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9 毫秒
1.
美德是具有正道道德价值的善的品德。对学校管理者而言,只有具备各种美德,才能实施道德领导。博爱、贵生的美德可以促使学校管理者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价值理念;谦虚、奉献的美德可以力促学校管理者更好地实现为师生服务的管理宗旨;节制、审慎的美德可以令学校管理者不断地反思与调控学校管理过程;公正、诚信的美德可以保证学校管理者在管理方式上讲究民主,注重合作;慷慨、宽容的美德可以敦促学校管理者在教育评价时保持弹性,避免极端。  相似文献   

2.
美德是具有正道道德价值的善的品德。对学校管理者而言,只有具备各种美德,才能实施道德领导。博爱、贵生的美德可以促使学校管理者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价值理念:谦虚、奉献的美德可以力促学校管理者更好地实现为师生服务的管理宗旨;节制、审慎的美德可以令学校管理者不断地反思与调控学校管理过程;公正、诚信的美德可以保证学校管理者在管理方式上讲究民主,注重合作;慷慨、宽容的美德可以敦促学校管理者在教育评价时保持弹性,避免极端。  相似文献   

3.
学校应是一个道德共同体,道德管理将成为现代学校管理的新走向。在学校道德管理中,校长应扮演道德领导的角色,校长是学校的精神领袖者、学校愿景的勾画者、领导替身的寻求者和教职员工的服务者。  相似文献   

4.
校长在学校管理过程中所秉持的伦理导向对于学校管理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伦理型校长的特征主要体现在校长本人的道德特征;校长为学校所确立和描绘的共同愿景的道德特征;校长决策方式的道德特征等几方面.成为伦理型的校长,需要从确立道德目标与期望;设立道德机构;奖励道德行为;身体力行设立道德角色模型等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5.
道德领导是无形的领导,贯穿于学校管理的全过程,对于提升现代学校治理能力和治理现代化具有积极的现实功效。校长道德领导对于践行立德树人理念、推进学校道德建设、开创学校美好未来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校长只有具备良好的道德领导品质,才能引领学校走向卓越。通过确立正义的信念、培育敬畏之心、涵养饱满的人性、创设优质的道德环境,引领校长自觉强化道德领导的养成。只有真正实施道德领导,校长才能获得学校成员的信服,建构学校内部和谐的道德秩序,打造有机团结的学校教育共同体。  相似文献   

6.
黄科文 《中国德育》2013,(24):40-42
学校是什么地方?这个问题我问过很多人。他们的回答惊人地相似,都离不开分数、成绩、升学这几个词,几乎没有人提及学校的道德教化功能。他们没有意识到,学校应该是一群有道德的人做有道德的事的地方。学校最基本的功能——传承文明、道德教化,基本上被大家忘却脑后,甚至校长本人也很难想起。浙江第一师范学校老校长经亨颐先生说得好:“一所好的学校,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一个地方的社会文化风尚。”可我们的校长说,当前的社会道德有问题,消解了学校教育的影响,这是社会问题,校长有什么办法?  相似文献   

7.
言教是提高受教育者个人道德认识和道德智慧的方法,因而可以使受教育者知道为什么应该做一个有美德的人,却不足以使受教育者实际成为一个有美德的人;身教是引导受教育者将道德认识付诸实行的方法,因而可以使受教育者将成为一个有美德的人的道德认识付诸行动,从而实际成为一个有美德的人.这样一来,只有就道德的实行来说,言教不如身教,身教贵于言教;而就提高道德认识和道德智慧来说,身教则不如言教,言教贵于身教.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扎实稳健地向纵深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和道德领导的主旨存有某种暗合:道德领导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学校管理指出了有别于传统学校管理理念和模式的有效途径,为学校管理体现教育本真属性和解决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程中出现的很多问题提供了有益的思路。根据道德领导理论的要义,中小学校长践行"道德领导"的路径主要有:努力生成校长和教师基于责任的共同价值观,着力形成并实施积极的"学校共同体规范",致力于推动教师成为优秀的自我管理者,积极推动学校形成良好的同事关系。其中,生成校长和教师基于责任的共同价值观是核心。  相似文献   

9.
罗尔斯认为,人的气质、品质必须受到经过谨慎选择的正义原则的约束和指导,才能成为道德美德。道德美德只有在良序社会中才能得到有效的培养,因为在良序社会中,我们的道德情感可以合乎一般心理规律地发展出来。他首先假定人们都有正义感的能力,但是正义感必须在正义秩序下经过"权威的道德"、"社团的道德"和"原则的道德"三个阶段逐渐被塑造成正义美德。  相似文献   

10.
结合我国传统德治思想和西方道德领导理论,以质性研究的方法论范式,实地考察了北京市一所公立中学及其校长。在用扎根理论对调查资料进行分析后,从个人和组织两个维度,揭示了该校校长在道德领导方面的具体表征。校长道德领导的个人方面,主要涉及到自身修为和以德服人两方面。校长道德领导的组织方面,校长主要扮演着学校愿景的表达者、学校变革的推动者、学校文化的缔造者等角色。校长道德领导是校长个人道德和组织道德的融合,是校长与学校相互成就的过程。文化领导、阶段性的英雄式领导、合理的科层领导以及专业道德领导是校长道德领导的具体表现方式。  相似文献   

