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人类社会的历史可以说就是一部创造发明的演变史。在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人类的创造更加显示出不可估量的伟大作用。但是,创造并不是高不可攀的。每个正常人都具备程度不同的创造潜力。对于儿童来讲,创造是其自身发展中所必需的一个重要方面。每个儿童都具有创造的潜能。挖掘这种潜能,开发学生创造力必须通过创造性教学和创造性活动才能实现。 下面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发学生创造力的问题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2.
人类之所以能够走出原始的洞穴住进豪华的别墅;从脱下遮盖的树叶、兽皮到穿上华丽的盛装;从钻木取火、刻槽为渡、刀耕火种到使用现代化的各种科学技术~~哪一项成果不是发明创造的结晶?哪一次进步不是创造了人类自身?由此,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创造发明是神圣而又伟大的,没有创造就没有人类的一切!  相似文献   

3.
创造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特征,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一部创造发明的演变史。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人类的创造更加显示出不可估量的伟大作用。但是,创造并不是高不可攀的,每个正常人都具备程度不同的创造潜力。只要我们多学、多思、多实践,就会产生新思想、新观点、新设计、新方法。根据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下面就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传道,授业,解惑”,自古以来是教师的三项基本任务。而在人类社会进入了知识爆炸的今天,围绕这三项基本任务,还有一个重要任务,这就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托尔斯泰也曾经说过:“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将永远是摹仿和抄袭。”可见从小注意发展学生的智能,不仅是历史的需要,也是教育事业本身的需要。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我有如下一些体会: 一、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人类社会是在矛盾斗争中发展的,一切的创造发明,都是发现了矛盾,提出了解决办法,从而推动了事物的发展。所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人类社会中一个带有普遍性  相似文献   

5.
说起创造发明,有人会认为那是一种高深莫测而可望而不可及的高层领域。不可否认,要搞创造发明需要有广泛的知识面、深厚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善于观察分析的能力。但不等于说创造发明只能是某一部分人的专利。一个普通劳动者只要善于动脑动手,也可以搞出个发明创造来。笔者在此就本人的体会,谈几点创造发明的思路,以供有志于此者参考。 一、克服缺点思考法: 这是创造发明者常用的基本方法。在观察原有产品的缺点的基础上,搞出新设计以  相似文献   

6.
<正> 我们打开一部科技发展史,就不难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历史上有些时代群星灿烂,人才辈出,科学创造发明博丰,对科学发展的贡献硕大;而有些时代则万马齐暗,人才匮乏,科学创造发明甚微,对科学的发展贡献平平。这难道是某个历史时代的人聪明,而某个时代人的愚笨吗?不是。究其原因,尽管是多种因素造成的,但从根本上说,在于社会环境。“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那么,科学创造需要的最佳社会环境是什么?我们如何创造这些最佳的社会环境?这是本文力求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科学,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创造。科学史,可以说是创造发明的历史。科学劳动的显著特点是探索性、创造性。因而,科学的产生、科学的发展一刻也离不开具有创造性的思维。没有创造性思维,也就没有科学本身。本世纪以来,人们对科学家怎样进行创造投以极大的关注,有许多哲学家和科学思想家对科学研究方法、科学的发展规律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想象和创造发明紧密相联,在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说,人类的创造性活动无一不是想象的结晶.没有想象,就不可能有创造发明,也不可能有任何预见.因此,要发展幼儿的创造性,就必须注意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相似文献   

9.
需要是激励的源泉。马克思曾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我们应当首先确定一切人类生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它方面;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  相似文献   

10.
心理学研究表明,创造性是一种特殊的心理能力,是人优于动物的一种特殊的能力。人类在自身成长发展过程中不断创造,可以说,人类文明的历史就是一部创造的历史。人类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创造了灿烂的文明,这中间,古往今来大量优秀的应用文即是文明的组成部分,也是文化创造力的成果,因而创造性之于应用文写作绝对是不可或缺的。应用文写作中存在着创造性吗?既然创造性是指具有积极个性心理品质的人在各种社会实践过程中取得创造成果的能力,那么可以说,人类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都存在着创造性,而作为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之一的应用文写作…  相似文献   

11.
正自然灾害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可以说有人类以来就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重要内容。近年来,由于灾害的不断爆发,社会史研究领域的扩大,灾害史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灾害是自然运动与人类物质文化发展相互作用的产物,没有人类的存在就不会构成任何灾害。"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历史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方面是不可分割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  相似文献   

