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网络的飞速发展导致了网络新闻对传统的报纸媒介形成了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使得各报纸媒介必须向网络化发展.网络新闻开始拥有越来越多的受众.标题作为新闻的眼睛具有不可替代的吸引受众眼球的重要功能,本文试从网络新闻标题的几点特征入手,浅析了其与传统新闻标题相比较之下的不同和相近之处.  相似文献   

2.
邓红专 《新闻与写作》2004,(9):23-24,32
标题是新闻的“文眼”,应该简洁、准确地概括新闻内容,好的标题能在一瞬间吸引住读者的眼球,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相反,粗制滥造、哗众取宠的新闻标题不仅不能说明问题,还会误导读者,引起受众反感,令新闻价值大打折扣。近年来,一些用语有误、甚至弄巧成拙的新闻标题还是时常见诸报端。笔者所见大致有以下几类:  相似文献   

3.
任琦 《新闻实践》2010,(6):38-40
在信息海量化、媒介样式多样化、受众触媒时间有限化的时代,新闻标题在平面媒体的信息传播中的重要地位更为明显。一向以严肃稳重面目示人的党报,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新闻标题的制作是否受到影响?今天的党报较之世纪之初的党报,其标题制作又有哪些特点?  相似文献   

4.
新闻标题可以称之为新闻的眼睛,在融媒体时代,传媒媒介越来越多样化,自媒体、新媒体作为新的新闻传播载体在网络时代盛行,面对受众越来越挑剔的阅读新闻的习惯,一些媒体在新闻标题的制作上贪大求洋,夸大其词,不规范,不达意,往往刻意渲染。针对这种现状,本文主要以列举实例的方式,举例说明新闻标题制作的不规范行文,呼吁新闻标题制作规范化。  相似文献   

5.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发展,网络传播所带来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因此有必要对网络受众加强媒介素养教育。本文试图从网络媒体及互联网传播的特性入手,进而探讨网络受众不同于传统媒体受众的一些新特点,从而对网络受众的媒介素养培育问题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周琼 《东南传播》2021,(5):46-49
新媒体时代进入了读题时代,新闻标题的好坏,决定了受众的选择.地方党报时政新闻标题存在大而空叙事、程式化样态,在激烈的信息存在感竞争中缺乏吸引力,致使信息传播信号损失较大.地方党报时政新闻标题怎样在海量的网络信息中勾住受众的眼睛,实现信息的有效传播?需要在观念上、技巧上多下功夫.  相似文献   

7.
网络新闻对传统都市报的冲击进一步加剧,一些传统的新闻理念、采编流程正进行着提升和转变,仅就新闻标题而言,这种冲击也在显现,新闻标题网络化趋势愈发明显。网络冲击下的都市报标题之变,可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正作用。多数都市报通过适当融合、借鉴、学习、提高,网络化的新闻标题满足了受众尤其是年轻受众的阅读习惯与心理的变化,很好...  相似文献   

8.
有人说:“题好一半文”。这话是颇有见地的。优秀的标题在一篇新闻报道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它是名姝之“善眸”,能令受众一见钟情,佇足难移;它是“向导”,能引导受众选择新闻信息;它是“网之纲”,能帮助受众阅读理解新闻内容。可以这样说,标题是受众选择新闻的媒介,是受众对新闻作品的第一印象。那么,新闻标题怎样才能引起受众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9.
在网络中,新闻标题是新闻发挥作用的起点,是受众选择新闻进而阅读新闻的必经之路.因此,网络新闻标题相对于传统媒体来说更为重要.传统媒体依托下的网站在做新闻标题时, 要注意几点问题.  相似文献   

