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强调通过“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问积极的相互作用”来学习知识、技能,而操作游戏是游戏活动中的一种,是以操作活动为主体的,重视幼儿感性经验的积累和发展,以操作学习为中心的综合性游戏模式。在操作游戏中,教师根据幼儿的需要和发展提供各种丰富的操作材料,  相似文献   

2.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是幼儿园教育的基本活动。前苏联的阿尔金称游戏为“儿童的心理维生素”。陈鹤琴先生说“孩子是以游戏为生命的”。《纲要》也直接规定幼儿园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确实,在游戏中幼儿享受成功、体验挫折、尝试解决问题、满足情感交流、积累各种经验,从而获得身心和谐发展。幼儿游戏蕴藏着幼儿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的契机。那么,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中又如何发挥游戏的作用呢?本文试从一线教师的工作实践,谈谈用各种游戏进行教学的经验,与同行共享。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江苏省“课程游戏化”的不断深入,学前教育界同仁越来越认同“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的价值。但在开展游戏活动的实际过程中,尤其是在户外自主游戏中幼儿对游戏的探索往往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入的学习与探究。由此看来,如何在户外自主游戏中支持幼儿深度学习,促进幼儿经验提升,发展幼儿解决问题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成为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生成性活动以教师的观察为基础.以幼儿的兴趣和经验为生长点,以适宜性策略为支持,活动中以幼儿为探究主体,自由、自主、愉悦、创造的游戏精神在幼儿身上得到充分体现。教师需要基于观察,对幼儿偶发的、零散的兴趣进行价值判断,然后通过材料或情境创设,由“兴趣”引发真正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幼儿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马志胜 《科幻画报》2023,(4):112-113
“双减”政策强化了教师的责任感与创造性,教师自觉以幼小衔接工作为指导思想,科学创设幼儿的游戏活动形式,力求帮助幼儿积累课程知识,实现对幼儿的心智启迪。为了优化幼儿的游戏活动,教师深度考量学科视角的活动解析,切实验证学科视角是幼小衔接工作的基点,精心探寻学科视角下益智区游戏的设计思想,全面概括学科视角下益智区游戏的探究价值,详细介绍学科视角下益智区游戏的开发方法。因此,学科视角下的益智区游戏能够开启幼儿游戏活动的新起点,为幼儿提供高层次的思维培养、意识强化与知识积淀。  相似文献   

6.
表演游戏是幼儿以故事为线索开展的游戏活动,它兼具“游戏性”和“表演性”。在游戏中如何按照游戏活动的本质来组织和指导幼儿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既有游戏的体验,又能享受表演的乐趣,达到游戏与表演的统一,不少教师对此存在困惑。在园本教研中,我们以问题为切人点,以游戏案例为载体,聚焦常态的游戏活动现场,  相似文献   

7.
黄志琴 《广西教育》2023,(34):125-128
幼儿园区域游戏能够满足幼儿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的发展需求。教师把握区域游戏的价值,给幼儿提供自主探索、学习和发现的机会,使游戏空间、游戏时间、游戏材料、游戏内容、游戏规则适度“留白”,能创造区域游戏无限可能。同时,教师在游戏过程、游戏分享、游戏评价、游戏资源利用中适当“补白”,适时介入,有效指导,能激发区域游戏的生机与活力。区域游戏中“留白”与“补白”的结合运用,能够充分调动幼儿参与游戏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积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经验,获得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吴焱 《教师》2012,(25):114-114
自主性游戏是幼儿在一定的游戏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主选择.以自己的方式进行活动,在与材料和伙伴的互动中分享游戏带来的快乐.学习彼此的经验。因此,在自主性游戏中教师要先选择材料,通过材料让幼儿对游戏产生兴趣。其次要把简单的材料变一变.让小材料发挥大用道。最后。要突显材料,让材料引领孩子与教师、同伴交往。一、小材料,大故事:选材刚开展自主性游戏时,我认识到材料的提供直接影响到游戏行为。因此我并不急切地将我所准备的材料投放给幼儿:我从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孩子们围绕“家”的生活经验展开讨论。凭着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观察与经验的积累,大家纷纷勾画着自己的家的概念:“老师,我家里有好大的桌子。”  相似文献   

9.
按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引导幼儿学习用简单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的简单问题”的相关要求,针对幼儿数学学习“相对单一、脱离生活经验、缺乏自主探索”等实际困境,教师可在幼儿园的数学活动中注重生活化主题活动的设置,有效地引导幼儿主动探究,丰富幼儿的数学认知,提升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以大班主题活动“数字朋友”为例,设置了生活活动、区域游戏、融合式集体活动、亲子活动等多元活动,引导幼儿在“玩中学“”做中学”中激发学习兴趣,亲历问题探究。  相似文献   

10.
在幼儿园开展游戏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幼儿因长期反复玩同一种游戏而对游戏逐渐失去兴趣的现象,本文基于对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行为观察,发现“经验远、体验少、材料缺乏”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中河街道华泰剑桥幼儿园以“小警察”游戏为例,在分析幼儿游戏问题的基础上,将项目化探究活动与幼儿日常游戏融合,开展一系列活动,以激发幼儿游戏兴趣,促进幼儿生长和创造。  相似文献   

