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桑代克是西方第一个通过实验论证成人学习的心理学家。他认为,成人学员有巨大的学习能力,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学习过程是试误过程,效果率、练习率和准备率是学习的三大定律。他的理论对于我国成人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相信成人学习能力;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鼓励学员探究学习;注重学习效果评价、练习技巧运用和学习动机激发等。  相似文献   

2.
有效学习:基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效学习既指学习的过程,也指学习的结果.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视角来看:有效学习的基本原理就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有效联结造成行为的预期发生;对于有效学习的条件,行为主义理论更加强调学习者的外部条件,如环境、刺激等的作用;实施个别化教学,并在教学中合理运用强化,以及教师开展良好的课堂管理都有助于促进学习者有效学习.  相似文献   

3.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又称刺激——反应理论,是当今学习理论的主要流派之一。1954年,程序教学创始人、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在《学习的科学和教学的艺术》一中指出了传统教学的种种弊端:学生在学习中受到的刺激或所得到的控制不能使学生产生愉快,甚至令学生反感;学生在学习中受到的强化次数太少且强化的时机不适宜;学习过程不是逐步递进达到学习目标,  相似文献   

4.
学习是“学习者因经验而引起的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的比较持久的变化。这些变化不是因成熟、疾病或药物引起的,而且也不一定表现出外显的行为。”不同的学习理论对学习从不同的视角予以解读。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外部刺激是积极因素;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内部的信息加工过程,外部条件只是学习发生的环境,学习者自身是积极因素;建构主义与情境认知则将学习置于情境之中,把关注点放在学习者的意义建构和外部情境,揭示了个体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从而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向外的视角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向内的视角相整合。  相似文献   

5.
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论认为:学习的发生可以表现为刺激与反应,刺激是作用于学习者感官的事件,而反应则是由感觉输入及其后继的各种转换而引发的行动,反应可以通过操作水平变化的方式加以描述。我们根据加浑的信息加工学习论,设计出了“单词分组活动教学”,希望学生在活动中,完成对信息的加工,在信息加工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达到学习记忆单词的效果,使学生单词学习少一些死记硬背,多一些轻松和乐趣。  相似文献   

6.
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56,自引:0,他引:56  
在过去的20年中,强调刺激一反应,并把学习看做是对外部刺激作出被动反应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已经让位给强调认知主体的内部心理过程,并把学习看做是信息加工主体的认知学习理论。随着心理学家对人类学习过程认知规律研究的不断深入.近年来,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西方逐渐流行。  相似文献   

7.
情感是对外界刺激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心理感受和情绪体验。而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相互感化的过程。《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  相似文献   

8.
建构主义——革新高等教育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新发展 心理学对人类学习现象的解释已经出现了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等主要学说。其中建构主义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后的进一步发展。 行为主义重视刺激、反应、强化的安排与联结,重视可视行为的表现与变化,进而进一步认为学习就是通过强化建立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链,  相似文献   

9.
一、尝试错误法的提出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E.Thomdike,1874---1949),从猫通过18次的反复才打开笼门获取门外食物的实验中得出猫的这种尝试、失败、再尝试、再失败直到成功的过程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在桑代克看来,猫在复杂的刺激情境中辨别出门栓(S)作为打开笼门的刺激,也就是在门栓(S)与开门反应(R)之间形成了巩固的联系,所以学习就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  相似文献   

10.
“刺激──反应”学习理论与小学语文学法指导湖北省当阳市教研室陈天金“刺激——反应”学习理论是最早研究、解释学习的理论学派,这一派别中的心理学家部认为学习是刺激环境与行为反应之间的联结过程。围绕面临一定的刺激环境,如何正确、熟练地按要求作出一定的行为反...  相似文献   

11.
心理学发展到现在,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在早期的教学和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心理学占据主导的地位.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把环境看作是刺激,认为学习者是对刺激产生反应,因此,行为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必须及时强化,认为学习是通过强化建立刺激和反应的联结.显然,这种观点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的理解和心理过程.在这样的理论下,教师只是知识的...  相似文献   

