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手势是一种身体语言,它既方便灵活,又生动直观。在体育教学中,如果能准确合理地运用手势,可以增加练习密度,帮助提高教学质量。 一、开始部分的手势 课的开始部分是全班集体性活动,人多,场面大,这给教师的组织教学带来一些不利因素。如果教师在下达口令的同时,配以合理的手势,不仅可以使教师的口令简单明了,也可使课堂的组织教学井然有  相似文献   

2.
<正>手势是教师语言表达的再补充,在课堂上教师夸张、幽默、信任、鼓励的手势动作,不但可以充分地展现教师的教学魅力,还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在课堂上,恰当、充分地运用好手势,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陈厚武 《体育师友》2012,35(3):20-22
语言法是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是指教师通过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运动技能的教学方法;是体育课堂中组织教学、传授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基本能力的最基础的教学方法;是提高学生身心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是能够理想地完成教学目标、任务的关键所在和重要手段。文章就讲解法、问答法和讨论法这三种语言法以及它们在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正> 在体育教学中,常常发现一些学生在课堂上做起与学习无关的事。对此,教师既不能动辄批评,更不能随意中断学生的学习,但又必须适时控制,巧妙运用方法进行纠正,暗示法就是处理这类事情的好方法。所谓暗示法是在体育课堂上的教与学过程中,只对某一对象进行注意的转移,而不造成其它外围效应的一种方法。我在多年的教学中,常用以下几种暗示法。一、手势暗示法。在讲解时,教师用辅助手势对不专心听讲的学生,进行微妙短暂的暗示,以达到纠  相似文献   

5.
<正>研讨背景:讲解与示范属于教师授课过程中的教学技能,是教师在体育课堂中运用最多、普适性最强和最经济便捷的教学手段,也是教师传授基本知识、基本技术与技能所需的较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教学手段。本期研讨主要围绕"如何提高讲解与示范能力"展开,通过对教  相似文献   

6.
<正> 体育课中的非语言信号是指教师运用手势、哨音、掌声等非语言动作和音响将信息传递给学生。在体育课中强化对非语言信号的训练,将有利于组织教学,保证体育课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下面谈谈自己在体育教学中常用的几种非语言信号:  相似文献   

7.
<正>课堂提问是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种教学艺术。体育课堂中的提问是指通过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运动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提问重在引导,贵在善问和会问。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在实际教学中课堂提问的基本要求如下:  相似文献   

8.
体育教学中的"讲解"是教师解释或解说体育知识和技能、战术、动作的行为方式,是体育课堂教学中最普通的教学方式,是体育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体育课堂中教师讲解是否具有艺术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节课的教学效果,因此要优化体育课堂讲解的艺术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文章就有效运用讲解艺术的"八性"阐述了一点浅见。  相似文献   

9.
李晓东  张瑜 《冰雪运动》2010,32(4):83-86
在北方高校普及高山滑雪是适应新一轮的学校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针对如何提高高山滑雪课的教学质量进行研究,认为大学生的恐惧与自卑心理、对以往受伤事故的再现、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差,教师缺乏对高山滑雪运动的相关理论知识的系统讲解、运用教材与传授技能的方法不当,以及选择教学场地与器材不当是制约高山滑雪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提出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加强课堂纪律性和教学组织;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提高运动素质;明确学习的目标,消除恐惧心理;合理运用教材和正确的示范与讲解等途径提高高山滑雪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朱俊芝 《精武》2012,(20):35-35,37
本文作者是根据新的课程改革精神,运用新的思维模式、新的教学方法,在体育课堂教学设计上,把过去以教师为中心、以体育技能为重心的教学策略,改为以学生为中心;在体育教学中,淡化技能教学,重视体育课堂过程的教学,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活跃身心;在课堂教学设计上下功夫,从教学目标、学生主体情况、课上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下功夫,关心你与教育并重,技能发展与素质发展并重。才能设计出好的体育课,也才能上好体育课。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对中学体育课堂设计中的教师行为进行研究,发现体育课堂教学设计中教师教学行为存在导入和提问形式不符合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状态、教学组织形式存在单一和混乱、讲解和示范不规范、体能和技能练习比例不合理等现象,就教学设计中的教师教学行为提出优化策略,通过完善教师行为,优化体育课程设计。  相似文献   

