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玺 《东南传播》2015,(8):98-100
本文用内容分析法对《人民日报》新浪微博在4·20雅安地震和8·3鲁甸地震中的新闻报道内容进行了统计,借此总结和分析其报道重大自然灾害的特点。研究发现:以"硬信息"打造权威性和公信力、用"以人为本"置换"以宣传为本"、不露痕迹地进行舆论引导,是《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在两次地震中的主要报道特点。  相似文献   

2.
梁泽方 《新闻世界》2013,(12):145-146
四川卫视的雅安芦山地震特别报道形式多样,内容全面。本文通过对四川卫视"4·20雅安芦山地震"的报道进行内容分析与评价,探讨其在自然灾害报道上的优点与不足。  相似文献   

3.
陈强 《新闻爱好者》2004,6(4):16-17
负面新闻在内容上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自然灾害。如地震、塌方、雪崩、火山爆发、暴雨、干旱、台风等等。此外,如非典、禽流感等病毒和瘟疫的发生也属自然灾害的范畴。自然灾害给人类和社会经济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带来各种各样的灾难,成为较为常见的负面新闻。据2004年2月国土  相似文献   

4.
地震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存的自然灾害。人类的一部发展史,就是与各种自然灾害斗争的历史。在社会实践和生产实践过程中,为了总结经验,为今人和后人使用而有意识记录和保存的原始记载,就形成了今日的档案。地震史料是地震学研究的宝贵资料,与其它史料相比,是“没有掺过水的材料”,更具权威性和准确性。中国的地展史料,可追彻到三千多年前,其内容之丰富、载体之多样,为世界各国所罕见。中国地展科研,就是从对历史地震史料的挖掘和研究起步的,历史地震是地震学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条件。1954年,根据我国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和前苏…  相似文献   

5.
黄芙蓉 《传媒》2011,(11):71-72
近年来,我国南方雪灾、汶川地震、舟曲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我国媒体对自然灾害事件的报道取得了一定经验,但也有一些报道内容纷繁芜杂,造成某些新闻的时效性、准确性欠佳,有些报道内容重复、雷同。如何确立"及时、准确、全面、公开"的全息型报道模式值得业界和学界探讨。  相似文献   

6.
地震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存的自然灾害。人类的一部发展史,就是与各种自然灾害斗争的历史。在社会实践和生产实践过程中,为了总结经验,为今人和后人使用而有意识记录和保存的原始记载,就形成  相似文献   

7.
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市发生了7级地震;7月22日,甘肃定西市又发生了6.6级地震,两次地震均给当地造成了巨大损失。在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时,有关灾情、救援物资、灾后重建等的灾害信息传播体系显得尤为重要。日本是一个灾害频发的国家,因此,也在灾害信息传播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完备程度在世界上可谓首屈一指。2011年3月11日发生的东日本大地震,与以往大型自然灾害不同的是,网络社交媒体与电  相似文献   

8.
刘冠华 《今传媒》2014,(4):101-102
近年来中国自然灾害频发,2008年南方雪灾、汶川地震,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2013年四川雅安地震。媒体不可避免地加大对自然灾害的报道,使自然灾害事件的报道备受公众关注。自然灾害事件具有突发性、覆盖面广、危害严重、发生频率高等特点,而且我们只能加强预防和救治,不能消除。面对这种情况,媒体如何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如何报道灾情、引导舆论和进行反思需要讲求一定的报道策略,本文对《人民日报》《华西都市报》《纽约时报》雅安地震的报道进行分析,探析出其报道技巧,希望对新闻媒体今后的自然灾害报道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9.
刘冠华 《报刊之友》2014,(4):101-102
近年来中国自然灾害频发,2008年南方雪灾、汶川地震,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2013年四川雅安地震。媒体不可避免地加大对自然灾害的报道,使自然灾害事件的报道备受公众关注。自然灾害事件具有突发性、覆盖面广、危害严重、发生频率高等特点,而且我们只能加强预防和救治,不能消除。面对这种情况,媒体如何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如何报道灾情、引导舆论和进行反思需要讲求一定的报道策略,本文对《人民日报》《华西都市报》《纽约时报》雅安地震的报道进行分析,探析出其报道技巧,希望对新闻媒体今后的自然灾害报道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0.
地震是世界上最具有突发性和毁灭性的自然灾害,严重威胁档案安全。档案馆防震减灾工作内容具有特殊性,既要确保档案人员安全,也要确保档案及档案信息安全;既要注重对地震直接灾害的应急,也要注重对次生灾害的预防。文章讲解了地震灾害对档案馆造成的危害,分析了当前档案馆在防震减灾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管理角度系统地提出了档案馆防震减灾措施。  相似文献   

