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袁勃是从冀南平原走出来的左翼诗人和诗论家,1933年来青岛任教,出版了《真理的船》个人诗集。在抗日救国和民族解放征程中,他成长为太行山根据地宣传战线的领导者。1950年随军南下后领导云南文化,支持和鼓励《五朵金花》《阿诗玛》等一批文艺作品走向全国,也因此在文革中遭遇劫难。他革命的一生和悲剧的结局,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那一时代革命知识分子的命运。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一生推崇《红楼梦》在学界产生巨大影响,促成红学成为三大显学之一。毛泽东要把《红楼梦》当作历史来读,他信手拈来《红楼梦》事例,连类比喻,说明深刻革命道理,异彩纷呈,表现了他的革命红学观。他从文学上解读《红楼梦》,表现了和《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一致的思想。晚年的“吊膀子”是为了“掩盖政治斗争”说,无疑是认识《红楼梦》的偏颇之见。  相似文献   

3.
夏衍是现代优秀的剧作家。五十年来,他共创作了《法西斯细菌》、《赛金花》、《秋瑾传》、《上海屋檐下》、《心防》、《考验》、《复活》、《都会的一角》等十八个独幕、多幕剧,还与其他同志合作过五个剧本。他说过“路,很远,但不停脚,不就意味着一步步的前进么?”是的,在近半个世纪的创作道路上,他一直在探索,在前行,正是在不懈的艺术探索中形成他独特的艺术见解和艺术风格。在革命戏剧运动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著名戏剧家。  相似文献   

4.
<正>在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史上,有一位被革命导师恩格斯称作“德国共产主义创始者”和“共产主义的理论家”的杰出人物,他就是德国早期工人运动的著名活动家和空想共产主义的理论家——威廉·魏特林(1808——1871年)。这位裁缝工人于1835年走上了工人运动的舞台,1836年他成为在巴黎的德国工人革命组织“正义者同盟”的领导人,从此开始了他的工人活动家和革命理论的生涯。他的革命的理论创造活动主要集中在1838——1843年,在这期间,他写成了《现实的人类与理想的人类》(1838年)、《和谐与自由的保证》(1842年)《一个贫苦罪人的福音》(1843年)三部理论著作。其中他的代表作《和谐与自由的保证》一书,被马克思称为德国工人“史无前例光辉灿烂的处女作”和德国“无产阶级巨大的童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483页)在这部著作中,他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空想共产主义学说。  相似文献   

5.
马尔罗的《西方的诱惑》揭示了不同系统的东西方文明共同承受着价值危机的考验,都面临着生存的荒诞。《征服者》和《人的命运》以中国革命为题材,描写人类境遇,突出异国情调。他作品中的中国革命不是中国实际的真实的革命,只不过是他表现异国情调的背景。马尔罗借中国革命表达了20世纪一代人试图走出荒诞、走出危机的尝试与努力,他所塑造的中国"革命者"只不过是他思想的具体化身。这两部小说不能被当做真正意义上的中国革命小说,它们只不过是马尔罗借中国舞台来演绎他自己所理解的人类境遇之作。  相似文献   

6.
路易.勃朗,作为一个历史学家,对十九世纪法国史学的发展作出过一定的贡献。他的史学著述甚丰:关于法国大革命,他写了十二卷本的巨著《法国1789年革命史》,关于七月革命及七月王朝,他写了五卷本的《法国十年史(1830—1840)》,关于二月革命,他写了《社会主义·劳动权》、《向正直的人们呼吁》、《卢森堡宫的二月革命》、(《二月革命史  相似文献   

7.
伊曼努尔·康德:人为自然立法。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Kant,1 72 4—1 80 4年)是德国启蒙思想家的最后一个代表、德国古典哲学的开山鼻祖。在康德的全部著作中,最重要的三部是《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纯粹理性批判》阐述的是康德的认识论思想,《实践理性批判》是一部伦理学著作,《判断力批判》是美学著作。康德通过这三部大作建立了他的“批判哲学”体系,他自称是完成了一次“哥白尼式革命”。如果要用一个命题来表述这场哲学革命的主要内容的话,似乎可以首选“人为自然立法”这一命题。康德在《纯粹理性…  相似文献   

8.
坚定不移地反对腐败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立场.早在1926年8月14日,中共中央就向全党发出了坚决清除腐败分子的《通告》.据考证,这是党的历史上的第一个反腐败的文件.该《通告》指出:“在这革命潮流仍然在高涨的时候,许多投机腐败的坏分子,均会跑到革命的队伍中来.一个革命的党若是容留这些分子在内,必定会使他的党陷于腐化,不但不能执行革命的  相似文献   

9.
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1913年在纪念法国工人诗人欧仁·鲍狄埃逝世25周年文章中说:“一个有觉悟的工人,不管他来到哪个国家,不管命运把他抛到哪里,不管他怎样感到自己是异乡人,言语不通,举目无亲,远离祖国,他都可以凭《国际歌》熟悉的曲调,给自己找到同志和朋友。”几十年来,世界各国的工人就是高唱着《国际歌》团结一心,进行斗争,使它成了全世界无声阶级的战歌。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同志非常重视发挥人民教师在革命和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他在1925年《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中,就明确地把旧中国属于小资产阶级的“中小学教员”看作是无产阶级的“最接近的朋友”,是革命的依靠力量。1939年他在《大量吸收知识分子》一文中指出:“在长期的和残酷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在建立新中国的伟大斗争中,  相似文献   