12.
微格教学法是师范是师范生和在职教师掌握课堂技能的一种培训方法,它又叫"微型教学""微观教学",或者叫"小型教学";它将复杂的教学过程中的各种教学技能进行科学的分类,再把不同的教学技能单独的放大进行单独的训练,它是一种对师范生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一种方法。而体育师范生在教学的过程中则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讲解技能的不熟悉,直观示范技能的不够娴熟,或者课堂的导入技能不够流畅等,这些问题都是在教学过程中或是教学之前就应该解决的。利用微格教学的氛围来提高教学效果及解决问题将有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语言是教师教书育人、传授知识与技能、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载体。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语言的生动、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学生对课堂的理解,影响学生的情感变化及学习兴趣。体育课堂要追求"精讲"。所谓"精"并非"精减",而是"精炼、精彩",体育教师应能抓住  相似文献   

14.
球类运动对人的感受器官要求较高,需要对空间、时间和运动速度有敏锐精确的综合分析能力,特别是视觉感受器经常居于首要地位。因此,在球类教学中注意运用视觉反应练习,加强对学生观察力的培养和扩大视野范围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下面介绍十例简单易做、客易组织的视觉反应练习。一、看手势变步目的:运用多种移动步法,提高快速应变能力。方法:学生移动练习时,看教师手势做不同步法动作。如伸出一手指,做一次并步;伸出两个手指,做一个交叉步;伸出三个手指做跨步。伸出左手是向左侧移动,伸  相似文献   

15.
《体育师友》2014,(3):20-22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谈法、观察法和系统分析法,围绕0-3年期职初教师的体育课堂教学能力方面进行针对性的研究,发现职初教师的体育课堂教学能力的不足主要体现在教学设计能力、课堂调控能力、评价反馈能力以及课堂育人能力。针对这些现状,认为应积极组织职初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培训和各类课堂教学技能培训和比赛,尝试编制过程性评价体系并予以实践,目的旨在增进和提高职初教师的体育课堂教学水平,探索培养职初体育教师快速成长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6.
体育的本质功能是增强体质,是身心共同参与的活动。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由于教材和课堂组织教学的特点,要学生用身体参与练习以及学生之间的互相配合来获得知识与技能,这就在客观上为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提供了条件。但在目前的体育教学中,大部分体育教师往往只注重课堂的组织教法的运用和学生技能的提高,而忽视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德育。  相似文献   

17.
<正>课堂即时评价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及对技能的掌握情况等及时的做出相应的指导和激励语言(体态语言),其主要目的就是要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引导学生向积极的方面发展。教学中合理运用课堂评价,发挥即时评价的激励功能,才能使课堂即时评价成为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教学艺术,让课堂教学焕发迷人的光彩。  相似文献   

18.
<正>在日常教学中,体育教师对信息技术运用的理解、操作往往存在一定的偏差,导致信息技术引入课堂时出现不合理的问题。笔者认为,信息技术引入后只能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用来帮助提高教学质量,用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体育知识,而不应是课堂的主角。一、信息技术引入体育课堂要把握精讲多练原则在体育课堂上,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时依旧要把握好"精讲多练"的原则,因为学生只有通过多次练习才能掌握技能,教师应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去练习。  相似文献   

19.
<正>体育课中的教学比赛是一种教学方法和过渡手段,多用于各种球类教学中,教师有目的、恰当及时地组织学生进行教学比赛,能进一步改进提高所学体育技能,提高动作质量和应变技术,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有利于实现课的教学目标。为了使教学比赛收到更好效果,在具体运用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0.
体育教学中应用迁移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技能的迁移问题是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在体育教学中,运动技能相互之间存在着大量的迁移和干扰现象,这种现象极大地影响着运动技能学习的速度和质量。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恰当地运用迁移规律组织教学,对学生顺利地进行新动作技能的学习,加速动作技能的准确掌握,提高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