11.
Militaries that take a character development approach in their moral education programs but rely heavily on authority figures as subject matter experts to teach soldiers face two serious problems. First, soldiers improperly defer to their instructors and, as a result, do not understand the moral virtues taught in class. Second, instructors are in a poor position to motivate soldiers to develop character through the goal-oriented, measurable and supervised practice of specific virtues. These problems threaten character-based moral education programs because people must understand and practice the moral virtues to form good character. Building on the work of several prominent moral philosophers, I propose that militaries can mitigate the problems of authority in moral education and enhance soldiers’ character development by incorporating an apprenticeship model which leverages the mutual trust that soldiers share with leaders and peers.  相似文献   

12.
Teaching is a significant social good and therefore teachers as well as the state have to take responsibility for guarding the moral quality of the teaching practice. Based on this premise, the article describes and defends the view that these parties have their own particular role by means of literature review and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arguments.

The role of the state is necessarily limited to defining minimal moral rules and obligations, because in liberal Western democracies morality is codified in law to a minimal degree. The state also has practical reasons for such a confined position, among which are the complexities of professional practice and its implied tacit knowledge.

Teachers have to take responsibility for constructing the full width of professional morality, but particularly for defining its optimal or aspirational dimension. This dimension comprises the virtues deemed important for teachers as well as their professional ideals. Whereas the literature on professional ethics of teachers is relatively silent about professional ideals, several arguments are provided for the importance of ideals for teachers.

The final part of the article defends the claim that teachers have to articulate their professional ideals through intra‐professional dialogue. Again,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arguments are provided, for instance that such a debate provokes teachers to think about the best aims and means of their profession and that it contributes to the sense and meaning of their work. The article ends with some practical implications of the theoretical exposé.  相似文献   

13.
更新观念提高德育实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1世纪高校德育面临着一系列新问题、新情况、新课题。作为德育工作者,应当更新观念,把人文精神作为德育的基础底蕴,把创新精神作为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充分发挥德育对象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性,把德育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的道德状况分析及工作对策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大学生道德发展呈现出道德认知从感性走向理性,道德规范由他律转变为主要依靠自律,道德评价由单一性的评价体系变为综合性的评价体系,道德目标由养成教育向成人教育过渡等特点。由此出发,在日常德育工作中应加强师生的交流沟通,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主体作用,发挥德育的整体教育功能,融学校、家庭、社会的德育教育为一体,以唤醒和培养大学生的理想、情操、良知、信念和完整人格,使道德规范成为他们的内在约束力。  相似文献   

15.
德育过程是形成思想道德主体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只有充分发挥教师在德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才能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魏伟 《成才之路》2021,(14):28-29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结合鲜活的生活资源,创设丰富可感的情境,引导学生在积极体验中进行道德判断,并转化为行为实践,从而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教师可采取以下策略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对比辨析,深化道德体验;搜寻反思,明晰道德是非;角色置换,激发道德情感;突破两难,把握道德内涵;拓展思维,落实具体言行。  相似文献   

17.
俞念胜 《江苏高教》2021,(4):102-106
立德树人是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神圣使命。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出发,思政课教师要培养大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深沉的家国情怀、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不屈的奋斗精神。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师立德树人面临着能力不足待提升、渠道不畅待拓展、方法滞后待改进、评价失衡待完善等现实难题。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师要练就立德树人过硬本领、构建立德树人课程体系、创新立德树人方式方法、完善立德树人评价体系,不断提高立德树人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前在我国德育低效问题仍备受关注,但其研究多集中于就德育存在的实际问题而论德育低效。本研究则以高中师生道德认识差异为切入点,以国家倡导的公民道德范畴为基础,对高中师生的道德认识进行问卷调查,获得必要的数据,结合对具体高中的德育周记、违纪惩罚档案进行质的分析,客观描述高中师生道德认识差异的实态,从实证角度探求德育低效的原因,从而为"有的放矢"地提高德育实效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高校德育的实效性,文章提出了高校要实施从学生入学到学生毕业的全程德育、从教师到后勤服务人员的全员德育、从学生学习环境到学生生活环境的全面德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牛永丽 《科教导刊》2021,(3):165-166
德育一直都是我国教育的重要内容,小学应当根据小学生年龄段特点,有机融入德育教育,让小学生从小就能够受到良好的品德修养的熏陶.同时我国传统文化中有非常丰富且优秀的德育思想,比如诚实守信、尊老爱幼、爱国主义、自强不息、和而不同、自尊自爱等传统美德,因此教师可以在德育教学中融入优秀的传统文化,既可以增强课堂内容的趣味性和丰富性,还能够通过古今对比,让小学生喜欢上中国传统文化,培养良好的品德素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