11.
江晨 《学前教育》2023,(23):46-47
<正>当幼儿同类游戏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会出现游戏内容简单重复的情况,就像案例中所描写的那样,游戏材料不断累积,游戏水平却难以提升。对此,只要教师捕捉到幼儿的发展点,与幼儿共同讨论,多角度支持幼儿游戏不断“升级”,就会为促进幼儿的进一步发展打开新局面。  相似文献   

12.
幼儿园以活动区为背景的自由游戏(角色性游戏) 的教育理念,是通过幼儿自选、自主的游戏活动,引发幼儿的学 习需要,在教师的“教”和幼儿的“学”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让 幼儿在游戏中与环境(包括人和物)充分互动,从而获得经验, 建构知识,实现身心发展。基于幼儿园的角色性游戏地位日益 上升的情况,笔者对角色性游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3.
教师都明确应该“支持幼儿的游戏”,但究竞该如何支持?以什么样的方式支持?这一直是困扰教师的问题。我园开展了关于幼儿游戏与课程资源整合的研讨。通过教育活动现场的观察、活动后的反思解读幼儿的游戏行为来发现问题,寻求促进幼儿的游戏性体验,提高幼儿的游戏能力与水平的课程支持策略。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17,(23):42-43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幼儿的生活方式或生存方式,幼儿园应该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教师支持和引导幼儿游戏的能力是核心专业能力之一。本文以中班"毛衫店"主题角色游戏为例谈教师在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行为与能力。本文提出教师要敏锐捕捉幼儿游戏的兴趣点,帮助孩子生成新的游戏主题;在游戏开展的过程中根据游戏进展情况丰富幼儿的相关经验,从而支持游戏情节的不断深化;教师要给予幼儿游戏空间规划、材料提供的支持等方面保障幼儿开展游戏的条件,从而引导幼儿获得多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倾听幼儿的回答教育情境:这是中班科学活动“哪里在动”的活动片段,活动的核心目标是通过探究,了解身体的许多部位都会动。活动开始,教师与幼儿玩了“木头人”的游戏,目的是通过“定型”让幼儿体会身体保持不动(僵直)的感觉。游戏结束后,教师组织幼儿分享活动经验,问:“刚才你一动不动时,身体感觉怎么样?”“感觉自己站得直直的。”教师听了“嗯嗯”了两声,看来这个答案不是教师所期望的。连续问了好几个幼儿,教师眼看幼儿的回答越来越“五花八门”“不得要领”,只好抛出暗示性很强的“是否式”问题:“你们刚才一动不动的时候,身体感觉舒服…  相似文献   

16.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因此,我们的课程目标落在丰富幼儿愉快的游戏体验和实现幼儿主动获得学习经验的游戏过程。幼儿园把安排幼儿一日生活的权利交给教师,实际上是希望教师根据幼儿的发展需要及时调整活动内容与时间安排。如何使六大类游戏较为科学、巧妙地贯穿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较好地实现“游戏为幼儿的基本活动”,我们做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唐艳艳 《福建教育》2022,(16):42-43
<正>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也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内容,它为幼儿原有经验的巩固与新经验的拓展提供了保障。《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并非简单地等同于环境的开放与材料的丰富,而应是幼儿自己喜欢且需要的、能帮助幼儿扩展生活经验以帮助其更好生活的环境。诸多教师会有意识地为幼儿创设生活化的游戏环境,但对其存在误解,为此本文结合当前幼儿园生活化游戏环境创设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幼儿的自发游戏是充分展示他们创意的活动,针对幼儿的自发游戏,教师首先应当保护他们的好奇心,在观察、解读分析的基础上,选择有教育价值的活动进行支持。在指导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活动的安全性、介入时机,并提供适宜的材料支持,以此帮助幼儿不断积累各种经验,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主性游戏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冯娟 《天津教育》2022,(2):54-56
<正>安吉游戏是以“让游戏点亮儿童生命”为信念的游戏革命,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所进行的教育改革。本文以安吉游戏为切入点,首先分析安吉游戏的内涵及价值,然后分析教师在幼儿游戏活动中角色偏离的表现,最后对安吉游戏给幼儿游戏中教师角色回归的启示进行分析。教师在幼儿游戏中扮演的角色始终是广大幼儿教师重点关注的问题,即便许多幼儿教师清楚自身在幼儿游戏中应当扮演的角色,但在实际的游戏活动中,往往会出现角色偏离的问题,导致幼儿游戏活动顺利开展受到阻碍,也无法达到预设的游戏活动目标。安吉游戏给幼儿教师在开展幼儿游戏活动时应扮演的角色提供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20.
蒋茜 《今日教育》2006,(7):17-18
设计思路 对于幼儿园托幼班的孩子来说,有一明显的特点即“以自我为中心”。在游戏中也是以“自言自语”的个体活动为主,还不习惯于听他人的指令集体行动,因此让幼儿通过游戏活动积累有关“只有听得清,才能做得对,玩得高兴”的经验和体会是很有必要的。我设计的游戏活动从情感人手,培养幼儿逐步养成注意倾听的态度和习惯。活动设计的内容编排思路是:教师的指令语句从短到长,语速由慢到快,包含的信息量由少到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