国发动了四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即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学习时要注意从列强发动的几次侵华战争和几个重要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了解和把握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进程。1937~1945年的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灾难,这场战争以中国人民的胜利而告终。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背景下获胜的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的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胜利,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抗日战争的胜利,它既是全民抗战的胜利,也是探索党派合作的胜利。  相似文献   

3.
甲午中日战争的风云已过去125年,此次战争深刻地影响了当时国际局势的走向。清王朝和日本这两个亚洲"明星"的国运也因此次战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此次战争的胜利标志着日本跻身于帝国主义强国之列,并开始大踏步地走上侵略扩张之路;空前屈辱的《马关条约》一经签订,清王朝的真正实力暴露无遗,直接诱发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清政府从此山河日下。  相似文献   

4.
李发奎 《甘肃教育》2007,(11S):28-28
从1874年日本第一次侵略台湾至1945年抗战胜利,日本侵略中国历时70年之久。在这70年的侵略历史中,日本单独或伙同其他列强,总共发动了四次对中国的侵略战争:1874年的侵台战争:1894年的甲午战争;1900的庚子之役;1931—1945年的全面侵华战争。中日战争从广义上来说应当是这70年来的侵略与反侵略的战争:从狭义上来说应当特指这四次侵略与反侵略的战争。从时间、战争规模和历史影响上来说,这四次侵略战争对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的影响是深刻的。  相似文献   

5.
太平洋战争是日、美两大帝国主义在亚洲太平洋地区的矛盾长期发展和日本推行“南进”政策的必然结果。“九一八”事变前美日矛盾的产生和发展美西战争前,日美关系相对平和。美西战争后,美国作为胜利和甲午战争的胜利日本便开始了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争夺,到一战前,两国在中国问题上的矛盾一度变得尖锐。20世纪的前20年,特别是一战期间,日本在争夺中暂居上风。  相似文献   

6.
日本对中国和中国人的蔑视和敌视是逐步强化超来的。主要是近代日本从一次又一次的对外战争特别是侵华战争的胜利中获得了自信,并急剧膨胀、恶化的结果。既有日本国家的宣传、教化,也有日本知识界的推波助澜。这种思想观念不仅体现在中日国家交往中,还渗入到日本国民的潜意识中,成为日本民族的国家观念和民族认识的重要内容,其影响是复杂的、深远的。  相似文献   

7.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政府做了大量战争善后处置工作,主要有:1.依据人道主义原则,采取宽大政策,遣返日俘日侨;2.审判日本侵华战争罪犯;3.对叛国投敌之卖国贼进行审判惩处;4.对日索赔。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国侵略战争中取得的第一次全面胜利,收回了甲午战争、九一八事变以来日本侵占中国的全部国土,洗雪了国耻。抗日战争使中国取得了世界大国的地位,成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常任理事国。  相似文献   

8.
祝红德  张维 《历史学习》2001,(11):16-17
近代史上,日本先后两次发动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一次是甲午战争,另一次是全面侵华战争。将这两次侵略战争作一番比较,对于警惕日本军国主义、推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和平发展,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9.
试析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战争的渊源和特点张西同,胡霞裳中国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了。对于亲历过那场战争的中国人民来说,惨痛的记忆或许更;于胜利的喜悦。50年前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那场罪恶的侵华战争,曾经使中国人民陷人苦难的深渊。50年后的今天,那场战争的阴影...  相似文献   

10.
甲午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是两次发生在东亚地域以朝鲜为圆心的战争。中国两次都是以援助朝鲜的战略方式卷入战争,并成为战争中一方的主力,其对手主要是以日本为基地的日军或美军。甲午战争,中国以强敌弱而惨败沉沦;抗美援朝,中国以至弱对至强而能克敌复兴。强败弱胜的不同结局,对中国大陆和台湾,对朝鲜、日本、俄国、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及其相互间的双边和多边关系,均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中学历史教学》2003,(8):28-29
在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中国共产党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坚持敌后抗战,打击日本侵略者。漫画家特伟创作了这幅漫画,赞扬了中国军民永不言败的斗志,也讽刺了日本的战争机器遭受沉重打击。图中的一艘日本军舰象征着日本军国主义,军舰被两块写着“持久战”和“全面战”的礁石高高撑起。远离水面,已是根本无法开动了。漫画形象地表明了当时的战争形势,鼓舞了中国人民取得最后胜利的信心。  相似文献   

