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内蒙古苏尼特右旗荒漠化草原主要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内蒙古苏尼特右旗1961~2006年平均气温、降水量、平均风速、沙尘暴、大风发生日数和1965~2006年日照时数等相关资料,分析了内蒙古苏尼特右旗荒漠化草原的主要气候特征。结果表明:苏尼特右旗荒漠化草原年平均气温为5.0℃,温差较大,温度偏低;年平均降水量为181.9mm,降水偏少;年日照时数为3102.3h,日照时间长,光能充足;年大风日数为59.6d,年沙尘暴爆发日数平均为12.1t。  相似文献   

2.
基于内蒙古元上都遗址区1981-2010年(近30年)的气象资料,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法、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对该区域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风速和相对湿度的时空变化特征与突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元上都遗址区近30年年均气温上升幅度(年代际变率0.65℃/10a)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年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显著,年日照时数、年均风速和年均相对湿度都呈下降趋势;而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突变显著,风速、相对湿度突变不明显。最低气温的升高在气候变暖中占主要作用,气候总体呈暖干化趋势。  相似文献   

3.
利用那曲地区6个气象站1971-2016年逐年月降水量、气温、蒸发量、日照时数、大风等资料,通过线性倾向估计、多阶曲线模拟法等气候统计学诊断方法,对那曲地区近45年来基本气候要素趋势变化的地理分布以及年内、年际变化规律进行了简单分析。结果表明:近45年来,那曲地区平均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年平均蒸发量呈较明显减弱趋势,年平均蒸发量呈较明显减少趋势,年平均日照时数呈逐渐减弱趋势,那曲地区年平均风速呈递减趋势。  相似文献   

4.
利用2019年—2020年观测的内蒙古兴安盟科右中旗国家一般气象站逐日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气温日较差、相对湿度、日照时数以及降水量资料和科右中旗境内距离气象站最近一处光伏电站发电量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发电量与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气温日较差均呈中等的正向相关,与日照时数呈强正向相关,而与相对湿度和降水量呈弱负向相关。建立回归模型,将平均气温、相对湿度、日照时数、降水量、常量这5个气象要素纳入回归方程中,即可根据上述气象要素的变化趋势和预报预测,进行光伏发电量的预报预测和光伏发电资源评估,以及为光伏发电站提供专业气象服务。  相似文献   

5.
西藏气候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西藏大部分地区气候干冷,总的来说,太阳辐射强,日照时数多;气温低,气温日较差大,年较差小;雨季和旱季分明,多夜雨和冰雹;春季干燥多大风等天气候特点。这些独特的气候主要表现在喜马拉雅山脉以北的西藏高原主体部分。此外,在利用西藏气候资源优势方面做了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6.
西藏高原具有太阳辐射强,日照时数多;气温低,气温日较差大,年较差小;雨季和旱季分明,多夜雨和冰雹;春季干燥多大风等天气气候特点,这些独特的气主要表现在喜马拉雅山脉以北的西藏高原的主体部分。  相似文献   

7.
康西言  杨彬云  王鑫 《资源科学》2010,32(1):132-138
本文应用河北省沿海气象站1961年-2005年45年逐年各月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风速等资料,利用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了各月潜在蒸散量,并应用气候倾向率、气候趋势系数、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各月气候条件、海盐生产季节气候要素的变化趋势、以及气候变化对海盐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河北省3月-6月和9月-10月是最适宜海盐生产的季节;海盐生产季节各要素的变化特征为:气温呈上升趋势、降水量为增加趋势、日照时数和蒸散量均为减少趋势,并且这种变化趋势是显著的;蒸散量是影响海盐生产的主要因素,而造成蒸散量减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日照时数的减少;综合考虑,目前气候的变化趋势对海盐生产将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8.
2009年昌都地区年降水量较常年大部分地方正常,中部地区偏少;雨季开始期较常年偏迟,结束期正常;年平均气温较常年异常偏高,夏季高温日数异常偏多;年平均日照时数较常年类乌齐偏少37.8小时,各地偏多37.6-~276.3小时,是近几年来日照较多的年份;年平均风速偏小,大风日数偏少。年内强降水引发了暴雨、洪涝。雷电导致人员伤亡,造成电器设备不同程度的损坏。总的气象条件属利大于弊的年景。  相似文献   

9.
本文依据青海湖环湖地区的海晏、刚察、共和、天峻四站1961~2008年地面气象资料,分析了气候变化对该地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影响。结果表明:环湖地区年平均气温总体呈升高趋势,年降水量共和略有减少,海晏、刚察、天峻略有增加。大雨、霜日、春旱事件呈增加趋势,大风、沙尘、雷暴、冰雹事件呈减少趋势。气温与大雨存在明显的正相关,与沙尘、早霜存在明显的负相关。雷暴与大风、雷暴与冰雹、大风与沙尘存在高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运用察隅县1980~2010年月、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低)气温、年极端最高(低)气温、月、年降水量、月、年平均风速,1970~2010年月、年日照时数等资料,分析该县近32~42年的气候变化特征。得出气温变化均呈上升趋势、降水量变化呈下降趋势、日照时数呈减少趋势、风速呈减小趋势,察隅地处藏东南,海拔相对较低,日照适中、热量充足、降水充沛,这些有利的气象因子非常适合多种农作物的生长,这样的气候对本地的生态环境和农牧业生产和经济的发展都是有利的,因此察隅成为西藏的主要农作物产区。  相似文献   

