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柏拉图是古希腊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他在《理想国》中提出的"哲学王"思想蕴含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堪称思想政治教育的鼻祖。本文在分析"哲学王"思想提出的背景及"哲学王"培养内容的基础上,得出几点启示,以期挖掘其现实价值,为做好我国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借鉴和思考。  相似文献   

2.
战争意识是柏拉图思考政治问题的重要出发点,但这一点常被柏拉图研究者忽视。实际上,战争意识影响着柏拉图对"理想国"的构建,"理想国"中的各项重大方案设计——比如城邦正义、哲学王统治、公共教育和公有制度,在相当程度上是受战争意识支配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9,(2):9-10
柏拉图通过建立理想城邦来诉说自己的政治理想与抱负,其《理想国》是他思想的产物,他以理念论为核心,提出"善的理念"。柏拉图的教育最终是为奴隶主贵族阶级培养"哲学王"。他将城邦分为三个等级,而所谓的正义城邦就是三个等级的公民各司其职,从而达到和谐。理想国中的教育实则为统治阶级培养人才,属于精英教育。孟子作为儒家学派代表,与柏拉图属于同一时代人物,其思想中体现着封建社会伦理道德,其理论核心为"性善论",提出教育目的在于"明人伦"。本文通过比较柏拉图和孟子,从他们的生活背景、理论哲学基础为出发点,比较二者对于"善"的不同见解,从"仁、义、礼、智"对比"灵魂四德说",概述了教育方面的异同。  相似文献   

4.
邓玉文 《文教资料》2008,(11):64-65
我国儒家文化将"内圣外王"作为人格理想和社会政治理想,古希腊柏拉图把"哲学王"视为理想国的最高统治者.它们作为东西方早期具有代表性的教育思想,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本文旨在比较二者在人性论、教育理念、对人格的要求方面的异同,以便更好地把握二者的思想精髓.  相似文献   

5.
柏拉图的《理想国》是哲学史上最为重要的著作之一,他在其中构建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乌托邦。在对雅典民主政治失望透顶时,他提出"哲学王"统治城邦的观点,并强调真理认识和道德的重要性和内在联系。著名的"日喻"、"线喻"、"洞喻"则是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人的认识发展,以及认识与教育的关系。同时,柏拉图认为正义乃是教育应该奉行的基本要求,教育本身就应该是正义。  相似文献   

6.
什么是正义,这是西方哲学自古希腊以来就始终受到关注而又众说纷纭的命题.柏拉图(Plato)承前启后,在其著作<理想国>中对"什么是正义"的阐述表明,无论个人还是国家,只有固守理性原则,实现哲学王,才能实现真实的正义.  相似文献   

7.
柏拉图在<伊安>、<理想国>等篇章中审视了诗人及其诗歌创作现状,从他的道德主义原则出发对诗人进行了严厉批评,要把诗歌驱出城邦以正视听;同时他又认可诗歌通灵的能力和诗性语言的魔力,希望诗歌以某种方式介入哲学领域,为城邦建设发挥潜力.柏拉图诗学思想中的矛盾是他的政治理想和他的诗人天性的矛盾,艺术与真理合一的构想和实践又体现了柏拉图作为诗化哲学理想先驱的深刻性.  相似文献   

8.
柏拉图的《理想国》的一个基本主题是要处理哲学与政治间的冲突,也即是探讨哲人如何在政治城邦中获得哲学生活方式。基于哲学与政治之间冲突的考虑,柏拉图的教诲是通过教育实现哲人王统治下的德性城邦和社会。因此,柏拉图式的教育是实现美好城邦和生活的德性教育。而这种德性教育的意义就在于对何为“美好”生活的不断的追问与探寻之中,因而它是一种哲学教育和自由教育。  相似文献   