11.
我国当代档案损毁的原因及史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数量上看,当代档案的损毁明显少于古代和近代,但造成的损失依然不小,有些甚至无法挽回。造成当代社会档案损毁的原因主要有:政治原因、管理不当、自然灾害等三个方面。其中政治原因主要是指"文革"期间对档案的破坏;管理不当包括失火损毁档案、渎职损毁档案和为私欲损毁档案;自然灾害主要包括地震、水灾、台风、地质沉陷、山体滑坡、泥石流以及高温高湿、霉变等几方面对档案的破坏。  相似文献   

12.
为了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充分发挥档案为社会各界服务的作用,平凉市档案局、馆于 2000年整理编纂了《平凉市自然灾害纪事录》。稿本审定后,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拨出专款印刷、出版。于 2000年 10月与读者见面。  此书收录了历代以及 1949年以后的 50年以来发生在平凉市县内的各种自然灾害事件,包括风、水、雹、洪、霜、虫、地震、病疫等情况,内容丰富、数据详实,全书共计 15万多字,可读性强。对于了解过去、分析研究自然灾害发生频率、探索掌握抗御自然灾害规律具有一定的参考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面对此次严重的自然灾害,四川本土报纸在地震期间反应迅速,不仅及时在灾区与外界、民众与政府间搭建信息流通的权威渠道,承担为社会嘹望守航的媒体职责;而且在应对突发性公共灾难事件中的应急能力、传播力度取得突破性发展。  相似文献   

14.
4月14日7:49,青海玉树发生里氏7.1级地震!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齐鲁晚报>迅速启动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先后派出5名记者赶赴灾区,全力投入救援与报道工作.  相似文献   

15.
孙彦殊  武新星 《新闻传播》2009,(9):77-77,79
当今世界进入多灾时期,全球性气候问题备受关注。2004年印度洋地震海啸造成了重大伤亡。中国地域辽阔,地质现象复杂,自然灾害时有发生,而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使国家在获得经济飞速发展之外.自然环境又受到了严重破坏,进入灾害频发阶段。当突发性自然灾害发生时,交通受阻,通信不畅,人们之间正常的信息交流中断,所谓的新媒体技术在5&#183;12地震这样的天灾面前更是显得无力。  相似文献   

16.
地震乃自然灾害之一,是极为普遍的自然现象,我们所说的地震一般都指的是天然地震(非天然地震是指如矿山开采等引起的人工地震等),主要为两种。一是构造地震,一是火山地震。构造地震即由地下岩石的构造活动而产生的地震,地震若是超过了一定的临界点就会造成灾害,其破坏性强和影响范围广,往往会在瞬间给人类社会带来不可估量的灾难。因此,在各种自然灾害中,人们最恐惧的莫过于地震了。我国是多地震国家,由地层的结构所决定。强地震带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华北、西北和西南地区。  相似文献   

17.
灾祸新闻是指以灾祸的孕育、发生、危害、预防等为主要报道内容的新闻.无论是狂风暴雨、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还是火患瘟疫、车毁船沉的人为祸事,灾祸新闻以其内容的突发性、悲剧性,对人的心理和感官产生极大的冲击力和震撼力,激发起受众强烈的获知欲望,因此具有极高的新闻价值.  相似文献   

18.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0级特大地震,这次地震“不仅是一次百年不遇的实实在在的重大自然灾害和人间灾难,也是21世纪中国发生的一次罕见的现代媒体事件”。如今,汶川地震已经过去四年,比起灾难爆发期的轰轰烈烈,灾难恢复期是一个持续的、渐变的过程,大众媒体的角色和报道内容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本文关注2009年以来,“人民网”策划的汶川地震的周年专题报道,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对其新闻框架进行分析,探讨媒体框架形成和变化的动态过程,从而透析当前自然灾害恢复期的大众传播媒介反应机制,这样做一方面能够可以提升媒体灾难报道的层次,进而促使媒体更理性、全面地承担社会责任,另一方面也能够为政府在今后应对类似危机事件时提供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9.
黄智知 《新闻世界》2011,(6):258-259
在3月11日本特大地震发生后,日本媒体的表现得到了世界的赞许与肯定。在这一类灾难新闻中,对比国内的媒体报道,日本媒体在报道的采访、内容、导向性上有着许多值得国内媒体学习的地方,中国的媒体在对于特大自然灾害的报道中需要对自己报道的标准、方法进行不断改进。  相似文献   

20.
卢曦 《新闻实践》2008,(3):20-21
地震、海啸、雪灾等自然灾害不时冲击着地球的各个角落,全世界的媒体都在关注和记录着这些灾难以及与灾难抗争的人类。国外媒体在报道自然灾害时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成功经验。总的来说,国外媒体应对灾难报道有五大对策。对策一:树立危机意识,建立危机报道机制一般来说,灾难事件虽然无法提前预测,但是在媒体内部会有一套完整的应对机制,一旦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