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沈从文的《边城》反映的是湘西边远小镇茶峒的社会人生风貌,是一部很好读又很难懂的作品。沈从文用优美、蕴藉的文字,“山水画”般的笔致为我们勾画了一幅湘西所独有的和谐、古朴、宁静的风俗画,揭示了边城人“健康、优美、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除此之外,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也不能忽略小说中隐藏着的复杂的情感。  相似文献   

2.
人生山水画     
人生像什么?人生就像一幅山水画! 所谓山水画,有浓淡、深浅、远近、高低、起伏、明暗等种种的色调与伏笔;透过色彩浓淡的铺陈,才能显得出山水画的意境:有时千山万水,层峦叠翠;有时风强雨急,枯枝败叶,这不都像是人生的写照吗?  相似文献   

3.
人生山水画     
人生像什么?人生就像一幅山水画! 所谓山水画,有浓淡、深浅、远近、高低、起伏、明暗等种种的色调与伏笔;透过色彩浓淡的铺陈,才能显得出山水画的意境:有时千山万水,层峦叠翠;有时风强雨急,枯枝败叶,这不都像是人生的写照吗?  相似文献   

4.
柳宗元的游记历来被称作是“游记之祖”,他的游记创作是个体生命在无可选择的人生困境中的主动出击与顽强抗争,是强大生命力以另一种形式的喷薄,是生命与自然在苦难中相互抚慰的艺术结晶。他的游记中的景物,是他命运淹蹇,灵魂痛楚的化身。本文详列了柳宗元游记中的景物种类,分析了它们的寓托性和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柳宗元的山水游记中,幽静、美妙的自然山水,体现着他的人生理想和美好追求,而那些被弃置荒僻之所的山水风物,则寄寓着他强烈的身世之感,所以,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具有较为明显的象征色彩.  相似文献   

6.
作为中国文化理念外化形式之一的中国山水画,其整个艺术流变与演进的过程,深刻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体现出中国文化的价值观.由于历史的线性发展,造就了中国文化的线性形态,也确保了中国山水画这种艺术形式的相对完备,无论语言法则、程式规范、绘画理论都有着非常完备的水平与系统.在中国山水画的演进过程中,它的发展方向指向了自然,推崇只有人和自然在一起,人类才能更加完善,通过对于自然山水的描绘,注入自己对于文化、哲学、人生价值观的思考和感悟,才能实现"观道"的目的,也最终才能达致"天人合一"的境界.  相似文献   

7.
盘妙彬是广西诗坛的"独行侠",从80年代到现在仍保着持良好的创作势头,他的诗歌优美、自然,在他的诗里行走,仿佛每一句诗句都是一阵自然的风,奇异灵动;仿佛一幅幅活生生的山水画,给人新视觉、新感受、新体验、新思维,乃至新思想,在淡淡而忧伤的情怀中升华了人生的哲思境界。正如作者在他的第一本诗集《红颜要来》里小传所说的,"以才华和作品存在于世界"。我们坚信他会抵达。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人对自然有着非同凡响的膜拜,以及对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无限向往,因此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古代传统自然观,传统自然观客观上影响了中国山水画的形成.同时社会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也促进了中国山水画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1.在《爷爷泡的茶》歌词"陆羽泡的茶,像幅泼墨的山水画"中,提到了"泼墨山水画",下列哪幅字画的画风即为传统的"泼墨山水画"?(10分)  相似文献   

10.
现实生活中审美无处不在,自然、生活、艺术等都带给人们美的感受。小学美术教育的主要任务不仅仅要培养学生的画画技能,还要通过课堂中一系列的熏陶,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的感受力和体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一、感受自然之美如今,我们的学生会对一幅色彩斑斓、眼花缭乱甚至无法看懂的油画赞叹不已,却对一幅古韵古香的中国山水画无动于衷。那是因为,中国山水画的写意艺术与现代学生的审美观有很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永州八记》作为柳宗元山水记文的名作,有着较强的艺术代表性,它对山水风景独特的描绘手法体现出深刻的诗歌情怀:以或隐或显的诗歌语句将读者带入美轮关奂的风景之中,以蕴藏丰富的诗人情感挥发着自身的身世兴叹,以深邃自然的诗歌意境牵动着后人的人文情怀。  相似文献   

