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侯静 《江西教育》2007,(11):17-18
新加坡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主要居民有华人(约占75%)、马来人(约占15%)、印度人(7%),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仅官方语言就有马来语、英语、华语和印度泰米尔语四种,用任何语言作为国语都不利于民族团结。  相似文献   

2.
赵厚勰 《学子》2012,(1):9-11
新加坡约有280万人口,其中约75%是华人,10—15%是马来西亚人,10%左右是印度人,还有0.5%左右是其他种族人(新加坡籍欧美人)。使用的语言有英语、华语、马来语等。由于历史的原因,新加坡的官方工作语言是英语而不是各族母语。新加坡人大都掌握两种或更多的语言。他们在工作或日常生活中主要使用英语进行交流和表达自己的感...  相似文献   

3.
侯静 《江西教育》2007,(22):17-18
新加坡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主要居民有华人(约占75%)、马来人(约占15%)、印度人(7%),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仅官方语言就有马来语、英语、华语和印度泰米尔语四种,用任何语言作为国语部不利于民族团结.  相似文献   

4.
新加坡是一个多民族的社会,全国人口255万,华人占76%,马来人占15%,印度人占6%,其它族人占4%。新加坡的官方语言有四种:英语、华语、马来语、淡米尔语。从1987年开始,新加坡政府规定:全国一般的中小学一律以英语作为第一语言,学生的母语为第二语言。只有4所特选的小学和9所特选的中学把英语和华语同时作为第一语言进行教学。因此就全国大多数学校来说是华语作为第二语言来教学的。但是不管是当成第二语言来教也好,当成第一语言来教也好,华语在中学里所占的课时在6课时/每周以上。因此对于华裔中学生来说,华语是他们的主课,受到相  相似文献   

5.
新加坡约有280万人口,其中约75%是华人,10~15%是马来西亚人,10%左右是印度人,还有0.5%左右是其他种族人(新加坡籍欧美人).使用的语言有英语、华语、马来语等.由于历史的原因,新加坡的官方工作语言是英语而不是各族母语.新加坡人大都掌握两种或更多的语言.他们在工作或日常生活中主要使用英语进行交流和表达自己的感情,几乎人人都可讲英语.新加坡在教育上实行双语教学政策.  相似文献   

6.
新加坡的初等教育课程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加坡是个只有260多万人口的小国(华人约占70%),国土、矿藏等资源贫乏,国家经济的支柱是贸易、旅游与加工业,对外交流频繁,语言复杂(英语、华语、马来语和泰米尔语四种语言为官方语言),在日常生活和经济生活中,人的语言能力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鉴于此,新加坡教育法规定:“小学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一定水平的英语、数学和母语,按照每个学生的不同能力进行教育。”换句话说,新加坡的小学教育,是一种以语言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双轨制教育。  相似文献   

7.
王兵  杨荣华 《教师》2012,(18):5-7
新加坡是一个多语言的国家,拥有华语、英语、马来语和泰米尔语四种官方语言。基于和马来西亚的历史渊源,马来语为新加坡国语。因曾是英国直辖殖民地,所以政府机构一直采用英语。华人占总人口74.1%(2011年数据),新加坡政府在1979年推广“讲华语运动”,目的是要扭转华人使用方言的习惯,改以华语(普通话)作为新加坡华裔的沟通语言,效果显著。然而,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华文日渐式微,使用人数和水平都在下降,其原因是深层次,多维度的。但诸多人士对华文在新加坡的使用价值和未来还是充满信心。诸多学者和专家也对华文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作者由“四大关系”说开去,问诊新加坡华文教学。.  相似文献   

8.
刚来新加坡不久,我就惊叹于当地语言的多元化.而当地居民的多种语言才能更使我这个学语言出身的大学生汗颜不已。新加坡人主要由华人、马来及印度人构成。其中华人约占78%,马来人约14%,印度人及其他种族约  相似文献   

9.
英语是当今世界国际通用的语言之一,也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例如新加坡、印度、澳大利亚等国家第一语言皆为英语。我国是以中文作为母语的,很大程度上缺乏英语语言环境。学生学习英语存在着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千方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呢,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相似文献   

10.
当今世界上以英语为国语的有英国,美国等十几个国家,把英语作为官方或半官方语言的有印度、新加坡等三十多个国家。据统计世界上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个在一定程度上懂英语。国际事务诸如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贸易等无不依赖英语为交际工具。英语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语言。因此,研究英语的有关知识,比如它的起源、发展及其演变的历史就很有必要。说到英语,有不少人可能会认为,它是以古代英国民族起源发展而来的语言,从而也自然而然地认为今天的英国人,又是自古以来就居住在不列颈群岛(Britain lsles)上的土著人的后裔,其实情况完全不是这样。 探讨英语的起源,要追溯到古印地语(印地语是在印度通行的一种语言)。公元前几千年,居住在印度库什山脉的部族逐步向东方和西方迁移,他们的语言也随之传播到东方和西方。人们对自己的语言是不会轻易放弃的。所以他们的语言在传播中一直保持着其固有的特点和习惯。但在其传播和发展中,又不可避免地受到各地土语的影响。因而这种印地语传到欧洲后,也就形成了许多互相差异的语种。但是不管他们之间有怎样的差异,我们总能从它们中间找到共同点,因为它们毕竟是一脉相承的。这种从印度来到欧洲并与欧洲土语溶合而产生的语言叫做印度欧罗巴语(Indo-European),简称“  相似文献   

