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以液体石蜡为连续相、丙烯酰胺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水溶液为分散相、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硫酸铵为引发剂、Span-80和OP-10为复合乳化剂,制备了丙烯酰胺(AM)-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阳离子共聚物;考察了引发剂含量、单体AM与DMDAAC的摩尔配比、复合乳化剂Span-80与OP-10的质量配比及含量、聚合温度、聚合体系pH等对AM-DMDAAC阳离子共聚物性能的影响.较佳的聚合条件为:过硫酸铵占单体总质量的1.0%,n(AM):n(DMDAAC)=1.6,m(Span-80):m(OP-10)=96:4(Span-80和OP-10复合乳化剂的亲水亲油平衡值约为4.7),Span-80和OP-10占油相质量的6%,聚合温度40℃,聚合体系pH约为5.0.在此聚合条件下,制得的AM-DMDAAC阳离子共聚物的粘度较大,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通过提高单体浓度,降低反应温度及引发剂浓度,合成高分子量阳离子型丙烯酰胺(AM)--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共聚物的方法及提高单体转化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以丙烯酰胺(AM)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为原料,在紫外灯照射和光引发剂作用下,通过水溶液自由基共聚法合成了水溶性好的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研究了光引发剂用量、单体配比、pH值以及单体总浓度等对产物性能的影响规律,并通过对合成产物固含量、特性粘数、阳离子度等性能指标的测试,确定了本聚合反应体系的最佳工艺条件。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共聚物进行了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4.
以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和丙稀酰胺(AM)为原料,在 引发剂过硫酸铵(APS)的作用下,通过共聚合反应成了一种新的阳离子型聚合物。在n(DMDAA C):n(AM)=2:1、c(APS)=2.0×10-2mol/L、t=60°C、T=3h的条件下,所得共聚物的 阳离子度(CD)为45%,相对分子质量为9.4×106。应用实验结果证明该聚合物具有良好的 絮凝作用,同时对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5.
新型阳离子高分子絮凝剂的合成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和丙稀酰胺(AM)为原料,在引发剂过硫酸铵(APS)的作用下,通过共聚合反应成了一种新的阳离子型聚合物,在n(DMDAAC):n(AM)=2:1、c(APS)=2.0&;#215;10^-2mol/L、t=60℃、T=3h的条件下,所得共聚物的阳离子度(CD)为45%,相对分子质量为9.4&;#215;10^6。应用实验结果证明该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絮凝作用,同时对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6.
以3-丙烯酰氧基-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AHPTAC)与丙烯酰胺(AM)为单体,以(NH_4)_2S_2O_8-NaHSO_3作引发剂,在40℃水中通过溶液聚合法合成了阳离子共聚物,并通过IR、~1H-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AgNO_3滴定方法,测定了共聚物的阳离子度,然后用截距斜率法(Fineman-Ross法)测得AM、AHPTAC两单体的竞聚率分别为r_1=10.90,r_2=0.14;直线交叉法测得AM、AHPTAC竞聚率分别为r_1=10.94±0.20,r_2=0.15±0.04。  相似文献   

7.
以甲基丙烯酸(AA)、烯丙基聚乙二醇(APEG)和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DMDAAC)为原料通过溶液共聚制备出了一种两性聚羧酸系减水剂(APCs).研究了单体对APCs性能的影响,测定了Zeta电位和吸附特性.结果表明引人阳离子单体可以增加饱和吸附量和分散性能.Zeta电位测定表明吸附着聚合物的水泥粒子之间的空间位阻是主要的分散机理.  相似文献   

8.
以P(AA—AM)超大孔水凝胶(SPH)为基体,以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为第二聚合物网络单体,采用分步法合成P(AA—AM)/PDMDAAC互穿网络超大孔水凝胶(I—SPH),利用FTIR、SEM对材料的结构与性能进行表征,并将I—SPH应用于吸附染料。结果表明:可成功制得I—SPH,且I—SPH仍维持良好的孔结构;I—SPH对阳离子红染料(X—GRL)及酸性蓝染料(5GM)的脱色率分别为90.7%、97.6%,吸附容量分别为8.98mg/g、9.73mg/g;第5次重复使用,其脱除率仍分别达80.3%、90.4%。  相似文献   

9.
利用 Span6 0作为分散剂 ,环己烷为有机相 ,用甲叉双丙烯酰胺交联及过硫酸铵引发 ,在反相悬浮液中合成了A TBS/ A A/ AM三元共聚超强吸水剂 .研究了它的吸水性能与共聚物的组成、交联剂用量和中和度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 ,加入 2 -丙烯酰胺 -2 -甲基丙磺酸单体后 ,共聚物胶在不同溶液中的吸水倍率有明显提高 .此外 ,考察了 p H和温度对共聚物胶吸水率的影响 .  相似文献   

10.
采取先加碱共聚一共水解的方法合成了孪尾疏水缔合丙烯酰胺/丙烯酸钠/N,N-二己基丙烯酰胺共聚物[P(AM/NaAA/DiC6AM)],用FTIR、^1H—NMR及容量分析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转化率随反应的增加而增加,10h可达92%,之后增加的比较缓慢.水解度主要受水解时间的影响,受疏水单元摩尔分数的影响较小.本文还研究了疏水单元摩尔分数、总单体质量浓度、DM质量浓度、(NH4)2S2O8质量浓度、温度、SMR对P(AM/NaAA/DiC6AM)水溶液的表观粘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通过增加皂类表面活性剂分子中亲水基的总数,可以提高其抗硬水性能,为此,在亲油基与羧基之间引入烷氧基,该研究以甲基丙烯酸和十二醇的主要原料,采用加成,酯化,取代,皂化四步法合成3-十二烷基-2-甲基丙酸纳,其中,杂多酸对酯化反应起到了催化和阻聚双重作用;相转移催化剂用于取代反应,简化了操作,缩短了反应时间,提高了产率。  相似文献   

