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职业院校教师的职称评审条件,对职业院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方向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但河南省现行的职业院校教师职称评审条件距离职业教育对教师工作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文章分析了职业院校教师工作要求的特点和河南省职业院校教师职称申报、评审条件的设置现状,最后提出了单独设置职业院校教师职称申报、评审条件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教师职称量化评审的探索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职称评审如何做到公开透明、科学准确,进而提升学校管理服务水平;如何通过教师职称评审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导向作用,提高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水平,是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审工作面临的课题。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针对高职院校办学宗旨、师资队伍建设目标和本院实际,进行了教师职称量化评审的探索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3.
蒋夫尔 《教师》2012,(24):9-9
记者日前获悉,新疆新一轮职称制度改革全面推开,把学术技术水平、工作能力和业绩贡献作为职称评审的核心要素,按照“不唯学历、不唯资历、不唯职称、不唯身份”、不拘一格选人才的要求。改变职称评价过于强调学历、资历、论文、外语的倾向,调动广大专业技术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据悉。此次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全区教育系统受益颇多。  相似文献   

4.
距离教师职称评审还有好几个月,不少缺论文的老师千方百计予以补救。他们中有的正伏案疾书,有的抓紧通过邮局或电子邮件向报刊投稿,有的为收到用稿通知而高兴……笔者是学校负责职称评审的材料员,也参加过职称初评工作,每年都会发现一些老师将一些通过非正规渠道发表的论文交上来,以致耽误了自己的职称晋升。在这里我要提醒广大教师,发表论文您要悠着点!  相似文献   

5.
高职院校设立实训教师职称系列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刚 《教育与职业》2007,(12):57-58
文章根据我国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针对实训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资格和水平无相应标准、职称无法评定、岗位难以聘任等问题,在我国首次提出了设立高职院校实训教师职称系列的建议,并对实训教师的职称系列、专业系列、基本条件、初定条件、申报条件、评审条件、职称转评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提出了"双师型"教师认定的新标准.  相似文献   

6.
安徽合肥地区去年共有2683名教师参与了中高级职称的申报。与以往不同的是,在此次中高级职称评审过程中,首次增加了综合知识笔试、课题设计、现场授课和答辩等新内容。这一变化为呼吁多年的教师职称评审改革迈出了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召开职称工作会议,决定在郑州、焦作、许吕和省教育厅直属学校进行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凡试点中小学教师申报副高及以下职称,论文不再作为必备条件,此举旨在为全省15万余名中小学教师“减负”。  相似文献   

8.
为了帮助各类各级教职工顺利获得职业发展,伯明翰大学制定了三条教职工发展路径,即研究路径、教学路径和教辅行政路径。职称评审从教师基本情况、评审工作主体、评审程序和评审条件四个方面实施。伯明翰大学教师职称评审主体及其职责明确清晰,评审工作流程实现了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的优化,减少了学校管理资源的浪费。对中国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制度的启示有:优化管理,权力下放;评审条件多元,突出重点维度;公正评审,责任到人。  相似文献   

9.
教师职称评审标准是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审制度体系的核心要素,对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采用Nvivo12.0软件编码统计分析了32所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审标准,通过类属分析方法对相关文本资料分析后发现,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审标准的评价要素可聚类为十一个维度,能够概括为“资历资格基本要求与思想政治及师德师风的要求”“育人及教学工作表现”“科研及专业工作表现”“教学管理及科研管理工作表现”等。通过对相关文本资料进行定量分析后发现,高职院校教师职称标准的价值取向表现为:教师专业发展呈现多样化发展路径;获取标志性成果是教师职称晋升的“硬通货”;教学工作是教师职称评审的核心要素;对教师科研工作的评价呈现理论与应用并重的格局;管理资历对教师职称晋升具有助力作用。  相似文献   

10.
顾健辉 《中国教师》2008,(17):58-59
<正>教师职务资格评审是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一些地区教育行政部门在教师职务资格评审(俗称职称评审)中要求教师本科学历"专业对口",即所学专业学科与申报职称  相似文献   

