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吸收和精馏属于化工基础传质过程的两个单元操作,它们有相同地方,现就不同之处作如下比较。 一,两操作的原理及装置流程 吸收分为物理吸收和化学吸收,它是利用吸收质(气体)在吸收剂(液体)中溶解度的不同而进行分离提纯气体混合物的,一般要用的方法为(1)喷淋式;(2)鼓泡式;(3)膜式;在吸收塔内用逆流操作进行。吸收流程主要有:(1)单程吸收;(2)循环吸收;(3)吸收与解吸的结合;根据不同的目的进行选择。 精馏(蒸馏)都是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挥发性不同,加热混合物,使之部分气化部分冷凝,从而使混合物分离和提纯的单元操作,蒸馏只作初步分离。对于二组分连续精馏,其流程为塔釜加热器、塔身、塔顶冷凝器三部组成,塔身内某截面上的回流液x_i≈x_f时,此截面为加料口位置。经过塔身内多次部分气化部分冷凝过程后,可在塔顶得到较纯的轻组分物质(易挥发的组分)。  相似文献   

2.
相平衡理论是选择分离方法、设计分离装置以及实现最佳操作的理论基础.在化工分离提纯时,相平衡原理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对单组分系统可采用超临界萃取方式,对二组分液态完全互溶系统的气液平衡可采用蒸馏和精馏的方法,对二组分液态完全不互溶系统的气液平衡可采用蒸汽蒸馏的方式,对二组分固态完全互溶系统可采用区域熔炼法.  相似文献   

3.
利用Aspen Plus软件,在NRTL-HOC热力学条件下,以对二甲苯(PX,下同)为夹带剂,进行稀醋酸提浓的共沸精馏模拟。经过全流程优化计算,获得了共沸精馏模拟分离的最佳操作参数:塔底物质的量馏出比(塔底出料物质的量流量与原料液与夹带剂进料物质的量流量总和比,下同)为0.251,全塔40块理论板,稀醋酸从第23板进料,夹带剂从第2块板进料,较佳的物质的量回流比为4.4,较佳的进料比(夹带剂与稀醋酸进料质量流量比,下同)为0.8。在最佳操作参数下,共沸精馏分离出醋酸的质量浓度高达99.99%,水的质量浓度高达99.72%,该工艺中醋酸质量回收率高达99.82%,水的质量回收率高达99.98%,塔釜的热负荷为1852.86 kW,满足分离要求。  相似文献   

4.
以乙醇-水为实验体系,在常压下对JLT-97型筛板精馏塔的操作性能进行了研究,获得了该塔在全回流及部分回流条件下的全塔效率,固定回流比间歇精馏下的塔顶、塔釜温度及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等.结果表明该塔操作性能稳定,可作为科研和分离提纯小批料使用.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自行研制的计算机数据在线测控精馏实验装置的设计思路和工艺流程,并将其应用于实验教学,进行了全回流、部分回流和间歇精馏的操作,测定了全塔效率、单板效率和塔内温度分布,考查了回流比对分离效果的影响,以及间歇操作时塔顶及塔釜组成随时间的变化,有效地丰富了实验内容,拓展了实验空间,较全面地培养了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综合应用能力和科学研究素养。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筛板精馏塔的性能进行全面的测试,主要对低浓度乙醇精馏过程中的不同实验操作条件进行探讨,得出了塔釜浓度、回流比、进料量、进料位置等与全塔效率的关系,确定了该筛板精塔的最优实验操作条件。  相似文献   

