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普通中学大多数办学效益较差,教学质量偏低,原因有几方面:第一,普通中学的学生几乎是重点中学录取后剩下的,因此学生的素质偏低,再加上很多学生都来自农村,平时就难以接触英语,体会不到学英语的重要性。家长的文化水平也较低,本来对孩子上学要求就不高,再加上他们整天忙于农活,没有空闲,无心过问孩子的学习,更淡不上关心孩子的英语学习。学生学习无压力,缺动力。  相似文献   

2.
王雅冰 《教育文汇》2013,(14):23-23
我曾在对口支教学校执教六年级思品课。这个班只有21名学生。开学不久,我就发现了这些学生身上的诸多缺点,尤其是没有感恩心。他们多来自农民家庭,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祖父母往往对他们疏于管教,加之农村的文化环境也不尽如人意,我们的老师在教育中方法可能不当,才导致这些孩子出现了这些毛病。  相似文献   

3.
说到情感共鸣的力量,我对它的了解是在大学时代。当时我选修了一门儿童心理学课程,被分派到离学校不远的小学去工作。我的工作内容之一是为四十多个孩子提供心理辅导。这些孩子来自不同年龄段,从幼儿园到小学六年级都有。他们有的来自双亲家庭,有的来自单亲家庭,但他们的父母全都忙于工作,无法按时接送他们,因此只能留在学校里让老师照看。  相似文献   

4.
迟丽华 《班主任》2014,(3):38-40
【学情分析】我校地处经济开发区,学生来自五湖四海,他们跟随父母远离故土,身处异乡,有的甚至连普通话都说不好,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加之他们的父母大多忙于生计,很少有时间和精力与孩子交流、沟通,使得这些孩子对生活的幸福满意度普遍偏低,个别学生甚至存在自卑情绪。  相似文献   

5.
我家姊妹众多,我排行老二,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天天忙于生计。在他们看来,能让孩子吃饱穿暖便是给了孩子全部的爱。在我眼里,父母是不懂得施爱的人,即便他们心中对子女有万般宠爱却不知怎样表达。所以,我自幼与父母感情不是很亲密。我八岁那年,我家老五我的小弟出生了.我不得不被停学在家里照料他。小弟很爱哭.  相似文献   

6.
学生的良好的卫生习惯是教师与家长共同帮助学生养成的,一种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仅可以促进身心的健康成长,更加有助于塑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学习。特教学校大部分培智学生来自农民家庭,父母忙于生计,对学生的卫生习惯没有太多的时间来兼顾,再加上家长大都重视家中正常孩子的教育,忽视对智障孩子的教育,所以智障孩子的卫生习惯有待培养。  相似文献   

7.
时至今日,几乎每个老师都在慨叹:管教孩子实在太难!学生向老师的指令发出挑战,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了。这是否意味着好孩子越来越少了?当然不是。世上没有坏孩子。工作的这几年,我逐渐学会尊重和赏识那些向老师说“不”的孩子,不把他们的特点当作缺点。以前教六年级时,有一个学生经常不写作文。为了此事,我发过火,在班上厉声厉色地训斥他,到头来,孩子没面子,我也没面子。家访时,孩子的父母都支持我,但最终也没改变他,我们的关系很僵。临毕业时,他给了我一封信,内容是:“法老师,难道老师总是对的吗?有些作文题目,我没什么体验,不知道该写什…  相似文献   

8.
算来,当老师也已20年了.回头想想,那真是一句话两句话说不清的滋味.啥滋味呢?那就是说不出的操心,说不出的辛苦,说不出的幸福.幸福的滋味,我以为没有当过老师的人是不可能有过和得到的.现在的小学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的父母只能享受一个孩子所带来的欢乐.我们当老师的则不然,心里时刻有几十个孩子.说真的,在这些孩子的心中,老师比他们的父母还亲.很多家长都纳闷地说,孩子自  相似文献   

9.
宋键 《云南教育》2014,(3):44-44
我校地处偏远山村,交通落后,信息闭塞。学生多来自贫困的农村,为了生计,家长们几乎双双外出打工挣钱,孩子则交由年迈的父母照料。这导致我校的学生有70%都是留守儿童。不少留守儿童自制力差,自主学习观念淡薄,学习习惯散漫,上课经常迟到,对老师布置的作业通常都是马虎了事。  相似文献   

10.
问:我的儿子今年上初一,是数学课代表。他发现班里的同学有抄别人作业的现象,就记下这些同学的名字,交给老师。我想这是老师让他这样做的,但我不希望他做这种事。可他只听老师的,我不知道该怎样说服他。答:您的孩子大概是班里的好学生。老师让他这样做也是出于对他的信任。作为成人,我们认为这种方式不好,但孩子的心理或许有所不同。他可能把这种任务看成是老师对自己的特别重用呢。只有孩子的心理成熟到一定程度,才会意识到给同学告状的不妥。我们建议父母不要强迫孩子按父母的想法办事,但是可以引导孩子分析这种事情的利弊。具…  相似文献   

