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教育要求是全面素质的教育,体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栽体。素质教育要求德、智、体、美和谐健康发展,决定了学校体育既要育智、育体,还要育心,让学生在运动中得到全面发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阐述体育教学与德育的关系,揭示在体育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的作用,并结合日常体育教学实践,从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内容、体育教学中通过哪些途径融入德育教育等方面进行分析,以寻找出体育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的完美结合点,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提高学生的素质。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初中体育在社会发展变化中也不断变革创新,而体育教学的目标不仅仅局限于体育锻炼,更加重要的是要学生通过体育教学提升其核心素养,本文从“五育并举“培养人的背景出发,探索初中学生体育素养培育路径,明确“五育并举”的教育核心,深入分析了包括健康良好的行为习惯、体育品格与思想、体育道德与素养在内的体育素养。依据调查结果得出结论 ,学校应积极探索初中体育素养的系统培育路径,通过精选内容、设置场景、激发潜能、家校协同等多途径,让初中学生体育素养得到强化,使初中学生在“五育并举”的环境下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
邵进南  李欣 《体育教学》2013,33(5):58-59
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黑石礁小学坐落在大连市中山路507号,和美丽的星海公园隔路相望,学校创建于1955年。目前,学校有20个教学班,学生675人,教职工54人。学校始终秉承"涵养博雅教师,培养博雅学生,浸养博雅家长,润养博雅学校"的办学理念,以"博爱之心"做教育,以"雅致文化"育人才,大力倡导"兴博学之风,做儒雅之人"的校风,践行"雅思雅艺雅涵雅行"的学风。学校全方位、多渠道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和"体艺‘双3+1’项目"(即:每个学生在小学阶段能够至少掌握3(必修)+1(选  相似文献   

4.
在体育教学中,灵活熟练地运用“启发”艺术。能够有效地唤起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从而达到掌握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一.采用“上不封顶”计分法 笔者采用了“上不封顶”计分法,即:对体育成绩好的学生,分数可以打到110分、120分、130分乃至更高。例如:男生立定跳远:2.32米得98分,2.33米得99分,2.34米得100分,每增加1厘米加1分。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结合体育教学实践,对"轻体育"内涵、健身作用和特点进行了阐述与分析,提出高等学校体育教育应该在"轻体育"理念指导下,实现娱乐化、多样化和人性化,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使学生在高校期间通过"轻体育"锻炼,学会科学健身,养成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使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接轨,实现高校体育教育目标,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杨东风 《精武》2012,(33):40-40,42
近年来,人们对社会现象中的弱势群体关注度越来越高。针对这一群体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对职业院校体质弱势群体与体育教学的现状及进展进行研究分析,并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对体育弱势群体学生进行体育教育补偿体育弱势群体,学生的身心特点,提出自己的身体教育发展思路,以期对职业院校体育教育改革提供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岁月在不经意间悄悄流逝,我独自坐在办公室里,又寻觅似地站了起来,静静地走到窗前,透过明亮的窗户,我望向那片属于我和所带学生的球场,一种特殊的感情油然而生:那一个个激情跳跃的身影,一张张天真无邪的脸庞,那一件件喜、怒、哀、乐的往事,填实了我的生活,丰富了我的人生。这时的我想起了那个可爱的学生,从"我不行"到"我能行"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阳光体育”语境下高校公共体育课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方法,对我国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现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存在以下问题:现阶段大学公体课实施目的和目标在契合度上不够合理、高校公体课实施配套设施和师资力量搭配不尽合理、公体课程教学内容和教材缺乏时代性和实用性、教学组织模式和教学方法相对单一、滞后等。进而提出在目标定位上,高校理应把公体教育纳入整个大学生人才培养体系中;在学习内容上,紧扣时尚体育激发学生主动锻炼;在组织形式上,尝试以俱乐部和社团制体育课引导学生自主锻炼;在教育手段上,运用现代科技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热情;在环境营造上,形成"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将体育成为学生生活的组成部分等对策。  相似文献   

10.
<正>笔者经过几年的教学摸索和理解,认为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可以遵循"想做——敢做——会做"这一主线进行。一、想做想做,也就是学生在头脑中有对教材、教  相似文献   

11.
在体育教学中,为了促进学生自主性、创造性的学习,我们进行了小学体育“互学互评”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互学互评”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注重发挥教材的作用,突出学生之间的信息传递与交流,弘扬学习小组团结合作精神,发挥评价对学习的增值功能,显现小组成员互帮互学互评的作用,从而促进学生充分参与,主动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互学互评”课堂教学的设计力求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核心,把着眼点确定为以下3个方面:(1)充分发挥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走向教材,为学生能自主探究,学会从同伴、教师、学习材料等多种渠道取得…  相似文献   

