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的使用范围1.先行词为人用who/that(在句中作主语,不可省略)用whom/that(在句中作宾语,可省略)用whose(在句中作定语,不可省略)2.先行词为物用that/which(在句中作主语,不可省略)用that/which(在句中作宾语,可省略)3.先行词为人和物用that(在句中作宾语,可省略)4.先行词为时间用when(在句中作时间状语,不可省略)用that/which(在句中作主语或者宾语,作宾语时可省略)5.先行词为地点用where(在句中作地点状语,不可省略)用that/which(在句中作主语或者宾语,作宾语时可省略)6.先行词为原因用why(在句中作状语)for which(在…  相似文献   

2.
学古诗的句子中结构一般与现代汉语相同。如“月落乌啼霜满天”(《枫桥夜泊》),七个字,三个主谓词组,均是主语在前,谓语在后。但由于古诗讲究格律,注重凝炼,常常出现一些特殊句式,以省略句和倒装句多见。先说省略句。句子省略是古今汉语所共有的现象,但古诗中的省略要比现代汉语普遍得多。因为诗人既要考虑用极为有限的字词,表现尽可能丰富的情感,又要考虑到服从格律中关于节奏整齐定型的限制。省略句中主要的有句子成份的省略和介词的省略。“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游园不值》),省略了主语“我”;“飞入菜花无处寻。(《宿新市徐公店》)承前省略了主语“蝴蝶”。这种情况很多。“横看成岭侧成峰”(《题西林壁》),这句把“横看”的宾语“庐山”和“侧”的中心词“看”(谓语)以及“看”的宾语“庐山”都省掉了。  相似文献   

3.
文言文句子成分的省略,中学语文课本中历来讲得最多的是省略主语、宾语和介词,省略谓语动词讲得极少。现就统编高中语文第三册徐宏祖《游黄山记》一文中省略谓语动词的现象,举出数例略作分析。①“初四日( )十五里,至汤口。( )五里,至汤寺,浴于汤池。……( )十里,上黄泥岗。”句中三个括号  相似文献   

4.
在说话或写文章的时候,为了使语言简洁明快,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后边句子里的主语往往可以承接前边句子里的某个成分或前边成分里的某个词语而省略,这在语法上叫做主语承前省略。主语承前省略主要有四种形式,即承前主语省略、承前宾语省略、承前定语省略和承前状语中的某个词语省略。 (一) 承前主语省略。这是最常见的省略形式。它的特点是,后边句子里的主语承接前  相似文献   

5.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五十多首近体诗。因近体诗的字数有一定限制,语言要特别精炼,故常有省略主语、谓语、宾语、量词、介词等语法现象。这给教师对诗句的深入理解和透彻的讲析带来一定的困难。为此,我们对课本中近体诗的省略现象,作一粗浅分析。 (一)省略主语主语的省略大多是承前或蒙后。这有两类:一是省略诗句的主语。如“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省略了主语“楼上的人”。再是省略主谓短语中的主语。如“不知转入此山来”和“遥知不是雪”。前句在“不知”之后省略了“春天”,意当为:不知春天  相似文献   

6.
文言文句子成分的省略,除主语省略、宾语省略、介宾词组的宾语省略、介词“于”的省略和作谓语的动词、形容词的省略以及对话申的人称省略等六种外,还有几种特殊省略形式亦属常见。一、定语和定语中心词的省略现代汉语里的定语和定语的中心词,一般是不能省略的。但是,古代汉语里的定语和定语的中心词在一定的语言环境里,常常是可以省略的。 1、定语的省略在古代汉语里,人称代词作定语时,常常可以省略。例如: (1)而( )乡邻之生日蹙。(《捕蛇者说》)  相似文献   

7.
that在中学英语课本中出现得较为频繁,作连词时,可以引导多种从句,现归纳如下:一、that引导名词性从句1.引导主语从句that放句首则不能省略,用让作形式主语时,放在后边的主语从句中的that可省略。如:That he has won a gold medal is quite true.It is obvious(that)money doesn’t grow on trees.2.引导宾语从句that引导的宾语从句通常是陈述句。在及物动词hear,say,know,believe和think后面,引导宾语从句的that常常省略。如:I hear(that)he’ll be back in an hour.He said(that)he had already finished his homework.如果宾语从句提前,或动词和从句之间有插入语时,that不可省略;或是几个并列的宾语从句,则第一句中的that可省略,其后的则不能省略。如:That he ever said such a thing I simply don't believe.Just then I noticed,for the first time,that our master was wearing his fine green coat and his black silk capI believe (that) you have done your best and that things will get better.  相似文献   

