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东省检察机关去年共查办贪污受贿县处级以上干部187人,其中厅级干部21人。 据悉,去年广东省各级检察机关集中力量查办了一批职务犯罪案件。1至11月共查案4300多件,立案侦查1500多件,共170多人。通过办案,为国家挽回直接经济损失4.5亿元。 去年广东省检察机关办案工作呈现以下几个新特点:一是依法侦查、起诉了一批影响大、震动大的案件。如查办了湛江特大走私案中涉及的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案件,已起诉64件65人;二是重点查办金融系统和国有企业中发生的案件;三是突出查办大要案。影响较大的有广东进出…  相似文献   

2.
<正>职务犯罪是国家公职人员利用手中职权实施的犯罪行为,包括贪污、受贿、渎职、侵权等。改革开放40年以来,在急速的社会转型中,我国职务犯罪呈高发多发态势。为有效打击职务犯罪,我国职务犯罪查办机制也经历了一个从侦查到监察的深刻转型。有必要回顾我国职务犯罪查办机制变革之历程,总结其特点,前瞻其未  相似文献   

3.
策划人语:职务犯罪,是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便利进行的非法活动,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法定职责,破坏国家对职务行为的管理活动,依照刑法应当受到刑事处罚的犯罪行为的总称.  相似文献   

4.
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在工作报告中指出:2011年全国共立案侦查各类职务犯罪案件32567件,44506人,人数同比增加1%,其中贪污贿赂大案18464件,涉嫌犯罪的县处级以上国家工作人员2524人。其中包含厅局级人员198人,省部级7人。人大代表指出:对于犯罪不能只是抓人,要分析犯罪的原因,找出预防犯罪的对策。笔者认为对领导干部犯罪问题更值得去研究,领导干部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特别是层次比较高的领导干部,他们的素质和能力对整个社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经济犯罪是刑事犯罪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目前干扰和破坏我国正常的经济秩序的严重问题。特别是近年来,领导干部经济犯罪的人数日渐增多,犯罪人员的级别也越来越高,犯罪金额越来越大,据在全国人大九届一次会议上,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中披露,从1992年至1997年的五年间,经济犯罪涉及金额达9575亿元,查办党政领导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执行机关人员5.4万多人,起诉贪污贿赂渎职等犯罪被告人18万人。特别是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长陈希同,原北京市常务副市长王宝森等案更是令人触目惊心,深恶痛绝。仅在1997年,重庆市立案侦办的贪污、贿赂等犯罪大案就达692件,查办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55人,其中厅局级干部4人。因此,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经济犯罪尽管是领导干部队伍中的少数人,但由于其权力、职务、社会地位和影响等诸方面的特殊因素,所造成的危害极大,影响极坏,成为当前广大群众十分憎恶的丑恶现象,是反腐败斗争的主要对象。深刻地揭示领导干部经济犯罪的方式及原因,研究遏制领导干部经济犯罪的对策,对于开展反腐败斗争,维护国家的正常经济秩序,纯洁党和国家的干部队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领导干部经济犯罪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6.
检察建议作为检察机关加强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方式之一,对其进行研究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意义。本文对检察建议的性质、适用范围及作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结合工作实际对检察建议在实际运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若干的建议,对进一步促进检察建议在理论研究上的突破及完善检察建议在实务中的运用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林莹 《陕西教育》2008,(11):84-84
海南省屯昌县人民检察院不断加大查办职务犯罪案件力度,结合该县各行业系统的实际情况,根据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采取“抓系统,系统抓”的工作方法,依法查办了屯昌南吕学区原校长甘某、出纳员李某、会计周某贪污案以及向阳中心小学校长习某贪污案等一批发生在教育系统系列贪污贿赂案件14件涉案人员14人,这是该县在同一行业系统中查办的涉案人数最多、在屯昌县产生重大影响、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的系统职务犯罪案件。为教育系统建章立制、加强管理、堵塞漏洞、警示教育部门干部职工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职务犯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的便利进行的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等犯罪活动,是一种严重的极端的腐败现象,它严重危害国家利益。目前职务犯罪预防方法比较单一,主要依赖于法制宣传、预防讲座、检察建议,威慑力有限,职务犯罪预防具有阶段性而缺乏长效机制,基本上靠职务犯罪预防部门独立承担,且缺失法律支持,预防实效不高。据此,应当创新职务犯罪预防理论。现就新形势下的职务犯罪预防工作与大家做以探讨。  相似文献   

