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搜索引擎的日常化,“谷歌效应”日益凸显,人们自身记忆能力被削弱。而文章标记对阅读理解和记忆存在明显促进作用。本文使用文章作为实验材料,设计了一个2×2的实验来考察在“谷歌效应”下,文章标记如何影响人们的记忆效果。结果发现,文章标记可以明显提高网络环境下的记忆效果,这一发现拓展了文章标记效应的研究场景,为数字化阅读提供了实际的记忆保持策略。尽管文章标记未完全抵消“谷歌效应”,但为减轻搜索引擎依赖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证依据。进一步的研究可以探究宏观标记与微观标记的可能差异。在方法上,也可以通过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等神经科学技术,考察文章标记是如何影响大脑的记忆编码与提取过程的,解析其抵消“谷歌效应”的神经机制。  相似文献   

2.
任汉中 《档案管理》2020,(2):114-114
记忆本是人的生理机能。在人类进入社会生活之后,大脑记忆已经难以承担社会生活日益丰富的记忆内容,因此,人类创制了档案。档案不仅在记忆容量、持久、保真、准确、传承等方面极大地强化了人类记忆功能,同时也使记忆成为一种社会功能。尽管档案一直以“记忆”的功能而存在,但人们对于档案的“记忆”功能的认识还比较晚,直到第十六届国际档案大会后,档案学领域才开始出现“社会记忆”的研究,而在档案实际工作中,“记忆”这一理念并未真正体现到工作环节中,以至于出现档案工作目标随现实需要而飘移,或重心不稳的状况。  相似文献   

3.
健康新知     
《中国新闻周刊》2011,(20):83-83
好消息:有望“删除”痛苦记忆美国《神经科学杂志》刊登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一项新研究称,最新实验已经成功抹去海蜗牛的长肘记忆。实验的关键,是发现了与长时记忆密切相关的一种名为PKM的蛋白质。研究人员表示,这项新研究是记忆研究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人类删除大脑中的痛苦记忆将指日可待。  相似文献   

4.
理论界普遍认为,媒介技术的革新大幅扩展了个体的记忆边界。在“记忆成为常态、遗忘成为例外”的背景下,立法需要引入“被遗忘权”(删除权)来矫正这种失衡。不过,主流理论往往忽视了媒介技术变革所引发的“记忆失控”现象。数字时代的记忆存在“媒介依赖”的特点,以各式平台为代表的数字媒介很大程度上获得了控制用户信息的能力,进而导致个体对相关记录的掌控力度不断降低。面临平台方主导的删帖、终止服务等情形时,用户也时常无法决定何种信息可以被保留,其数字记忆显得非常脆弱。除了删除之外,用户与之对应的、被记忆的诉求也应受到重视。有必要在法律层面确立用户的“被记忆权”,这与“被遗忘权”所倡导的信息自决是一体两面的。  相似文献   

5.
向菲 《新闻三昧》2005,(9):14-17
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先后有两名身负命案的逃犯在我的陪同下自首,此事被各家媒体报道得沸沸扬扬,一时间,我似乎成了一名“传奇”女子。几个月来,被提问频率最高的就是两个问题,“你是如何让这两个逃犯相信你的?”,“难道你不害怕吗?”。我想,人们之所以会在这两个问题上疑惑重重,原因在于,许多人眼中辜海军和袁炳涛的第一身份是“杀人逃犯”,带着这样的“标签”,在人们眼里他们就是凶恶的、危险的、良心泯灭的、不可靠近的。而在我眼中,他们的第一身份是喜爱我节目的忠实听众,其次,他们才是“在逃犯”。因此——  相似文献   

6.
长河浪花(诗二首)赤宇春蚕传说,黄帝妻嫘祖曾发明养蚕……把桑叶上的精灵邀进农舍你便成了一首诗于是,“采桑图”折射在战国嫔妃袅袅霓裳于是,“素纱蝉衣”窥视汉宫秘史一条生命之线缫出“丝绸之路”仰韶文明耀你希望之茧辉辉煌煌……当河姆渡炭化的记忆融进“尼龙纱...  相似文献   

7.
记忆就像风筝,只要还抓在人的手里,它就会在大脑的天空中飘飞。时高时低,高的时候不易拉回来,低的时候,因为持续领略高空而带给你新的升华。  相似文献   

8.
流淌的记忆——评《再说长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尹鸿 《现代传播》2006,(4):56-57
1983年,大型电视专题纪录片《话说长江》出现在中央电视台荧屏上。在当时那个全民奔向“四个现代化”的宏大背景下,这部充满理想主义和爱国主义热情以及文化反思精神的电视作品,立即成了大众寄托现代化梦想的最好载体。“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电视片中的这一曲《长江之歌》几乎被当作了“中国之歌”,在各种公众场合、各种仪式场合、各种激情场合被反复颂唱并作为哪个时代的音乐记忆之一流传至今。在当时“现代化中国”的伟大进程中,《话…  相似文献   

9.
如果你在互联网上建立了自己的相册,或者在同学录中上传了自己的照片,那么你可要小心了,说不定哪一天你就会“改头换面”,成为网络“库索”一族手中发挥他们创意灵感的作品。  相似文献   

10.
掌上的风情     
《中国新闻周刊》2006,(28):79-79
为了便于记忆,很多人都有过在手掌上写字的经历,但你有没有想过,信手的涂写,也会成为一种张扬个性的艺术品?  相似文献   