11.
蔡锷不仅注重武装斗争,而且重视舆论宣传,早年曾以笔名发表了一系列诗文,反对列强入侵,抨击封建统治,宣传革命理论。对这些笔名,蔡锷生前并未提及。蔡锷逝世后,虽然人们通过蔡锷年谱得知孟博、奋翮生、击椎生是蔡锷的笔名,但长期无人对其进行过论证。1995年,曾业英经考证后认为,不仅孟博、奋翮生确是蔡锷的笔名,而且蔡锷还有个"劫火仙"的笔名。而对"击椎生",他未及考证。近年来,殷英提出了击椎生不是蔡锷的笔名而是殷承瓛的笔名的观点。但经笔者多方面考证,"击椎生"不应是殷承瓛的笔名,而应是蔡锷的笔名。  相似文献   

12.
刘大白是辛亥革命的积极参与者。1905年,他加入光复会,投身革命事业。1910年起,他编辑《绍兴公报》,积极宣传革命。面对绍兴封建顽固势力的投机“革命”,他进行坚决斗争,力主易帜。在袁世凯阴谋篡权的过程中,他予以大力揭露和批判,对于袁世凯的倒行逆施,力主征讨。最后被迫流亡海外,但始终心系革命。应该说,刘大白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的革命斗争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丁健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7,28(12):111-116
民元孙中山让位,是多种社会力量博弈的结果,既不是革命党人的完全失败,也不是袁世凯的大获全胜,又不是帝国主义、立宪派的无利可图,而是一个共赢的结果。这表现在:清王室退位,享有优待条件;袁世凯费心机获大总统席位;孙中山让位得民主共和;帝国主义、立宪派调停盼到稳定统一。  相似文献   

14.
“革命党”的同盟会改组为“政党”的国民党是当时政治斗争的需要 ,得到了孙中山的支持。国民党是“二次革命”前后领导反袁斗争的唯一革命政党 ,它维系了一代革命志士不致流散 ,其斗争教育和唤醒了人们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袁世凯的独裁统治 ,也给后人留下了沉痛的教训。  相似文献   

15.
建设学习型社会,成人高教面临着改革和转型,其学籍管理也是变革要素之一。从管理者、管理对象,管理手段和管理内容方面分析了成人高教学籍管理现状和问题,并提出了树立终身教育和依法管理的管理理念、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建立有效的学籍管理人员培训激励机制、优化学籍管理流程、加强学籍数据挖掘等变革措施,以提升学籍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相似文献   

16.
赵河清  王英智 《保定师专学报》2007,20(3):106-107,110
袁同礼是中国图书馆学家、目录学家,其子女将家藏图书捐赠给保定学院图书馆。我们对所赠重要古籍撰写了提要;对赠书中的袁同礼本人著述撰写了题解。其自著书目及同仁所赠并望指正的书目、版本类书籍凸显其在中国近现代目录学史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7.
朱执信的报刊宣传活动是他革命活动的重要方面,对于推动辛亥革命的发生、中国革命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以及中国新闻事业的进步都起了积极的作用。报刊的理论宣传活动与朱执信的一生有着不解之缘,几乎贯穿于他整个革命生涯。参与《民报》的编辑和撰述工作,阐扬革命;撰文于《民国》杂志,驳斥袁世凯逆行;担纲《建设》杂志等,关注新思潮,“鼓展”建设。  相似文献   

18.
民国初年,袁世凯为镇压异己势力,在京城设立京畿军政执法处,处长陆建章大搞白色恐怖。尽管对于有些重要案件,袁世凯及其属下仍要有所权衡。为加强该机构的军事威慑,袁世凯还让陆氏编成京卫军。1914年春,陆建章将京卫军主力改编成正规陆军,出京镇压白朗起义,处长遗缺由雷震春充任。袁世凯死后,掌握北京政府实权的段祺瑞将京畿军政执法处取消。  相似文献   

19.
自拙编《袁枚全集》问世后,学界不断有袁枚集外诗文发现。笔者除了发现袁枚《乾隆庚午、辛未、壬申手稿》、手抄稿《记游册》外,亦发现了一些袁枚零散集外诗文,并陆续公布过。兹再公布一组袁枚集外诗,以弥补《袁枚全集》的不足,并作为笔者正在编校的《袁枚全集新编》的部分增添内容征求读者意见,以推动袁枚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屈原放于江南之燮,忧思罔极,“凤凰在簸兮,鸡鹜群舞”,冤屈自抑“因归鸟而致辞”,诗容、情感浑然一体,更引“鸟萃兮苹中”表达悲愤郁结之情志。汉以后,文人钟情于“善鸟”“恶禽”以比忠谗的寄托,贾谊《鸟赋》忌寓群小蔽贤的丑恚。此后历代文人情深于屈骚,梁沈约《天渊水鸟赋》,晋傅咸《仪凤赋》、顾凯之《凤赋》、弥衡《鹦鹉赋》、曹植《自鹤赋》,唐李白《大鹏赋》、杜甫《雕赋》、王勃《寒梧栖凤赋》、皇甫涅《鹤处鸡群赋》,宋秦观《叹二鹤赋》。明王世贞《二鹤赋》、杨慎《凤赋》莫不延续禽鸟意象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