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运用仿拟修辞创作广告语,一直是创作者屡试不爽的手段。本文将广告语中的仿拟修辞分为仿词、仿语、仿句和仿篇四类,并作了简要的分析。使用仿拟修辞主要是依靠零度、偏离和陌生化三大理论,而偏离又有正负偏离之分。针对仿拟产生的负偏离现象,详细地论述了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这有利于商家更好的宣传产品和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仿拟辞格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其构成特点和修辞效果的分析。本文首先分析了仿拟辞格的语用功能,既而指出在仿拟辞格语意及语用功能推导过程中的语境干扰。分析表明,语境知识在仿拟辞格理解与欣赏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要想达到对仿拟辞格正确的理解与欣赏,排除语境干扰则是首要之举。  相似文献   

3.
仿拟是言语活动中进行语言创新的重要表达方式之一。仿拟辞格具有溯源性、语境依赖性和可及性认知特征,同时它还有使语言表达新颖、生动、幽默以及突显新信息的修辞功能。根据仿文的语言形式,仿拟分为仿词、仿句、仿篇和仿体。  相似文献   

4.
仿拟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格,在英语广告语中使用广泛,从而使广告形象生动、立意深刻,给消费者以过目不忘之感,使其产生购买欲望,最终达到促销和劝购的功能.文章阐述了广告、广告语和仿拟的定义,继而以仿拟在英语广告语中的运用形式——仿词、仿语和仿句——为框架,列举分析仿拟在英语广告语中应用的成功体例.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仿拟辞格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其构成特点和修辞效果的分析。本文从语言学的角度切入,首先分析了仿拟成辞格的语用功能,探讨仿拟生成过程中的语境干涉问题。通过对语境干涉等问题的具体分析和研究,说明语境知识在仿拟辞格理解与欣赏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让运用者避免误用、错用现象的出现。  相似文献   

6.
广告是和我们的生活联系紧密的一种艺术形式,广告语言又是广告的核心。为着同一目的,中外广告语言中使用了许多修辞手法来宣传自己的商品,仿拟是众多的修辞之一,在广告语言中同样起着重要的角色。本文对比了英汉广告语言中仿拟修辞的几种表现形式,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中外广告语的仿拟手法基本上是大同小异的。它们的表现形式,坚持的原则以及取得的效果是相同的,从而有助于我们理解文化的价值观,语言的学习和欣赏。  相似文献   

7.
仿拟作为一种有效的修辞方式在英汉广告语中被广泛应用,从社会语用厦文化等多元角度对此现象进行研究,广告仿拟语用策略包括语用关联和语用翻译,都涉及到跨文化传播屡面。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论述了广告中仿拟修辞的类型以及仿拟修辞的效果和运用时应当注意的问题。全文分为两部分,首先,通过举例详细地分析了广告中仿拟修辞的各种类型;其次,简要地概括了广告中仿拟修辞的效果,总结了运用仿拟修辞应当注意的问题。全文旨在推动广告修辞的发展,促进广告修辞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9.
范畴化的语言认知观是剖析语言特质的基本思路。仿拟修辞作为英汉语言基本的修辞手段之一在英汉语言的应用与翻译中有独到之处。从范畴语义的视角就英汉仿拟修辞进行对比,探索英汉仿拟修辞的分类及运用技巧,同时考察英汉仿拟修辞的翻译。  相似文献   

10.
仿拟修辞的认知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仿拟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一种认知活动;对仿拟的认知解读包含着概念整合过程。从认知的角度,运用合成空间理论并结合语境、关联两个相关要素来描述仿拟概念整合过程中的一系列状态.从而把仿拟生成和推理的动态机制有效地揭示出来。对仿拟的认知分析与探索,一方面深化了修辞学研究。另一方面证明了合成空间理论对仿拟言语行为有着很强的阐释力。有助于人们对该理论的进一步理解和运用。  相似文献   

11.
现代流行语的仿词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流行语是目前词汇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极强的表现力,其中很大一部分的形成方式是仿词.这种修辞方式使现代流行语含义明白易懂,表达新鲜活泼,幽默风趣.有些还有强烈的讽刺性。仿词类型丰富多彩。是现代流行语中颇受欢迎的一种修辞手法。  相似文献   

