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0 毫秒
1.
正我"不好好儿活"师:无论生活是贫穷还是富贵,无论身体是健康还是残疾,上帝创造的每一个生命个体都有其存在的价值,《秋天的怀念》中,母亲的一句话告诉所有人应该这样生活——生:(齐答)"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师:母亲为什么要和自己的儿子说"要好好儿活"呢?生:(齐答)因为作者"不好好儿活"。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生:开头"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直接点出"我""不好好儿活"。对生活失去了  相似文献   

2.
片段一: 师: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 生:好。(小朋友们情绪高涨) 师:我说到哪儿,你们就摸到哪儿。摸摸你的小鼻子,摸摸你的大眼睛, 摸摸你的大耳朵,摸摸你的细眉毛,摸摸你的黑头发,摸摸你的大嘴巴,摸摸你的长尾巴。 (当说到“尾巴”时,小朋友们都笑了,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消除了学生紧张的心理。) 师:你们在笑什么? 生:(只笑却答不出) 师: (不急不忙,微笑着问你找到尾巴了?你把你的尾巴亮出来给大家瞧瞧。 (小朋友们和听课的300多位老师又笑了) 生:我们没有尾巴。 师:我们是没有尾巴。(板书:尾巴) 师:哪些动物有尾巴? 生1:老鼠有尾巴。…  相似文献   

3.
一、问题的提出师:黄老师让每位同学到生活中找百分数,找到的请拿出来。(生开始翻阅自己的本子)师:来(做举手状),说说在哪里见到过?生:衣服上就有。生:新闻联播”上播出的也有。生:书里有。生:旅游景点有。师:旅游景点怎么写的?生:今年旅游的人数比去年多了50%。生:在旁边的座位和老师上面也有。师:(侧身看老师座位)老师座位上有?生:老师的人数占座位数的80%。师:哇!这你都看出来啦!你说的是今天的上座率,是吧?或者说今天在座老师的人数占全部座位数的80%,对吧?这个同学说的百分数,是通过自己的思考和计算判断出来的。这不是一般的水平了!厉…  相似文献   

4.
周琴  张向东 《四川教育》2007,(10):43-43
【活动案例】《高矮》课堂实录片段(体验比较的方法)。师:刚才有人发现老师比他高,你们说对吗?你是怎么知道的?生:看出来的。师:那唐旭同学和林姗同学(两个身高差不多的学生)呢?你们还能看出来吗?  相似文献   

5.
生:老师,我不懂“沐浴”是什么意思?师:你看见过“浴”这个字吗?生:看见过。师:试着用它来组几个词,好吗?生:淋浴、浴室、浴缸。师:你发现这几个词都与什么有关呀?生:哦。都跟洗澡有关。师:对呀。回忆一下,洗澡时全身都被热气包围着,有什么感觉?生:很舒服。热气腾腾的,好像在天上一样。生:腾云驾雾、飘飘欲仙。师:对。再想想,太阳出来后,你走在上学的路上,阳光照得全身暖暖的,有什么感觉?生:我感觉阳光像一只温柔的手抚摸着我们的全身。生:暖暖的,很舒服。师:这时就可以说“清晨,我们沐浴着阳光去上学”。再读读课文,联系上下文想想“沐浴”…  相似文献   

6.
师:夏天同学们爱游泳吗? 生(齐):爱。 师:谁能说说当你站在水深齐胸的地方有什么感觉? 生:水有压力。 师:你说水有压力是怎样的感觉? 生:我感觉到水要淹过我似的。 生:我觉得水对胸部有压力。 师:你们是不是都有这样的感觉? 生(齐):是。 师:我们今天就来研究为什么会  相似文献   

7.
〔教例〕:“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师:同学们说说句子中哪些词是描写人物神态的?生:“鲁肃吃惊地说”中的“吃惊地”。生:“诸葛亮笑着说”中的“笑着”。师:大家能按提示语的要求朗读人物的语言吗?先自己试着读一读这句话。(学生练读)师:谁来读一读这句话?(生读)师:你读得有声有色。同学们听他这么读,有什么问题要问吗?生:形势这么紧张,诸葛亮怎么还笑得出来?生:诸葛亮不怕吗?生:诸葛亮真的在笑吗?师:大家读读这句话,再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诸…  相似文献   

