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7 毫秒
1.
在中学语文学习诸要素中,阅读永远是最重要最基础的一块,而强调“独立阅读能力”是新课程的一个亮点,《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都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发展独立阅读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要“注重个性化阅读”,“学习探究性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  相似文献   

2.
《煮书》是一篇指导学生读书方法的应用性课,于老师创造性地组合教材,课前让学生自学《煮书》,课上让学生运用“煮书”的方法“煮”读《荷花》,还学生以真正的“读”地位,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会阅读,“把发现留给学生”,使其在创造性的阅读中展现个性。学生“煮”中见悟、  相似文献   

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课程内容”中提出了“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本文在理解“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定位与内容的基础上,以《西游记》整本书阅读为例,探索“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的落地实践,力求通过“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的构建和实施,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其逐步成为独立而成熟的阅读者。  相似文献   

4.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专设了“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教师如何开展整本书阅读全过程指导,让阅读从“浅阅读”走向“深度阅读”,发展学生思维?本文以六下《鲁滨逊漂流记》为例,以“策略先行,激发思维灵活性;要素导向,培育思维深刻性;读写共生,催生思维独创性”三条路径来探寻整本书深度阅读策略,以此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全面提升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5.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简称“标准”)的“实施建议”中指出:“逐步培养学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依据“标准”指导思想,笔者在教学时力求体现“自主构建,变求新”的教学思想,即引导读者“带着一种创造新维的目的去从事阅读,从读物中发现新答案”。现《可爱的草塘》(六年制第五册)为例,谈谈自己的识。《可爱的草塘》是一篇借叙事和写景进行抒情散文,全文情景交融,语言流畅,描写了北大荒景的优美,物产…  相似文献   

6.
《语课程标准》指出,使学生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才是阅读教学的首要和最终目的。改革阅读教学的关键之一,是尽快由“读懂内容”、获取“知识结论”,转向“学会阅读”、培养“独立的阅读能力”。本试以《掌声》一课为例,谈一点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7.
试论阅读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年,加拿大小说家和出版家曼戈尔(Alberto Manguel)在英国出版《阅读史》(《A History of Reading》),1998年又出版了该书的的法文版,并受到了媒体与读书界的广泛关注。作者依据丰富的资料,每一章节,选取一个有关阅读史的专题,谈古论今。如“从学院式到自由式的阅读教育”“图片在阅读中的重要作用”“书的预言作用”“读书人种种病态”等。在此之前,法国学者沙杰尔(R&;#183;Charier)曾著有《从图书到阅读》《图书的秩序》《读书文化史一文本&;#183;图书&;#183;解读》等,  相似文献   

8.
人类的阅读活动原始于文字的产生,源远流长;历代文人学士的阅读经验,也如散珠碎玉,丰富而珍贵。但以往对“阅读”的研究很不够,1979年版《辞海》没收“阅读”这个词目,《现代汉语词典》仅解释为“看(书报)并领会其内容”。在现代社会,阅读作为一种智力技能,已成为每个公民不可缺少的生存手段,缺乏阅读能力的人被称为“功能性文盲”。迫于这种形势,80年代“阅读学”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9.
谈及阅读,许多教师感到无从下手,不知如何指导学生,于是干脆对学生采取“放羊式”。对此,有的人嗤之以鼻,以为“放羊式”阅读有百弊而无一利。其实,对于这样一种阅读方式,我们大可不必一棍子打死,关键的问题是教师如何“放”以及提供了怎样的“牧场”。教师“放羊”时有必要给学生选择、提供一块良好的“牧场”。首先,教师指导阅读时提供的书籍应是格调高雅、意蕴丰富、富有人文情怀的。象古今中外在文明的千年传承中堪称经典的作品,如我国古代《诗经》、《楚辞》、《论语》、《庄子》中的某些篇章,以及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本文仅就“阅读期待”作一点探讨。  相似文献   

