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黄必超 《科教文汇》2012,(24):17-18
感恩是人类社会中一种美德,是一种无论在什么样的文化中都受到人们赞扬的一种美德。然而当今社会,人们往往长期忽视了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大学生感恩的缺失造成了社会中的负面因素,如大学生缺乏对社会的责任感,缺乏对父母的孝顺以及对自己人生道路的正义感。使我们不得不反思当今对感恩教育的不够重视。本文以《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文化植入探讨》为题,通过讨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涵义和国内外对感恩意识的研究,探讨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原因并尝试性地提出感恩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琳  姚会彦 《科教文汇》2009,(6):73-73,76
由于家庭教育重心失衡、学校教育模式单一、社会环境异化以及自我教育缺失等原因,导致在一些大学生中感恩意识缺失现象较为严重。高校怍为青年学生人格培养的重要阵地.应加强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文章从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表现和成因分析入手,提出要将感恩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日常生活与教育、社会实践、助学工作相结合,以提高感恩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内涵及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现状,并对大学生感恩教育的重要性和对策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由于家庭教育重心失衡、学校教育模式单一、社会环境异化以及自我教育缺失等原因,导致在一些大学生中感恩意识缺失现象较为严重。高校作为青年学生人格培养的重要阵地,应加强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文章从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表现和成因分析入手,提出要将感恩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日常生活与教育、社会实践、助学工作相结合,以提高感恩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感恩教育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有些学者和研究人员认为“80后”大学生的感恩意识淡泊,时其成长心存担忧。实践证明这对“80后”大学生在认识上的偏颇,还没有触摸到大学生真正的思想脉络。本文结合“80后”大学生成长的几个个案,分析他们的个性特点、教育特点和感恩教育的现状,探讨学校实施感恩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措施,以增强思想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感恩是一种精神境界、是一种传统美德、是一种自我行为,反映了人们的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及自尊意识,更是人们社会责任感的写照。加强对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就是要培养大学生的知恩、记恩和报恩的意识和行为习惯,使感恩内化为大学生的内在品质。  相似文献   

7.
董召勤 《科教文汇》2014,(27):12-14
本文从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现状入手,分析了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提出高校应从营造感恩教育的良好氛围、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作用、丰富感恩教育的内涵、构建科学合理的考评体系等方面加强对大学生的感恩教育。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现状入手,分析了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提出高校应从营造感恩教育的良好氛围、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作用、丰富感恩教育的内涵、构建科学合理的考评体系等方面加强对大学生的感恩教育。  相似文献   

9.
感恩是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道德准则,然而,当代大学生不同程度的存在感恩心理的缺失,一些大学生中存在知恩不报、不讲信用、自私自利等道德滑坡现象,为此,我们应积极开展感恩教育,激发大学生的感恩情感,实践感恩行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感恩心理。本文从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现状及原因出发,阐述了推行感恩教育对于创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0.
张乐 《科技风》2013,(8):186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本文通过分析在校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表现,认为家庭教育的缺失、评价指标的偏颇,是导致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主要成因。因此,笔者提出应多渠道培养感恩意识,树立符合时代特点的感恩观;注重实践育人,建立高校感恩教育的长效机制,是加强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1.
王妍力 《科教文汇》2014,(6):11-11,13
大学生作为新生的一代,对新事物有着强烈的兴趣。微信作为新生力量,以其独特的功能受到了大学生的青睐,随着微信的普及、推广,对大学生的影响越来越深,这必会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挑战。那么,如何充分利用微信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已成为急需思考的重要问题。本文主要从微信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影响入手,探讨运用微信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晏彬人 《科教文汇》2020,(13):29-30
大学辅导员是学生学校生活的领路人,其中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就是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有较大难度,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对培养一个道德品质与工作能力兼备的学生尤为重要。微信最初作为社交软件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随着微信功能的丰富,它的使用范围变得更为广泛。学生在大学生活中使用微信的频率较高,它可以给学生的生活带来便利。辅导员可以将微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辅助工具。借此可以提高辅导员工作的效率,也可以降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微信的便利性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随后从三个方面讲述辅导员如何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运用微信,以此来供相关人士交流参考。  相似文献   

13.
韦巍 《大众科技》2011,(12):160-161
高校社会资本是以高等学校为载体建立起来以信任和特有交往规则为内涵的和谐的社会关系网络。在高等教育社会化下,高等教育同社会生产与生活的联系更加紧密,使得高校社会资本成为高校发展所必需的重要社会资源。因此.高校社会资本是高校所拥有的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高校应该重视社会资本的作用,要充分激活社会资本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刘吉杰 《科教文汇》2014,(10):205-206
我国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多,待就业群体增大,然而就业机会的有限,毕业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问题,追根溯源,其产生主要是由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等综合因素造成的。社会工作是一种帮助人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工作,同时它还是一门服务于人的科学。“助人自助”是社会工作的基本宗旨,也是社会工作区别于其他各类助人活动的一个本质特征。社会工作对大学生就业压力调试的介入,将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经济全球化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要求我们在推进德育发展的新实践中,遵循其内、外部关系的规律性,把握好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继承与创新、思想与实际、动力与机制等基本范畴,拓展其育人、服务和谐社会发展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廉洁教育是全世界各国公民廉洁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国外大学生廉洁教育经过多年的探索积累,已经形成了以注重学科支撑、依托项目运行、加强价值渗透与社会衔接为特点的教育模式。研究当前我国大学生廉洁教育的现状和问题,结合国外大学生廉洁教育的成功经验和优势特点,提出相应的对策,对优化我国大学生廉洁教育的框架主体和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李杭 《大众科技》2014,(6):282-284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我国启动的素质教育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全面贯彻实施"德、智、体、美"教育方针的重要手段和形式之一。教育部颁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后,广西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长期以来处于薄弱地位的情况有所改善,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高校艺术教育在教育观念、教学管理、教育水平等诸多方面,与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还存在着不相适应的方面,存在着各行其是、各自为政、因人设课、教材不规范等现状。为此,笔者对广西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提出自己的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自2008年,"90后"大学生已逐渐成为大学校园的学生主体,他们的成长背景与环境的不同造成了其身上独特的特征,这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提高"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应从"90后"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出发,以"90后"大学生的特点为切入点,在强调加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同时,辅之以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从多重教育主体角度入手,多管齐下,共同努力,形成新质教育合力,致力于培养"90后"大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  相似文献   

19.
陈伟祥 《科教文汇》2014,(12):16-17
随着21世纪互联网的发展及计算机网络在初、高等教育中的普及,社交网络在中国各大高校发展得如火如荼。社交网络渐渐地融入了高校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活动、道德行为、心理健康及学习态度等。作为影响大学生思想教育新载体的社交网络应该受到各大高校教育者对于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方面的重视。社交网络产生的影响不仅促进大学生与同群体及外界的交流,也可能因其信息传播的不当而对产生负面影响。因而,高校教育者面对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的思想教育新形式的社交网络,必须顺应信息时代的发展,剔除社交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不利因素,从而开辟大学生思想教育新天地,积极地对其进行疏导和科学的指引。  相似文献   

20.
马骏 《情报探索》2014,(2):24-27
认为社交网络背景下大学生的信息行为发生了重大改变,高校的信息素质教育应与时俱进,而社交网络工具为改变教育模式提供了新方法;分析了社交网络工具应用于信息素质教育的利弊与在社交网络背景下信息素质教育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