8.
片断一:新知学习后,巩固练习阶段,教师让学生同桌互出两道同分母的分数加法题做一做,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在学生汇报时出现了如下情况:生:赵老师,崔祥出的这道题我做不出来。师:是吗,是什么题啊!生:85 87学生在下面就议论开了:有的说是做不出来,有的说做得出来。师:你说做得出  相似文献   

9.
第一课时(一)师:跟老师一起写课题。(“必须”两个字用红笔写出)师:谁来读?(生读课题)你有什么发现?生:课文题目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说的话。题目中有一个双引号。师:你有一个重要的发现。生:“必须”两个字是用红笔写的。师:猜猜老师为什么用红笔写?生:是为了强调一个人说话的语气。师:对。这是一个人说的话,一般在“说”的后边加上冒号。(板书:)这是谁说的话?(爸爸)(板书:爸爸)师:爸爸是怎样说这句话的?在怎样的情况下说这句话的?放声读课文,遇到生字、生词看看课文后的生字表,画画带有生字的词。让老师听到你的声音,看到你的努力。评:自然…  相似文献   

10.
正一营造氛围,激发情感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一篇课文叫——生:《欢乐的泼水节》。师:和我一起写课题。(板书课题:欢乐的泼水节。)生:(齐读课题)欢乐的泼水节。师:为了给大家上这节课,我在网上找了好多资料、图片。(出示图片)静静地看,看到什么先放在脑子里。如果感觉美,可以说出来。师:认识这个人吗?生:周总理。师:周总理也曾经到过西双版纳,在那里过过泼水节。师:我们再看,他们像中国人吗?生:不像。师:现在泼水节也不只是傣族人过的,那个地方已经成为旅游景点啦!全世界很多国家的人都到那儿去过泼水节呢!  相似文献   

11.
<正>【感悟生活】师:说到真实不欺,就是做人要真实,不欺骗他人。请同学们想一想,从自己有记忆开始,尤其是读小学以来,在生活中你有没有对家人、亲戚、朋友、同学说过谎,或者被他们欺骗过呢?(先回忆,再回答。提示:如做了错事;想找爸妈要钱;上学迟到……)师:说得好!大家能说出这些,表明能够正确地面对过去。那么,对于这些欺骗人或被人欺骗的经历,同学们有什么样的体会呢?生:伤害感情,破坏友谊,造成损失……师:对!一言以蔽之,欺骗他人不好——伤害感  相似文献   

12.
1 联旧引新 ,揭示矛盾。师 :请同学们按照已经学过的试商方法试商 ,再把下面两组题算出来。(1)198221168(2)147026239指名学生板演 ,其余的座练。板演如下 :(1)(2)师 :在计算以上两组题的过程中 ,你发现了什么现象?把你的想法说出来。生1 :第(1)组题一次试商就行了 ,而第(2)组题却需试商三次才能得出正确的商。生2 :两组题都是用“四舍五入法”进行试商的 ,但第(1)组题试商简便 ,而第(2)组题试商较麻烦。师 :为什么会出现上面的现象呢?你能通过观察各题的除数说出其中的原因吗?生1 :由于…  相似文献   

13.
导语:说长论短 师:同学们,你们说,一分钟的时间是长还是短? 生:(各抒己见)长!短! 师:对这一分钟时间的长短,你们都有不同的答案,我也注意到同一个同学也说了不一样的答案.A同学,你能说说为什么吗. 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觉得一分钟过得很快.做自己讨厌的事情时,感觉一分钟就变得特别漫长了.  相似文献   

14.
片段一:(出示)月亮出来了,安详地吐洒着它的清辉。师:读一读,你觉得月亮像什么人?为什么呢?生:我觉得月亮像母亲,我是从"安详"这个词感觉到的。生:我觉得月亮像一位慈祥的老爷爷,我也是从"安详"一词体会到的。师:刚才同学们抓住了最有感觉的词语"安详",读出了自己的感  相似文献   