11.
<正>语文新课标在“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第二学段的学习内容中,要求学生阅读“中国神话故事,学习其中蕴含的中华智慧”。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以“很久很久以前”为主题,引导学生阅读中外神话。根据班级实际,笔者选择了《中国神话传说选》《山海经》《搜神记》三本书,引导学生展开班级共读,并以“穿越时空,寻找神话中的英雄”为主题,组织学生分享阅读方法、交流神话故事,使学生在神话中感受民族文化的脉动,体会中华民族的精神。  相似文献   

12.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也指出,阅读教学要“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的建构文本意义”,文学阅读评价要做到“鼓励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和创造性地解读”。可见,创造性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3.
《蛇与庄稼》(人教版五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是一篇说理性的文章。事例充分,说服力强。教学时,教师可依据《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宽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的教学理念,按照借“题”探究、借“例”探究、借“理”探究的教学思路,主动积极地为学生架构起  相似文献   

14.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倡导“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注重阅读引导,培养读书兴趣,提高阅读品味”。教学实践中,应以“快乐读书吧”为主线,构建整本书阅读体系,精心设计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十万个为什么》是四下第二单元“快乐读书吧”的推荐书目。  相似文献   

15.
《综合阅读》作为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实验,不等同于语文课程,也不是语文课本的单一拓展与延伸,更不是一般的课外读物,在它的指导思想、框架体例、选文质量、呈现方式中,蕴涵了许多全新的教学理念,不过其基本教学策略就是“一篇带多篇”,本次教学活动以“母爱无价”为专题,结合五年级《综合阅读》主题“燃起一盏心灯”以及三年级《综合阅读》主题“爱,一首无言的歌”,并结合课外阅读,这样由多篇选文拓展与延伸,将《课程标准》提出的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融入层层推进的阅读活动中,为的是让学生的态度、情感、价值观得到生成与升华,阅读能力和研究能力得到整体提高。  相似文献   

16.
是阅读客体,还是阅读中介?──《阅读学原理》“三体”框架质疑权曙明,顾菊生曾祥芹、韩雪屏主编的“阅读学丛书”五种(河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6月版),终于填补了中国阅读学的一项空白。其中第一种《阅读学原理》更以理论体系的新颖和完整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正...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规定了小学第一阶段(一至二年级)的汉字学习目标:“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通过“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通过识字帮助阅读,使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与现行《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相比,提高了认识汉字的量,降低了“会写”汉字的量。从目标的制定到教材内容的编排都体现了让学生“多认少写”,“早认字、早阅读”这一思想。识字是低年级学生的主要学习内容,教师要通过识字教学,使…  相似文献   

18.
经卫宏  李琼 《江西教育》2023,(19):32-33
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大语文观”传递出一种人文精神,旨在通过“以文育人”实现学科育人的目的。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应用“大语文观”指导《红楼梦》的整本书阅读教学,通过多种阅读形式、多样化的阅读实践活动,提高整本书阅读的有效性,探索阅读《红楼梦》的新思路,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读写能力,实现专家型语文教师的成长。  相似文献   

19.
评语     
快速阅读是一个古老而新鲜的话题。古有“读书敏速.十行俱下”之说,又有《红楼梦》写林黛玉偷看杂剧《会真记》——“不顿饭时,将十六出俱看完”的记载,足见我国“快速阅读”源远流长;而未来世界对人类信息处理能力的要求又是那么高;可见将“快速阅读”引进我们的教学是十分必要的.怎样进行快速阅读法训练呢?  相似文献   

20.
<正>一、学习主题《小英雄雨来》是统编教材六上“快乐读书吧”推荐的阅读书目。依据教材要求,我们将阅读本书的主题定为“成长之旅”。二、设计理念从教材出发:四下第六单元安排了精读课文《小英雄雨来(节选)》,从这一“篇”中引导学生了解故事背景,会读红色故事,感受革命英雄的魅力,而后让学生运用“篇”中学到的方法,在“本”中开展一系列自主阅读活动,再自主读好2022年版课标中推荐的《小兵张嘎》《可爱的中国》《闪闪的红星》等反映革命传统的作品,即“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