12.
课改后,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给体育教学带来了新的模式。但一直以来学生"喜欢体育活动,但不喜欢体育课"的老问题并未得到有效改善。文章从教师与学生两个方面对学生"喜欢体育活动,但不喜欢体育课"进行了多维度剖析,并进而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3.
《体育科研》2005,26(4):12-12
目前,世界一些国家悄然兴起的“轻体育”,成为目前体育健身的一种新时尚。“轻体育”也称“轻松体育”或“快活体育”,是大众体育的一种形式。“轻体育”的兴起,标志着大众体育不断适应人们的需求,注重精神调节与心理调适,既健体又健心,使健身朝着更科学化的方向发展。“轻体育”具有以下特点:1.体能消耗少一提到体育锻炼,人们会很自然地想到体能消耗后大汗淋漓的形象,这是源于在传统意义上对体育的理解。“轻体育”则不同,它是轻负荷,不追求大运动量,体能消耗少,对身体各系统的功能起到调节作用,使锻炼者心情舒畅,力所能及。近年来,一些体育学者的科学研究证实,追求高负荷的运动量,体能极限消耗,往往是造成身体伤害的原因。2.运动方式灵活  相似文献   

14.
<正>体育教学内容是依据教学目标选择出来的,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和教学条件进行加工的,在体育教学环境下传授给学生的体育知识原理、运动技术和比赛方法等。那么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就是从庞杂的体育教学素材中选出那些符合体育教学目标、学生身心发展需要和学校基本条件的内容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学生投入”的角度 ,对体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学生外显的积极行为和内隐的消极心理这一矛盾进行深入分析 ,认为体育教学应该重视学生积极情感的投入 ,减少遵守规范式和消极情感式的情感投入 ;重视学生积极性的认知投入 ,减少表面性的认识投入 ;重视学生积极的行为投入 ,减少消极的行为投入  相似文献   

16.
休育课堂准备部分游戏巧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骏 《体育教学》2011,(9):51-52
体育游戏是从游戏中发展和派生出来的,它以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为目的,有鲜明的教育意义。体育游戏融体力和智力开发于一身,集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深受老师和学生的喜爱,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游戏几乎在每节体育课中都会出现。一直以来,大家都倾向于将体育课堂分成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而游戏也往往被安排在基本部分的最后,或者是结束部分的开始。如今,很多老师都习惯在课的开始部分也设计一个游戏以达到调动学生情绪和活动身体的目的。但往往很多游戏并不适合放在准备部分,因此,在设计准备部分游戏时不加选择地加入游戏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17.
在我们的体育课中,总会有个别学生当面顶撞老师,或给老师起绰号等。在处理此类事件时一定要慎重,笔者在二十多年的体育教学工作中,采用下列方法收效很好。1、宜冷不宜热。当遇到学生的“不敬”时,必须做到头脑要冷静,感情要克制,态度要沉着,采取冷处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著名  相似文献   

18.
北风  肖央 《体育教学》2001,(4):35-35
循环练习法是一种根据练习的具体任务,将若干练习按既定的顺序、路线依次安排进行练习,周而复始,循环往复。此练习法在体育课中对学生极具吸引力。它可全面发展学生的运动素质,丰富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竞争意识,深受体育教师和学生的喜爱。一、循环练习法的特点1)内容安排的多样性。内容的选  相似文献   

19.
自主学练,是指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激励指导下,学生掌握自我练习、自我验证、自我与相互评议的自主学练的方法。这一学习过程是学生自我探索、自我锻炼,通过品尝失败和挫折去  相似文献   

20.
唐善计 《体育师友》2011,34(5):43-43
有人曾做过跳蚤的实验,很有意思。把一只跳蚤放进一个玻璃瓶里,它可以轻而易举地从里面跳出来。盖上一个透明的玻璃盖,跳蚤跳了多次,都碰到玻璃盖上。后来,将玻璃盖拿掉.跳蚤却再也跳不出玻璃瓶了。一个“盖”,盖住了跳蚤的个性。盖住了跳蚤的自由。由此,我在想,在我们的体育课堂教学中,在对待学生想法和老师示范不一致情况下.很多教师也在有意无意的制造着一个个无形的“瓶盖”。“不能这样”。“那样不可以”等等,学生大脑的思维不断地受制于这些禁令,久而久之,形成思维定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