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7 毫秒
1.
“减负增效”是初中数学教学中值得探讨的主题.初中数学定理课要提升教学效能,实施“优效教学”,着力培育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本文以“垂直于弦的直径”教学为例,建构出初中数学定理课“优效教学”的教学模式:创设情境,提出猜想——推理论证,获得定理——多元表征,理解定理——典例示范,变式训练——变式探究,引申拓展——反思小结,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2.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大力地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即让学生学会“动手做数学”。“动手做数学”是一种强调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发现式、探究式学习方式,它具有与以往的教学方式所不具备的许多特殊优点。对“动手做数学”的优点和它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施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为广大的初中数学教师提供些许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一、问题的提出 初中的数学活动主要是围绕“解决问题”展开,教师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观察、思考、猜想和归纳,从而掌握数学原理和公式,然后应用于实际问题.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发现有很多的学生对于学习数学往往只注重一个结果,而忽视了过程,导致“学而不精”.  相似文献   

4.
汪健 《考试周刊》2013,(81):81-81
启发式教学是一种由来已久的教学方法。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现代的启发式教学思想,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使他们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参与提问、演示、练习、归纳总结的过程,引导学生做出猜想或判断。  相似文献   

5.
杨蓓 《贵州教育》2023,(7):40-43
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实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的实施,项目式学习已逐渐成为一线数学教师优化课堂教学方式、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以二次函数中的“销售利润”问题为例,从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入手,探讨分析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项目式学习活动的设计、实施、思考与启示,旨在强调数学项目式学习活动对改进初中数学日常教学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李杰  徐霞  苟雅茹 《理科爱好者》2023,(4):92-94+100
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关键时期,而学生需要通过不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来提升数学素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数学定理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石,也是数学应用的灵魂。文章以“探索相似三角形的条件(1)”的教学为例,阐释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猜想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知识迁移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及素质教育的实施,现阶段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越来越重视多元化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的实施,以往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对于部分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部分学生会认为教师以数学学习能力、学习水平等进行小组分组合作学习并不公平,因此产生抗拒、抵触的心理,降低了部分学生的数学学习自信心及积极性,导致小组合作学习的热情受到影响,失去了数学学习的动力。因此教师在开展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转变以往的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引入生态式的教学理念,创新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促使学生在生态式小组合作教学中共同努力,实现不同学习层次的跨越性学习,实现多元化互动性的数学课堂,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为了分析初中数学课堂生态式小组合作教学模式,针对生态式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相关信息及教学作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是培育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和抓手。通过理论学习和行动研究,对人教版教材中综合与实践内容进行整合分类,探讨课程教学实施路径和策略,制订指向核心素养的活动目标,设计指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活动内容,开展指向核心素养的项目化学习活动,丰富教学评价策略,提炼出“14561”式教学范式。  相似文献   

9.
初中数学课堂应当是“情境——问题——探究——反思——提高”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学生初步体验到数学是一个充满观察,实验,归纳,类比和猜想的过程.作为一种课题研究,我从06学年开始实施了“学案式”教学,希望通过这种试验,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积极动脑、勇于表达观点的意识,实现教学互动,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新理念下的数学实验教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恰当地引入数学实验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猜想、验证猜想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它对于促进学生既长知识,又长能力可以起到非常好的作用,也是当前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徐健清 《考试周刊》2010,(45):63-64
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是数学教学追求的基本理念,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对概念、结论和技能的记忆,而应以提高数学学习能力为主。猜想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在数学领域中,猜想是合理的,是值得尊重的,是负责任的态度。本文对数学猜想中常用的类比性猜想、归纳性猜想与数学猜想在教学中的作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所谓点评式教学,即教师或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对活动成效进行有效评判的活动方式。采用点评式教学,教师应充分体现该教学模式的激励、指导与及时性等方面特点,才能发挥该教学模式的优势。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策划者、指导者、引导者,两者都是点评式教学活动实施的重要参与者,缺一不可。在初中数学课堂中采取点评与引导方式,能让学生逐步形成知识分辨能力,促使整个教学过程顺利进行。本文通过具体分析初中数学课堂的点评与引导策略,有利于激活课堂,提升学生的数学水平。  相似文献   

13.
“猜想—验证”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数学思想方法与教学手段。在“猜想—验证”实施过程中存在学习方法无助化、教学过程形式化、学生思考被动化等问题。文章对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3的倍数的特征”一课进行“猜想—验证”的教学实践,设计了三个“猜想—验证”的教学环节,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通过方法从旧知迁至新知,教学从形式走向常态,学生从被动变为主动三个方面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4.
蒋庆昌 《教师》2012,(21):48-48
所谓“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就是指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愿望为手段,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教学目的。笔者将根据多年的实践工作经验.探讨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合理应用“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5.
《教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提出:“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学生要经历上述数学活动过程,就意味着进行探索与发现.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究学习不仅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还是一种学习过程中更需要速成的目标.在实施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发挥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一、科学活动需要猜想 什么是科学的方法? 如果用一句话来回答,那么,它该是“猜想和检验”。牛顿讲:“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在数学教学和研究中同样也需要猜测与想象。许多数学问题,包括著名世界难题的解决,往往是在对数、式或图形的直接观察中获得猜想的,而后再进行逻辑验证。美国著名数学教育家G·波里亚对数学的本质有如下精辟的论述:“数学有两个侧面:一方面,以最后确定的形式出现的定型的数学,好象是仅含证明的纯论证性的材料,它是欧儿里得式的严谨科学,是一门系统的演绎科学;另一方面,从创造过程中…  相似文献   

17.
随着教育不断发展改进,教学方式也在不断革新,初中数学教学同样需要创新教学方式,使之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变式教学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充分发挥了其对思维的培养特性,使学生能在充分思考、多角度探讨解题方式的过程中把握学习的中心.本文将对变式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指出实行变式教学的优异性.  相似文献   

18.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数学教师越来越注意将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进行教育了,初中数学教学改革也开始渗透到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之中。“有效提问”是教学过程中常见的一种教学方式,能够很好地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训练,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课程内容,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文章将基于“有效提问”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实施阐述。  相似文献   

19.
正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仅是新课程的要求,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展开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讲究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应从一些主要因素入手。一、运用猜想引导学生创造性思维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利用猜想营造学习氛围,能激起学生饱满的学习热情和积极的思维方式,使学生产生克服困难的意志,  相似文献   

20.
数学“猜想”是数学理论的“胚胎”,正如弗赖登尔所说:“真正的数学家……常常凭借数学的直觉思维。作出各种猜想,然后加以证实。”在数学中运用“猜想”教学,是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对要学习的数学结论及解题途径苦苦思索而不得其法时.教师引导学生由联想到猜想,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再创造、再发现的过程。这是激活主体,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手段。因此,在小学数学中,教师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可猜想因素,恰当处理教学过程,这是十分必要。也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