12.
段寒冰老师在《决定战争胜败的是性质还是实力?》(《中学历史教学》2008年第6期)一文中认为,决定战争胜败的是战争的正义性、进步性。笔者不能苟同。笔者认为,战争的正义性、进步性并不能保证战争的胜利。近代中国的两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对中国而言,  相似文献   

13.
抗日战争是以中华民族完全胜利,日本帝国主义彻底失败而告结束的。这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一百多年的中国近代史上唯一一次取得了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的胜利有其主观与客观因素,而贯穿于战争全过程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则是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基本因素。这种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黄牧航 《中学历史教学》2009,(6):56-56,F0003
十六世纪末年.丰臣秀吉统治下的日本于1592年(朝鲜李氏王朝宣祖25年,中国明朝万历20年)和1597年(朝鲜李氏王朝30年,中国明朝万历25年)两次派兵侵略朝鲜。朝鲜军民在中国明朝军队的援助下,先后击退了日本侵略者,迫使日本侵略军败逃回国。因为战争发生在1592年。夏历为壬辰年.朝鲜历史上就把这两次保卫祖国的战争通称为壬辰卫国战争。  相似文献   

15.
甲午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是两次发生在东亚地域以朝鲜为圆心的战争。中国两次都是以援助朝鲜的战略方式卷入战争,并成为战争中一方的主力,其对手主要是以日本为基地的日军或美军。甲午战争,中国以强敌弱而惨败沉沦;抗美援朝,中国以至弱对至强而能克敌复兴。强败弱胜的不同结局,对中国大陆和台湾,对朝鲜、日本、俄国、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及其相互间的双边和多边关系,均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6.
<正>在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之际,人类历史上那场最残酷的战争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战后多年来,无论是中国还是日本,以及其它相关国家,都从不同维度对战争进行了反思。日本历史教科书作为历史知识的重要载体之一,不仅体现了历史教科书编写者所反映的日本主流历史观,也预示着日本未来对于历史教学和他国认识的导向。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日本历史教科书问题的争端一直在持续。基于日本在近代对中  相似文献   

17.
抗日战争是在以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进行的,是中国全民族反对日本帝国主义武装侵略的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的抗日战争又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胜利,与国际援助分不开,同时它也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贡献,并推动了世界人民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斗争。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进  相似文献   

18.
中国各族人民经过八年浴血奋战,于一九四五年八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到今年八月整整四十年了。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中国各族人民一百年来反对外国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而指导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的军事理论纲领,就是毛泽东同志的光辉论著《论持久战》。 从一九三七年“七七”芦沟桥事变到一九三八年五月,伟大的抗日战争已经进行了十个月。十个月来,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神州大地狼奔豕突,烧杀虏掠。“身受战争灾难、为着自己民族的生存而奋斗的每一个中国人,无日不在渴望战争的胜利。”(《毛泽东选集》四卷合订本,横排版,第407页。以下凡出自此书的引文,只注明页数。)然而战争的进程究竟会怎样?抗战能否胜利?能否速胜?为什么是持久战,为什么最后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五十周年.本世纪三、四十年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进行了长达14年之久的决死战争,中国人民最终赢得光辉的胜利.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在110年的中国近代史上地位如何?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国际地位如何?这是中国近代史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的重大课题,对此,本人粗谈三点看法.  相似文献   

20.
十六世纪八十年代,丰臣秀吉结束了日本群雄割据的战国时代,统一了全国,自请为“关白”,于1592和1597年,两次发兵进犯朝鲜。明政府应朝鲜国王的请求,两度派兵援朝。战争持续七年之久。露梁海战是中朝抗倭战争胜利的最后一战。兹将该战情况,略述如次。一、露梁海战的背景丰臣秀吉统一全国后,日本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尤其商业,发展更快。为了满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