11.
陆靖 《贵州教育》2014,(22):13-14
在边远山区中,由于受交通等地理条件的制约,大多数家庭的生活条件极为艰苦,学生的父母每天都为了温饱而忙于奔波,根本无暇顾及到孩子的教育。每到开学时,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交给老师就算完事,至于孩子的学习如何,他们就不多想了。学生从小得不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加之受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学生在学校出现了厌学、逃学、情绪低落、有意捣乱课堂纪律、不认真完成作业、学习风气差等现象。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进入我校学习。由于这些学生的父母忙于生计,他们往往忽视了对子女进行卫生教育。因此,这些孩子常常表现出一些不讲卫生的行为,比如好长时间也不洗澡,衣服脏了不换洗等。开学初,我在一年级上课时,发现班中  相似文献   

13.
当前,家长和老师对孩子关注更多的是学习成绩,而忽略了他们精神和心理方面的需求,给初中学生带来了在他们这个年龄阶段中不应该承受的压力和烦恼。我们必须调查、了解、研究这些压力和烦恼,以便对症下药、正确引导,使他们步入健康之路。学生心理上的压力和烦恼,主要来自四个方面:1.来自家庭。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超过了孩子的实际水平,父母一味地要求高成绩,缺少和孩子沟通、交流。2.来自老师。某些老师对学生体罚和变相体罚、讽刺、挖苦,对待学生武断、不听学生的意见想法等。3.来自同学之间。同学私下议论、孤立或不被同学理解、接纳;相互…  相似文献   

14.
燕子姐姐:我妈妈总是对我说,未来社会的竞争会更加激烈,要我从小就培养强烈的竞争意识,努力在班上争第一。我的成绩不错,几乎每次考试都能争得第一,可是我觉得很累,心理压力特别大,像这次我数学就没得第一,我不知如何面对老师和父母,心里很难受。新余市西湖小学五年级朱娜朱娜同学:对于如何争第一,是否该样样争第一这些问题,许多同学都来信诉说了他们的苦恼。姐姐认为,父母激励孩子好好学习,让她努力争第一,不是坏事。但要求要适度,不能给孩子太大的压力。对于有实力在某些方面争第一的孩子来说,父母的鼓励和支持是对他们…  相似文献   

15.
家庭──儿童社会化的摇篮●路文举,郑毅前段时间,整理心理咨询札记,我从中发现了4个来自不同家庭的孩子,其不同的成长历程。例1:小A,男,六年级学生。父母忙于工作,他从小就和姥姥住在一起。每天吃饭、穿衣都是姥姥包办。他上学了,姥姥又多了一份差使,给他收...  相似文献   

16.
家长难当,家教难为,这是如今做家长常常感慨的难题。难就难在孩子们的知识越来越多,个性越来越强。一个开放的时代,孩子在学校、社会、电视、网络上,接受着比来自家庭密集、复杂得多的信息。现代社会在为少年儿童的成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丰富的养料的同时,也使得家教的空间变得越来越狭窄。几乎每一位家长都在抱怨,如今的孩子是越来越难管束、越来越难驾驭了。如果听一听孩子们的说法呢?孩子说,我每天都有很多搞不懂的问题,希望从父母那里得到解答。可惜,父母要么是根本没时间来耐心听我的想法(他们忙于工作,或者忙于家务,还有各种应酬。就…  相似文献   

17.
李凌 《师道》2005,(6):30-31
我的压力主要来自学习,平时功课虽然不太多,可是我受不了的是老师对我们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学生的态度。因为我的性格比较内向,所以不太主动,有不懂的地方我也不太敢问老师,老师会对我们不耐烦的。我喜欢看小说,武侠小说啊什么的都很喜欢,当然,这都是瞒着老师和父母看的。只有在看小说的时候,  相似文献   

18.
西恩·史蒂芬森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学习时曾选修了一门儿童心理学课程。大学毕业实习时,他被分派到离学校不远的小学去工作,工作内容之一是为40多个孩子提供心理辅导。这些孩子来自不同的年龄段,从幼儿园到小学6年级都有。他们有的来自双亲家庭,有的来自单亲家庭,但他们的父母全都忙于工作,无法按时接送他们,因此只能留在学校里让老师照看。  相似文献   

19.
一些父母有孩子之后,忙于工作,就把孩子托付给老人,追求所谓事业的成功,我觉得这是大错特错的。从孩子出生那天起,做父母的就要担负起全部的养育责任,而别人都是起辅助作用的。  相似文献   

20.
一、农村初中学生的现状农村初中学生大多居家较远,基本上都是农民的孩子,其父母多忙于生计,对孩子的管理较差,谈不上什么家庭教育,从小就被爷爷奶奶宠溺着。这些学生行为习惯差,自立、自理能力差,学习能力差,特别是数学能力更差。使农村初中教师面临着许多工作困难。如何培养农村初中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