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拜上帝教缘起于基督教,从表象来看,拜上帝教与基督教有一定关联,而事实上,二者之间却存在着本质的区别。从现实斗争形势的需要出发,拜上帝教的信仰特征呈现出明显的现实性和功利性趋势。这个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拜上帝教作为农民战争工具的本质特点。  相似文献   

2.
太平天国的兴亡问题,史学界众说纷纭。太平天国的兴亡,拜上帝教是关键。前期,拜上帝教起到了巨大的号召和凝聚作用,但随着天国历史的发展,拜上帝教的本质的虚伪性和狭隘性日益暴露,最终导致太平天国失败。  相似文献   

3.
浅析太平天国的立国精神支柱--拜上帝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拜上帝教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洪秀全对西方基督教改造的结果。它对于动员和组织民众起来革命起了巨大作用,即“革命理论的外衣”。在天国政权建立后,作为“君主专制的光环”,拜上帝教并未有效地巩固天国的统治基础。但从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轨迹看,太平天国运动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其立国精神支拄——拜上帝教,尽管是一种唯心主义的世界观,但它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经验教训,成为后人继往开来,走向胜利的基石。  相似文献   

4.
西方传教士对太平天国的态度经历了从期望"传播圣教和宣传福音",到"改正太平天国的许多错误",进而污蔑敌视太平天国三个阶段,充当了各资本主义国家探听太平天国虚实、镇压太平军的先驱者,此外,传教士纷纷赶赴和悄悄离开天京这一现象,反映了拜上帝教与基督教的普同性与特异性.  相似文献   

5.
拜上帝教在太平天国初期的斗争中,起到了相当大的积极作用,形成了洪秀全、杨秀清等人的领导权威,使造反农民敢于打碎旧势力、旧习俗的枷锁而成为无畏的战士.当洪秀全把“摩西十诫”改为“十款天条”后,太平军又有了严明的军纪.这无疑是太平天国初期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但也不能否认,作为西方基督教与中国封建主义“混血儿”的拜上帝教“并未从西方学来有价值的精神财富,反而造成了与中华有生机文化传统的脱节”,由此生成了太平天国内外的许多矛盾.这是太平天国失败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因.这一点往往被人们所忽视,本文拟就这个问题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6.
受国外大学的影响,运动休闲作为一个新专业在我国许多体育院校中开始建立,但是由于我国大学教育体制和课程设置受到计划经济时期教育观和人才观的影响,在课程体系建设中还存在诸多问题。采用文献研究和网络信息研究方法,对国内外大学运动休闲课程体系进行了研究和比较,对运动休闲相关就业岗位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与国外相比,我国运动休闲课程体系处于开始建立阶段,课程培养目标与就业岗位的契合度不高。  相似文献   

7.
简要回顾了过去40年运动人体科学发展历程,认为在每一个发展阶段,先进的科学技术对该学科的发展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文章综述了基因组学与基因芯片技术、蛋白质组学与蛋白质芯片技术在运动人体科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由于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相继建立,基因芯片和蛋白质芯片技术的逐步完善,对运动人体科学的研究将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未来可能会从分子水平上进一步对运动与人体适应进行实质性的研究,因此可能出现“运动基因组学”或“运动蛋白质组学”的概念,研究热点将集中在运动营养基因组学、运动员基因选材和基因诊断、运动员机能评定的生物芯片以及兴奋剂检测的生物芯片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运动性猝死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内外运动医学专家对运动性猝死的研究与探讨从未停止过,人们对运动性猝死的定义、病因及其预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随着体育科技的进步和全民健身运动参与群体的增加,开展对由于超负荷运动引发猝死问题的分析与总结,无论是对运动医学临床还是体育运动保健无疑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人类文明历史进程中,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对人类自身的发展至关重要。不同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造就了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文化传播使得不同民族与国家的人们可以分享人类灿烂文化的共同成果。运动休闲、娱乐在不同民族与国家之间存在很大差异,但由于它所具有的娱乐性、游戏性、健康性的特点,使得运动休闲方式乃至运动休闲文化的传播变得更加频繁和广阔。这期间,文化认同是运动休闲娱乐跨文化传播河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是采用强力拜固舒+亚硝酸钠V—E+恩诺沙呈,强力拜固舒+亚硒酸钠+阿莫西林两种不同组方对生长育肥猪水肿病的预防与治疗产生不同的效果试验。发现使用第一组方预防效粟好于第二组方。  相似文献   

11.
古代女子的拜礼以“肃拜”为正。唐代女子“肃拜”的拜仪分为两种 :一种是席地而坐时女子所行“肃拜”礼的拜仪 ,即两膝跪地 ,两手掌至地 ,腰与地平行 ,头略低 ;这种拜仪适合于妇女初见公公和婆婆、宫人对于国君和皇后 (或皇太后 )以及祭祀天地、祖先等重大场合。另一种是坐用床榻以后女子所行“肃拜”礼的拜仪 ,即“稍作鞠躬虚坐之状” ;这种拜仪一般适合于大多数场合  相似文献   

