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高等职业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背景下对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淮南联合大学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学团队在工学结合教学改革中,确定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总体目标,以校企合作为平台,以工学结合项目为载体开展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实践,专业教学团队的整体实力有了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2.
依托工学结合项目推进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高职教育内涵发展背景下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对专业教学团队的新要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依托工学结合项目推进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基本策略.指出要营造有利于专业教师成长的环境,以校企合作为基础,围绕工学结合项目开发,发挥项目的载体功能和纽带作用,强化专业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实现校内专业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的双向交流,促进专业教师的教学相长,才能提升专业教学团队的整体实力.  相似文献   

3.
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是高职院校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内容。本文在介绍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意义的基础上,针对我院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4.
师资作为教育的主导者、实施者和建设者,仍是高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瓶颈问题。为了进一步建设工学结合特色师资队伍,探讨工学结合师资队伍建设目标、工学结合师资队伍建设制度,提出了严格遵循"人力资源管理论",科学管理教学团队的方法,同时对挂职专业实践、服务地方发展,打造稳定高效的兼职教师团队等措施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打破制约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的师资瓶颈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5.
为保证教育质量,高职教育应在专业设置与调整、课程体系构建、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改革和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充分体现职业性和开放性,而以专业建设和改革为目标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是基础。云南广播电视大学以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为载体,对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提出了密切校企合作的基础上配置合理的师资结构、建立高效的管理模式,从而营造协调合作的氛围。  相似文献   

6.
专业建设的水平决定人才培养的质量,是高职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以水利部示范高职院校建设为契机,在专业建设中坚持工学结合,科学设置专业,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旨在努力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7.
园林技术专业现推行的是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此为切入点,加强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建设,创新"四位一体"现代学徒制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双师"结构的专业教学团队,构建校企合作"双主体"育人模式。  相似文献   

8.
本专业在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建设中,以深化改革和强化内涵建设为出发点,以本专业建设为核心,带动相关专业发展;探索“校企融合,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重点加强工学结合的优质核心课程、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生产型实训基地和校外顶岗实习基地建设,以及相关管理机制建设,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对相关专业起到一定的辐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工学结合教学改革的分析,以及对课程群与课程群建设原则的介绍,论述了工学结合教学改革课程群建设的指导思想与实施步骤,团队建设与教学规范,并结合游戏软件专业给出了一个课程群建设的设计,最后给出了结论。  相似文献   

10.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是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建设专业。汽检专业教学团队作为自治区级教学团队,在自治区教学名师卢明教授的带领下,通过校企交融,工学结合,建设成为一支高素质的教学队伍,实现了"专业带头人有总工  相似文献   

11.
The extent to which teaching in universities should reflect scholarly values has received increased attention over the past few years. There has, however, been little attention paid to what the scholarship of teaching might look like in practice and no attention to what the scholarship of teaching would look lik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 teaching-team. This paper reports on a study of five groups of university teachers working in teaching-teams. It considers how their practice as a team matches what is claimed to be scholarly and collaborative in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on scholarship and teaching and learning, on the one hand, and on collaboration and teamwork, on the other. A model of scholarship of teaching is further developed to include the scholarship of teaching in a team. The ways in which the teaching-teams in the study fit this model are explored and implications for improved practice are considered.  相似文献   

12.
远程学习者在线学习时常有孤独感、不适感及考试焦虑感三大学习因难,为此我们采用虚拟团队合作学习模式进行教学设计。对合作学习专题、虚拟合作团队的确立、虚拟合作学习的教学形式和学习方式、虚拟合作学习的成绩评定四方面进行研究,探讨一种行之有效的虚拟团队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并且通过一系列的数据分析,验证了此模式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PLC课程建设思路的探讨,提出了"根植企业、面向教学、齐抓共管、回归岗位"的课程建设理念和建设一支结构合理、教学经验丰富、教学观念先进的教师队伍;在此基础上,以任务为驱动、以项目为载体、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了PLC课程的建设内容,精选了6个典型工作任务,设计了14个学习情境,开发了36个实训项目,建成了5个集"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训室;在实际教学中,构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组织模式,摸索并总结出了"故障表单"、"三级指导"等十大教学法。教学实践证明,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式有利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文章解析英语口语教学组织中所包含的各种团队要素,建构起一个植根于英语口语教学的团队效益模型.在教学试验基础上归纳出这一模型中影响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以及它们对实际教学的影响度.研究结果表明:口语班级里学生的专业是否单一、组成小团队时学生选择队友的自主程度、课堂讨论与课外讨论的数量比例和契合度均为显著影响口语教学效果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合作性学习(模式)在组织行为学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造合作学习情景,给学生营造一个相互依赖、相互关心、相互学习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学习社交技巧和团队工作技巧,对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起重要作用。本文阐述了合作性学习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并提出进一步完善这一教学模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计算机专业实验教学中,结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CDIO工程教育模式在知识、技能和实践方面的人才理念,提出了以综合素质为培养目标,基于工作过程开发课程,以项目为主线组织课程,构建模块化组合、学习情境安排、项目化实施的课程体系,并通过项目制、小组合作等方式进行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17.
依据成人学习特点及现实需求,成人高等教育应推行工作本位学习模式,工学一体化可作为一种有益尝试。工学一体化模式以职业行为的结果为能力标准,以岗位需要构造学习模块,按岗位分布建立柔性课程结构与内容体系,采取项目式的教学程式,实施作业式课堂教学模式,并采取了与项目式教学相配套的总结(设计)式考核方式。  相似文献   

18.
在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中,通过对教学过程的柔性化设计,建立工学交替模式,可以较好实现因材施教,“精细化”培养的目标。该模式包括组建基于职业倾向测试的学习团队,设计基于学习团队分布式工学交替实践教学体系,及开发为分布式工学交替提供支撑的实习基地三个主要部分。  相似文献   

19.
以专题为主要载体、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特征、以开放式社会调查与研讨为主要形式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应该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主要形式。目前的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大多数正在有意无意的按照建构主义教学理念组织课堂教学。但是,由于当前的高校的政治理论课主要实行大班或者合班教学,建构主义教学理念所倡导的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式教学很难具体操作与实施。  相似文献   

20.
管理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依据建构主义学习观,探讨探究学习、认知学徒制和合作学习方法在管理学中的应用,通过采用全程团队式教学实践的设计,寓管理学的理论于日常的学习与工作中,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管理学知识内化为学生头脑中的思维模式,提高学生管理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