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首先阐述了建设云南开放大学的社会和历史的必然性以及云南开放大学的建设目标、定位、任务和构架设想,然后提出了办好云南开放大学要以办学和服务为核心理念,以让学习者方便快捷地学习和让学习者时时处处能学为基本要求,从满足学习者需求并开展到位、实效的支持服务,确保质量标准和开展科学的学习评价等三个关键环节进行云南开放大学的整体架构和设计,并要重点建设好课程专业体系、学习者管理体系、学习者支持服务体系、质量保证和综合评价体系等四个体系.此外,在开放大学建设过程中,要处理好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开放大学与政府、地方开放大学与其他高校、国家开放大学与地方开放大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是互联网化的新阶段,它将给我国的教育产业带来巨大的影响,尤其对开放大学而言可以说是挑战与机遇并存.一方面,“互联网+”时代,教育模式的多元化将对开放大学的竞争力提出更大的挑战;教学模式变得更加多样,开放大学将面临模式创新与再造;学习者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将使开放大学的学习支持与服务体系面临更大的考验.另一方面“互联网+”时代,开放大学的办学优势将进一步在构建我国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中得到凸显;开放的办学模式也将显示出更加巨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思维的开放、平等、便捷、用户至上、体验为王的特征与开放大学的开放、灵活、优质、便捷的办学理念有着天然的契合关系,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建设是开放大学的核心职能.开放大学建设的互联网思维特征给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的建设带来了全新的理念,在互联网思维的引领下,建设人性化、规范化、一站式和选择性的学习支持服务形态,与之相应构建学习支持服务的关键要素为开放式的学习平台、共生式的学习资源、交互式的导学支持和无缝式的管理服务,以此提高学习支持服务的满意度,快速而有效地响应学习者的学习需求.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促进了传统教育的转型升级,它促使传统教育由封闭走向开放和生态,逐渐形成了"互联网+教育"模式,给大学英语传统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此背景下,文章尝试从资源开发、课前自主学习、课中知识内化以及学习活动评价、总结与反思等维度构建新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促进学生自主和个性化的学习,提升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5.
对远程学习者特征的认知往往易停留在工学矛盾、以在职成人为主等一般性描述上,且据此开展的更深入、更全面的研究也不多见。随着我国产业转型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所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求也发生变化,国家开放大学作为一所新型高等学校,其教育对象的开放性、办学系统的全国覆盖、促进学习型社会形成的目标以及为社会全体成员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的理念,使得自身学习者的情况更加复杂、多样。本文在现有学籍管理系统和问卷、访谈的基础上,对国家开放大学学习者的年龄跨度、地域分布、职业分布等基本特征,以及学习动机、学习需求等学习特征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研究,认为国家开放大学学习者的结构复杂且分布广泛、学习动机多样且学习需求实际,据此提出需要政府对国家开放大学给予政策和经费方面的大力支持,学校也需要进一步加强思想观念转变和具体的教学改革以满足学习者的需求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广播电视大学正面临转型发展的历史机遇,即服务定位由为学习者学历补偿教育服务向为学习者能力发展服务转型,发展方式由以数量、规模为主向以质量、内涵为主转型,办学方式向开放大学办学转型。要实现转型发展,必须遵循大学规律,强调和树立"学术、学者、学生"的大学价值观,坚守本分,开放合作,发展优势,坚持特色,创造性地探索中国特色开放大学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7.
陆东梅  孙辉 《成人教育》2015,35(3):36-39
我国电视大学较早地应用了混合学习模式,但混合学习模式在实践中并未能真正取得很好的学习效果,混合学习的优势并未真正体现.分析其原因,除了学习者自身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学校对学习者的学习支持服务不到位.目前,我国电视大学正处于向开放大学转型时期,混合学习将仍然是开放大学最适用的教学模式,而开放大学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在满足混合学习方面存在诸多不足,所以开放大学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建设显得特别重要.文章基于混合学习视角,对目前开放大学学习支持服务现状进行了分析,对未来开放大学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建设进行了探讨,并从资源、平台、人员、学习过程支持服务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陈蕴  李云芳 《成人教育》2019,39(3):23-27
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开放大学需要转型升级,需求分析是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借鉴现有的理论和模型,结合开放大学的特殊定位、办学特色和学习者特点确定了开放大学需求分析的理论基础和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9.
英国开放大学以学习者为中心,建设适应不同人群、不同学习目的的课程内容及课程体系.其围绕学生特点和需求定位课程内容,通过模块化、层级化课程的自由组合,为学习者提供灵活的、多出口的学习选择,满足了不同个体的学习偏好及职业发展需求.我国的开放大学面对着与其类似的多元学习需求,应在课程建设时充分借鉴其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0.
办好开放大学是我国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战略,国际开放大学的办学理念、组织架构以及办学成功要素,为新时期我国开放大学的办学提供了有价值的借鉴和参考。我国开放大学总体架构设计,应着力于确定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办学定位,采用开放灵活的办学模式和认证制度,努力达到高质量的学术水平,开发与办学模式相适应的优质学习材料,为学习者提供全面的个性化学习支持服务,积极推动新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开展广泛的社会合作。  相似文献   

