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MICAPS4、卫星反演产品、地面降水等观测数据,检验分析了CPEFS模式对2018年8月26日在山南市乃东区举办的第二届中国西藏雅砻文化节人影保障天气过程的预报效果。通过对比分析,CPEFS模式对这次天气过程模拟较好。检验结果显示:模式预报产品的云系发展演变特征、云系宏观特征、降水场均较好地预报出了此次天气过程。  相似文献   

2.
利用常规天气观测资料、区域加密自动站温度资料、Micaps资料,采用天气学分析方法,对2015年1月25日~27日寒潮天气过程的形成原因、数值产品预报情况进行分析,并对预报预警气象服务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寒潮过程属横槽转竖型,为今后做好寒潮天气分析及灾害性天气预警服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天气形势、物理量条件、t639数值预报产品、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等对2013年8月29日的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连续跟踪、观测分析了暴雨的落区,强度等。结果表明:高空低涡的强度与地面锋辐合线有着密不可分的相关性,高空低涡越强地面低压容易发展,从而导致系统移动缓慢降水时间长。通过中尺度分析发现高空冷堆和低层暖湿气流对本次过程中起到了提供大量水汽和动力条件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根据现有的MICAPS资料和地面观测站观测资料,选取黑河2005年~2014年22次暴雨天气过程,运用统计分析、物理量场分析,将稳定度、水汽条件、动力条件分别进行了对比,总结出了暴雨的四种预报指标,将该成果应用于黑河市夏季强对流天气的预报中,为短时临近预报和精细化预报中暴雨的预报提供参考,提高短时短期预报及服务质量,从而降低暴雨产生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相似文献   

5.
《科技风》2017,(16)
应用常规气象资料和EC细网格数值预报产品,对2015年10月发生在兰州中川机场的一次降雪天气过程进行分析和预报释用,结果表明:空中较充沛的水汽含量、高原槽提供的较强的上升运动、空中及地面较强的降温导致了此次降雪天气过程的出现;EC细网格数值预报产品对此次降雪天气过程所需的环境条件反映的较好,通过对其预报的高空风温、2m温度、高空比湿、高空水汽通量散度与高空相对湿度这几个物理量的分析,可大致判断出降雪的主要时段及降雪的强度;EC细网格预报的逐3h降水量对此次降雪天气过程的降水时段具有较好的指示性,在对其他EC细网格数值预报产品分析的基础上再结合逐3h降水量的分析,可较为精细的预报出此次降雪天气。  相似文献   

6.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雷达回波反演、自动站降水量等资料,选取发生在鄂东北地区暴雨过程的中尺度特征进行分析,总结预报暴雨天气的中尺度因子。从而为预报区域性强降水,确定降水落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科技风》2017,(19)
应用常规气象资料和EC细网格数值预报产品,对2015年10月发生在兰州中川机场的一次降雪天气过程进行分析和预报释用,结果表明:空中较充沛的水汽含量、高原槽提供的较强的上升运动、空中及地面较强的降温导致了此次降雪天气过程的出现;EC细网格数值预报产品对此次降雪天气过程所需的环境条件反映的较好,通过对其预报的高空风温、2m温度、高空比湿、高空水汽通量散度与高空相对湿度这几个物理量的分析,可大致判断出降雪的主要时段及降雪的强度;EC细网格预报的逐3h降水量对此次降雪天气过程的降水时段具有较好的指示性,在对其他EC细网格数值预报产品分析的基础上再结合逐3h降水量的分析,可较为精细的预报出此次降雪天气。  相似文献   

8.
严红梅  方夏  梁亮 《科技通报》2010,26(1):46-50
应用金华CINRAD/SB多普勒雷达资料,结合地面雨量站的记录,对2007年6月13日20时至6月14日20时金华出现的一次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多普勒天气雷达的高时空分辨率,连续观测以及它具有丰富的回波产品,所以在它探测汛期暴雨的过程中,能比较清楚地看到中尺度对流回波系统的生消演变过程,以及能更好的把握暴雨的落区,对我们做出更准确的预报起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9.
利用天气图、实况图以及云图等气象资料,详细分析了发生在建三江局直及十五个农场的一次暴雨天气过程的背景、形成此次天气过程的主要环流形势。结合当地的天气气候特征,提高预报准确率。  相似文献   

10.
利用常规天气观测、NCEP再分析、区域自动站等资料对2020年5月16日—18日兴安盟地区一次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降水过程降水大值区呈现明显的带状分布,相对应的,兴安盟中部地区有一致的上升运动区,为暴雨的产生提供了强的动力条件,另外,持续的水汽输送为此次暴雨过程提供了有利的水汽条件.  相似文献   

11.
利用近12年来常规观测资料针对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的大雨、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研究,目的是找出锡林郭勒盟的大雨、暴雨天气特征,从而对其做出准确的预报,研究表明:大雨、暴雨天气分型为纬向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经向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冷涡类3类,每一类分型降水落区位置不同,影响系统不同,指标不同。  相似文献   

