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阅读”将伴随人的一生。培养阅读能力应从培养朗读能力做起。《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朗读和默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这就更突出了朗读的理解和感悟功能。朗读成为培养学生语感的最基本有效的方法之一。朗读是少年儿童增强语感、领会文义的最好方式。朗读是书面语言的有声化,是化无声的文字符号为有声语言的创造性的阅读活动。  相似文献   

2.
趣谈朗读     
朗读是语文学习中一项极其重要的基本训练。朗读 ,利于积才 ,利于明理 ,利于提高我们的语感能力 ,利于领悟读写的技巧。正如一位学者指出 :朗读是综合 ,朗读是融贯、显现 ,朗读是“活”的 ,朗读能使人感知、共鸣。可见 ,朗读在语文学习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 ,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的束缚 ,使得教师在语文教学中  相似文献   

3.
谈“朗读”     
提到“朗读”,很多教师自然想到“朗读的形式”、“有感情地朗读”、“读中感悟品味”、“读写结合”等等。这些的确都是“朗读”的重要内容,但“朗读”还有一些重要内涵常常被教师忽略。一、课程标准对朗读的要求课程标准对各学段的朗读要求见下表:  相似文献   

4.
朗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提高朗读水平,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要求,也是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的要求。我区首期小学语文“注音识字,提前读写”教学实验已历时五年,圆满结束了。实验班学生的朗读能力之强、水平之高是始料不及的。早在小学三年级口试时,从外校抽调来的口试评分教师就甚赞学生朗读能力强,班上四十一名学生中有十二名学生的朗读能力很不寻常。口试评分教师说,他们学校一些语文教师的朗读水平也达不到这个程度。实验班五年级毕业时,带本班语文的陈淑兰老师(我区屈指可数的朗读高手)也心悦诚服地说:“我朗读不及班上的许多学  相似文献   

5.
朗读是通过富有艺术感染力的声音,生动地再现文章的思想内客.作为教学手段的朗读,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也.朗读也是进行思想教育的好形式.一部作品,用有声语言表达出来,绘形绘声,入情入理,学生被吸引进作品之中,受到思想感染,潜移默化,提高了思想境界.朗读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熟读成诵,反复吟味作品语言,咀嚼、消化,可以增加自己的语言储备.朗读还有助于学生学习文字、词汇、语法、修辞、逻辑、写作等方面的知识.在语文教学中,讲解是分析,朗读是综合;讲解钻  相似文献   

6.
朗读是最重要、最经常的阅读训练,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方式.然而,在教学中却发现很多学生在朗读时,都是“有口无心”“有声无情”的单调朗读,未能真正享受到朗读带来的快乐.本文结合自身的教学经历,认为在朗读训练中,要从营造朗读的氛围、指导朗读的技巧、丰富朗读的形式、优化朗读的评价以及强化朗读的理解等五个方面,进行有效指导,使学生学会朗读,并爱上朗读.  相似文献   

7.
朗读是一种声音响亮而富有感情的读书方法.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它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所以,小学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学生的朗读训练,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相似文献   

8.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关于朗读教学有如下表述: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这是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书声琅琅”是著名语文特级教师孙双金先生好课观之一。可见朗读训练在语文教学,特别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9.
朗读是艺术的“再创造”,朗读能训练学生正确的语音、语调,适度的节奏感。从发挥朗读作用;创设朗读环境;培养朗读技巧;拓宽朗读渠道几个方面论述如何培养学生学会朗读。  相似文献   

10.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强调要加强朗读。加强朗读,只是多读不行,还必须重视朗读的指导。指导朗读教师要正确理解朗读技能的要求,掌握衡量朗读质量的标准。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提出的朗读技能的要求是“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个问题往往被人看得简单而忽视了,以为只要读得比较熟  相似文献   

11.
谈“朗读”     
提到“朗读”,很多教师自然想到“朗读的形式”、“有感情地朗读”、“读中感悟品味”、“读写结合”等等。这些的确都是“朗读”的重要内容,但“朗读”还有一些重要内涵常常被教师忽略。一、课程标准对朗读的要求课程标准对各学段的朗读要求见下表:二、“正确”、“流利”、“有感情”(一)“正确”至少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1.指坚持用普遍话朗读,读准每一个音节的音、韵、调;注意轻声、儿化、语流音变,做到发音清晰、响亮;不唱读,不错读,不添读,不重复读,不跳读,不破读;读出长句中词语之间的停顿、句子之间的停顿以及段落之间的停顿。教师…  相似文献   