12.
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企业在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它包括文化观念、价值观念、企业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历史传统、企业制度、文化环境、企业产品等。而“品牌”正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并且是企业文化最具象的表现形式之一。可以说,“品牌的背后就是文化”。教育报刊本身就具有非常明显的文化特征。所以它的品牌战略更离不开自身企业文化的支撑。也可以这样理解,教育报刊的品牌发展之路,就是以企业文化为基点,培植强势品牌之路。  相似文献   

13.
农业,是人类本身的存在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必要前提。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曾明确地指出:“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同时这也是人们仅仅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都要进行的(现在也和几千年前一样)  相似文献   

14.
人们通常把能源、材料和信息并列为现代科学技术的三大支柱,这三大支柱是现代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而材料科学显得尤为重要。从古至今,材料一直在扮演着划分时代的主角。可以说,材料是人类社会的里程碑,整个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史也就是一部材料发展的历史。  相似文献   

15.
司立霞 《山东教育》2002,(35):40-41
人类创造的全部文化,包括物质的、精神的,都蕴涵于历史知识之中。现代人要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必须从时间的深度上认识过去。继承历史的遗产。要丰富社会科学的素养,自然离不开历史知识。即使是研习自然科学,也得从历史中去寻找依据。像物理学史、化学史、生物史、地质史,可以说它们本身就是历史学科的分支。历史像一座富矿,深藏着挖掘不尽的宝贝;历史像一团活火,谁都可以从它那里引取火种。所以说,历史学科在内容上具有无限丰富性的特征。这个特征之外,历史学科内容上更具有时间关  相似文献   

16.
浅谈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是人类适应环境、改造环境过程中的一种创造活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石。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就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创造史。科学研究发现,创新体现在创造力,而创造力来自多方面因素,但主要来源于创造能力和创造人格。创造能力可分为创造想象和创造思维两个过程。创造人格包括:勤奋、怀疑、自信、意志、好奇、求异、兴趣爱好、独立自主、富有冒险精神等。   抓质疑。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师要深刻地认识到:问题是探求真理和创造发明的起点,更是思维的起点。唯有问题,才能进…  相似文献   

17.
创造思维,就是有创新见解和创造发明的思维。它是创造新思想、新形象、新事物的具有积极社会意义的一种思维形式。美籍华人藏英年先生在解释什么叫“创造”的时候说:“‘创’就是从无到有,‘造’就是花样翻新。”我们把这个观点加以引伸,是否可以说,创造思维就是别人想不到的而你想到了,别人作不出来的而你作出来了,并且具有新颖性、独创性和突破性的一种思维?我想是可以这样理解的。美国有的心理学家认为,所谓创造思维,是“在别人视为平常中发现问题”,“在别人不觉得是问题的事情上看出重要问题”,并把创造性思维当做“创见性解决问题”的同义语。苏联有的心理学家认为,创造思维是在思  相似文献   

18.
创造教育学     
创造教育学是以创造教育现象及其规律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新兴学科.本世纪四十年代始,出现了一门研究人类创造发明活动规律的科学——创造学,这是一门以创造活动、创造过程、人类的创造性、创造成果、创造环境、创造人格、创造过程中人的能力、人格和实践经验等为研究对象的学科领域.而将创造学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教育活动,就产生了创造教育.  相似文献   

19.
章琦 《考试周刊》2011,(7):83-84
众说周知。只有人类才会使用语言.动物也能通过叫声传递某些有限的信息,但我们不会说它们掌握了语言.因为它们的叫声不具备人类语言所具备的几个特征.能产性就是其中之一。人类语言具有能产性.任何人都可以说出或听懂无数他从未经历过的话语,但是这种能产性也即创造力并不是任意的,它是受规则支配的,而人类具有这种语言的创造力,就因为人类具有六种感觉,也就是直觉。既然语言具有能产性,那么在我们的语言教育工作中就应根据这个特点.创造出新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0.
文化是人类的创造物。人类的文化一经产生,就成为外在于人的客观存在。书籍虽然后于人类文化而有,然而却是整个人类文化的一种物质载体。文化依附于实物,只具保存意义;文化体现于人,即成活的思想。从只具保存意义的实物转变为活跃形态的思想,这就是文化的活化过程。而只有读书才能够把文化从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