10.
新闻标题常被称为新闻的“眼睛”。它通过简明生动的语言,将新闻中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加以提炼、概括,帮助读者理解报道事实和主题。标题是否精彩。直接影响读者的阅读兴趣。不同的媒介,由于其物理形态、传播符号、传播方式与受众接受方式的不同,在新闻标题的表现样式和制作上有很大的差异。下面就网络新闻标题的特殊性及其表现样式和制作技巧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1.
传媒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评论,包括有"第四媒介"之称的新媒介网络也不例外。作为网络互动的重要特征,评论在互联网上更多的是反映受众对新闻事件的评价,反映着受众的思想行为和价值取向。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新媒介互联网与传统媒介的联合成为可能。传统媒介由比较单一的媒介结构发展成多种媒介的大联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今的大众传媒中,网络与短信是发展最快的两大新兴媒介。但由于其自身交互性的特点造成了话语权缺失、公信力不强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了它们的发展。只有大力开展受众的媒介素养教育,提升受众的媒介素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网络与短信媒介受众的素养教育旨在通过引导人们了解基础的媒介知识、学习判断媒介信息的意义和价值、了解媒介的性质、了解受众与媒介的关系等内容,使人们具备有效利用媒介的能力和独立批判及自我规范的意识。  相似文献   

13.
马琴 《新闻前哨》2013,(3):88-89
媒介融合使得受众身份发生了改变,而这主要源于受众话语权的提升,主要表现在受众的选择范围、参与程度都逐渐扩大和增强。由于网络、智能手机让受众有了更多参与的空间,给电视媒介增添了不小的压力。针对目前媒介融合的新形势,许多电视节目已改变了以往的宣教模式,增添了更多与受众接触互动的环节和内容,使得受众不仅可以和媒介进行有效的交流沟通,在一定程度上还成了节  相似文献   

14.
新闻标题是新闻内容的眼睛,想要提升受众对新闻的关注度,就应该优化新闻标题的制作。通过在新闻标题中加入古典诗词,不仅能够提升标题的韵律和美感,还能有效吸引受众眼球,提升新闻媒体的竞争实力。本文主要研究古典诗词在新闻标题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选取《中国青年报》和新浪网在2005年到2012年的新闻标题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从传者的写作趋向、媒体的呈现以及受众的感官影响等三个方面阐述网媒与纸媒标题的区别。较为新颖的是,文中加入了传者的政治色彩、标题的字形(包括字号、字体、颜色和字数)和媒介使用,以及受众的感官影响等方面。希望通过对报纸和网络新闻标题的区别探究,来对报纸和网络标题今后的发展起到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新闻标题不论何时都是新闻的眼睛,尤其进入全媒体传播时代,随着海量信息来临,五花八门,众说纷纭,只有新闻标题让人眼前一亮,才能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环境中,吸引住受众的眼睛。因而,时代对网络新闻工作者"标题功夫"提出更高要求。本文深入分析当前网络新闻标题存在的突出问题,探讨全媒体时代新闻标题的制作技巧。  相似文献   

17.
钟春林 《新闻传播》2009,(11):85-85
一、新闻标题的内涵 新闻标题是置于各种媒介所刊(播)的各种体裁新闻之首或独立存在的,对所刊(播)新闻内容进行言简意赅概括的语句。电视新闻标题是通过电视媒体传播的新闻的题目,是用以提示评介新闻内容的一段极简明扼要的文字。它以字幕的形式伴随着图像出现.一开始便吸引广大受众的注意力。  相似文献   

18.
从媒介事件马加爵案可以看到:因为网络媒介在现实的传播生态中的特殊地位,议程设置理论并没有因为网络传播的特性而失去作用。相反,在媒介间议程的作用下,网络传播的特性更能强化和体现议程设置的强大效果。这一点证实了网络受众的被动地位,也证实了网络受众和媒介之间的传受关系对比传统媒介和受众之间的传受关系,没有表现出实质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进入21世纪,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媒介融合形态逐渐成熟,媒介环境的改变促使受众观念发生变化,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必须树立正确的媒介受众观,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受众对信息的需求,也只有这样,媒体才能赢得受众支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本文主要研究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受众观念的转变,指出了当前受众观念的总体特征即权利主体,并从媒介、受众及媒介和受众关系三个层次分别阐明了受众观的特点和变化。  相似文献   

20.
马婧 《新闻世界》2010,(5):158-159
媒介生态学是探索人与媒介、社会、自然四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发展变化和规律的学科。近年来,随着网络传媒的影响力增大,网络受众作为信息接受者和传播者的双重身份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体现,网络舆论的力量不可小觑。本文从媒介生态学角度,对网络受众的双重身份进行分析总结,探讨网络舆论对社会,对媒介生态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