12.
王兰芳 《文教资料》2006,(33):125-126
朗读是艺术的“再创造”,朗读能训练学生正确的语音、语调,适度的节奏感。本文从发挥朗读作用、创设朗读环境、培养朗读技巧、拓宽朗读渠道几个方面论述如何培养学生学会朗读。  相似文献   

13.
朗读存在着外显形式与内隐机制,要辨析朗读中“声”与“音”在表情达意中的作用与关系.“有感情地朗读”有追求朗读情感化、情绪化的倾向,不能体现感知、情感、想象与思维等心理因素协同作用的规律,应用“用心朗读”取代“有感情地朗读”.在朗读指导中不能把态度当作情感产生的条件,而要通过艺术形象将态度化为情绪、情感的体验.  相似文献   

14.
朗读个性是影响学生朗读能力、阅读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针对当前朗读训练的现状 ,我们应彻底从“统一要求”、“整齐划一”式的朗读中走出来 ,不断加强朗读训练的研究 ,强化朗读训练的个性策略 ,从而使朗读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15.
一、注重朗读能力的培养朗读是阅读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有许多课文用文字难以表达出来的思想感情都可通过朗读体会出来。有些老师只注重课文理解而忽略朗读训练,殊不知,朗读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起着重要作用。在实行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在阅读教学中更要注重朗读。进行朗读训练时,要让学生明确朗读的目的,然后保证朗读的时间,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朗读,朗读不是遵照教师的指令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而是自己求知的需求。不要烦琐地分析问题、机械地练习、无必要地表演,  相似文献   

16.
朗读能力测试初步望江县雷池乡双塔小学张成明,谢自来小语《大纲》明确指出:“……各年级要重视朗读。”这里的“重视朗读”,自然包括重视朗读的测试。朗读的过程是耳、目、口、脑等器官参与的以声释义的过程,所以,朗读能力的测试.除了必要的笔试外,主要在试卷之外...  相似文献   

17.
朗读是艺术的“再创造”,朗读能训练学生正确的语音、语调、适度的节奏感。从发挥朗读作用,创设朗读环境,培养朗读技巧,拓宽朗读渠道几个方面加强朗读教学,培养学生学会朗读。  相似文献   

18.
新“大纲”提出:“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从一年级起,就应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注意培养朗读的兴趣。”平时在课堂教学中,怎样提高朗读训练的质量,本人体会为以下几点: 一、朗读与教学目的紧密结合,体现一个“实”字。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深刻领会教学目的,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挖掘出祖国文字的魅力及其丰富的表现形式,获得课文中规范的语言文字知识,领悟作  相似文献   

19.
朗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朗读的时间不够充分。充斥于语文课堂的“讲问教学”挤掉了学生读书的时间 ,一节课40分钟 ,学生朗读的时间却不到5分钟 ,朗读练习往往是来去匆匆 ,如雁掠过 ,且又“雁过无痕”。如预习性的朗读 ,要求学生读通课文 ,读准生字新词 ,但实际上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连一遍课文都未读完 ,教师就“啪—啪—”鼓掌示意学生停下 ,马上转入下一程序 ,朗读成了教学中的一个过渡环节而已。2 朗读的目的性不够明确 ,甲生读了乙生读 ,男同学读了女同学读 ,看似热热闹闹 ,其实读前没有要求 ,读中没有指导 ,读后也没有及时评…  相似文献   

20.
<正>朗读是把书面上写的语言变为口头上说的语言,把无声语言(文字、文章、文学作品)变为有声语言——更能表情达意的口头活语言。它比自然口语更明亮、更生动、更具美感。简而言之,朗读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发音规范的有声语言的艺术再创作活动。 朗读是一种有声语言艺术。高尔基说过:“作为一种感人的力量,语言真正的美,产生于言辞的准确,明晰和悦耳。”朗读也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功。教师庄重大方的气质和仪态,朗读时那种字正腔圆,铿锵优美的语调,不仅使学生准确领悟到语言表达的思想,而且被那种悦耳、亲切、无粉饰、不造作的音调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