9.
职业道德是指从事某种职业的工作者所必须履行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作为一个人民教师为了对社会、对国家、对人民起到应有的作用,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现教育目的,培养出跨世纪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必须要认真履行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师的职业道德,是人民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的职业生活中,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它是调整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教师与领导、教师与家长、教师与社会之间等各种关系的行为准则。教师职业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从来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主义教师的职业道德是保证教育事业顺利发展的…  相似文献   

10.
现有职务犯罪侦查措施单一、强制力不足,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侦查职务犯罪侦查的实践需求,不适应刑事诉讼法修改的新要求,制约了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职能作用的发挥。建议赋予检察机关强制措施和技术侦查措施的执行权,增设限制出境、强制证人作证、特情侦查措施,完善受案环节的监控职能和财产转移监控等途径,提高侦查效率,提升侦破职务犯罪案件的能力和水平,推进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1.
职务犯罪案件查办的过程中,检察机关正确、恰当地使用强制措施,对案件查处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职务犯罪侦查实践中,检察机关办案人员对法律规定的强制措施的使用存在诸多问题。新刑事诉讼法中对强制措施的使用作出新的规定,这对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强制措施的使用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相似文献   

12.
职务犯罪是严重的渎职行为,是腐败现象的集中体现,危害很大,不仅严重危害人民的生命财产,危害国家的政治经济管理秩序,也危害社会风气和社会道德,是多方面危害社会的犯罪类型。而像我们这样的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国家,与西方国家不同,国家的主要经济活动成为国家公务人员重要、甚至是主要的职务行为,预防职务犯罪,在我国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职务犯罪在当前经济犯罪中占有较大比例,深入研究职务犯罪的构成、特点,分析职务犯罪与贪污罪、侵占罪等罪的区别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在实践中,职务侵占罪有多种表现形式,职务犯罪的手段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如何认定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一直是刑事理论上的疑难问题。本文通过相关实际案例对职务侵占罪的构成要件、特点及疑难点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认识。  相似文献   

14.
刑讯逼供是发生在执法、司法活动中严重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渎职犯罪行为。刑讯逼供犯罪不同于一般职务侵权或“非法拘禁”罪,而有其本身固有的特点和表现形式。刑讯逼供行为既危害公民,又危害国家;必须依法认定司法机关刑讯逼供行为。依法认定刑讯逼供罪与非罪的界限。构成刑讯逼供罪的必须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仅要为被害人恢复名誉,而且要履行国索赔偿法规;对刑讯逼供必须依法予以定罪和处罚,必须加大对执法官员知法犯法打击的力度。  相似文献   

15.
谈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包含多方面内容,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教育等,而社会公德教育则是诸多方面中最基本的内容。虽然社会公德教育只表现于个体选择,似乎是浅层次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观念,然而它同时又是个体较高层次道德观念的表现形式和外在行为。公德状况反映了一个人的道德基础,从个体道德状况可以窥见其道德修养水平和文明程序。公德状况也直接影响着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及其它规范的养成,是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石。社会公德与思想道德其它方面内容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一个人不讲友爱、文明和礼貌,…  相似文献   

16.
检察建议是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方式之一,是开展预防职务犯罪的重要法律形式和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综合治理的重要工具。但检察建议现在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适用范围不广。检察建议作为检察机关对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方式之一,应加强其本身的法律性,即应以法律的形式对检察建议的相关内容进行规定。  相似文献   

17.
党的六中全会《决议》指出,全面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当前要以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纠正行业不正之风为重点”。职业活动是人的主要社会活动,职业道德同职业生活相联系,是社会道德原则、规范在职业中的具体体现。军队后勤院校能否对学员有针对性地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学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对于我军后勤建设具有重要影响。一、提高学员对职业过德教育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军队后勤人员的职业道德,是军队后勤各类人员在履行岗位职责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准则。后勤院校学员是我军后勤建设的接班人,对他们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具有特殊…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职业道德问题愈来愈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对社会的公开承诺,如果会计人员丧失了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将导致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并失去社会对会计行业的信任,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意识建设已成为当前会计行业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9.
职务犯罪是国家工作人员滥用、亵渎国家公权力的犯罪,它严重危害了国家政治和经济秩序,甚至危及政权的稳固。在我国刑事立法和司法体制的现实语境下对职务犯罪实行轻刑,既不符合我国反腐倡廉要求也不符合刑罚发展规律。职务犯罪轻刑化损害了法律权威,阻碍了司法公平正义的实现,我们要从理念、立法、司法、监督等多个角度和层面努力遏制职务犯罪轻刑化倾向。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司法实践中,职务犯罪作为刑事犯罪的一类,在整个犯罪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其社会危害性极其严重。因此,如何有效地预防职务犯罪的发生,是我国司法界、法学界仍至全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揭示了我国职务犯罪的现实状况,剖析了职务犯罪之成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