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对学生个性的发展,学校的特色办学是极为重要的。校本课程开发应该立足于知识、学生、社会这三个与课程内容紧密关联的核心点。如此,学校才能为学生的完整发展、和谐发展、多方面发展、自由发展拓宽空间。  相似文献   

2.
宋建祥 《考试周刊》2014,(68):169-170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改革方向正从原来单一的国家课程模式走向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模式。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但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应指向人的全面发展。本文结合"地面沉降监测"校本课程,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提高学生信息处理能力、重塑学生人文精神三个方面,探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对学生个性的发展,学校的特色办学是极为重要的.校本课程开发应该立足于知识、学生、社会这三个与课程内容紧密关联的核心点.如此,学校才能为学生的完整发展、和谐发展、多方面发展、自由发展拓宽空间.  相似文献   

4.
学校作为课程实施的主阵地,既是课程实施的主体又是课程开发的主体。学校应立足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立足于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深入研究、探讨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策略,提高教师对课程资源的开发能力,充分利用富有生命活力的课程资源,提升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与能力、激发学生求知欲,  相似文献   

5.
对校本课程的有效性评价,应以学校课程资源为基点,以开发与实施过程为主线,以学生发展为目的,既要评价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和内容,又要评价教师和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行为和体验,还要评价校本课程作为教育信息载体在学校所起的作用。这就要求学校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具体可表现为校本课程开发、校本课程教学和学生素质发展三个维度:  相似文献   

6.
校本德育课程是立足于学校实际,以培养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素质、健康的心理品质和人格为主要目标,以教材的处理与开发、活动的设计与实践、资源的挖掘与整合等为主要途径的校本课程。探索围绕学校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设计、规划学校的德育课程。借助多种载体和途径,推进校本德育课程的实施。加强规范与整合,构建校本德育课程实施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们在规范实施国家课程的同时,大力建设多样化校本课程,最大限度优化课程实施行为,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更多机会和更丰富资源,为学生多元发展提供更宽广空间和更多舞台。一、现状思考作为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并列的课程类型,校本课程是由传统的具有校本选修性质的兴趣小组活动实践基础上发展而来,旨在弥补国家课程在促进学生自主发展方面的不足。但目前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8.
校本课程开发是指校本的课程开发,它既可以是学校对国家的预留课程空间进行开发的过程,也可以是学校校本化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过程,这使学校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形成特色学校成为可能。基于这一理解,校本课程开发强调学校发展的自主性,这是构建特色学校的实质与目的;着力于学校文化的更新,这是构建特色学校的核心与灵魂;立足于学校的课程资源,这是建构特色学校的基础与条件;重视校本管理体制建立,这是构建特色学校的保障与支撑。  相似文献   

9.
校本课程是由学校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和实施的课程。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着眼于发展学生的兴趣、需要和特长,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充分体现师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具有鲜明的学校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民主开发的决策过程,我们倡导各个学校开发校本短课程与长课程,以适应我县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10.
职业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理应重视职业学校办学的专业特点,这是无须争辩的。需要我们探索的是,职业学校的校本课程既要有专业特色,又要具有实用性和发展性。所以,职业学校校本课程的评价,应该以分析学校课程资源为基点,以开发与实施过程为主线,以学生发展为目的。既要评价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和内容,又要评价教师和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行为和体验,还要评价校本课程作为职业教育的载体在学校所产生的作用。这就要求,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要进行全方位的评价。  相似文献   

11.
目前,一些高职院校校本课程内容和相关产业发展要求的必备技能要求不太匹配,现行高职院校校本课程难以提供学生适性发展的核心能力。高职院校校本课程发展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课程的质量与实施成效。高职院校校本课程发展受人员、学校、资源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应加强利用校内外资源,制定符合需求的高职院校校本课程评价指标,进而提升高职院校校本课程发展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校本课程是在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统一之外,对现有的课程进行内容的完善和丰富,使学生的学习生活更加多样化。高中语文校本课程以新课标为向导,立足于高中语文的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校本课程是由学校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和实施的课程。  相似文献   

13.
校本课程建设是带动一个学校专业体系建设的基础,也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由于项目化高职校本课程需将课程项目化,按学生将来的职业活动实施项目式教学安排,因此须在行业指导下有企业参与才能完整实施。在项目化校本课程开发中各角色定位为:行业进行文化渗透与传承,企业专家定位校本课程;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主体,是课程资源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学生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参与者与受益者,是校本课程的评价主体。  相似文献   

14.
地理校本课程的实施离不开学校课程资源的支持。高中地理教师应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多角度开发适用于本校学生的地理校本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15.
论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是实施课程必要而直接的条件。它由物力课程资源、人力课程资源和文化知识资源构成。开发校本课程资源要遵循遵守办学理念、以学生为本、注重效益、因地制宜的原则。其开发的步骤是需求分析、资源评估和发挥资源优势。开发校本课程资源是有效实施校本课程的前提.对我国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地方课程资源开发与优化配置的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学俊  周冬祥 《教育研究》2005,26(12):43-48
地方课程资源具有多元综合性、动态生成性、可持续发展性、实践体验性、自主开发性等特点。地方课程资源开发和优化配置应与实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建设有机衔接,以一线教师的积极、主动参与为前提,促进理论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的合作,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地方课程资源开发与优化配置的基本途径是:开发专门的地方课程,形成国家课程某部分的补充材料,促进和完善校本课程开发,渗入各学科领域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同时,还应重视地方课程资源开发和优化配置的管理, 促进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17.
校本课程可以满足学生不同兴趣和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全面发展,课程改革要求高职院校进行校本课程开发,高职教师的素质制约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水平和质量。高职教师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应具备的素质包括:科学的课程意识;课程知识与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精诚合作的精神;行动研究的能力;重视学生个性发展的学生观。  相似文献   

18.
校本课程是学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开发和实施的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课程。校本课程开发应以“创建民主和谐的学校文化、加强教师培训与教育、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为价值追求,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课程资源开发的合理建构:挖掘拓展教材资源,整合优化教师资源,珍视用好学生资源,捕捉生成多样化资源。  相似文献   

19.
基础教育领域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需要多维度思考和把握其价值,积极研究开发与实施的新思路和对策。就价值维度来说,需要着眼于教育的本质来反思,从追求教育均衡的视野来把握,从特色固化的角度来运思,从培养教育家的高度来认识;就开发的原则来说,则是优先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积极适应学校发展的目标,准确对接区域教育发展的趋势;实施的关键环节是,必要的软硬件资源,与国家和区域课程有效衔接、有机融汇,加强校长对校本课程的领导力,同步实施对校本课程的评价。  相似文献   

20.
王彦怀 《河北教育》2010,(11):36-37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落实国家基础教育三级课程管理政策的重要内容,旨在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和体现学校办学的独特性。按照国家课程管理政策规定,校本课程规划、设计的权利主体是学校,对应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管理承担的职责肯定不适用于校本课程,那么,县级教育部门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中应承担什么责任、发挥怎样作用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