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复旦学报》1984年第3期刊载伍柏麟的文章提出,社会主义经济中不存在“剩余价直”范畴,作为它的对立物而产生的,是“价值剩余”范畴。“价值剩余”指的是社会主义劳动者所创造的新价值在扣除劳动者满足自己需要的生活资料价值以后的剩余。在质的规定性上,它与“剩余价值”有着根本不同。“剩余价值”范畴以劳动力商品价值的存在为前提,它首先反映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价值剩余”根本不反映谁无偿占有谁的劳动,它反映社会主义联合劳动者向社会提供剩余劳动,而这部分以价值形式出现的剩  相似文献   

2.
赵亿 《新闻传播》2012,(1):20+22
本文对公共领域理论及其存在价值进行了梳理与探讨,认为公共领域是一种独特的理论范式,体现了社会生活的基本价值与理想,对我国的社会现实,包括民主的发展与完善、媒介的管理等都有较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新闻周刊》2008,(8):I0011
社会可以分成三个部分:第一是政府部分;第二是经济社会,它的主要单元是企业主,主要代表是企业家;第三个部分就是经济社会,它是一个民间的公共领域,主要单元是民间组织,主要代表是公民。  相似文献   

4.
公共领域是民主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空间,它的形成是公民平等参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的体现.在现代社会中,公共媒介成为人们发表意见的载体,而电视媒介因为同时具备了"公共性"和"批判性"的特质,对社会舆论的形成有深刻的影响,所以电视是可以积极拓展公共空间的一种重要公共媒介.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市场游戏规则已经浸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大众传播的新闻,不可避免地受到市场交换原则的影响,可以这样说,新闻商业化倾向不是你承认不承认的问题.而是应该如何认识.如何应对的问题。新闻虽然不是商品,但是它一旦被厂商利用,可以创造极大的商业价值。所以,一个精明的厂商一般都要具备三个头脑,一个是政治头脑,善于利用政治的变化来达到自己的商业目的,二一个是新闻头脑善于制造新闻,来为自己的商业目的服务.第三是决策和管理头脑。可见新闻对企业家的功用。厂商将自己的产品或服务推向…  相似文献   

6.
汪令军 《大观周刊》2012,(32):95-95
安全问题是伴随着社会生产的产生和发展的,只要有生产,就会有不安全的因素, 就会有杜绝伤害.保障劳动者健康与安全的要求,所以笔者姑舍多个方面对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7.
惠东坡 《现代传播》2007,(6):159-161
由于北京一系列特殊的条件:京派地域文化传统、首都所提供的特殊政治空间、政治文化的示范作用以及知识资源和人才的高度凝聚,使得北京成为我国传媒公共领域无可争议的中心.北京传媒不仅仅是"北京"物理地域与行政规划的概念,而是具有宽泛的包容性,它的成长、发展与首都公共领域有着密切关系.目前北京处于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现代化的加速期,社会的健康发展要重视公共领域和区域传媒这两大力量,要科学合理地调适传媒公共领域的"治理工具"和"社会表达"这两大功能,还要注意运用培养市民的公民意识和发展公共新闻这两大策略.北京地区传媒公共领域的构建实质上是首都实现社会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媒介公共角色的显现.  相似文献   

8.
张泓  罗序文 《新闻界》2003,(6):18-19
“新闻媒介是社会之公器,是全体公民窥视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共同管道和从事公共事务讨论的公共论坛,在现代国家的公共领域中具有头等的重要地位。”(哈贝马斯:1999)。新闻(journalism)、公共领域(publicsphere)与民主(democracy)一向被社会学者认为是重要的″三角关系″。新闻媒体应该是公共领域的重要形态,是公民讨论公共事务、参与政治活动的重要途径。利用媒体资源来建立一个有效的公共领域模式涉及三个问题:一是什么样的模式才是有效的?二是当前的媒体资源有哪些?三是如何建立?有效的模式必须符合公共领域的内涵,这一内涵有:(1)公共领域是…  相似文献   

9.
吕田 《新闻前哨》2010,(4):58-59
一、“公共领域”与大众传媒哈贝马斯认为,国家和社会之间可以存在一个公共空间.市民们假定可以在这个空间中自由育论.不受国家的干涉,这便是“公共领域”。它其实是一系列社会政治、文化和人民原有生活发生变化、转型的过程。一方面.这个平台促使市民社会向公民社会转化,使原有的城市居民从家庭的私人角色中分离出来:另一方面,公民在公共领域中活动和话语舆论将会形成一股无法忽视的力量.  相似文献   

10.
探讨公共管理学的学科变迁、价值理念与研究范畴;分析公共知识中心、公共知识管理和公共知识管理制度分别属于公共组织、公共事业和公共制度的理由;指出公共管理学是管理学门类一级学科,图书馆学是公共管理学体系中的公共知识管理学;认为公共管理学是公共知识管理学的理论基础,公共知识管理学是公共管理学的理论实践。  相似文献   

11.
<正>党的十八大凝练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出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笔者认为,这种表述是基于现代化国家建设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4个维度。本文拟从公民层面价值准则的8个字,论述公民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下的重要意义,即爱国是公民政治活动中的基本责任,敬业是公民在经济活动中的基  相似文献   