15.
【案例】《黄河的主人》教学片断:师:黄河上惊涛骇浪,而艄公如履平地,他真不愧是黄河的主人。假如同学们是羊皮筏子上的乘客,即将上岸了,想对“我”这位艄公说些什么?(学生思考,小组交流。)生:艄公,你真了不起,不愧是黄河的主人。师:谢谢你的高度评价。生:艄公,你的驾筏技术真高超。生:你真棒!在惊涛骇浪中,你是那么镇静和机敏。生:艄公,你真勇敢!你处惊不变,真伟大!师:能得到你们的夸赞,我太高兴了。除了夸赞,还想对我说些什么?生:下次我再来这里,还要坐你的羊皮筏子。师:谢谢你对我的信任。咱们有缘再见时,我一定会带你尽情领略黄土地特有…  相似文献   

16.
唐成花 《教师》2014,(10):113-113
正[案例一]《蜗牛的奖杯》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学期的一篇课文,教师由猜有关蜗牛的谜语导入新课,在出示蜗牛图片,板书"蜗牛"两字后捧出一个纸做的奖杯。师:教师手里有什么?生:奖杯。师:请你用一句话完整地说出来。生:老师手里有一个奖杯。师:这是一个怎样的奖杯?生:这是一个闪闪发光的奖杯。生:这是一个精美的奖杯。师:什么样的人才能获得奖杯呢?生:本领大的人才能获得奖杯。  相似文献   

17.
笔者作为评委,曾听了这样一节课,现将教学案例介绍如下:……(课前交流谈话)师:26 8=34,同学们是怎么想出来的?谁乐意来说说?生1:我先把8看作10,26 10=36,再用36-2=34。生2:我把26中的6分成2和4,2 8=10,20 10=30,30再加4等于34。生3:我从26开始数数,数8个等于34。生4:我是把8分成4和4,26 4=30,30再加4等于34。生5:我先用22 8=30,再加4等于34。……生A:我先算6 8=14,再算20 14=34。师:你说得真棒!(板书:26 8=34,想:6 8=14,20 14=34)师: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些方法中,哪种方法最好呀?全体学生一致高呼生A的方法最好。师(满脸笑容):对了!这就是我…  相似文献   

18.
片断一(谈话导入)师:谁听见了刚才报幕的老师说我姓什么?生1:你姓齐。生2:你姓于,叫于老师。师(板书):于永正。师:你们能不能笑眯眯地称呼我?生1~5(笑眯眯地):于老师。师:你们还可以叫我什么?生1~10:于老师、于永正老师于爷爷……于伯伯于永正先生(shēng)师:是啊,我比你大,我是先生(shēng),你是后生(shēng)。(学生被逗乐了)我是老师,应该叫我先生,应读轻声先生(sheng)。师:有没有敢叫我于永正的?(生沉默了片刻)生1:于永正。师(拉着这名学生的手):到!终于有勇敢的站出来了。(生1激动得满脸通红,乐得合不拢嘴)师:叫我于老师、于永正老师…  相似文献   

19.
过程一“:读”近文本师:同学们,老师非常喜欢这篇名作,也禁不住想放声高吟一回,愿意听吗?生(众):愿意。师:老师读的时候请同学们不要笑话老师的太投入哟!(师饱含深情,抑扬顿挫地朗读,时而低回,时而高亢,时而呼喊,时而奔放。生听得如痴如醉。)师:谢谢!怎么没有人笑呢?老师读得真的那么感人吗?生1:我笑不出来,心里沉甸甸的。师:你认为苏轼面对伤心和痛苦,仅是伤感流泪吗?生2:不,他后来变得豁达了。师:你们的感悟能力非常强。现在让我们先来齐诵这首感人肺腑的词。过程二“:读”进作者师:苏轼写这首词是什么时候?生(众):丙辰中秋。师:既然是中…  相似文献   

20.
师:小朋友们,吴老师带来一个大盒子,你们猜猜,盒子里面有什么呢?生:里面有东西。师:你猜对了,里面有许多许多的球。老师想请小朋友到前面来摸一摸,可以吗?生:(齐)可以。(请一个小朋友上前来闭着眼睛摸球,摸了两次都是橘黄色的)师:如果再摸下去,想一想,会是什么颜色呢?生:是橘黄色的。(后面的小朋友又摸一次,果真是橘黄色的)师:如果再摸下去呢?生:还是橘黄色。师:你们猜一猜,老师在盒子里装的是什么颜色的球?生:橘黄色的球。师:球都是橘黄色的,这是你们的猜想,咱们看一看是不是这样。(让前面的小朋友把球一一掏出来,结果全是橘黄色的)师:这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