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与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方面有很大的差异,在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角色发生了很大改变,相应地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各种培训提高教师素质,组建高水平的适应网络教学环境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是促进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持续、有效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
刘铁芳 《早期教育》2006,(1):I0002-I0002
1.教育观念的创新。拥有相对成熟而又开放的教育观念,是教师走向成熟的基本标志。教师一方面立足自身教育生活经验的积累,不断反思总结、提升;另一方面,积极接纳外在的优秀教育理念,保持个人教育思想空间的源头活水,在个人教育经验与外在教育知识的不断交流碰撞之中,获得个人鲜活的教育理念的生长、生成。  相似文献   

3.
李爱忠 《考试周刊》2010,(22):18-19
教师的心理健康是从事教育工作的必要条件,是教师自身健康生活的需要,是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需要。本文阐述中职教师心理健康存在问题,从中分析出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主要与社会、学校、职业特点,以及教师不易拥有满足感和成就感有关.提出维护中职教师心理健康的对策,要求社会、学校、中职教师社会支持系统、中职教师本身共同发挥作用.增强中职教师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4.
反思高职院校原有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缺陷:人才目标过于“简单”“划一”;教育内容过于“封闭”“陈旧”;教育方法过于“布道”“说教”;教师自身过于“守旧”“平庸”。改革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坚持人的全面发展的方针,确立“复合型”人才的教育理念:坚持重在建设的方针,构建与时俱进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满足社会发展变迁的需要,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重塑能动的教师角色。  相似文献   

5.
彭斯琪 《文教资料》2020,(5):151-153
教育现代化背景下“互联网+教育”的新型教育形式应运而生,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手段与教育模式逐步更新,教师、学生、家长的角色担当重新分配。以现代化教育手段与理念作为核心,改进以往的三者角色分裂、角色模糊、角色单一问题,构建家长—学生—教师三位一体的新型三维关系,强化家长—学生—教师之间的整体联动性,构建家长—学生—教师合作共同体,使三者共同着眼于筑就一个更强大的教育时代。  相似文献   

6.
吉梅  李艳 《职业技术教育》2012,33(14):88-91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师生之间的代际差异使高职教师在当前师生关系中的角色面临挑战,高职教师作为"过渡人"角色在留恋传统社会赋予教师的传统权威与创建现代教师权威之间游离。高职教师应转变传统教育教学理念,改革教育教学模式,完善自身知识与能力结构,走出当前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7.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教师角色存在着"沿袭高校教师的传统角色"、"混淆了管理者、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心理健康教育者的角色"、"被误定为学校教育中的边缘教育者"等问题,影响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因此,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教师应充当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者和潜能的开发者,充当大学生的真诚倾听者和引导者,充当大学生经验的分享者和心理健康的示范者。  相似文献   

8.
主体性教育视角下的教师角色重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精神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潮流。从主体性教育所秉持的基本理念出发,教师在主体性教育思想指导下,要转变传统的角色,树立新型教师角色整合的新理念,进行新的角色定位,实现主体性教育视角下的教师角色重构。  相似文献   

9.
面对当前中职学校学生厌学、教师厌教、学校难办的发展困境,需要转变观念,以新的理念引领中职教育发展。"发现教育"思想契合了当前中职教育特点,是中职教育改革的新思想、新方向。要以"发现教育"理念为指导,从校长、教师、学生三个层面,构建以发现校长、成就校长,发现教师、成就教师,发现学生、成就学生为核心的中职教育系统"发现教育"体系,开创中职教育新局面,促进中职教育大发展。  相似文献   

10.
多元文化社会中的教师角色及其对教师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多元文化的社会对教育产生了直接影响,多元文化教育正是适应多元文化社会的一种理念。教师已不能仅仅满足于传统角色,在多元文化社会中,教师应具有多重角色:教师是所有学生的关怀者,教师是多元文化的理解者,教师是本土知识的专家,教师是多元文化教育环境的创设者,教师是行动研究者。探讨多元文化社会中的教师角色对教师教育也具有启示:更新培养观念,设置多元文化视野的课程。  相似文献   