8.
一、定语从句解题三步法:1.找准先行词;2.根据先行词在从句中所充当的成分——主语、宾语、定语或状语;3.确定关系词。二、具体分析方法如下:1.关系代词who,whom都用来指人(即前者的先行词在从句中作主语;后者的先行词在从句中作宾语);which用来指物(即先行词在从句中作主语或宾语);that既可指人又可指物;先行词在从句中作宾语时关系代词可省略。  相似文献   

9.
省略现象普遍存在于各种语言中,但往往不被人们重视。英语中省略的结构方式很多,主要有主语、谓语、宾语、表语、系动词的单独省略,主语和谓语、主语和be动词、景语和系表结构(复合谓语)、主语的一部分和宾语、动词不定式及其后成份的同时省略等。 1.主语的省略。可以省略主语的句子,除了复合句以外,大多数是祈使句。如(1)(I)Beg your pardon.(2)(you)Stand up.但也有部分可以省略主语的句子是习惯的说法,在这些句子中省去的主语都是第一、二人称物主代词和非人称代词it。如(3)(I)Wish you lucky.(4)(you)Have a good time.(5)(It)Serves him right.这些省略了主语的句子的基本结构为:v.+n(名词性词组或短语)。  相似文献   

10.
兼语,兼词,兼言三者各有所指,不能混同.一、兼语.兼语属语法范畴.例:“太守即遣人随其往”.(《桃花源记》初中四册)“我们需要大批的积极分子来领导,需要大批的精练的先锋队来开辟道路.”(《论鲁迅》初中五册)前例是文言单句,其中的“人”,从句子前部分看,是“太守“(主语)“遣”(谓语)的对象,为受事者,作宾语;从句子的后部分看,它又是“往”的施事者,充主语.后例是语体文复句,其中的“积极分子”和“先锋队”,对“我们需要”(后一分句承前省略“我们”)来说,是两个宾语,而它们同时又分别是“来领导一和“开辟道路”二者的施事者,即主语.象这样,在一个句子中既作宾语、又充主语“一身而二任焉”的成分,就叫兼语.这是较普通的语法常识.含这种成分的句子,有的语法书上划入“复杂谓语”,称为谓语的延伸.理由是:如前例谓语是  相似文献   

11.
“通过学习,我们相信,必将激发广大教育工作者更大的积极性、创造性,加快和深化教育改革,为培养一代又一代‘四有’新人而做出新贡献。”(《中图教育报》一九八七年十一月七日一版) 这句话的宾语是一个由三个省略主语的分句组成的因果复句。第一个分句毋庸置疑主语是“党的十三大”,按照主语承前省略的规律,第二、三两个分句的主语理应不变,  相似文献   

12.
宾语从句在复合句中用作主句的宾语,为初中阶段应当掌握的重点语法项目。要想学好宾语从句,必须牢记以下“五要素”: A.语序宾语从句无论是表示陈述,还是表示疑问,均必须使用陈述句语序,即主语在前、谓语在后。例如: He said(that)you weren’t there at thatmoment. 他说那时你不在那里。 I want to know where the teacher lives.我想知道老师住在哪里。  相似文献   

13.
宾语从句的引导词、语序和时态被称作宾语从句的“三要素”。这三方面的内容既是宾语从句的重点,也是学好宾语从句的难点。对前两个要素的用法简述如下:一引导词1.宾语从句是陈述句时,引导词用从属连词that。使用that时须注意以下几点:1)一般情况下that无意义,在从句中不作任何成分。在口语或非正式文体中常省略。如:He says (that) he is a teacher. 他说他是教师。2)当从句的主语是that时,引导词that不可省略。如:He tells us that that is true. 他告诉我们那件事是真的。3)当主从句之间有插入语时,引导词that不能省略。如:I hear, for…  相似文献   

14.
1.只有一个宾语的主动句变成被动语态时 ,把宾语变为主语 ,主语变为介词的宾语。如 :He opened the door。(他打开了门 )The door was opened by him。 (门被他打开了 )英语的大部分被动句都没有说出行为主体 ,因为行为主体往往不明确 ,不易说出 ,或没必要说出。2 .带有一个间接宾语和一个直接宾语的句子变被动语态时 ,只把其中一个宾语变为主语 ,一般是把表示人的宾语 (间接宾语 )变为主语 ,主要是为了强调主语。He asked me a question。 (他问了我一个问题 )Iwas asked a question。 (我被问了一个问题 )3.带有情态动词的被动语态是“…  相似文献   