12.
自从2010年美国运动医学学会(ACSM)提出了"运动是良医"(exercise is medicine)这一概念以来,运动对健康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运动与健康之间是否存剂量-效应关系;是否存在着最小或最适宜的运动量;运动量、运动强度和运动持续时间等因素中哪个因素对健康效益起决定性作用等一系列问题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以"运动强度与健康效益"为主题,综述2012年ACSM年会相关专题的研究进展。由于较大强度运动更有利于心肺耐力的提高,而中小强度更有利于降低代谢异常和心血管疾病所带来的风险,建议对于心血管、糖尿病等病人,在制定运动处方时,出于安全性考虑,应当慎重选择较大强度运动;对于健康人群应适当的鼓励进行较大强度运动。  相似文献   

13.
自从2010年美国运动医学学会(ACSM)提出了"运动是良医"(exercise is medicine)这一概念以来,运动对健康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运动与健康之间是否存剂量-效应关系;是否存在着最小或最适宜的运动量;运动量、运动强度和运动持续时间等因素中哪个因素对健康效益起决定性作用等一系列问题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以"运动强度与健康效益"为主题,综述2012年ACSM年会相关专题的研究进展。由于较大强度运动更有利于心肺耐力的提高,而中小强度更有利于降低代谢异常和心血管疾病所带来的风险,建议对于心血管、糖尿病等病人,在制定运动处方时,出于安全性考虑,应当慎重选择较大强度运动;对于健康人群应适当的鼓励进行较大强度运动。  相似文献   

14.
在各种运动状态下,人体进行适当的液体和电解质的补充可预防因在运动过程中汗液及钠丢失导致的生理机能和运动能力下降,由于个体差异、运动条件及环境的不同,其补充方式不同。就补液、补钠与运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关于"运动技能学习"的理论与教学,出现了"淡化论"与"强化论"两种争论。两种观点在运动技能内涵理解上存在差异,导致了教学实践层面混乱。同时由于我国对于"运动技能学习"的理论研究尚不深入,因此,需要对运动技能学习的理论做进一步的探讨,为解决"争论"提供理论上的支撑。通过从运动生理学、心理学等学科对运动技能分类方法的研究,从人的自身运动发展特点出发,依据学习者对动作掌握的熟练程度,将运动技能划分为"基础类运动技能"、"专门类运动技能"和"专项类运动技能"三个层次,提出"金字塔结构",并对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特征等作出界定。希望"金字塔结构"理论可以指导不同学段运动技能的学习,为运动项目的教学内容改造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为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运动生理学实验室主任爱德华·福克斯(Edward L·FoX)教授所著《运动生理学》一书的最后一章。作者在这一章里以问答的形式简要地概述了全书内容。由于比较全面地提出了与运动有关的生理学问题,它将有助于我们了解美国运动生理学的各个领域及其基本观点。此外,对体育教师和教练员的实际工作也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中国竞技电子运动作为国家体育总局第99个新开展起来的竞技运动项目,以其特有的风格和魅力在发展过程中显现出了巨大的优势和潜力,由于是在起步阶段,不可避免存在某些方面的缺陷和不足。通过对电子竞技运动发展的优势和不足进行研究分析,为中国电子竞技运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运动休闲产业作为中国21世纪的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由于运动休闲产业具有很大的包容性和连带性,它不仅自身发展起来迅速且全面,而且它对其它相关产业的发展具有带动作用。在我国国民经济经历了粗犷型的快速发展之后,目前产业结构调整迫在眉睫,运动休闲产业必须与生态建设相结合才能发挥其产业优势,并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19.
素质教育与体育教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 体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存在的弊端现行的体育教学大纲和内容 ,着重放在运动、运动知识、技能和教学上 ,是以运动为目的 ,以强身为手段的竞技运动教育 ,只注重对学生运动能力的培养 ,忽视对学生健身能力的培养。竞技运动教学内容过多 ,需要器械多 ,徒手练习很少 ;集体项目多 ,个人项目少。由于受教材内容及课堂组织等旧的教学模式的约束 ,把体能、运动基础、体育认识有差异的学生置于统一的严格要求之下 ,压抑和束缚了学生思想行为。学生在“教”与“学”的固定模式中 ,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 ,体育课成了变相的强迫锻炼课。而对这项运动的锻…  相似文献   

20.
排球是高校中普及的体育教学项目,由于排球运动的专业性较高,运动损伤较常见。为充分了解学生的排球运动损伤情况,对自治区东部的四所高校的学生进行调查,指出存在运动损伤的原因,提出预防和解决的办法,进而促进排球运动在高校体育的不断普及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