12.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相对立。该理论认为,学习就是面对当前的问题情境,在内心经过积极的组织,从而形成和发展认知结构的过程,强调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系是以意识为中介的,强调认知过程的重要性。认为学习在于内部认知的变化,学习是一个比S—R联结要复杂得多的过程。谈理论注重解释学习行为的中间过程,即目的、意义等,认为这...  相似文献   

13.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强调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运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通过有效的刺激与强化的练习,对提高该课程教学质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试析动作学习理论模式的演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刺激-反应:动作学习理论的萌生 动作技能学习的早期研究的理论定位,大多数都是行为主义,20世纪40、50年代和6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动作学习领域的研究都集中在S-R理论所及的问题。 早期的动作学习理论认为,动作学习就是学习者外部动作行为在外部影响作用下的变化过程;动作学习的结果就是形成快速、准确的动作行为习惯;这种学习效果取决于外部影响作用于动作反应的次数与质量;动作技能形成后用于完成新的任务,就是动作行为习惯的泛化。运用时的动作任务与学习时的动作任务越相似,运用起来就越容易、越有效。 在行为…  相似文献   

15.
行为主义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强调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运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通过有效的刺激与强化的练习,对提高该课程教学质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论人的学习基本类型与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学习实质的理解,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数十年来,联结主义心理学家将学习过程的实现看成是刺激与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形成联结,传统的认知派心理学家则将学习过程看成是有机体经过内部复杂的操作活动而形成认知结构,两派长期争论无法形成共识。 近二三十年以来,随着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关于学习的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现代认知心理学家根据研究结果对学习问题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富有启发意义的见解。现代认知派心理学家在总结实验心理学、神经生理学与生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人的学习过程的信息加工模式。…  相似文献   

17.
函数学习是对连续的、数值性的刺激与反应之间关系的学习,是一种重要的概念学习形式,线索学习任务和知觉运动协调任务两种研究范式。函数学习是一种规则学习还是联想学习一直是争论的焦点,两种模型都能准确地预测个体在内推测验中的成绩,但不能准确地预测外推测验的成绩。因此DeLosh提出了综合联想学习和外推规则反应机制的外推联想学习模型(EXAM)来解释个体的函数学习过程,Bott将该模型扩展到非单调函数领域,提出了增加参数学习单元的参数样例回归模型(PERM)。  相似文献   

18.
函数学习是对连续的、数值性的刺激与反应之间关系的学习,是一种重要的概念学习形式,线索学习任务和知觉运动协调任务两种研究范式.函数学习是一种规则学习还是联想学习一直是争论的焦点,两种模型都能准确地预测个体在内推测验中的成绩,但不能准确地预测外推测验的成绩.因此DeLosh提出了综合联想学习和外推规则反应机制的外推联想学习模型(EXAM)来解释个体的函数学习过程,Bott将该模型扩展到非单调函数领域,提出了增加参数学习单元的参数样例回归模型(PERM).  相似文献   

19.
在19世纪末期,俄国生理学家伊万·巴甫洛夫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得出了条件反射的概念:原来不能引起某一反应的刺激,通过一个学习过程,就是把这个刺激与另一个能引起反应的刺激同时给予,使它们彼此建立起联系,即有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反应之间的联系。在我们的教学中,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条件反射。  相似文献   

20.
一、多媒体教学的心理学依据 在学习理论领域中,心理学家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归纳起来主要是相互对立的联结派和认知派。认知派认为学习是刺激(S)与反应(R)的连接过程,并把学习看作是对外部刺激作出被动反应。而认知派在近20年发展较快,它强调认知主体的内部心理过程,并把学习看作是信息加工主体的认知活动。随着心理学家对人类学习过程认知规律研究的不断深人,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西方逐渐流行。由于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所具有的多种特性特别适合于实现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可以作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理想认知工具,因而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当代高新技术。特别是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足够的技术支撑,使我们传统的用“一张嘴巴”干巴巴的说教变成多感官的刺激,使抽象的变得具体、形象:使看不见的变成看得见的;使静的变成动的。这就使我们有可能为学生创设一个尽可能真实的情景,更加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更能为学生所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