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通过文献资料法分析认为,唐代体育诗歌描写的内容主要包括当时流行运动项目、节令体育、女子体育以及休闲娱乐活动等。这些体育诗歌的出现,与唐代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文人学士对体育的喜爱以及诗人以体育诗歌讽谏朝政、迎合权贵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
唐代体育诗歌:体育的诗性存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代体育诗歌是对唐代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的文字记录。它既是唐代文学的灿烂成就之一,又是研究古代体育发展状况的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3.
唐代体育诗略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代出现众多关注体育活动的诗人,也产生了大量描写体育活动的诗篇.对唐诗的分类进行探讨,提出"唐代体育诗"这一概念,以促进唐代文学和唐代体育的研究,传承和弘扬唐文化和传统体育文化.  相似文献   

4.
唐代妇女体育活动的形式和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建华 《体育世界》2007,(11):33-35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极盛时期,也是封建经济和文化高度发展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中,体育和其它文化活动一样,表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这种繁荣的一个显著标志,就是妇女体育活动的兴盛。唐代妇女体育以非常广泛的活动范围,极其丰富的活动内容,紧张激烈的竞技特点在我国古代体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唐人的健美观念与唐代宫廷妇女体育活动的特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整个封建社会,唐代妇女的体育活动最为兴盛,尤其又以宫廷妇女体育活动独具特色。本文对唐代妇女的审美观念,、唐代宫廷妇女的体育活动与封建社会其它朝代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唐代宫廷妇女喜好力健豪侠为特征的活动形式和内容,与唐人以女性的健壮丰腴为美的观念有着必然的联系。  相似文献   

6.
《全唐诗》中的体育休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全唐诗>中有关体育活动的分析,对经典体育诗句的赏析,对唐代参加体育休闲的群体和体育休闲方式的归纳、分类,了解唐代的体育休闲状况,展现唐代体育休闲活动的丰富多彩和参与群体的普遍性.  相似文献   

7.
体育教学中的先决体育认知行为和运动情感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决体育认知行为和先决运动情感影响一个人继续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方式.从先决体育认知行为和先决运动情感特点的形成及其在运动态度形成过程中的作用等方面阐述了先决体育认知行为和运动情感特点对大学生持续参与体育活动的影响,进而提出了一个既能够满足大学生现实参与运动的需求又能适应进入社会长远参与运动的需求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8.
体育涉及到经济利益最大化的人类活动的广泛领域,经常决定着体育行为和体育项目的结果。法律确保体育组织顺利且有秩序组织体育行为和体育赛事,确保自然人和法人公平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文章从侵权对责任的区别、体育中的侵权行为等视角对希腊体育法规制下的体育责任和体育行为兴奋进行阐述,认为在发生体育活动侵权、追究责任时应当考虑在保护运动理念、运动原则及运动一般方面存在疏忽或故意。在体育活动中追究责任,应当先考虑行为违法的环境因素、条件和原因。  相似文献   