12.
徐志摩是中国现代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学界对其诗歌艺术有着深入的研究,对其游记关注较少。徐志摩的游记独具特色,诗意化的自然观,对自然的率性抒写,营造了诗化的自然情境,给人以心灵的润泽与启悟。  相似文献   

13.
柳宗元是我国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一生创作颇丰,其山水游记尤为后世人称道,这其中除了因为其文笔清新优美.景物描写生动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其表现出的人格美震撼着后世读者之心,给读者以艺术美、自然美、人格美三者和谐统一的审美感受所致。柳宗元山水游记中的人格美主要表现为:博大的胸襟——正直的人格;对未来美好的憧憬——坚强的人格;对人民深切的关怀——高尚的人格。  相似文献   

14.
传统山水诗作为人的巨大镜像,以亲历的方式折射人的心灵奥秘。随着现代旅游产业兴起,以自由体书写的现代山水诗,不少延续着"纪游"的冠名。然而今天,面对世界性生态危机,人们不能不关注生态诗写的崛起与"瓶颈"、热点与不足以及应对的"策略"。传统"山水"、"纪游"应迅速走出惯性轨道,增加"生态"的权重,即重新调整生态目光、重新夯厚生态伦理、重新发挥生态想象、重新聚集生态资源与动力,化迹无痕地达成道法自然、诗意自然的美丽理想。  相似文献   

15.
永州山水融奇、绝、险、秀与美丽传说于一体,赢得了古今文人墨客的诸多美誉。元结、柳宗元作为唐代山水游记大家对于潇湘山水可谓意趣盎然,都在游记中展示了山水奇异之美。由于二者遭遇、心志不同,在面对相似的山水景物,触发的情感可谓大相径庭,因而选取的"山石"意象也大不一样。研读元结、柳宗元游记山水散文中的众多山、水意象,不仅可以对永州之自然风光有更多认识,并且还可以从中体会他们当时忘怀山水、寄寓身世之情。  相似文献   

16.
“孤独”是王安忆创作中的一个情结。在她看来,人类本质上是一个流浪与飘流的群体,人生在根本上是一次孤独的旅行。本文从“孤独”这一视角论述了王安忆对人的生存境遇与人类生存本质的追问。透过对“孤独”的深切体验与审视,寄托了王安忆对人生之谜、人的生存与命运的执著探寻与叩问,从根本上服务于她试图拯救人类于生存困境并在精神上实现救赎的一种努力。  相似文献   

17.
唐宋古诸家中,若仅就游记而言,以柳宗元与苏轼的创作最为世所瞩目。这两人的游记有着完全不同的面貌,本质上却是源于苏轼对柳宗元的继承与发展。而在继承的同时,苏轼游记终究走上了另一条具有很大独创性的新路,这有着时代要求、体发展、各自心理等多方面的原因。而尽管面貌各异,但二人之游记难分轩轾,正是游记领域中的并峙双峰。  相似文献   

18.
运用史考据方法,展开行记的献学研究。按照作品所涉地域与内容侧重点,将其分为外国传志类行记、交聘类行记和行役类行记三大类型,并依次考述每一类型的流别与述内容、献存佚。  相似文献   

19.
着重探讨了柳宗元山水游记对六朝山水文的继承和开拓,以及对后代山水文学的影响,发现记游性质的诗序、《山海经》等山水文对水、石的叙述和描写为柳氏提供了摹本和开创空间。柳氏将道家的“愚”和虚静美学注入山水游记,使作品融会着奇、理、骚的色彩。后人对柳氏山水游记的接受,主要形成三种文学现象:一,遇与不遇的山水情怀;二,“愚溪”的多元内涵:三:取材、撷思于柳氏游记的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