9.
简评柏拉图的哲学王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柏拉图的《理想国》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的一本巨著,它对西方政治思想具有难以估量的影响,在柏拉图的思想国里,哲学王占有核心的地位,哲学王正是正义城邦借以实现的充分必要条件.因此,对于柏拉图的哲学王思想进行研究是很有意义的.通过分析哲学王的思想,阐述哲学王产生的思想渊源,并分析了其意义与价值,最后分析哲学王思想中的整体价值观与极权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10.
“洞穴比喻”是柏拉图《理想国》中一个重要的比喻,它阐释了柏拉图的理念论思想,论证了“哲学王”何以可能的问题,说明了理想国的诞生与维系.文章从洞穴比喻的哲学内涵出发,分析哲学家即理性知识分子在政治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了解哲学家的活动对政治生活的意义与限度,不仅有利于理解柏拉图的整个政治哲学思想,对现代社会政治生活中理性知识分子应当肩负的责任和起到的作用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柏拉图建构理想国,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采用"以大观小"的方式对人性、对个体幸福的终极关怀.柏拉图认为幸福的人是最善者和最正义者,是最能自制的人,而这种人实际上就是理想国中的哲学王.柏拉图对幸福的界定,可以归结为灵魂的一种和谐状态.  相似文献   

12.
柏拉图教育思想有明显的理想化取向,即以哲学王的培养实现理想国的建构。在其教育内涵实质上,体现为个人伦理与政治国家的统一。以此为切入点,可以从教育阶段的视角明晰哲学王诞生的过程,进而厘定柏拉图的灵魂塑造与理想国家融洽的教育归向。社会变迁导致的对教育属性变换、中西方教育差异、教育观构成和教育价值厘定的重新认知和体会,则构成文章反思柏拉图教育思想现代意义的重要维度。  相似文献   

13.
国内学界对柏拉图哲学中的正义观,已有不少探讨,但对柏拉图哲学中的理性与正义的关系则研究较少.以<理想国>为文本,揭示出理性与正义之间的联系及其关系的本质,澄清对柏拉图哲学的某些误读,对于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柏拉图是古希腊思想巨人,其代表作《理想国》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包括政治、教育、哲学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柏拉图在这部代表作中阐述了关于教育的许多问题,包括儿童教育、由国家控制教育、终身教育、男女平等教育等。基于柏拉图的《理想国》,系统探讨其儿童教育思想提出的背景、理论体系及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儿童教育的发展提出一些构想。  相似文献   

15.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提出了建立哲学王统治国家的构想。柏拉图的哲学王国家虽然在政治制度上与共和国有较大的差距,但在价值理念上则具有一定程度的共和色彩。柏拉图哲学王圆家的共和色彩体现为:哲学王国家在某种意义上是自由国家、平等国家;哲学王国家是消除内乱的国家;哲学王国家是人们共享幸福的国家。  相似文献   

16.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提出了建立哲学王统治国家的构想。柏拉图的哲学王国家虽然在政治制度上与共和国有较大的差距,但在价值理念上则具有一定程度的共和色彩。柏拉图哲学王圆家的共和色彩体现为:哲学王国家在某种意义上是自由国家、平等国家;哲学王国家是消除内乱的国家;哲学王国家是人们共享幸福的国家。  相似文献   

17.
本文试图从美德教育的视角解读柏拉图的<理想国>,从中诠释柏拉图美德教育的总体目标、对象与原则、内容与方法和确立信仰等教育思想,以期得到有关公众如何教育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8.
在东西方思想的源头上,中国的孟子和古希腊的柏拉图秉持着“人性善”理念,将建构美好与善良的精神家园作为教育的终极目的。他们分别以孔子、苏格拉底为楷模,满怀强烈的政治抱负,试图通过道德教育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孟子致力于培养崇义尚道的“义士,”柏拉图力图造就理想国的哲学王;孟子强调精神内化,柏拉图主张道德外烁。  相似文献   

19.
透过对柏拉图《理想国》关于教育论述的分析,认为其倡导的生命关怀以至真理求索、德性教育以至责任生存、身心康健以至和谐之秩,深刻揭示了教育与社会和谐的内在关联。虽然柏拉图提出的"哲学王"思想存有争议,但其反省人性、追求"良善"所折射出的关于教育本质及功能的积极思考,对我们今天探索教育与和谐社会的构建仍有深刻的启发。  相似文献   

20.
在东西方思想的源头上,中国的孟子和古希腊的柏拉图秉持着“人性善”理念。将建构美好与善良的精神家因作为教育的终极目的。他们分别以孔子、苏格拉底为楷模,满怀强烈的政治抱负.试图通过道德教育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孟子致力于培养崇义尚道的“义士”,柏拉图力图造就理想国的哲学王;孟子强调精神内化,柏拉图主张道德外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