12.
查尔斯·泰勒认为,在传媒影响下形成了一个打破时空限制的公共空间,公众通过社会想象参与对话协商,形成共同意见。而个体差异和群体差异使社会想象和共同体体现多元化特征,从而在现代社会形成了多元公共领域。这个多元公共领域承认政治平等、多元的政治和文化差异,公共意见通过自由对话和公共协商产生,这是实现民主的一种可行而良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1.政治信息是社会管理的重要手段在社会信息系统中,居中心地位的是政治信息。政治信息所反映的首先是社会政治生活领域的现象、事实和事件的有关消息的总和。而政治信息的最高最普遍和最系统化的表现是政治思想。政治思想在社会中的作用是极其重要和独特的。一方面,它是社会政治领域的组成部分,它必然以这种或那种形式深入到其他各个社会领域。另一方面,它又是政治信息  相似文献   

14.
清末有限政治自由与中国早期公共领域的形成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海平 《新闻界》2005,(5):50-52
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是以十八世纪、十九世纪初的欧洲,主要是以法国、英国和德国为背景,从中抽象出来的一个“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经验理想类型(Ideatype),他认为,当时资产阶级社会中出现的俱乐部、咖啡馆、沙龙、杂志和报纸,是一个公众们讨论公共问题、自由交往的公共领域,它形成了政治权威重要的合法性基础.“公共领域首先是我们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领域,它原则上向所有人开放.在这个领域中作为私人的人们来到一起,他们在理性辩论的基础上就普遍利益问题达成共识,从而对国家活动进行民主的控制”,也就是说,公共领域为具有理性精神的人们提供了一个讨论公共事务的论坛,这种讨论往往就形成公共舆论。  相似文献   

15.
"公共领域"的网络视景及其适用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学界对网络"公共领域"命题的讨论大多集中于博客、网络论坛和网络时评等视阈内,且嘉许有余,反思不足.在用"公共领域"概念的传统核心价值范式检视当下中国网络媒体基本状貌之后,本文认为,所谓的网络"公共领域"既不是哈贝马斯理想中的公共领域,也不是他所批判的伪公共领域,而是一种"半公共领域"形态,其现实境况与理性公共领域之诉求"相去甚远".  相似文献   

16.
社会公共价值的实现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前途和命运。社会公共价值一经生产出来,具有一种内在的强烈要求实现的趋势。这种趋势和价值规律作用的方向大体上是一致的。价值规律的内容应该包括:社会总劳动量按一定比例决定生产某一使用价值总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社会主义经济运动,按照劳动产品的价值实现,从而社会公共价值实现的客观必然性,应该按比例地建立整个社会的经济生产规划和科学地运用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方法对社会经济过程进行宏观调控。国民经济按比例发展规律,是价值规律、社会主义主要经济规律制约下产生的又一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17.
企业是拥有一定固定资产、活动资金、一定数量劳动者,能够从事生产、流通或从事经营服务活动的独立经营、独立核算的经济组织。它是国民经济有机整体中的基本经济单位。它直接创造社会财富,直接经营商品生产,承担商品流通并且直接执行按劳分配。加强社会主义工业企业的管理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需要。社会主义工业企业的管理包括生产和流通的全过程的管理。生产过程的管理,是为生产管理;流通过程的管理,称为经营管理。两者在工业企业的管理系统中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生产领域的管理侧重于企业生产过程的合理组织与协调,它的管理范围主要在企业内部;而经营管理则侧重于流通过程,把生产和流通有机地结合起来,保证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具体地  相似文献   

18.
张广宁 《新闻世界》2011,(12):140-141
哈贝马斯认为公共领域是“我们社会生活当中一个领域,其间能够形成公众舆论一类的事物。”这一空间是对所有公民开放的,能够保证他们自由地集会和聚会,表述开口发表观点。张季鸾先生早在1931年就提出了“报纸应为公共论坛”。这一观点似乎与哈贝马斯的公共舆论领域不谋而合。张先生重视舆论,《大公报》以他的言论而著称。本文试在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观点的基础上对(《大公报》如何建构公共论坛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进入web2.0时代后,微博等网络社交媒体相继出现,以准入门槛低、传播效果强等媒介优势,使大众有了参与公共讨论、管理公共事务的可能,因而被认为在信息时代重新建构了哈贝马斯提出的“公共领域”。但公共领域理论的提出和发展均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演进为蓝本,且中国本土政治、文化传媒等领域存在的问题让微博在构建公共领域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困境。基于此,本文从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中选取样本进行分析比较,分别总结了微博在构建公共领域中面临的两种困境:私人领域入侵公共领域,草根话语权缺失。由此,从公民社会的角度分析了困境原因,得出中国当下公民社会缺失、公民参政意识薄弱是微博构建公共领域的问题原因。  相似文献   

20.
时春梅  刘红艳 《大观周刊》2012,(47):243-243
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满足人的需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当今多元化的社会中,人们的价值取向难免有偏差,有必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价值。主要是通过社会公共生活、学校业余生活、家庭日常生活三种途径,从而对人们的价值取向起到一个引导和扶正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