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现有的报大部分探测手段都是利用电磁渡(可见光是其中的一个波段),如光学、射电、x射线望远镜等。但是利用电磁被却很难透视地下、水下的情况。特别是在水下,电磁被一旦进入水中,很快被水吸收,结果是无能为力。例如潜艇在水下航行时无击依靠太陌、星和卫星系统定位,它只得利用陀螺仪和加速仪来测定自己的航向。但是这里有一个缺点,要利用这些仪器的数据,必须知道潜艇^潜时的最初位置;此外.确定一次方位就得计算一次,几欢算下来的积累误差.将影响它的定位精度。实际上.潜艇不得不时常浮出水面,以取得卫星系统的定位数据。  相似文献   

2.
清晨,在山中,一条河流静静地流淌. 有一只苍蝇在河面上方飞旋,离河面仅差几厘米.水下有一条小鱼,它想,如果苍蝇再飞下来两厘米我就可以跳起来吃掉它了.  相似文献   

3.
《科技风》2016,(12)
水下闸阀的基本功能是接通或者切断管路介质的流通,在水下生产系统的运用过程中,强化水下闸阀系统的处理技术的优化建设,有利于提高生产的整体效率。根据水下闸阀系统的试验效果,我们发现,提升水下闸阀阀座的封闭性,能够显著提高水下生产的系统安全性。本文根据水下生产活动中控制单元性能优化和水压试验系统的特点展开讨论,提出几点有利于水下闸阀在水下生产系统中运用效果的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4):I0003-I0003
[导读]天津海事测绘中心承接的“渤海湾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建设及无验潮水深测量应用研究”项目.近日成功通过了交通运输部北海航海保障中心组织的专家组验收。原标题:我国海上定位精度进入“厘米”时代新华社讯(记者周润健)天津海事测绘中心承接的“渤海湾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建设及无验潮水深测量应用研究”项目,近日成功通过了交通运输部北海航海保障中心组织的专家组验收。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讲述了一种低成本的水下准高速摄像系统。在录像时,系统首先将视频数据缓存在主机上,然后再将数据复制到硬盘当中。这种摄像系统的帧率大于普通的水下电视,画面质量也非常高,同时成本又远小于通常意义上的水下高速摄像系统,可以作为常规的水下电视和水下高速测量之间的过度设备,也填补了水下高速摄像与常速摄像之间的空白。  相似文献   

6.
北京时间9月14日消息,据《每日邮报》报道,这只螃蟹的身体有4厘米长,但是当你第一眼看到这种水下旅行者时,你最先注意到的将是它那长长的腿,因为它的腿有20厘米长,是身体长度的5倍。  相似文献   

7.
一、项目背景 CORS ( Continuous Operational Reference Station,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是在一定区域(县级以上行政区)布设若干个GPS连续运行基站,对区域GPS定位误差进行整体建模,通过无线数据通讯网络向用户播发定位增强信息,将用户终端的定位精度从3~10米提高到厘米级。且精度分布均匀,实时性好,可靠性高。因此,CORS系统是建立区域高精度、高动态三维坐标参考框架网的一种新手段,是一个区域重大地理空间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8.
在激光水下成像技术中,后向散射光是探测器接收到的主要成分,后向散射光降低了水下图像目标的对比度,制约了水下图像的应用。本文针对扩束线扫描照明的水下成像系统,结合激光在水下的传输特性,建立了后向散射光的计算模型,计算了后向散射光在成像系统中灰度分布,分析了照明系统对成像质量的影响,最后将分析结果与实际水下图像数据进行了比对。该方法对水下成像系统光源的优化有着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水库气枪实验水下监控系统用于监控气枪系统激发气泡的形成及发育过程,该系统须充分考虑到水下环境及气枪气压等综合因素。该系统采用了自主研发的水下升降设备完成了水下摄像机的拍摄。  相似文献   

