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陆丽英 《文教资料》2008,(30):61-62
翻译的主体是译者,译者在选择原文时具有主动性,在运用翻译原则和翻译方法上以及在理解和表达原文上具有能动性.翻译过程是译者与原文的对话,并且这种对话具有不对称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不同的译者对相同的原文有不同的翻译方法,至于好坏优劣,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功能学派提出目的论,以译者和译文为中心研究翻译,提出翻译的目的决定了翻译的策略和方法,开阔了译者的视野,拓宽了翻译道路,使译者的主动性成为重要话题。本文旨在探究在功能学派目的论的指导下译者主动性发挥是如何发挥的。  相似文献   

3.
翻译的过程中,译者是活跃的,有自己的主动性。在原文相同的情况下,不同译者的译文会有所不同。这些不同取决于译者的不同。  相似文献   

4.
传统翻译理论以忠实和对等为基础,忽视译者的主体性。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翻译主体研究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实际上,文学翻译中,主动性与制约性同时存在,主动性是翻译的精华所在,是译者主体作用的体现。  相似文献   

5.
对霍克斯在《红楼梦》中的人名翻译进行了分析,对译者的翻译技巧进行了归纳,人名的翻译显示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发挥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6.
翻译是一个理解、解释文本意义的过程,译者在这个过程中主体性的发挥至关重要。由于意义是翻译的核心任务,不同的意义观会导致对译者主体作用不同的理解,本文以现代阐释学理论为基点,指出文本意义不光具有确定性,也同时具有不确定性和开放性,它依赖于译者的能动参与,是译者和文本对话后的产物,意义的双重性给予译者主体性发挥一定的限定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张谷若对《还乡》的翻译为个案,运用操纵学派重要代表人物勒菲弗尔的重写理论,试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探索译者在特定社会历史文化大背景下的译材选择和翻译策略选择,说明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被动性和主动性,提出应该充分肯定译者在翻译中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8.
译者作为翻译主体,在翻译的过程中必然会体现其主体性。本文以目的论作为指导,探讨了《游走在两个世界之间:赛珍珠传》汉译本中译者主体性的彰显。重点分析译者主体性在词汇层面和句法层面的具体体现,探讨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目的读者的期待视野,积极发挥其主观主动性,翻译出优秀的作品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传统文学翻译研究中,无论是翻译实践活动还是译论研究都以原文为第一要义,强调原作者的绝对权威,从而忽视了译者的主动性、创造性。对译者很少有系统性、理论性的研究。现以《高级汉英语篇翻译》中《浪漫》一文为例,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对译者发挥主体性的操作理据、思维特征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作为主体,不可避免的会彰显其主体性。本文以目的论作为指导,探讨了《赛珍珠传》汉译本中译者主体性的彰显。重点研究归化策略的使用,增补解释性翻译的运用和句子功能的再现,指出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目的读者的需求,积极发挥主动性,力求翻译出优秀的作品。  相似文献   

11.
在认知语法视角下通过论述现代阐释学的产生发展过程以及在其关照之下所确立的译者主体性问题,认为虽然译者主体性的提出肯定了译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但如若译者在发挥主体性时毫无忌惮,任意发挥必然会导致大量的胡译乱译;提出了译者主体性限制的概念,试图对译者的主体性设定一定的制约因素,这些制约因素主要有:译入语的社会文化,政治经济和伦理道德限制;翻译的学科本体限制和读者的鉴赏空间限制等因素,从而使翻译运作的成功和译作的质量得以确保。  相似文献   

12.
互文性作为后现代的一个重要标志,其影响是多方面的。互文性对传统翻译理论在原文本与译文本关系,以及译者的地位两方面进行了解构与建构,其创造性主要表现在:原文本与译文本的关系是平等互补的;译者应充分发挥主动性对文本加以创造性的发挥和改写。  相似文献   

13.
《飘》是一部著名的美国小说,自上世纪介绍入我国以来,已有多个译本。这些译本因其译者的不同而各具特色。本文将选择1940年傅东华的译本和2010年李美华的译本进行比较,通过探究两个译本不同的语言选择和翻译策略,分析其中的性别因素和时代因素,明确性别和性别意识对翻译和译者主动性发挥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互文性,西方结构主义以及现代文论的重要概念和语篇现象,从二十世纪起逐渐进入国内翻译界视线。其具备双重意义:抽象的文本分析理论概念和可运用于段落篇章的具体文本分析手段,二者无不体现翻译的本质和过程。理解互文概念与翻译的关系,可为译者提供新的翻译角度,有效指导翻译理论发展与实践探索,也是译者发挥再造主动性的坚实理论后盾。  相似文献   

15.
接受美学理论强调以读者为中心,认为作品在经读者审美接受之前,只是潜在性的结构,读者的积极参与是解读文本潜在意义的重要因素。笔者从接受美学视角探讨了译者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认为译者具有6重身份:原作的接受与审美者、原作的第一读者、原作及原作者的研究者、译文读者的研究者、译作的创作者、译作的第一读者与批判者。  相似文献   

16.
早期中文小说英译时,译者群体尚未职业化,工作方式呈“个人主义”色彩.随着中西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从事中文小说英译的群体逐渐扩大,不仅合译的案例增加,还出现了集体翻译、作者译者合作等情况.译介活动中各行动者之间协同互动,译者的工作模式总体呈多样化和网络化发展.本文讨论译者与译者、译者与作者、译者与机构等几组关系,梳理译者工作模式的发展过程,探索它对翻译策略和译文效果的影响,这有助于对翻译过程和译者类型等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翻译是一项包含原作者、译者以及读者的多主体活动.他们之间的交往形成了翻译主体间性.这一交往涉及到译者与原作者、译者与译者、译者与读者之间的对话.总的说来,对翻译主体间性的研究打破了译者与原作者之间的二元对立,更重要的是,为翻译主体性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范式和方法论原则,但是这一研究还有待深入.  相似文献   

18.
译者主体性在传统翻译研究中一直被忽略,随着后结构主义的到来,译者主体性逐渐摆脱尴尬的地位而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等后现代主义思想下,译者主体性得到极度张扬.译者主体性不是无节制的张扬,还是必定要受到一定的制约.这种制约有来自于译者自身的,也有外部的如意识形态,市场经济.译者的主体性的发挥是一种受制约的发挥,一种和谐的发挥.  相似文献   

19.
诠释学认为翻译是视阈融合的过程,因此,翻译是动态的,解释具有多样性.对经典的研究与诠释是中医研究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方法和手段.诠释学理论应用于中医英语教学,顺应了中医特点,打破了传统的由二元论控制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成为解释的主体,体现出翻译的动态和译者的主动性,可以给学生更大的自主实践空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0.
译者是翻译工作的主体,具有译者主体性.译者本身会因为对翻译目的的不同认识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或翻译原则.本文主要浅谈不同译者在翻译实践中对异化(直译)、归化(意译)翻译策略的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