11.
晓波同志:几次来信都收到厂。你转业后到市报做了编辑,大家都很高兴。你思想上有些苦闷,我看主要是对编辑工作的严格要求,一时还不适应造成的。你选稿不当,上级对你批评;修改稿件不慎,作者责难;校对不细,出了“洋相”,被在全社公开“点名”。这些对你是有些难堪。但从长远讲,这_批评对你是有好处的随着实践经验的丰富,你会认识到,这是对你J爱护_你说,这样的‘叫。事”就如此严厉批评,有点想人通,我看恐怕问题就出在你的这种认识上。其实,你说的小事,作为编辑决非小事、你可能还记得,报社的同志有句“行话”,就是“编…  相似文献   

12.
最后的堡垒     
《中国新闻周刊》2003,(15):63-63
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弗朗西斯·克里克在其科普著作《惊人的假说》中就曾写道:“‘你’,你的喜悦、悲伤、记忆和抱负,你的本体感觉和自由意志,实际上都不过是一大群神经元及其相关分子的集体行为。”这本书的副标题是“灵魂的科学探索“。克里克认为,我们的思想、意识完全可以用大脑中一些神经元的交互作用来解  相似文献   

13.
“当我还在大学读书时,我对Google知之甚少,但现在不一样了,Google几乎成了我工作的起点。”当我和我的朋友谈起Google时,她掩饰不住对Google的依赖之情。“只要你一接触,你就不能不被它吸引,你会真正感到简单就是美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走进汉中市档案局馆大院,映入眼帘的是绿草如茵、生机盎然的景象。了解工作上的变化后,你会啧啧称道,赞不绝口。可不,档案宣传连年被评为全省先进;2002年,在市直机关年度综合考核中,被市委、市政府评为“优秀部门”,还被授  相似文献   

15.
“有一个小朋友,名字叫苹苹。苹苹得到了一个小布娃娃,名字叫小布头。小布娃娃干吗要叫‘小布头’呢?这—…·你看了就知道啦!……小布头想做一个勇敢的孩子。有一回,他从酱油瓶上跳下来……干吗要从酱油瓶上跳下来呢?这……你看了也会知道的。……” 在50年代出生、60年代成长的那一代人中,不知道“小布头”的几乎很少。现在这一代人都已经进入中年了,当他们回忆起童年和少年时代值得记忆的读物时,也许会不约而同地说,还看过一本有趣的童话书,书名叫《小布头奇遇记》。 《小布头奇遇记》是童话家孙幼军的处女作和成名作,也…  相似文献   

16.
“在苦苦中探索,在默默无闻中追求”,这句被你摆在床头案几上的座右铭成了你热爱新闻的真实写照。作为一名行政主官,从干事、科长、到领导岗位,你通过夜以继日的点灯笔耕,已有100余篇新闻、文学等作品见诸于报端,连续3年被济宁电视合评为优秀撰稿人,多次被上级评为新闻工作先进个人。他,就是济南军区后勤部兖州干休所政委宋灵勤。当干部科长那阵,一直爱写写画画的你,一有空就往报道组跑,向报道干事汇报新闻线索,总是被否定,报道干事说你缺少的是“新闻眼”。你从此抓住这个字眼不放,平时注重练“内功”。凡是上级的文件及中央…  相似文献   

17.
“当兵的,你不守信用,你不等我了?”“你以为我穷、不好看,就没有感情吗?我也会的”。 曾经风靡中国这段墨西哥电影《叶塞尼娅》和英国电影《简爱》的配音台词在不停地循环播放着,曾几何时,这个声音的主人李梓是多少现在中年以上观众最美好的成长记忆。如今她安静地躺在白色的菊花围绕的棺床上,不再有任何声音。  相似文献   

18.
日历不仅是人类发明的一种“时间物”,而且也是一种“记忆之所”。本文由“日历乃记忆之所”的视角出发,以英文维基百科网站上的“维基日历”记忆项目为研究对象,利用一系列实证数据,针对维基日历文章和精选纪念文章两大内容板块,系统检视了过去廿余载维基日历作为“全球记忆之所”在“记忆框架”“时间标出性”和“同时性”等方面的复杂面貌。本文最后讨论了数字化的维基日历与历史日历和国家日历相比在“标出性”“同时性”“记忆共同体”等方面的异同。  相似文献   

19.
谢顾问:我参军后写了不少报道,络果都石沉大海,不见刊用。后来,我便在写报道的同时,也悄悄为地方报刊寄点文艺作品。没想到,我的作品除被几家文学杂志刊登外,有的还被出书选用。可我还没来得及高兴,就听人议论我是“歪才”,甚至还受到领导的批评。于是我迷惆了:究竟应当怎么办才好呢?54682部队冯梦君冯梦君同志:世界上的事就这么奇怪,有时你“有。:栽花”,可就是“花不发”,而有时你“无心插柳“,反倒“柳成荫”。不过,也许正是在这个时候,你才会真正认识自己:是适合“栽花”,还是适合“插柳”。“栽花”是才,“插柳…  相似文献   

20.
与报纸、广播媒介相比,电视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这种优势表现在:电视传播几乎凭借了语言和非语言的所有符号形式。人类视知各种符号(语言的与非语言的),是编码式的信息输入,各自有其“存储库”。因此,当不同的符号形式相结合指向同一认知对象时,可使信息传播由“线性”方式变为“矩阵”方式,形成“视、听、读”三位一体的同向多维感知通道,瞬间对大脑相关神经中枢冲击,从而降低大脑接受信息时的“费力程度”(指受众接受信息付出时间、精力的大小),并加深对信息的“记忆痕迹”。例如,一条有关飞机失事的新闻,单纯只用口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