10.
《科技风》2015,(24)
CORS系统定位精度检测是在CORS系统建成后,投入使用前开展的一项检测工作。本文对CORS系统定位精度检测的一般方法进行了探讨,同时对检测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过程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1.
RTK是一种新的常用的GPS测量方法,它突破了以前的静态、快速静态、动态测量需要事后进行解算才能获得厘米级的精度的传统,在野外能够实时得到厘米级定位精度,采用了载波相位动态实时差分方法,GPS应用的重大里程碑,它的出现为工程放样、地形测图,各种控制测量带来了新曙光,极大地提高了野外作业效率。本文将对RTK在露天矿测量通讯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田均庆 《中国科技纵横》2011,(17):133-133,139
水下混凝土灌注桩被广泛的应用在建筑工程中,因而提高水下混凝土灌注桩的施工质量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较为系统的介绍了水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设备的要求、水下混凝土的配制、水下混凝土的灌注,反映了我国水下混凝土灌注桩工程的当前水平和先进经验。  相似文献   

13.
针对视觉里程计定位精度易受环境因素干扰而降低的问题,本文采用视觉惯性定位方法。首先,利用惯性测量单元(IMU)在短时间内提供精确测量信息的特点,将视觉信息与IMU数据进行紧耦合处理,提高系统的定位精度。其次,为提高系统的实时性,将图像帧进行关键帧筛选,并提出一种关键帧选择方法。然后,采用滑动窗口融合优化模型,求解位姿估计得到相机的运动轨迹。最后,通过EuRo C数据集对本系统进行实验,评价了本文算法定位精度与时间效率,实验结果表明,与主流算法OKVIS相比本文算法在定位精度与实时性上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4.
RTK是一种新的常用的GPS测量方法,以前的静态、快速静态、动态测量都需要事后进行解算才能获得厘米级的精度,而RTK是能够在野外实时得到厘米级定位精度的测量方法,它采用了载波相位动态实时差分方法,是GPS应用的重大里程碑,它的出现为工程放样、地形测图,各种控制测量带来了新曙光,极大地提高了外业作业效率。本文重点介绍RTK技术在河道清淤工程测量中应用,并与传统GPS测量进行比较,分析其先进性。  相似文献   

15.
运动控制作为自主水下机器人进行自主作业的基本保障,是水下机器人不可缺少的核心技术之一,因此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工程应用价值。在水下机器人在海洋能源开发中发挥着不可或缺作用的今天,利用少于位形空间维数的控制输入控制欠驱动系统的运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欠驱动控制技术由于在减轻系统质量、节约成本和能耗以及提高系统可靠性等方面的优点使其广泛地应用在自主水下机器人控制技术中。  相似文献   

16.
利用水下电场传感器进行海洋大地电磁勘探时,水下电场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响到最终的勘探结果,因此水下电场传感器校准尤为重要。该校准工作是在试验水池中进行的,评价该系统工作性能的关键技术指标是试验水池中激发的水下电场的均匀性。  相似文献   

17.
GPS已经在全国运行,假如地球上的所有地方、任何时间都可以收到4颗以上卫星的信号,那人们就可以进行定位工作。GPS的定位精度一般情况下是在300~500m,在应用差分技术之后,可以精确到米到厘米级,这就表示地球上的每一平方米或每一平方毫米内都可以进行唯一的一个地址的确定。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水下拖曳系统脐带缆索进行受力情况分析和形态分析,创建了三维空间缆索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编制了计算程序,给出了求解水下缆索张力、性状等作为初值问题的求解方法,从而为进一步研究水下缆索问题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其结果也为确定深拖系统的最佳缆长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水下插拔连接器是海洋工业以及海洋军事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用于在水下连接电缆或光缆,它由插头和插座两部分组成,可以通过蛙人、遥控潜水器(ROV)或水下机器人(AUV)把这两部分方便地连接在一起,达到快速、高效、可靠施工的目的,使整个水下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维修性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20.
正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精度正在从"米"提高到"厘米"级别,这将为自动驾驶汽车、送货机器人等在街道上安全行驶提供更大支撑。2020年正式开通的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可实时捕获地面上几米的位置变化,甚至其处理精度能够达到毫米级。该系统已用于检测中国各地山体滑坡易发地区地表的细微变化,并于当年预测到中国湖南省将遭遇数十年来最严重的山体滑坡,使村民得以提前撤离。中国科学院航天信息研究所专家表示,如果卫星定位精度仍然在米或分米的水平,对此,这是不可能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