11.
兴建大学城:新一轮的大学改革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继大学合并浪潮之后,兴建大学城拉开了序幕──深圳开始建立大学城,清华、北大等在深圳办自己的分院;珠海也开始以优惠的条件吸引一些大学到珠海办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在那里办了分校,北京师范大学也已经宣布在那里建立新校区。据报道,河北、浙江等省也建立了大学城,广州也开始拟建大学城,等等。兴建大学城是不是中国高等教育新一轮改革的浪潮? 兴建大学城并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供参考。从理论上讲,大学城就是大学城市化。从形式上看,主要表现为两种模式:一种是由若干所大学在同一区域内连成一片,形成一个诸高校相对集中的、以…  相似文献   

12.
“现代大学制度”成为了中国近年来高等教育改革的热门话题,然而,对其内涵的理解却是众说纷纭。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精神,以及当前“现代企业制度”中的“现代”精神,“现代大学制度”应当特指在大学所有权与管理权相分离基础上的“现代制度”,以区别于常规的大学制度变革问题。这样明确“现代大学制度”的内涵,有助于规范学术用语、明确学术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一大批一流私立大学在各种因素作用下相继被国立化,由以蒋介石为首的南京中央政府直接管理,这成为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史上独特的现象。东北大学于1937年初开始实质的国立化进程,过程颇多曲折,具有一定特殊性。本文拟考察这段特殊的历史,以恢复历史全貌。  相似文献   

14.
高深学问及其构成的学科(专业)是大学存在的知识和组织基础.大学文化既是一种存在更是一种信仰,二者既有深刻联系又有质的区别.任何社会思潮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当大学文化缺失问题,特别是大学精神衰微现象成为时代关注的焦点并逐步进入到哲学领域时,大学文化哲学便产生了.从“高深学问”到“大学文化”是一个质的飞跃,以“大学文化”为逻辑起点,从整体上构建一个以“大学文化既是一种存在更是一种信仰”为核心的大学文化哲学的基本理论框架,是当今时代的强烈呼唤.其核心内涵是:大学的本质是一种以传承和创新文化为己任的功能独特的文化组织;大学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存在和精神存在;人文关怀和追求真理是大学应当坚守的“永恒之魂”;和谐文化的本质是一种信仰.当今我国大学的崇高使命是:坚持“中国特色,综合创新”的文化发展道路,创新和高扬当代中国大学精神,全面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大力增强我国大学核心竞争力,为实现中国特色大学理想和建设中国特色文化强国而奋斗.  相似文献   

15.
“依法治校”和“依德治校”是“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在教育领域中的具体体现。本文从分析两者的辩证关系 入手,提出了“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相结合的基本思路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6.
大学文化传统和大学教育理念是"大学精神"的两个意义层面,它们之间是一种互相建构生成的关系。在大学精神再建构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在整合、传承、创新大学文化传统的基础上确立合理有效的大学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对高校中普遍存在的“差生”现象进行调查的基础上 ,阐述了这一现象的影响 ,分析了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并对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模式、教学中心地位、专业教育及素质教育状况进行了反思 ,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高等学校的改革发展迫切需要创建一门极富解释力和指导性的“高等学校学”,以发挥对高等学校办学实践的指导作用。创建“高等学校学”,首先要确定“高等学校学”的研究对象,其次要有组织和获得“高等学校学”知识和理论的方法,再次要明确“高等学校学”的学科定位。在此基础上,以“高等学校学”若干最基本的范畴为出发点,引申出与之相关的一系列问题,最终形成一个多层次的逻辑严密的“高等学校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9.
大学精神是一种立足于大学教育的主体性实践,张扬并涵养着时代精神的高层次的精神理念与境界。地方高校大学精神的建树有着其特定的内涵和规律。通过卓越的教育服务凸现和彰显学校的主体地位和精神,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教育服务意识、人才培养意识和素质教育意识,这是当前我国地方高校建树和高扬大学精神的根本任务和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人们对于大学校长角色的期望非常高,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国家,人们都不约而同地把大学校长看作是圣人,看作一个无论在道德上,还是在能力上都要比普通人高许多的完美角色。从历史和现实来看,要成为一名理想的大学校长,必须具备多种个人品质。但是,大学校长不是神,首先也是一个普通的人,在要求他们具备优秀素质的同时,我们也要让大学校长走下神坛,把他们当作普通人来看待和关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