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儿童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天真好动好问。家长配合学校《自然》课的教学,根据儿童的年龄、心理特征,进行课外辅导,就能激发孩子探索自然奥秘的浓厚兴趣,使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我的做法是:一、利用节假日到自然界采集有关材料观察实验是儿童揭示自然奥秘的主要实践活动之一。我根据《自然》课的内容,经常利用节假日与孩子一起到自然界去采集有关材料,让孩子通过动手、动脑达到探索自然、培养能力的目的。例如,学校在教《叶画》一课前,我领孩子上山采集各种植物叶子,引导孩子对叶子的形状、特点进行观察、  相似文献   

2.
吴丽芳 《福建教育》2011,(11):13-15
进入21世纪以来。儿童美术教育受到空前的重视,美术教育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必修课,绘画因工具材料简单、表征语言易学、表现方式多元而自然成为最常见的载体。不少家长积极送孩子上各种各样的校外艺术培训机构时,儿童绘画也是首选。  相似文献   

3.
宋磊 《新教育(海南)》2023,(S2):214-215
亲自然活动可以让孩子用心感受周围的世界。但是在开展亲自然活动的过程中,往往会在师幼互动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剖析,发现产生问题的具体原因是教师没有站在儿童的立场思考问题,针对这个现象探讨了积极有效的方法以促进师幼互动,只要教师能站在儿童立场上去尊重儿童、了解儿童、相信儿童,和孩子的互动便会更有效,亲自然活动也一定会更精彩!  相似文献   

4.
儿童幼年时代是游戏的时代。儿童天性无忧无虑,生动活泼的游戏与儿童生活、活动密切相连,他们追求的是如何使自己的生活愉快欢乐,趣味是他们参加活动的准则。如何让音乐真正走进孩子呢?要让快乐音乐走进孩子的日常生活,让快乐音乐自然融入孩子。  相似文献   

5.
黄燕 《广东教育》2014,(2):55-56
正绘画可以提高儿童的观察能力,丰富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儿童爱美、审美的能力,同时还能锻炼意志、开阔胸怀、陶冶情操,促进儿童健康全面发展。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儿童美术活动越来越受到社会、学校、老师、家长的重视。新时期儿童画该有怎样的特点和发展趋向?怎样欣赏、辅导儿童画?儿童画——孩子纯真的表现儿童画是儿童们自已所见、心中所想,并在辅导者的正确指导下,自已用各种绘画工具表现出世间事物,是儿童们自发和以自然的方式创造艺术。儿童画表达自已的思想、情感,表现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他们对完善技术和掌握形式显  相似文献   

6.
周立波笔下的儿童形象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一是苦孩子,二是红孩子,三是好孩子,四是纯孩子.前三种儿童形象表现了他创作中强烈的政治功利意识,纯孩子形象则表现了他创作中的现实主义原则.  相似文献   

7.
孩子缺失了自然,不仅仅是缺失了蓝天、白云、芳草、碧水,更重要的是缺失了儿童与自然本能亲近的天性,违背了儿童健康成长的规律。这正是当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亟须改变的弊端。由上海市有关机构发布的《城市中的孩子与自然亲密度调研报告》指出,在受调查的全国20个省市的1300多名中小学生中,12.4%的孩子具有“自然缺失症”的倾...  相似文献   

8.
儿童的活跃多变以及对语言的敏感,加上学生接受新鲜事物的迅速,以及特有的童心、童趣、童真,决定了孩子的语言应该是鲜活生动、富有个性的。然而读读现在孩子的作文,那原本真实的语言表达却被遮盖着,表现更多的是一些公共语言或成人化语言,儿童应有的天真、质朴、自然的语言和新奇大胆的想象越来越少了。这不能不让我们反思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方明老师今天再一次发出了冰心先生几十年前的呼吁——让孩子像野花一样自然生长,教育必须尊重儿童的天性和选择。让孩子像野花一样自然生长,孩子才能像野花一样茁壮。让我们仔细拜读方先生的文章,愿我们能够真正做到了解儿童,尊重儿童的天性。  相似文献   

10.
朱林庆 《黑河教育》2011,(12):32-32
“如果她只是一个孩子,那就让她活得像个孩子,不要让她聪明得,失去了最初的样子。”作为美术教师,徜徉孩子精神世界的最佳途径,是欣赏趣味十足的儿童画。儿童阃是人类处于幼稚阶段一种天性的自然流露,是孩子纯真感情的倾诉。  相似文献   