15.
现代汉语中主语承前省略是相当广泛的。可以承前邻句的主语省,承前隔句的主语省,还可承前分句的结构成分省。有人认为,“承前省略是指主语相同的邻近分句中,后面分句的主语可以省略;……这种省略有个必需的前提,即各分句的主语相同。如果各分句主语不相同(即邻近分句主语不相同),也‘承前’或‘蒙后’省略了主语,就会造成主语短缺。”  相似文献   

16.
1语“人、丰己子自郑使(〕告于秦日·“…(省略兼”) 2、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 (省略主语“公”) 3、〔〕使〔〕出师于东门之外。(前面省略主语“公”,后面省略兼语“之”.代孟明等三帅) 4、赛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省略主语“赛叔”) 5、〔〕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省略主语“秦师”) 6、〔〕且使〔〕邃告于郑。(前面省略主语“弦高”,后面省略兼语“人”) 7、郑穆公使〔〕视客馆。(省略兼语“人),) 8、则(〕束载、厉兵、袜马矣。(省略主语“祀子等”) 。、(〕使皇武子辞焉。(省略主语“郑穆公”) 10、(〕释…  相似文献   

17.
古文阅读     
·【原文呈现】报刘一丈书数千里外,得长者时赐一书,以慰长想,即亦甚幸矣。何至更辱馈遗,则不才益将何以报焉?书中情意甚殷,即长者之不忘老父,知老父之念长者深也。至以上下相孚,才德称位语不才,则不才有深感焉。夫才德不称,固自知之矣。至于不孚之病则尤不才为甚。且今之所谓孚者何哉?日夕策马候权者之门,门者故不入,则甘言媚词作妇人状,袖金以私之。即门者持刺入,而主人又不即出见,立厩中仆马之间,恶气袭衣  相似文献   

18.
例句误析辨     
新编初中语文教材第四册102页有一道找句子主干的例句:回想起来那只哨子给我带来的悔恨远远超过了给我的快乐。主干:悔恨超过了快乐笔者认为这道题的剖析是错误的。找主干应当纵观全局,分清主谓,尔后逐渐深入。很明显,该句是承前省略了主语“我”。谓语是回答怎么或怎么样的。“我”怎么?“我”“回想”。“回想”才是提纲挈领性的谓语词,例句给出的主干则应是它的宾语,即主谓短语作了宾语。  相似文献   

19.
notonly…butalso是个并列连词,意为“不但……而且……”,主要用来连接两个并列的句子成分(如主语、谓语、宾语、表语、状语),其中的also有时可以省略。1.连接主语Notonlythechildrenbutalsotheirgrandmawantstoreadthepicturebook.不仅孩子们想看这小人书,而且他们的奶奶也想看。Notonlyyoubutalsoshewasillthatday.那天,不但你病了,而且她也病了。2.连接谓语Marynotonlysingswellbutalsodanceswell.玛丽不仅歌唱得好,而且舞也跳得好。Henotonlysaiditbut(also)didit.他不仅说了,而且还做了。3.连接宾语MymotherknowsnotonlyEnglishbut…  相似文献   

20.
一、使动用法的几种特殊形式 在“齐威王欲将孙膑”句中,“将”是使动用法。这种主语、谓语、宾语具全的句子是常式句。使动用法在常式句中是比较容易辨认的。语言形式是丰富多彩的,含有使动词的句子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这就须要我们了解含有使动用法的种种句式,以确切地理解文意。 (一)没有宾语的使动式 虽然使动用法是使宾语发出动作,但宾语有时却不出现。如: ①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 )也。(《赤壁之战》) ②左右以君贱之也,食( )以草具。(《冯谖客孟尝君》)句①的“走”是不及物动词用作使动,后面省略了宾语“之”(代操军),意思是使(操军)败逃。句②的“食”是及物动词用作使动,后面省略了宾语“之”(代冯谖),意思是“食之以草具”,以粗恶的食物让冯谖吃。这种省略使动宾语的句子,在理解和翻译时,须把省略的宾语补出来。 (二)双宾语的使动式 用作使动的词有时带两个宾语,若不详审文意,便会错解其义或不知其解。如: ③晋侯饮赵盾酒。(《左传·宣公二年》) ④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初学古文的人常把句③理解为“晋侯喝赵盾的酒”,而实际上,“赵盾”和“酒”并不组成定中词组,它们都是动词“饮”的宾语。“饮”和“赵盾”是使动关系,使赵盾饮;“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