9.
构建我国学校体育保险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学校体育运动的蓬勃开展,在体育教学、训练和比赛中出现的运动伤害事故逐渐增多,由此引发的学生、家长与学校之间关于运动伤害事故纠纷的案件频频出现.加强对我国学校体育保险机制的研究与探讨,能够有效地迎合我国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建立我国学校体育保险机制,对解决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出现伤害事故后带来的诸多问题,消除学生在运动过程中的后顾之忧,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对唐代女子参与的主要体育活动(球类、百戏、户外休闲、游戏娱乐等)进行梳理,分析唐代女子体育多元化兴起的社会文化背景.认为,唐代女子体育呈多元化兴起的局面,其所创造出的丰富体育文化硕果,是唐时期妇女长期从事体育实践智慧的结晶.对唐代女子体育资源的整合与开发,对于弘扬我国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振兴我国体育产业、促进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等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丝绸之路陇右文化与唐代长安体育的繁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詹代丝绸之路的体育文化交流为背景,探讨了陇右文化对詹代长安体育的影响。研究认为,陇右与周、秦、詹王朝的历史渊源造就了詹代三秦文化社会劲悍尚武的民族精神,文化的二元结构使陇右地区成为华夏与城外体育文化的熔炉,实现了异质体育文化的本土化过程;陇右繁荣的体育文化是詹代体育的有机构成,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西体育服饰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文化分析的角度阐述了中西体育服饰文化的基本特性,让人们更深入地认识中西运动服饰文化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对人和自然关系的不同理解上、对人自身意义的不同思考上、对服饰作用的不同认识上以及对体育运动开展的精神实质的不同目的上。我国传统体育运动服饰的使用不必考虑与成绩有关的诸多因素,而西方体育运动服饰的选用必须与运动成绩和运动的开展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13.
传统体育遗产及其保护原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体育遗产是指被人类创造并传承的,具有一定健身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各种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及有关的器械和服饰的文化空间。传统体育遗产由传统体育项目、服饰、器械和节日组成。在保护过程中要坚持差别保护原则,分级别保护原则,民间事、民间办原则,坚持民族、地域特色整体性保护原则。  相似文献   

14.
从体育文化角度对宋代科考"武科"的历史沿革、考选内容、体育文化价值和弊端等进行系统研究."武科"又称"武举",宋承唐制,宋仁宗天圣七年(公元1029年)正式设立.考试内容以骑射弓马为主,内场有策论(诸家兵法)."武科"有助于宋朝社会"尚武"风气的形成,为国家遴选优秀的军事体育人才提供了方便,促进了宋代民族传统体育的形成和发展.宋朝300年间,"武科"虽受到历代君王的重视和支持,历经77榜却未选拔出一位名将,存在"武科"标准以文为主和拘于制度化运作等弊端.  相似文献   

15.
在文献资料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运动服装的产生、演变及发展的基本过程。认为在体育运动的雏形时期人们在体育运动中的着装就有了适应运动需求的功能性特征;近代人们设计、制作运动服装的理念基本上是在生活服装的基础上结合运动项目特点进行的服装改造;在现代,运动服装不仅更能满足运动功能的需求,从感观上更能表现运动与着装的和谐美,而且有了更重要的文化、科技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从体育文化角度对宋代科考“武科”的历史沿革、考选内容、体育文化价值和弊端等进行系统研究。“武科”又称“武举”,宋承唐制,宋仁宗天圣七年(公元1029年)正式设立。考试内容以骑射弓马为主,内场有策论(诸家兵法)。“武科”有助于宋朝社会“尚武”风气的形成,为国家遴选优秀的军事体育人才提供了方便,促进了宋代民族传统体育的形成和发展。宋朝300年间,“武科”虽受到历代君王的重视和支持,历经77榜却未选拔出一位名将,存在“武科”标准以文为主和拘于制度化运作等弊端。  相似文献   

17.
南阳汉画像中蕴涵的汉代传统休闲体育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从形态、特征、意义三个角度对南阳汉画像中蕴涵的汉代传统休闲体育文化进行探讨,旨在为我们研究中国古代特别是汉代的休闲体育文化形态,进而探究中国休闲体育文化发展规律提供一些理论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唐代是我国古代诗词文学发展繁荣昌盛的时代,保留了大量关于唐代节庆期间体育运动情况的记录。在全唐诗词描写的体育运动中,竞技类运动以蹴鞠、马球运动等为主,秋千几乎是女子的专属运动,端午节龙舟竞渡则是一个自上而下的全民狂欢活动。  相似文献   

19.
陕西历史悠久,周、秦、汉、唐等十多个朝代或重要政权先后在这里建都,文化遗存颇多,民族传统体育更是源远流长,文章通过对地理、历史、文化、气候截然不同的陕北、关中、陕南三大地区进行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的区域特点分析,揭示了陕西深厚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涵和极具特色的地域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