12.
论语境对修辞的制约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修辞学主要研究人们使用语言的状况,指导人们怎样准确、鲜明、生动地使用语言进行社会交际。语言表达的各种方式、手段的形成要依赖言语环境,而衡量使用语言的修辞效果,对语体、修辞方法、风格和文风等修辞领域的研究,都要以分析使用语言的环境为基础。语言环境是修辞的生命。没有语言环境,就没有修辞。一切修辞现象都只能够发生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之中。在语言环境之外的修辞是根本不存在的。  相似文献   

13.
郑子瑜先生对中国修辞学及修辞学史的研究,始终贯穿着语境理念。他既重视与考察对象相关联的上下文语境,也注重与修辞现象相关的时空语境,以及话语目的等语境因素。他的语境理念是广博、深远的,所论涉及多边缘学科。注重事物与事物的内在联系,注重语言的共时性与历时性的关联,使他的修辞学研究具有高度的科学性、系统性。  相似文献   

14.
我国广告事业快速发展,但广告语言却陷入了修辞困境:一方面广告语中运用的修辞手段层出不穷,不断翻新,广告语制造修辞幻象的能力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广告语对受众的实际影响力和作用力却在不断下降。广告人的修辞努力不仅未能对广告语的效用进行增值,反而导致了其语用效力的下降,广告语正遭遇着严重的语言贬值。导致这一困境的根本原因在于广告创作者的修辞努力背离了语言运用的基本规律和修辞的根本出发点,从而催生了种种造成不良语用效果的负面修辞现象,其中较典型的有比比皆是的抄袭模仿、夸饰性用语的过度使用、语言的过度变异、言与实的严重不符等。在这些负面修辞现象的背后,掩藏着功利至上和技巧至上这两大流行观念误区。中国的广告语的创作只有抛弃这些流行的观念误区和错误的修辞导向,才能摆脱当前的修辞困境,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朱军 《唐山学院学报》2009,22(2):45-48,53
具体分析了各种修辞原则在语言中的具体表现,并认为不同的修辞原则在修辞活动的不同层面发挥着作用:目的原则是修辞活动基本层次的原则,同时也是一切语言活动的出发点;美的原则是修辞活动高级层次的原则,是修辞活动追求的理想状态;得体原则是最全面的修辞原则,在修辞活动的主体层次发挥作用;而合作原则在修辞活动中的适应性不是太强,是可以违反的修辞原则。  相似文献   

16.
修辞语义是指在语言应用过程中,修辞主体出于某种修辞考虑或者修辞需要,借助于具有普遍约定性的语言意义,并充分利用具体语境条件和特定的语体规制进行修辞创造所形成的语义修辞化变异。从总体上看,修辞语义的基本属性表现为修辞性;从不同角度观察这种修辞性又体现为情境性、具体性、个体性等属性特征。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修辞选用、修辞语境、修辞功用三大方面来探讨汉语吉祥语的修辞文化内涵。谐音双关、对偶对仗、叠音、象征隐喻等修辞方法常应用于吉祥语当中,而且这些修辞又常与民俗意象、民俗文化紧密相关,从而使吉祥语生动多彩。讲究修辞,就不能脱离修辞语境,结合语境,才能使修辞发挥作用;脱离语境,则适得其反。同时,在社会交际活动中,巧用修辞也能使吉祥语发挥有效的社会交际功用。  相似文献   

18.
生态语言学关注生态文化背景下的语言现象。唐代女诗人陷于男性中心的语言架构之中,言语修辞表现出"双性特质"。她们运用"同一"策略谋求交际主体之间共同的认知、经验与文化。唐代女诗人言语修辞的"双性特质"通过正统地位的诗歌篇章选择、内敛阅读体验空间的"紧缩句"句式选择、高远气象的词语选择得以呈现。唐代女诗人言语修辞的"双性特质"是女性本真言说与语境生态制约之间矛盾冲突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短信息语言的仿拟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短信息采用了丰富多彩的修辞方式,仿拟修辞格就是常用的一种。仿拟是仿照现成的词语或别人的话语,造出类似的词语或话语。短信息常用的仿拟类型有词句仿拟和文体仿拟。这种修辞方式可以使语言风趣幽默、新颖时尚、讽刺尖锐。  相似文献   

20.
以鲁迅小说集《呐喊》《彷徨》为蓝本,全面分析鲁迅小说常用的修辞方法,研究鲁迅先生使用频率很高的比喻、比拟、借代修辞方法,涉猎模状、回文、排比等不常采用的辞格及鲁迅先生把不同修辞手段集合在一段话里同时使用,形成的辞格的套用、连用和杂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