11.
根据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尼木县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1981~2010年近30年的平均气温、降水和日照时数的观测资料,对气象要素资料序列进行趋势分析时,采用线性回归分析(LR)、滑动平均(MA),分析近30年来尼木县的气侯变化特征,结果显示:近30年尼木存在着冷暖交替的气候波动,从总体上看尼木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且进入21世纪后气候变暖尤为显著;年降水量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2008年增加显著,此后呈减少趋势,夏季降水量的波动成为年降水变化的主要原因;从1981~2010年30年间五年平均、夏半年和冬半年变化趋势来看,尼木的日照时数整体变化趋势相对平缓,全年日照丰富。尼木县的主要气象灾害类型有洪涝、干旱、霜冻、雷暴和冰雹等气象灾害。  相似文献   

12.
选用镶黄旗国家气象观测站1992年—2021年平均气温、降水、日照时数、2 min平均风速、大风日数、沙尘暴日数等气象要素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法对镶黄旗地区近30年气候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分析得出:1992年—2021年镶黄旗地区年平均气温以0.397℃/10 a的速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年降水量以15.231 mm/10 a的速率呈下降趋势;日照时数以23.362 h/10 a的速率呈下降趋势;2 min平均风速以0.414 (m/s)/10 a的速率呈下降趋势;大风日数以1.646 d/10 a的速率呈下降趋势;沙尘暴日数以1.646 d/10 a的速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3.
利用1970年—2019年正镶白旗的气温资料,对正镶白旗气温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近50年来正镶白旗年平均气温为3.1℃,呈波动上升趋势,经历了"降—降—升—升—升"5个阶段;②年极端温度都表现为升高趋势,其中年极端最高气温2000年以来存在升高幅度增大的趋势;③四季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升温幅度春季>秋季>冬...  相似文献   

14.
根据科左后旗地区2020年春季的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春季(3月~5月)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春季的平均温度会更高,季节性的总降水量会少一些,季节性的日照时间会少一些;一般来说,光、热等气象条件基本满足春播期作物的播种需求,同时提出了春季其他气象因子,即:春季降水、春季大风、春季日照、春季的蒸发等特征,并论述了气象因子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利用气象观测数据,对二连浩特地区的降水量、气温、大风等气象要素变化和生态监测资料进行分析,并对本地区沙尘暴天气发生频次年际变化与气候因素关系的分析,结果表明:降水减少且时空分布不均、气温明显升高、大风沙尘天气较多是造成二连地区干旱、荒漠化的主要气候因素。  相似文献   

16.
利用通辽国家气象观测站1991年—2020年逐日平均气温、降水量、相对湿度、日照时数、风速等地面气象观测资料以及同期杨柳树物候观测资料,对影响杨柳絮飘飞的气象条件进行分析,确定了杨柳絮始飞期主要气象预报指标,建立了杨柳絮飘飞气象指数预报方程并对其进行等级划分。利用2022年通辽地区逐日平均气温、降水量、相对湿度、日照时数、风速等气象资料对杨柳絮始飞期以及杨柳絮飘飞指数等级进行预报,并通过实景观测数据进行验证,预报结论与实际飘飞情况基本一致,同时进一步指出了杨柳飞絮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以及防范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服务效果,可为日后开展杨柳飞絮气象预报服务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7.
利用冷湖赛什腾山和冷湖镇气象观测站日照资料,对冷湖赛什腾山和冷湖镇两站日照时数的季节、月变化特征及气象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地日照时数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具体季节表现有所不同,其中赛什腾山春秋日照时数多、冬夏日照时数少,日照百分率夏季最小、秋季最大;分月来看两地日照时数的月变化均表现出波折起伏的变化状况,出现了两个峰值,赛什腾山第一个峰值出现在5月、第二个峰值出现在10月;从影响气象因素来看,赛什腾山日照时数与水汽压、相对湿度、风速呈负相关。分析结果对认识该地区气候背景和太阳能资源状况、开展赛什腾山天文台天文观测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近40年来准噶尔盆地年大风日数变化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全球气候变暖,已为世人所瞩目。特别是近40年来准噶尔盆地大风日数对防沙治沙工程影响很大。本文根据准噶尔盆地周围20多个气象观测站近40年(1961年~2000年)各月大风日数资料和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北部、中部、南部风沙监测站近10年来的风沙监测资料,采用线性回归的方法,系统分析了近40年来准噶尔盆地年大风日数变化趋势,发现准噶尔盆地年大风日数呈现递减趋势,但强度增加,这一研究结果已经应于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防沙治沙工程中。  相似文献   

19.
浦东电力负荷特性及与气象条件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上海市东电力公司提供的浦东新区2001年1月1日至2003年6月30日每5分钟电力负荷数据和浦东气象台同期每小时气温、气压、风速、风向、湿度、降水、日照时数等气象要素资料,用简单的统计相关系数方法研究了电力负荷特性以及典型季节气象负荷与相关气象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给出了典型季节气象负荷对气象因子响应程度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80~90年代典型的四次厄尔尼诺年那曲地区冬半年主要气象要素与气候同期值比较发现,厄尔尼诺年那曲地区冬季为冷冬,气温较常年气候值偏低;0厘米地温出现异常偏低;气压存在偏高、偏低两种类型;厄尔尼诺对降水的影响不是很显著;蒸发量和日照呈减少趋势,没有明显异常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