12.
《科技风》2015,(21)
2013年02月25日下午至26日上午,浦东机场出现低云低能见度天气,为分析此次低云低能见度天气过程,本文利用浦东机场气象台的观测资料,该资料从浦东机场逐时实况报METAR报中提取,对影响云底高和能见度的环流形式和气象因子进行初步分析。为进一步分析此次低云低能见度天气成因,本文还利用华东空管局气象中心业务化运行的数值预报系统输出产品,对数值预报的准确性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3.
文章对2021年7月2日—7月7日锡林郭勒盟出现的连续性暴雨天气的气象服务过程进行了总结,分析了降水天气过程的影响特征和造成的灾害,归纳了气象服务过程,总结了服务经验和亮点。此次天气过程预报预警准确,产品发布及时有效,在预报预警信息的发送中,利用锡林郭勒盟行署组建的“气象预报预警工作群”,全方位传输气象信息,充分发挥部门间联防联动机制,同时加强与媒体的信息传播合作,拓宽了气象服务产品的传输渠道和服务范围,为政府防灾减灾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 FNL 1° ×1°6h再分析资料,对2016年7月20日—21日赤峰市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通过研究提炼出物理量指标,以期提高赤峰市对暴雨灾害的预报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5.
2015年6月22日南昌市出现了全是范围的暴雨、大暴雨天气,造成了严重的积劳、内涝。这次大暴雨过程是一次高空槽东移、切变线南侧西南急流中,由地面辐合线触发的一次对流性暴雨过程;低层强的暖中心位于南昌附近,一方面使得温度锋区紧邻南昌,另一方面使得中低层垂直温差很大,是造成南昌多个时次短时强降水的重要原因。在上述环流背景下,结合是天气实况、区域自动站资料和Necp Grib2再分析资料,对6月22日南昌市大暴雨天气过程的物理量进行诊断分析,总结此次暴雨过程的重要特征,为汛期的暴雨预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多种常规资料,对天气过程的大尺度环流背景、相关物理量诊断、数值预报的检验等分析,发现此次拉萨暴雨天气过程在经向型较大的环流背景和500hpa低涡切变影响下产生的。中高纬度地区较大的经向环流形势,有利于的冷空气侵入高原,而孟加拉湾热带地区的热带低值系统的活跃及暖湿气流的输送给拉萨地区提供了充沛的水汽条件和热力条件,高原中东部天气尺度的西风槽尾的切变线给拉萨地区水汽的底层辐合上升提供了较强的动力条件。拉萨站处在切变线东南侧,地面辐合、高空辐散,高温高湿,对流云系前沿等有力的天气形势下,导致暴雨天气过程拉萨单站中低层存在明显的高温高湿区,高层存在干冷区,这种上干冷下暖湿的层结不稳定有利于对流的发展,而强的垂直风切变有利于上升运动,从而导致强降水的发生。逐小时地面自动站观测资料的要素变化分析,有助于开展对单站的短时临近预报具有较好的指标意义。  相似文献   

17.
针对2020年8月28日~29日青海省东北部一次大到暴雨天气过程,利用常规观测站资料、加密自动站资料、雷达资料、模式预报资料等分析造成此次天气过程的主要成因,结果表明:(1)此次降水过程范围广、强度强,暴雨降水落区集中,降水对流性质明显;(2)高低层配置有利于产生大到暴雨天气,500 hPa短波槽、700 hPa低涡、200 hPa高空急流为降水提供了有利的水汽条件和动力条件,低层偏东南气流输送水汽,中层西南暖湿气流输送孟加拉湾水汽,西南暖湿气流与冷空气交汇于青海省东北部造成此次大到暴雨天气;(3)中小尺度地面辐合线持续东移,为降水提供了触发机制;(4)降水大值区位于山谷之中,地形辐合对降水增幅作用明显。分析结果对今后预报类似大降水天气过程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林琴  俞旭枫  施金海  高翔  沈沉 《科技通报》2021,37(4):10-14,22
利用Micaps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及德清国家观测站(58454)的实时观测数据等,对2018年7月26日发生在德清县的一次暴雨、冰雹、大风等强对流天气过程的环流形势背景场、中尺度特征、物理量场等气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突发性强对流天气主要受蒙古冷涡渗透的冷空气与稳定维持的副热带高压环流的共同作用,强烈的边界层辐合线是触发机制;冰雹发生前后各项热力和动力指标发生明显变化,典型的上干下湿的大气结构有利于产生降雹;孤立的对流单体合并处产生冰雹,强中心可达71 dBZ,中气旋和VIL极大值区域对应冰雹落区.此次强对流天气的分析,为今后提高强对流天气的预报预警时效和准确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林琴  俞旭枫  施金海  高翔  沈沉 《科技通报》2021,37(4):10-14,22
利用Micaps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及德清国家观测站(58454)的实时观测数据等,对2018年7月26日发生在德清县的一次暴雨、冰雹、大风等强对流天气过程的环流形势背景场、中尺度特征、物理量场等气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突发性强对流天气主要受蒙古冷涡渗透的冷空气与稳定维持的副热带高压环流的共同作用,强烈的边界层辐合线是触发机制;冰雹发生前后各项热力和动力指标发生明显变化,典型的上干下湿的大气结构有利于产生降雹;孤立的对流单体合并处产生冰雹,强中心可达71 dBZ,中气旋和VIL极大值区域对应冰雹落区.此次强对流天气的分析,为今后提高强对流天气的预报预警时效和准确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应用MICAPS常规观测资料、FY-2卫星云图和T213 数值预报产品,对2007 年9 月3~6 日西藏大部地区的强降水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强降水是由北部低涡切变、孟加拉湾热带风暴登陆后的外围云系、副热带高压边缘西南暖湿气流和北方冷空气的共同影响而形成西藏大部分地方强降水过程.本文重点分析了产生暴雨的天气系统特征,大气垂直稳定度和产生暴雨的水汽条件和动力触发机制,并应用卫星云图分析了对流云团演变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