7.
DMF与CHCl_3混合液精馏分离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模拟的二甲基甲酰胺(DMF)与三氯甲烷(CHCl3)混合液(DMF质量分数为47%),通过精馏塔进行分离。当进料量为2L·h-1时,得出最佳的操作条件如下:进料状态为泡点进料,加料位置为第七块塔板进料,回流比为4。最终结果为:理论塔板数为4.5块,塔板效率为37.5%,塔顶产品DMF质量分数低于0.01%,塔底产品DMF质量分数达到96.03%。该新方法与传统的直接精馏法相比既能减少精馏能耗,又能回收利用DMF,还可使萃取剂CHCl3重复使用,对环境友好不造成污染。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一种带有中间储罐的间歇精馏盐效萃取联合装置. 通过塔顶盐效萃取器和中间罐的作用, 使原料中的水既能从塔顶除去, 又能从塔釜除去. 缩短了操作时间, 节约了塔釜加热量. 单批操作产品的质量浓度达99. 8%以上, 收率达99. 5%. 对盐效萃取器中的液液平衡进行了实验研究和模型关联, 并在此基础上对整个装置进行了数学模拟, 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9.
介绍新型喷嘴孔型垂直筛板塔的结构,操作原理及在氯乙烯单体精馏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应用Aspen plus化工模拟系统中的RADFRAC塔精馏模块对甲醇和水的分离过程进行流程模拟,分别讨论了回流比、进料板位置、蒸馏率参数对精馏的影响,有助于对精馏原理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以化工精馏塔为控制对象,基于JX-300XP集散控制系统(DCS),采用典型的两层网络通信结构,由现场控制站、工程师站和若干操作站组成控制系统网络实验室,对精馏工段的工艺操作流程进行全数字化监控,从而构建了化工精馏塔网络实验教学平台。通过PID单回路控制算法调节塔釜液位的实验,成功验证该网络实验教学平台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2.
精馏操作在石油、化工、轻工等生产过程中应用广泛,是一种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挥发度的不同而进行分离的操作。笔者提出对传统精馏装置的结构作些改动,实现冷凝器,进料浓度、减压等干扰操作,人为制造压力、温度等产生异常波动表象及调整的设想,以提高学生的操作应变能力。  相似文献   

13.
精馏和反应过程的节能,对于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生产成本和保护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精馏过程中可以采用最适宜回流比操作,采用最佳进料状态,使用中间冷凝器和中间再沸器,高效精馏、热泵精馏。合理安排多组分物料分离流程,直接利用过程热量及开发应用高效换热器等措施。在反应过程中应重视反应途径的合成,反应器的合理选择和高效反应器的设计开发、适宜反应条件的选取和优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回流在精馏操作和精馏过程分析和计算中的作用 ,推导了多股进料塔最小回流比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5.
《化工原理》下册共讲述三章:第六章蒸馏、第七章吸收和第八章干燥,其中以蒸馏和吸收为主要章节。有关各章的教学要求.请参看教材中学习辅导部分,现仅就学习要点讨论如下:第六章蒸馏蒸馏(精馏)是分离均相液体混合物的单元操作之一,它是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挥发能力的差异使混合物中各组分得到一定程度的  相似文献   

16.
蒸馏和吸收两章是《化工原理》下册的主要章节,该两章内容占下册试题的70~80%。现仅就这两章的教学要求及学习要点讨论如下。蒸馏蒸馏(精馏)是分离均相液体混合物的单元操作之一,它是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挥发能力的差异使混合物中各组分得以分离。通过蒸馏章的学习,应重点掌握以下内容:(1)双组分理想溶液的气液相平衡:拉乌尔  相似文献   

17.
第六章 蒸馏 本章中重点为:双组分理想物系的气液相平衡,精馏原理,双组分连续精馏塔的计算,板式塔的简单结构及操作特性等。  相似文献   

18.
本文探讨了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 (CAI)课件和教学软件在化工原理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 .作者利用北京东方公司提供的化工原理素材 ,利用 Power point和 Author wore将化工原理教学中的一些抽象和难点内容 ,如液泛现象、汽蚀现象、塔设备等 ,制成有声音和动画的课件 ,给学生以形象直观的印象 ,提高了教学效果 .另外 ,作者还利用东方公司提供的实验软件 (传热实验、精馏实验、离心泵特性曲线测定实验等 )和实习软件 (工厂中液位的控制、精馏的过程等 ) ,使学生在微机上根据所学理论自行操作 ,提高了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对学生的实践教学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了充分利用 HF 转炉高温烟道气的热量,将现有精馏再沸器加热系统进行改造,采用循环热水加热取代原蒸汽加热,循环热水再与烟道气进行热交换,回收利用烟道气的余热,达到节能的效果。余热利用系统改造实施后不仅显著降低装置的蒸汽消耗,同时提高了精馏加热操作的稳定性,大幅延长了再沸器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20.
精馏操作中对精馏塔的理论塔板数的计算是精馏塔设计和计算的基础.其中两组分连续精馏理论塔板敷的计算具有典型意义.通常采用逐板计算法和图解法求得。逐板计算法所得结果准确。但手工计算过程繁杂。本介绍了在Windows下,应用VC 编译环境,利用MFC方法。对精馏塔的理论塔板数的计算机程序设计。应用本程序可以快速便捷地计算出理论塔板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