11.
英语是世界各国最为通行的一种语言。除了英、美用英语作为国语外,还有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津巴布韦、塞打利昂、纳米比亚、尼日利亚、利比里亚等二十多个国家把英语作为国语或官方语言。还有印度,巴基斯坦、埃塞俄比亚、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坦桑尼  相似文献   

12.
新加坡行动党政府在建国过程中面临的首要问题是语言问题以及因语言引起的政治、教育、社会等问题。新加坡的四大民族因接受各自为政的四种语文源流学校教育,对新加坡没有国家认同感。约占新加坡全国人口76%的华族分为“受英文教育者”和“受华文教育者”两大对立阵营,政治上分别认同英国、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行动党政府通过确立英语为共同语,在学校实施双语教育,统一课程、考试和学制,以英语统一各民族学校的教学媒介语,最终将四大源流教育合而为一,教育制度改革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新英语语言变体在亚洲和世界其他地区的发展研究,引起了语言学界的极大兴趣。在研究Kachru世界英语理论的基础上,采用中国英语、新加坡英语和印度英语的一些典型实例,可以探讨和阐释处于不同文化和社会环境下的新英语语言变体的特点,并引入高级变体和低级变体的概念,以表达英语的世界化。  相似文献   

14.
新加坡是东南亚地区的一个多民族国家,其中华人占77.7%,马来人占14.1%,印度人占7.1%,其他占1.1%。英语、华语、马来语、泰米尔语为官方语言,英语为行政用语,马来语为国语。  相似文献   

15.
外语教学不但要注重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还要注重文化背景知识的灌输,从而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语言。 一、语言交流 英语是一门国际语言,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广的语言。以英语为本族语的国家和地区分布很广,主要有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加勒比海地区。众所周知,英国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在新加坡、印度、南非等一些国家,  相似文献   

16.
英语是一种国际通用语,它的内涵与外延已从原本作为母语的定义范围延伸并涵盖到作为非母语的范围——英语出现了地域变体。亚洲英语是世界英语的地域变体之一,而印度英语又是亚洲英语的重要地域变体之一。印度英语的形成具有特殊的历史背景,经过不断演变,标准英语与印度本地语言逐渐融合,使得印度英语在语音、语法和词汇等方面都有自身独有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由于盲自身结构的特点和触觉感知速度的限制,书写、阅读速度慢是各种语言盲的共同特点。因此,世界上许多语言的盲都有简写方案。英语盲的简写方案(二级盲)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这一点比汉语盲先进多。英语盲的基本方案(没有简写的一级盲)反而没有实用地位。只要是把英语作为外语学习的盲人,就必须学习简写方案。  相似文献   

18.
听是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方面,也是学习吸收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西方学者里布斯(W·M·Rivers)和坦白利(M·S·Tamperly)对以英语为母语的一般成年人在听(Listening)、说(Speskin*)、读(Re。dn卜、写(ridng)四个方面的交际活动所做的统计调查表明,仅听一项就占言语交际活动总和的45%,是领悟吸收知识信息的首要途径,而其余三项只占总和的55%(说、读、写分别占30%、!6%和州)。然而,对于非英语国家的学习者来说,提高听能有相当的难度,其主要原因就是英语在表达习惯、语言、语义、语速以及语法结…  相似文献   

19.
背景南亚地区包括7个国家: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孟加拉国、马尔代夫、不丹和尼泊尔。这一地区的人口总数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4,同时世界上一半文盲也处于这一区域。成人的识字率为48%,在世界上是最低的。42%的儿童在五年级以前就辍学了。主要的社会问题,如儿童卖淫、滥用药物、爱滋病病毒的蔓延等,都和文盲与辍学有关。因此,普通文化教育(Universalliteracy)和普通小学的教育问题在每个成员国家的日程表上都有很高的优先权。虽然在20世纪下半叶,这一地区教育的规模和质量都有了明显的提高,然而人口增长率一直是决定这一…  相似文献   

20.
据本刊记者张力玮编译自英国世界大学新闻网5月8日的报道,未来5年内,印度政府对科学与技术研究与发展领域的资金投入将翻信。印度科学技术部将在5年内投入150亿卢比(约合3.4亿美元),约占印度国内生产总值的0.6%,以期吸引优秀的学生学习科学和技术,使印度成为创新的中心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