12.
使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和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B3LYP方法,在B3LYP/6-311++G**水平上对(E)-2-[2-(2-硝基苯基)乙烯基]-8-乙酰氧基喹啉的分子结构、分子振动频率、电子吸收光谱及热力学性质进行理论研究.计算结果表明,标题化合物分子为E型反式非平面结构.分子在气相时的最低能量跃迁峰位于418nm处,对应S0→S1的电子跃迁,溶剂作用使其红移22—29nm,其红移程度随溶剂极性增强而增大.最强吸收峰位于289nm处,对应S0到S10的电子跃迁.在298.15K、标准大气压下,标题化合物分子的标准摩尔生成焓和标准摩尔生成自由能分别为-281.39和7.14kJ.mol-1.  相似文献   

13.
用自由基捕捉剂 1 ,1 -二苯基 -2 -三硝基苯肼 (DPPH)对等离子体引发水溶液体系聚合时体系中的自由基浓度进行了测定。发现在等离子体引发水溶液聚合体系中 ,自由基浓度随放电功率、放电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而且当体系中加入单体后 ,在同样的条件下体系中的自由基浓度比未加单体时的浓度高。  相似文献   

14.
山莨菪碱对Fenton反应生成的·OH具育较强的直接清除作用,其IC_(50)为276mg.L~(-1),作用比·OH特异性清除剂甘露醇(IC_(50)为1349mg·L~(-1)强。对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系统产生的O(?)也有较强的清除作用,其IC_(50)126mg·L~(-1)。山莨菪碱对自由基发生系统(FRGS)诱导离体大鼠心肌匀浆组织产生的脂质过氧化(LPO)作用有明显的抑制效应。对FRGS诱导离体大鼠心肌线粒体膜LPO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果提示山莨菪碱的抗脂质过氧化作用与清除氧自由基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5.
2-氰基苯并呋喃类化合物通常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常用于药物分子和天然产物的构建。2-溴苯并呋喃类化合物在碘化钠做促进剂的条件下与氰化亚铜发生氰化反应,一步得到2位被氰基取代的呋喃衍生物。该方法实现了无过渡金属催化剂的溴代杂环化合物的氰化反应,有效减少了过渡金属催化剂对产品的污染。  相似文献   

16.
以去甲氨噻肟酸乙酯为原料,在碱性条件下与α-澳代异丁酸叔丁酯合成了头孢他啶侧链酸乙酯,分析了不同溶剂、碱的用量对反应收率的影响.较佳的反应条件为:溶剂DMF350mL,摩尔比为去甲氨噻肟酸乙酯:α-澳代异丁酸叔丁酯:无水碳酸钾=1:1.2:2,反应温度45℃,反应时间24h.在此条件下,反应收率达89.6%.  相似文献   

17.
以生物电子等排体原理设计合成了2-[[3-羟苯基]亚氨基]苯酚,测试了其清除DP-PH·的活性,并分别探讨了溶剂效应和作用时间这两个因素对其清除DPPH·的影响。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的半清除率浓度IC50小于10mg/mL,说明化合物具有良好的自由基清除活性;溶剂效应对目标化合物清除DPPH·的活性具有重要影响,在DMF中清除DPPH·的活性最优,IC50为408.5μM,在丙酮中的清除活性较差,IC50为868.54μM;目标化合物随作用时间对DPPH·的清除程度有差异,其对DPPH·的清除作用是随时间变化而缓慢进行的。  相似文献   

18.
With N-vinyl-2-pyrrolidone (NVP) and itaconic acid ( IA ), poly ( N-vinyl-2-pyrrolidone/itaconic acid) [ P(NVP/IA) ] hydrogel was synthesized by free radical solution polymerization. The structure of this P(NVP/IA) was characterized by IR. Effects of concentration of itaconic acid, amount of cross-link agent,N, N‘-methylene-bis-acrylamide, reaction temperature, and time on properties of swelling ratio (SR) of the hydrogel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best swelling property of the hydrogel is obtained at 50 ℃ and 1.5 h. pH sensitivity increases as the concentration of itaconic acid in the hydrogel system increases.Swelling ratio of the hydrogel decreases as the amount of cross-link agent increases.  相似文献   

19.
用电子顺磁共振法、DPPH分光光度法、联苯三酚红/H2O2/Fe2+分光光度法对野生植物余甘子提取物的抗氧化性进行了分析检测及活性研究.并用自己研究出的玫红光敏化合物微生物纸片法进行了抗氧自由基性能检测对照.结论:余甘子对自由基的清除率可以达到30-80%,具有很好的抗氧化能力及氧自由基清除作用.新的抗自由基性能检测方法简便易行,适用快速.  相似文献   

20.
桑叶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超声波法对桑叶有效成分进行提取,得到Ⅰ、Ⅱ、Ⅲ共3个提取物,然后采用二苯代苦味酰肼自由基(DPPH·)法对提取物进行了自由基清除试验。结果表明:3个桑叶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均具有较好的自由基清除能力,这说明了桑叶可作为自由基清除物质资源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