11.
日前,我省2010年教师职称评审工作刚刚结束。在此前召开的全省中专、中学教师职称高级评审委员会评审会议上,省教育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张兴民就中专、中学教师职称评审工作与教师评价考核、教风校风建设、职称制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四个方面的关系做了深刻阐述。为便于广大学校和教师了解相关政策。把握改革趋势。进而做好明年职称申报工作,近日,记者采访张兴民。  相似文献   

12.
职称晋升既关系高校教师个人的荣誉感、获得感,也关系到教师教学和科研的积极性、创造性。传统的评审方式对教师个人而言,准备评审资料繁琐、反复往返复核;对评审部门而言,材料复核效率低下,评审程序复杂。针对上述问题,重庆医科大学在职称评审过程中采用信息化手段,基于学校公共数据平台与微服务,创新性地开发了职称评审服务。  相似文献   

13.
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评审是教育人事部门对教师师德、资历、教育教学工作情况及教科研水平能力的一种评价。职称既是教师政治待遇的象征,也是工资待遇的基础。教师职评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然而,目睹了近些年来.教师职评过程中的种种情况,不免产生诸多思考。  相似文献   

14.
张舸  李飞虹 《成人教育》2012,32(10):67-69
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审一直沿用普通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政策,不利于充分调动高职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制约了职称评审对高职教师队伍建设导向作用的发挥。文章尝试结合高职教育特点,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要求和师资队伍建设需要出发,分析当前高职教师职称评审存在的问题,对改革高职教师职称评审体系做了一些有益探索,并提出合理化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当前,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审因政策套用、标准不科学、程序不规范等问题,导致职称评审对教师队伍建设导向作用缺失。对此,通过明确评审原则,探索构建一套富有高职特色教师职称评审政策,确立评审标准和规范评审程序,以期有效破解高职院校职称评审问题,激发教师积极性,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6.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职称制度也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中存在考核机制不健全,教师收入差别大;评审标准模糊,评审条件泛化;职称名额有限,影响教师间关系;职称制度功能异化,背离制度初衷等问题。基于发挥职称制度评价和激励的作用,提出推进职称制度改革要理顺职称与待遇的关系;探索统一的职称评审标准;合理设定各级别职称比例;逐步推进职称制度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制度改革关系到教师的切身利益,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积极探索构建科学的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制度体系,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考察重庆市高校教师职称评审现状,其在职称结构比例设置、评审条件设置、评审方法、监督保障机制等方面尚有欠缺。应以健全完善相关制度体系为核心,从职称评审准则、评审指标体系、评审方式、评审指南和监督机制等方面予以合理设计,从源头上保证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工作的公平正义,确保职称评审的高质量。  相似文献   

18.
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制度改革关系到教师的切身利益,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积极探索构建科学的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制度体系,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考察重庆市高校教师职称评审现状,其在职称结构比例设置、评审条件设置、评审方法、监督保障机制等方面尚有欠缺。应以健全完善相关制度体系为核心,从职称评审准则、评审指标体系、评审方式、评审指南和监督机制等方面予以合理设计,从源头上保证高校教师职称评审1一作的公平正义.确保职称评审的高质量。  相似文献   

19.
我国恢复中小学教师职称晋升所采取的评审制度已经30年,它在保障教师权益、完善教师评价机制、激发教师教学工作积极性等方面起到了应有的作用。但是也应该看到,这套教师职称晋升的评审制度在我国某些地区的实施中已经大为走样变形,成为徒有其表而无实质性效果的走过场走形式。这种变味的职称评审制度不但不能有效保障通过正常渠道参加评审的教师的权益,不能实事求是地评价教师,  相似文献   

20.
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审,缺乏独立的评审标准,教学业绩在评审中的作用被轻视,评审标准“论文至上、核心崇拜”,误导了高职教师专业发展方向,阻碍了高职教育的内涵发展。建议构建具有高职特点的教师职称评审标准,增加教学业绩在职称评审中的权重,规范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聘程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