11.
一般地说,孩子在三、四岁以后,就特别喜欢画画了,这一时期称为儿童绘画的涂鸦阶段。他们的绘画,虽没有明显的作画意图,甚至带有游戏成分,但体现了孩子最早的创造意识,是他绘画能力的最早表现。在这个阶段,我们对孩子的行为不要横加指责,也不必过早地要求孩子画这画那,要以培养孩子画画的情趣为主,坚持鼓励、表扬,任其自由发挥。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联想和想象能力也迅速增强。当语言不能表达思维的时候,便自然借助简单的图画语言 (简笔画 )来描绘事物的基本特征,这个时期称为儿童绘画的象征期。   儿童在知识范围…  相似文献   

12.
咨询台     
为什么儿童画画得越“舰矩”越不好?答:处于儿童期的孩子,其观察和思维能力还没有定形。因此,在这一时期,他们所表现出来的作品,是童心的自然流露,表现了他们眼中的自然世界。他们无所顾忌、随心所欲,不受任何条条框框的限制和约束,淋漓尽致地表现他们的内心世界。越规矩的儿童画,越是成人强加给他们的一种表现模式,不是孩子们的绘画语言,也就不算是好的儿童画。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容桂中学刘磊  相似文献   

13.
儿童绘画,一般是指十岁以内的孩子的绘画。儿童绘画是儿童纯真心态的自然流露,是他们表达思想情感的一种特殊的视觉语言,它是人的生命早期阶段——这一特定时期的行为产物;是儿童心理、情感、个性、创造能力的反映。只有正确认识理解儿童绘画,了解儿童绘画的形式与表现特征,探索其规律,给以热情鼓励与正确恰当的引导,才能使儿童的潜能得以充分开发,天性得到充分发展,成为具有健全人格、全面发展的人材。对此,笔者试作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哭是儿童经常出现的行为,爱哭被人们认为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幼稚、不成熟的表现。许多成人对孩子的哭无能为力,认为爱哭的孩子是不坚强的孩子,不是好孩子。成人应该正确认识儿童的哭,正确对待儿童的哭,这关系到儿童的身心健康,关系到儿童一生的发展。哭是儿童正常的心理需要  相似文献   

15.
应当考虑的第一个问题——独生子女父母的教养态度。切忌娇生惯养娇宠容易使孩子意志薄弱、早熟、神经质,结果妨碍了儿童的健康成长,走向父母愿望的反面。正确的做法应当是尊重儿童的自然成熟和自然发展。让幼儿主动地活动儿童是依据经验而成长的。让儿童尽量地活动,尽情地精力充  相似文献   

16.
魏轶兵 《文教资料》2014,(33):116-117
ASD儿童的核心缺陷是人际关系发展障碍,互动不良是阻碍ASD儿童人际关系发展的主因。跟随ASD儿童的带领,随顺孩子的感官偏好、兴趣、需求,孩子的排斥、漠然、逃离心理状态会自然转变为接纳、注意、亲密,再把握时机,设置桥梁,形成互动,是一种切实可行的、高明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正孩子是天真,烂漫的;心灵是海阔天空的。要了解孩子,教育孩子,和孩子做朋友,绘画就是那把打开儿童心灵窗户的钥匙。儿童绘画有一个心理发生过程和规律,画面是与他的心理发展和绘画能力相符合的,儿童学画画应表现儿童的感受和天  相似文献   

18.
农村留守儿童是社会转型期出现并将长期存在的社会群体,是最需要关注的特殊儿童群体之一。家庭是儿童早期社会化最重要的场所,家庭环境对儿童的心理发展有最重要的影响。孩子出生后面对的首位学习对象就是父母,可以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和指导者,和谐、友爱的家庭环境是儿童早期社会化最理想、最自然的环境。而在留守儿童的社会化过程中,却存在着父母双方或单方缺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儿童的年龄虽小,可他们的生活象大海一样广阔,多姿多彩,富于变化,儿童诗歌也该如此。儿童天真无邪,自然活泼,儿童诗歌也自应这样。儿童的生活充满着笑,这笑是真诚的笑、善意的笑、美好的笑、健康的笑,儿童诗歌绝不能容得虚假的笑、恶意的笑、丑恶的笑、病态的笑。儿童情趣是真的、善的、美的,儿童诗歌绝不能是假的、恶的、丑的。年幼的儿童,要教育,要引导,儿童诗歌应给孩子以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和引导。要给孩子以丰富的知识,而绝非单一的品德教育。总之,儿童诗歌是属于孩子的,应是孩子们所能接受的。  相似文献   

20.
儿童具有独特的情趣、思维、心理、生活,我们不防暂时把属于孩子本身的特色统称为儿童本色。孩子的习作理应还其儿童本色,即让童心袒露,让童趣回归,让童真再现,让习作成为孩子自己的习作。要知道,儿童能写出属于儿童本色的个性作文,这是一种多么令人向往的境界呀!本文将重点阐述如何在孩子的作文中彰显儿童内心本色、生活本色、自然本色及生命本色,以激发兴趣,盘活积累,自由表达,优化评价,使属于学生生命个体的个性习作得以催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