11.
教师培养模式与高师教育的互动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以吏为师”到封闭式师范教育,再到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我国教师培养模式的更替不仅反映了教师社会角色的变化,更隐含了高师教育功能与价值取向的变迁。在建制后的发展过程中,教师培养模式与高师教育之间的互动从没停止过。在新的教师社会角色正在取代传统教师社会角色的背景下,高师教育势必要满足新教师培养模式的需求,需要以市场的思维代替计划的思维,重新定位自己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社会在发展。教育在改革。新课程理念对我们的教育提出了强烈的变革要求。传统的维持性学习方式正在向创新性学习转变,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必须从传统的局限于课堂传授角色向教育过程的指导者、组织者、参与者的角色转变。现代教师不再像以往那样直接以权威的身份向学生传递经验,而是通过问接的方式实现文化传递.以各种方式调动和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通过近几年的教育教学。笔者认为现代教育的角色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对教师课堂角色的要求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为八个字:“人格平等、教学相长”。教师课堂角色转变标志着我国在深化教育改革的道路上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不断自觉地加强自身学习与提高,他们夯实专业知识,追求学科前沿的动态,掌握并运用现代教育思想、理念和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与学生一起成长,与新课程一起成长。一、适应人格平等的要求1.教师要成为新的知识传授者。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永远不会被淘汰。但按照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已不再是以前那种常规意义上的角色。在新课程的条件下,教师…  相似文献   

14.
荷兰教师教育制度改革在理念和实践的统合上作出了一些新的尝试,包括各级各类教师资格证书的规定、教师角色在变革社会中的定位等;与此同时,荷兰积极开展教师教育课程的实验,致力于优质教师的培养,以适应信息化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中职学校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现状,采用混合研究方法,自编《中职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测验》对中职教师进行在线问卷调查,并对10名专业教师和10名班主任教师进行深度访谈。调研结果显示,中职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有初步认知,具有中等水平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且在性别、教龄、职称、教师类型、是否担任班主任等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中职学校可以从强化中职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准入条件、加强中职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全员培训、完善教育教学活动有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和构建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服务体系等方面入手,不断提高中职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积极促进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重建现代教师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观即教师职业观,是社会和教师自己对教师角色及其职业活动的一系列看法。当前,在职教师忽视教育科学系统理论状况严重;在校学生出现了与以往任何一代人都不同的特征;教师囿于传统,诸多观念难以适应新一轮教改的要求。更新观念,重建现代教师观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与教师角色重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全球化、加入WTO和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推进,使得国际化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无可置辩的选择。国际化意味着高等教育要进行跨文化、跨国度的交流与竞争,意味着国家之间教育壁垒的破除和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全方位的国际整合。适应这种革故鼎新的变化,高等学校的教师必须进行角色转换,特别要重塑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教学能力和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教育视角下,教师作为社会的代表、知识的权威、道德的化身、教育者等身份受到了广泛质疑。教师的角色与地位悄然地发生了改变。因此,教师应在现代教育的理念下重新界定自己的身份。  相似文献   

19.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是目前教育界比较关注的问题,本文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自身的视野,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界定,分析了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社会地位和权利,指出目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和教师的困境与问题,提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化过程中需要扎实的专业思想与专业意识,最后提出专业能力主要包括课堂教育教学能力、心理咨询和简单心理治疗能力、活动策划与组织能力、较强的心理科研能力等.  相似文献   

20.
我国唐代文学家韩愈曾说过:“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强调了教师的重要作用,也成为历来传统教学中对教师角色的定位.但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教师角色的转变也成为一种必然.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教育观念已发生了目新月异的变化,对教育、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传统的教师角色已不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所以唯有变,别无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